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的土石方怎麼算
擴展閱讀
0基礎學轉繪多久 2025-02-07 05:58:32
九年級下冊數學圓知識點 2025-02-07 05:58:29

基礎的土石方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7-18 03:36:44

1. 計算挖基礎土方,毛石條形基礎,磚條形基礎工程量

一、挖基礎土方工程量計算

1、挖溝槽:V=(墊層邊長+工作面)×挖土深度×溝槽長度+放坡增量

(1)挖土深度:

①室外設計地坪標高與自然地坪標高在±0.3m以內,挖土深度從基礎墊層下表面算至室外設計地坪標高;

②室外設計地坪標高與自然地坪標高在±0.3m以外,挖土深度從基礎墊層下表面算至自然設計地坪標高。

(2)溝槽長度:外牆按中心線長度、內牆按凈長線計算

(3)放坡增量:溝槽長度×挖土深度×系數(附表二 P7)

2、挖土方、基坑:V=(墊層邊長+工作面)×(墊層邊長+工作面)×挖土深度+放坡增量

(1)放坡增量:(墊層尺寸+工作面)×邊數×挖土深度×系數(附表二 P7)

二、毛石條形基礎工程量計算

根據圖集大樣,一台混泥土寬度加600,一邊300的工作面加放坡系數乘以高度,以梯形面積算{上底(基坑寬度加放坡寬度)+下底(基礎寬加工作面)乘高除2}乘以總長度。(如需了解更多材料價格,建議登錄造價通平台查詢)

三、磚條形基礎工程量計算

1.磚基礎工程量包括的范圍

條形磚基礎工程量為基礎牆體積與大放腳體積之和。

磚柱獨立磚基礎工程量為基礎部分柱身體積與大放腳體積之和。

2.工程量計算方法

(1)磚牆磚基礎

計算公式: 磚基礎工程量=磚基礎長度×磚基礎斷面面積

1)磚基礎長度的確定。

外牆磚基礎按外牆中心線長度;內牆磚基礎按內牆凈長線計算。遇有偏軸線時,應將軸線移為中心線計算。

2)磚基礎斷面面積確定。

磚基礎斷面面積=基礎牆厚度×基礎高度+大放腳折算斷面積 或

磚基礎斷面面積=基礎牆厚度×(基礎高度+大放腳折加高度)

3)大放腳折算斷面積。

磚基礎大放腳分為等高式和不等高式兩種。等高式放腳,每步放腳層數相等,高度為126mm(兩皮磚加兩灰縫);每步放腳寬度相等,為62.5mm(一磚長加一灰縫的1∕4),其大放腳折算斷面積為A、B兩部分疊加為矩形的面積。

不等高放腳,每步放腳高度不等,為63mm與126mm互相交替間隔放腳,每步放腳寬度相等,為62.5mm;其大放腳折算斷面積為A、B兩部分疊加為矩形的面積.

4)大放腳折加高度。

大放腳折加高度是指磚基礎大放腳部分斷面面積折算為和基礎牆等厚的牆高度,即:

5)基礎大放腳折加高度及斷面面積,可按表查取。

在計算時應注意,設計圖紙中,往往習慣以60mm或120mm標注大放腳的放出高度及放出寬度,工程量計算時,均按表計算。當設計圖紙中的不等高大放腳為非標准63mm與126mm互相交替間隔放腳時,亦可按前面講述的每層放高、放寬數據,根據設計圖紙的規定計算大放腳斷面面積。

在工程量計算時,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嵌入基礎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等所佔的體積不予扣除,但靠牆暖氣溝的挑磚亦不增加;穿過牆基的孔洞,其洞口面積每個在0.3m3以上的洞口應予以扣除,其洞口上的混凝土過梁或磚平碹亦應另列項目計算。

3.磚柱磚基礎

(1)矩形磚柱柱基計算公式:

V矩=A×B×H+V放

式中,V矩一一矩形磚柱磚基礎工程量(m3);

A、B一一矩形磚柱截面的長、寬尺寸(m);

H一一矩形磚柱磚基礎高度。自矩形磚柱磚基礎大放腳底面至磚基礎頂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

V放一一矩形磚柱柱基大放腳折算體積(m3),查表7—4或7—5得到。

(2)磚圓柱柱基計算公式:

V圓=лD2×H1+D2×H2+V放

式中,V圓一一磚圓柱磚基礎工程量(m3);

D一一磚圓柱直徑(m);

H1——磚圓柱自大放腳上面至基礎頂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

H2——大放腳的總高度,按各階高度的標准值計算(m);

