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樓房,打地基,地基是怎麼打的
1.壓實法:用重錘或壓路機將叫軟弱的土層夯實或壓實,擠出土層顆粒間的空氣,提高土的密室度以增加土層的承載力。這種做法不用材料,比較經濟,適用於土層承載力與設計要求相差不大的情況;
2.換土法:當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為軟弱土,不宜用壓實法加固時(如淤泥,沼澤,雜填土,孔洞等),可將局部或全部軟弱土清除,換以好土,如粗砂,中砂,砂石料,灰土等。這種人工地基造價較壓實法為高。
3.打樁法:實在軟弱土層中置入樁身,將建築物建造在樁上,所以也可稱為樁基礎;(這種人工地基適用於地基承載力小,建築物總荷載較大的情況,但造價較高)
拓展資料
支承由基礎傳遞的上部結構荷載的土體(或岩體)。為了使建築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壞,要求地基在荷載作用下不能產生破壞;組成地基的土層因膨脹收縮、壓縮、凍脹、濕陷等原因產生的變形不能過大。
在進行地基設計時,要考慮:
①基礎底面的單位面積壓力小於地基的容許承載力。
② 建築物的沉降值小於容許變形值 。
③ 地基無滑動的危險。
由於建築物的大小不同,對地基的強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地基設計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三個方面的要求。有時只需考慮其中的一個方面,有時則需考慮其中的兩個或三個方面。若上述要求達不到時,就要對基礎設計方案作相應的修改或進行地基處理(對地基內的土層採取物理或化學的技術處理,如表面夯實、土樁擠密、振沖、預壓、化學加固和就地拌和樁等方法),以改善其結構性質,達到建築物對地基設計的要求。
② 3層樓別墅,沒有地下室,基礎可以做條形基礎嗎,怎麼做
一般3層以下的房屋,條形基礎完全可以。90年代,當時標准比較低,我這里軟土地基(流塑狀淤泥),設計了幾棟房子,迄今沒事。現在房價高了,土建造價成本占的比例不高,當地一般3層樓房都按樁基設計。
至於條形基礎怎麼做,文字無法描述。看字面,你的別墅是磚混式的結構,即以磚牆來承載樓層荷載。一般放大基礎,底部橫向布置鋼筋,以抵抗地面反力產生的彎矩,而憑混凝土來抵抗上部傳來的沖剪力。
上圖基底的橫向布筋一般為II級螺紋鋼D10,縱向分布筋D6@200
當然,這只是示意。最底下是150mm厚小石塊墊層,其上為100厚C10混凝土墊層,上面才是條形基礎,當然,這是一6層樓房的基礎,沒打樁,基礎梁設置包括配筋自然大些,如果3層別墅的話,基礎梁可以300*300,鋼筋上下2D14,箍筋D6@200也許就足夠了。
僅供參考
③ 高層地基施工步驟是怎麼樣的
蓋高層樓房的施工順序先從基礎工程開始,然後就是主體結構工程,再是門窗工程、屋面工程、裝飾工程、電梯安裝工程、水電(強電)安裝工程、弱電安裝工程等等。
其中基礎部分包括:打結構工程樁、打基坑支護樁、挖土(包括:邊開挖、邊支護、邊做基坑排水)、基礎墊層、做樁頭處理、做基礎底板防水層(有地下室時)、綁扎基礎鋼筋、架設基礎模板、基礎底板澆築;
底板混凝土養護、綁扎地下室牆板鋼筋(有地下室時)(包括內基礎柱鋼筋)、架設地下室模板、澆築牆(柱)混凝土、立地下室頂板模板排架、架設地下室梁、頂板模板、綁扎地下室頂樑柱鋼筋、澆築地下室頂混凝土……
樓房基礎施工步驟
1、水路改造
水管鋪設涉及到廚房、廁所的使用,水管改造一般水改走頂不走地,各冷、熱水出水水口必須水平,一般左熱右涼,管路鋪設需橫平堅直。布局走向要安全合理。
2、電路改造
電路設計要多路化,做到了廚房、衛生間、客廳、卧室、電腦及大功率電器分路布線,牆面線管走向盡可能減少轉彎。
3、主體拆改
主體拆改是對空間戶型進行重新劃分,在裝修的時候多少都會涉及一些,主要包括拆牆、鏟牆皮、拆暖氣設配、換塑鋼窗等。
④ 兩邊有建築物,在中間建四層框架的房,基礎兩邊挑2米,這個基礎怎麼做
兩邊有建築物,在中間建四層框架的房,基礎兩邊挑2米,這個基礎應該用樁基為上
農村裡用條形基礎的比較多:建房子首先要了解結構和樓層高度。不同的樓層高度,牆體的基礎都不一樣。在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是實土層(不是回填土),建房也是只建到兩到三層,都是用條形基礎的比較多,也比較省錢,最關鍵的事,不會影響到鄰居家房子的基礎。
土層松軟,就要用到小樁基礎:有很多種情況,土層松軟,也一直是房主擔心的問題。遇到這種,可以用到小樁基。小樁之間,每2米遠一根,每根打到3~5米深,縱橫交錯,再在樁基上做整體地梁,利用小樁的整體承重力,來解決土層松軟的問題。
小樁具有小巧、靈活多變的特性,震動和破壞力都沒有大型機械的大。用在農村的自建房中還是具有很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