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礎筏板鋼筋這怎麼理解
所謂基礎筏板鋼筋就是指建築中用於筏板基礎中的鋼筋。
筏板基礎的含義:當建築物上部結構荷載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載力又較軟弱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或井格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作用在一塊整板上,這種基礎成為筏板基礎或片筏基礎。
此種基礎中使用的鋼筋就是筏板基礎鋼筋。筏板基礎鋼筋通長設置在板頂部和底部兩層,綁紮成鋼筋網片的形式。
『貳』 基礎沒有梁的基礎鋼筋怎麼布置,是不是長向鋼筋在
以前施工時一般是基礎短邊方向在外側,就是下層鋼筋短邊在下層,上層鋼筋短邊在上層。現在一般圖紙上有X、Y方向的,未註明時X向的在外側。底筋短向在下,長向在上;麵筋短向在上,長向在下;無梁筏板基礎底板鋼筋先把鋼筋直徑大的或板塊跨度小的鋼筋,布置在貼近保護層,具體方法如下:現澆板的下部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部鋼筋短跨在上,長跨在下。街頭位置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也可以搭接。下部鋼筋下支座處1/3,下部鋼筋也可以錨固入梁內並滿足錨固長度,焊接接頭位置要保證50%的截面比例。建議採用上下上層配筋的。因為樓板厚度大的情況下,通長從設計的時候要考慮上部跨中負彎矩的作用,雖然理論上沒有跨中負彎矩,但是考慮現場的施工實際情況(支模、施工時人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鋼筋。布置雙向鋼筋的時候,短跨是計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也要取決於板的長寬比,當長寬比接近於1:1的時候,雙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應當配置在外側。澆板的下部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部鋼筋短跨在上,長跨在下。街頭位置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也可以搭接。下部鋼筋下支座處1/3,下部鋼筋也可以錨固入梁內並滿足錨固長度。根據受力特點,應該是短方向受力較大,對板下部受力筋來講應放在下邊,長邊方向受相對較小,應放在上邊;上層筋相反短邊放在上邊,長邊放在下邊。筏板基礎的鋼筋布置: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不可,這不是條形基礎
『叄』 條形基礎鋼筋的表示N4ø12什麼意思
N4ø12 表示此梁有4根直徑12mm的抗扭鋼筋,梁兩側各2根。
N表示抗扭鋼筋。ø是表示鋼筋的符號。
條形基礎鋼筋,條形基礎是指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按上部結構分為牆下條形基礎和柱下條形基礎。基礎的長度大於或等於10倍基礎的寬度。
條形基礎的特點是:
布置在一條軸線上且與兩條以上軸線相交,有時也和獨立基礎相連,但截面尺寸與配筋不盡相同。另外橫向配筋為主要受力鋼筋,縱向配筋為次要受力鋼筋或者是分布鋼筋。主要受力鋼筋布置在下面。
表示方法
1、箍筋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2、樑上下筋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3、樑上部筋
說明:標在樑上支座處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4、梁腰中筋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3)基礎鋼筋為什麼沒有兩個字擴展閱讀
鋼筋的工藝性能:
1、彎曲性能
按下表規定的彎心直徑彎曲180度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牌號公稱直徑a。
2、反向彎曲性能
根據需方要求,鋼筋可進行反向彎曲性能試驗。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心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直徑。先正向彎曲45度,後反向彎曲23度,後反向彎曲23度。經反向彎曲試驗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
『肆』 基礎主梁集中標注 (;)前面的是表示頂部鋼筋還是底部鋼筋
基礎梁集中標注(;)前面是底部貫通縱筋。
因為16G101-3(替代11G101-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及樁基承台)中的規定:先注寫梁底部貫通縱筋,所以基礎梁集中標注(;)前面是底部貫通縱筋。
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傳遞荷載的作用,而主梁是承重且傳遞荷載。簡單的說就是次梁以主梁為支座,主梁以柱子為支座,次梁的力傳給主梁。在框架梁結構里,主梁是擱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擱置在主樑上。
(4)基礎鋼筋為什麼沒有兩個字擴展閱讀:
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發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
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伍』 基礎鋼筋施工圖中這樣表示什麼
JZL5(1)300*300 Ф8-200 B2Ф16+1Ф14;T2Ф16+1Ф14,如按11G101-3來回答,表示第5號基礎主梁,「(1)」1跨,截面尺寬300mm,高300mm。箍筋為HPB300級鋼筋,直徑8mm,間距200,肢數未標注。「B」梁底部貫通縱筋2Ф16+1Ф14,「T」頂部貫通縱筋2Ф16+1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