V放一一矩形磚柱柱基大放腳折算體積,查表得到。

2. 獨立基礎的挖基礎梁土方怎麼計算清單要怎麼算,定額的又要怎麼算請高手指點

一、清單是按基礎的墊層底面積x基坑的深度(墊層底面標高算到交付場地的標高)來計算。

二、定額是按基礎外輪廓尺寸加工作面為基坑底面尺寸,深度加墊層底到設計地面標高,還需要按土質不同加放一坡度,這樣形成的一個台的體積來計算的。(定額各地有差異,從其規定)。

三、獨立基礎的挖基礎梁土方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1、清單演算法是按基礎的墊層底面積x基坑的深度(墊層底面標高算到交付場地的標高)來計算。

2、定額演算法是按基礎外輪廓尺寸加工作面為基坑底面尺寸,深度加墊層底到設計地面標高,還需要按土質不同加放一坡度,這樣形成的一個台的體積來計算的。

3、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4、清單量用基礎梁的寬度×基礎梁長×挖土深度;定額量要考慮到放坡和工作面,不過基礎梁的挖深不會到達放坡起點,只要考慮到工作面就可以了:(梁的寬度+600mm)×基礎梁長×挖土深度。

(2)基礎的土石方怎麼算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一般設在柱下,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

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3. 土方工程的基礎工程量的計算公式

挖條形基礎V=L*(ah+kh2)

a=墊層寬+工作面*2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數

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

a=長底邊

b=短底邊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數

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土壤及岩石類別的確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及岩石分類表》、本章說明中的鑒別表對照後確定。

2.地下水位標高及排水(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碴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有關資料。

(3)基礎的土石方怎麼算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分:階形基礎、坡形基礎、杯形基礎3種。

獨立基礎的特點一:一般只坐落在一個十字軸線交點上,有時也跟其它條形基礎相連,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盡相同。獨立基礎如果坐落在幾個軸線交點上承載幾個獨立柱,叫做聯合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的特點二:基礎之內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長寬比在3倍以內且底面積在20m2以內的為獨立基礎(獨立樁承台)。

計算方法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2)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3)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4)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小螞蟻算量工廠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一下獨立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

