Ⅰ 道路工程需要做什麼試驗
石灰的試驗:石灰有效鈣鎂含量,石灰細度,石灰未消化殘渣,石灰粉煤灰密度,粉煤灰二氧化硅、氧化鐵和氧化鋁含量,粉煤灰燒失量,粉煤灰細度,粉煤灰比表面積
土:含水量,有機質含量,塑性指數,液塑限,粒徑組分試驗
瀝青:針入度,軟化點,延度,粘度,與石料的粘附性
混合料:擊實試驗,馬歇爾擊實試驗,無側限抗壓強度 ,劈裂強度,回彈模量,瀝青混合料耐久性,車轍試驗,抽提試驗,鑽芯,浸水試驗等。
一句話,多了去呢
Ⅱ 市政道路都有哪些試驗,主要都檢測什麼項目,,急急!!
一般要按具體哪個工程分。一般道路的檢測分好多項路基、路面、橋梁等等。
基本可以看《路基施工技術規范》《基層底基層施工技術規范》《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橋梁施工技術規范》裡面有關於材料和配合比什麼的檢測。
還有可以查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裡面的規定。檢測方法現場檢測可以查看《路基路面現場檢測技術》等,原材等檢測有好多的試驗規程的。
基本需要檢測的方法,培訓試驗員的教材裡面都有的。《質量檢驗評定標准》這本書很好,驗收的時候都是按這評分的。
(2)道路基礎實驗有哪些擴展閱讀:
試件制備:
(1)按照各種礦料在混合料中所佔的配合比例,稱出一組(3~4個)或一個試件所需要的材料,置於拌盤(鍋)或拌和機中。並繼續加熱、拌勻、攤開,然後加入需要數量的熱瀝青,迅速地拌和均勻,並使混合料保持在溫度為130~140℃(石油瀝青)或90~110℃(煤瀝青)的范圍內。
(2)稱取拌好的混合料(以四分法取一份)約1200g,通過鐵漏斗注入墊有一張濾紙的熱試模中,並用熱刀沿周邊插搗15次,中間10次。
(3)將裝好混合料的試模放在擊實台上,再墊上一張濾紙,加蓋預熱(130~150℃)的擊實座,再把裝有擊實錘的導向棒插入擊實座內,然後將擊實錘從45.7cm的高度自由落下(規定為50或75次)。混合料的擊實溫度不得低於110℃(石油瀝青)或70℃(煤瀝青)。
(4)卸去套模和底板,將裝有試件的試模放置在冷水中2min後,置脫模器上取出試件。
Ⅲ 市政道路工程需要做些什麼試驗(現場)
市政道路工程,現場需要做的試驗有:一是,地下水位試驗,要知道地下水位;二是,基地承載力試驗,要回填或者壓實到設計對應的基地承載力,否則需要換填、清淤等基地處理;三是,道路強度試驗,路面鋪好、養護後,需要確定道路路面的承載強度,主要用來與設計要求進行對比;四是,道路坡度、平整度試驗等,表明道路修建的質量完整程度。等等。
Ⅳ 市政道路工程需做哪些土工試驗
市政道路施工試驗有:
壓實度、路面厚度、彎沉、平整度、車轍、摩擦系數、路面滲水、土基回彈模量、路面構造深度。
市政道路施工步驟:
1.施工程序
層鋪法瀝青表面處治施工,有先油後料和先料後油兩種方法,其中以前者使用較多,現以三層式為例說明其工藝程序。
三層式瀝青表面處治路面施工程序為:備料→清掃基層、放樣和安裝路緣石→澆灑透層瀝青→灑布第一次瀝青→撒鋪第一次礦料→碾壓→灑布第二層瀝青→鋪撒第二層礦料碾壓→灑布第三層瀝青→鋪撒第三層瀝青→碾壓→初期養護。
單層式和雙層式瀝青表面處治的施工程序與三層式相同,僅需相應地減少兩次或一次灑布瀝青、鋪撒礦料與碾壓工序。
1)路面附屬物的處理
(1)路緣石。城市道路的側石(立式路緣石)、平石(卧式路緣石)和公路緣石(卧式路緣石)統稱路緣石。側石是指在城市道路中人行道或綠化帶高出路面時,為保護和支承邊緣用的立式路緣石;平石是指在城市道路中緊接側石及路面邊緣處,為起排水和保護路邊用的卧式路緣石;緣石是指在公路上為使路面與路肩分界和保持路邊用的卧式路緣石。路緣石應有足夠的強度,抗風化和耐磨耗的能力,其表面應平整、無脫皮現象。
