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填充牆下基礎
這個問題好大,不知從何開始回答。
一般情況下,要考慮牆下基礎的主要是獨立柱基的情況,在一層的填充牆下要設置相應的基礎。其結構處理方法主要有二種:
1、用混凝土條基。在一層的填充牆下沿牆長設條形基礎,一般採用素混凝土基礎加基礎牆形式。
2、用基礎梁。在一層的填充牆下直接設置基礎梁,梁下架空,荷載直接轉移到二邊獨立基礎上。現在採用此種結構處理方式的比較多。因為減少基礎開挖量、減少基礎牆的工作量,所以總體來說比較經濟。
說明,我是在PC埠回答的高質問題,是看不到圖片的,只有在提交後才能看到圖片。補充回答如下:
你的圖中所示是牆下條基,採用的是250厚C15素混凝土條形基礎加基礎牆的結構處理方式,即方式一。在基礎牆中同時考慮設置了圈樑,此時圈樑只是起到一個構造拉結作用、增加整體剛度、防潮層的作用,並不是基礎梁。下圖是基礎梁的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