4. 挖基礎土方怎樣計算

土石方工程量計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 人工平整場地:
S=S底+2*L外+16
二、 挖溝槽:
1. 墊層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墊層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 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圓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數
類別 放坡起點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坑內作業 坑上作業
一、二類別 1.20 1:0.5 1:0.33 1:0.75
三類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類土 2.00 1:0.25 1:0.10 1:0.33
土石方工程
1.0.1 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 土石方工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照工程勘測資料與《計價規范》表A1.4-1《土壤及岩石(普氏)分類表》對照後確定;
2 地下水位標高及排(降)水方法;
3 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 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碴清運方法及運距;
5 其他有關資料.
1.0.2 土方工程
1 平整場地:
1)平整場地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是指建築場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內及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過±30cm以外時,按場地土方平衡豎向布置圖另行計算.
2 挖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 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
4 溝槽、基坑劃分:
凡圖示溝槽底寬在3m以內,且溝槽長大於槽寬三倍以上的為溝槽;
凡圖示基坑底面積在20m2以內的為基坑;
凡圖示溝槽底3m以外,坑底面積20m2以外,平整場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計算.
5 挖溝槽、基坑需支擋土板時.擋土板面積,按槽、坑垂直支撐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後,不得計算放坡.
6 挖溝槽長度,外牆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內牆按圖示基礎底面之間凈長線長度(即基礎墊層底之間凈長度)計算;內外突出部分(垛、附牆煙囪等)體積並入溝槽土方工程量內計算.
7 地下室土方大開挖後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開挖後土面至槽、坑底標高計算,加垂直運輸和水平運輸;如室外地面發生水平運輸,則另計一次水平運輸.
8 人工挖土方深度超過1.5m時,按表一增加工日.
表一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
┃深度(以內)│2m│4m│6m┃
┠─────┼────┼────┼────┨
┃工日/100m3│4.72│ 14.96│ 22.24┃
┗━━━━━┷━━━━┷━━━━┷━━━━┛
9.地下室人工挖土深度超過1.5m時,按表二增加工日.
表二地下室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 ━━┯━━ ━┯━━━┯━━━ ━┯━━ ━┯━━━┯━━ ━┓
┃深度(以內)│2m│ 4m│6m│ 8m │ 10m│ 12m│ 14m│ 16m │18m ┃
┠────┼───┼── ─┼─ ──┼───┼── ─┼─── ┼── ─┼─── ┼─ ──┨
┃工日/100m3│2.50│7.92│11.77│15.62│ 19.48│23.33│27.18│31.03 │34.88┃
┗━━━━┷━━━┷━━ ━┷━ ━━┷━ ━━┷━━ ━┷━━ ━━┷━━━┷━━━┷━━━┛
10 截(鑿)樁頭:
1)人工鑿樁頭在編制預算時(設計圖紙有特殊要求除外),其長度從交付施工場地標高計至樁承台底以上100mm;結算時按實調整.鑿灌注樁、鑽(沖)孔樁的工程量,按鑿樁頭長度乘樁設計截面面積乘1.2計算.鑿人工挖孔樁護壁的工程量應扣除樁芯體積計算.
2)機械切割預制樁樁頭按樁頭個數計算.
11 管溝土方以管井(包管溝)最大水平投影面積乘以挖土深夜(交付施工場地標高至溝底或墊層底高度)以體積計算.
1.0.3 石方工程
1 開鑿岩石,區別石質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溝槽,基坑與平基的劃分按土方工程的劃分規定執行.
2 爆破岩石,區別石質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 管溝石方按管溝土方的規定計算.
1.0.4人工挖孔樁挖土(石)方工程
1 按樁長乘以設計截面面積(含護壁)以體積計算.
2 挖淤泥、流砂層按該層實際厚度乘以截面積以體積計算.
3 擴大頭預算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結算按實際體積計算.
1.0.5 土(石)方回填工程
1 土石方回填按以下規定以體積計算:
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內回填:主牆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
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築物);
4)管溝回填:以挖方體積減去管溝及基礎所佔體積計算.
2 余土或取土工程量,按以下規定計算:
余土或取土體積=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為余土外運體積,負值時為須取土體積.
1.0.6 土(石)方運輸工程
1 推土機推土堆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方區重心之間的直線距離計算.
2 鏟運機運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卸方區重心加轉向距離45m計算.
3 自卸汽車運土石方的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方區(或堆放地點),重心的最短距離計算.
4 垂直運土運距摺合水平運距7倍計算.
1.0.7 其他相關問題按下列規定處理:
1 土石方體積應按挖掘前的天然密實體積計算.如需按天然密實體積折算時,應按表三計算.
表三土石方體積折算系數表
┏━━━━━━━┯━━━━┯━━━━━┯━━━━┓
┃天然密實度體積│虛方體積│夯實後體積│松填體積┃
┠───────┼────┼─────┼────┨
┃1.00│ 1.30│0.87│ 1.08┃
┃0.77│ 1.00│0.67│ 0.83┃
┃1.15│ 1.49│1.00│ 1.24┃
┃0.93│ 1.20│0.81│ 1.00┃
┗━━━━━━━┷━━━━┷━━━━━┷━━━━┛
2 樁間土方以圖示外形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不扣除樁芯直徑60cm以內的樁或類似尺寸障礙物所佔體積.
03033044 2010-11-11 20:24:49 支持[0] 反對[0] 支持[0] 反對[0] [管理員system :於:2010-11-11 20:24:49 對該回復進行獎勵.獎勵積分值為:5 分.獎勵的原因為:搶占沙發額外送5積分...]
一、土方工程
(一)平整場地(熟悉)
1.定義:指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內的.
2.計算:S平=(外牆外邊線長+4)×(外牆外邊線寬+4)
(二)人工挖土(掌握)
1.人工挖槽、基坑和土方的區別:
(1)凡溝槽底寬在3m以內,且溝槽長大於槽寬三倍以上的為溝槽.
(2)凡圖示基坑底面積在20m2以內的為基坑.
(3)凡圖示溝底底寬在3m以外,坑底面積在20m2以外、平整場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為挖土方.
2.計算
(1)放坡:
①起點:深度超過多少就應該放坡?表6-3
土壤類別 放坡起點(m)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在坑內作業 在坑上作業
一、二類土
三類土
四類土 1.20
1.50
2.00 1:0.35
1:0.33
1:0.25 1:0.33
1:0.25
1:0.10 1:0.75
1:0.67
1:0.33
②放坡系數:B=KH
(2)工作面:表6-4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計算表
基礎材料 每邊增加工作面寬度(mm)
磚基礎
漿砌毛石、條石基礎
混凝土基礎墊層支模板
混凝土基礎支模板
基礎垂直面做放水層 200
150
300
300
800(防水層面)
(3)槽長計算:外牆溝槽按中心線;內牆溝槽按凈長線.
(4)V=(a+2c+KH)×H×L
小結:求挖槽工程量的步驟:
(1)根據已知條件確定是否需要工作面;
(2)求所挖深度,確定是否放坡;(基底標高減去室外地坪標高);
(3)求槽長(內外)(減半個槽長、減工作面);
(4)求體積=斷面面積×長.
注意:需支擋土板時,每側增加10cm寬,不再計算放坡.放坡就不做擋土板,做擋土板就不做放坡.跟工作面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