外路緣石有水泥混凝土、條石、塊石等,應根據要求和條件選用。水泥混凝土路緣石持久戰形尺寸(長、寬、高)偏差不得超過±5mm,外露面缺邊、缺角長度不得大於20mm,並不得多於一處。路緣石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路緣石應在瀝青面層施工前鋪砌;
②路緣石基礎要堅固、穩定,可採用水泥砂、石灰穩定土、石灰穩定工業廢渣(土)以及砂礫等作業基礎;
③石料或水泥混凝土路緣石鋪砌後宜用水泥砂漿勾縫;
④公路路緣石鋪砌後應及時回填或採取其它保護措施。
(2)雨水進出口。雨水進水口可分側立式、平卧式兩種。側立式應設置在側石的位置,平卧式應設置在平石的位置。平卧式進水口蓋座外邊緣與側石邊距離不得大於5cm,並不得伸進側石的邊線。
(3)檢查井。檢查井包括雨水、污水、給水、煤氣、電話、電纜等附屬設施的檢查井。檢查井應在路面施工前安裝,並經一定時間養護,待水泥砂漿硬化後才可鋪築路面。檢查井蓋板底座應鋪砌牢固,四周應仔細夯實,蓋板頂面標高應與路面標高一致。
2)清掃基層
在表面處治層施工前,應將路面基層清掃干凈,使基層礦料大部分外露,並介保持乾燥。對有坑槽、不平整的路段應先修補和整平,若基層整體強度不足,則應先予補強。
3)澆灑透層瀝青
透層是為使瀝青面層與非瀝青材料基層結合良好,在基層上澆灑乳化瀝青、煤瀝青或液體瀝青而形成的的透入基層表面的薄層。瀝青路面的級配砂礫、級配碎石基層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無機結合料穩定土或粒料的半剛性基層上必須澆灑透層瀝青。
透層瀝青宜採用慢裂的灑布型乳化瀝青,也可採用中、慢凝液體石油瀝青或煤瀝青。透層瀝青的稠度宜通過試灑確定,表面緻密的半剛性基層宜采作滲透性好的較稀的透層瀝青,級配砂礫、級配碎石等粒料基層宜採用較稠的透層瀝青。各種透層瀝青的品種和用量可按下表選定。
瀝青路面透層及粘層材料的規格與用量[td=1,1,119 colSpan=2]用途[/td][td=1,1,154 colSpan=2]乳化瀝青[/td][td=1,1,189 colSpan=2]規格[/td][td=1,1,156 colSpan=2]煤瀝青規格用量(L/m2)規格用量(L/m2)規格用量(L/m2)透層粒料基層PC—2PA—21.1~1.6AL(M)—1(2)AL(S)—1(2)0.9~1.2T-1T-21.0~1.3半剛性基層PC—2PA—20.7~1.1AL(M)—1(2)AL(S)—1(2)0.6~1.0T-1T-20.7~1.0粘層瀝青層PC—3PA—30.3~0.6AL(R)—1(2)AL(M)—1(2)0.3~0.5T-3、T-4T-50.3~0.6水泥混凝土PC—3PA—30.3~0.5AL(R)—1(2)AL(M)—1(2)0.2~0.4T-3、T-4T-50.3~0.5透層應緊接在基層施工結束表面稍干後澆灑。當基層完工後時間較長,表面過分乾燥時,應在基層表面少量灑水,並待表面稍干後澆灑透層瀝青。
透層瀝青應採用瀝表灑布車噴灑,當用於表面處治或貫入式路面噴灑瀝青的噴嘴不能保證噴灑均勻時,應更換噴嘴。在澆灑透層瀝青時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澆灑透層前,路面應清掃干凈,對路緣石及人工構造物應適當防護,以防污染;
②透層瀝青灑布後應不致流淌,滲透入基層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③如遇大風或即將降雨時,不得澆灑透層瀝青;
④氣溫低於10℃時,不宜澆灑透層瀝青;
⑤應按設計的瀝青用量一次澆灑均勻,當有遺漏時,應用人工補灑;
⑥澆灑透層瀝青後,嚴禁車輛、行人通過;
⑦在鋪築瀝青面層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餘的透層瀝青未滲入基層時,應予清除。
在無機結合料穩定半剛性基層上澆灑透層瀝青後,應立即撒布用量為2~3m3/km2的石屑或粗砂。在無結合料穩定半剛基層上澆灑透層瀝青後,當不能及時鋪築面層,並需開放施工車輛通行時,也應撒鋪適量的石屑或粗砂,此種情況下,透層瀝青用量宜增加10%。撒布石屑或粗砂後,應用6~8t鋼筒式壓路機穩壓一遍。當通行車輛時,應控制車速。在鋪築瀝青面層前如發現局部地方透層瀝青剝落,應予修補,當有多餘的浮動石屑或砂時,應予掃除。
透層灑布後應盡早鋪築瀝青面層。當用乳化瀝青作透層時,灑布後應待其充分滲透、水分蒸發後方可鋪築瀝青面層,此段時間不宜少於24h。
4)灑布第一次瀝青
在透層瀝青充分滲透後,或在已做透層並已開放交通的基層清掃後,即可灑布第一次瀝青。瀝青的澆灑溫度根據施工氣溫及瀝青標號選擇,石油瀝青的灑布溫度宜為130℃~170℃,煤瀝青的灑布溫度宜為80℃~120℃,乳化瀝青在常溫下灑布,當氣溫偏低,破乳及成形過慢時,可將乳液加溫後灑布,但乳液溫度不得超過60℃,在灑布過程中,如發現灑布數不足,有空白,缺邊等應立即用人工補灑,有積聚現象應予刮除。
瀝青灑布的長度應與礦料鋪撒相配合,應避免瀝青灑布後等待較長時間才鋪撒礦料。
在每段接茬處,可用鐵板或建築紙等橫鋪在本段起灑點前及終點後,寬度為1.0~1.5m。如需分兩幅灑布時,應保證接茬搭接良好,縱向搭接寬度宜為10~15cm。灑布第二次、第三次瀝青,搭接縫應錯開。
5)鋪撒第一次礦料
灑布第一次瀝青後(不必等全段灑完),應立即鋪撒第一次礦料(當使用乳化瀝青時,集料撒布必須在乳液破乳之前完成)。其數量按規定一次撒足。局部缺料或過多處,用人工適當找補,或將多餘礦料掃出。兩幅搭接處,第一幅灑布瀝青後應暫留10~15cm寬度不撒礦料,待第二幅灑布瀝青後一起鋪撒礦料。
無論機械或人工鋪撒礦料,撒料後應及掃勻,普遍覆蓋一層,厚度一致,不應露瀝青。
6)碾壓
鋪撒一段礦料後(不必等全段鋪完),應立即用6~8t鋼筒雙輪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碾壓。碾壓時應從路邊逐漸移至路中心,然後再從另一邊開始壓向路中心。每次輪跡重疊寬度宜為30cm,碾壓3~4遍。壓路機行駛速度開始不宜超地2km/h,以後可適當增加。
7)第二層、第三層施工
第二層、第三層的施工方法和要求與第一層相同。但可採用8~10t壓路機。當使用乳化瀝青時,第二層撒布S12碎石作嵌縫料後尚應增加一層封層料。其規格為S14,用量為3.5~5.5m3/km2。
8)初其養護
除乳化瀝青表面處治應待破乳後水分蒸發並基本成形後方可通車外,其它處治碾壓結束後即可開放交通。通車初其應設專人指揮交通或設置障礙物控制行車,使路面全部寬度獲得均勻壓實。成形前應限制行車速度不超過20km/h。
在通車初期,如有泛油現象,應在泛油地點補撒與最後一層礦料規格相同的養護料(城市道路的養護料,宜有施工時與最後一遍料一起鋪撒),並仔細掃勻。過多的浮動礦料應掃出路面外,以免搓動其它已經粘著在位的礦料,當有其它破壞現象,應及時進行修補。
2.施工要求
瀝青表面處治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瀝青表面處治宜選擇在一年中乾燥和較炎熱的季節施工,並宜在日最高溫度低於15℃到來以前半個月結束。
(2)各工序必須緊密銜接,不得脫節,每個作業段長度應根據壓路機數量、灑油設備等來確定。當天施工的路段應當天完成,以免產生因瀝青冷卻而不能裹覆礦料和塵土污染礦料等不良後果。
(3)除陽離子乳化瀝青外不得在潮濕的礦料或基層上灑油。當施工中遇雨時,應待礦料晾乾後才能繼續施工。雨季施工應逐日了解氣象預報,施工路段宜在雨前完成各項工序。
(4)對於道路上的各種井蓋座、側、平台等外露部分以及人行道面等,灑油時應加遮蓋,防止污染,影響路容路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