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舞蹈入門20個基本動作有哪些
1、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
2、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4、把桿訓練組合
5、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
6、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7、大踢腿
8、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9、劈腿
10、小跳組合
㈡ 舞蹈的基礎功都有哪些名稱
1、劈叉
劈叉為柔韌性訓練的高級階段,分為橫劈腿和豎劈腿兩種方法。豎劈腿:腿前後分開成1字形,雙手撐地,使上身正直,而後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前後分開至一條線坐於地下為合格。
橫劈叉:腿左右分開成一字形,雙手在體前撐地,使上身正直,而後努力使身體向下振壓,至兩腿左右分開成一線並坐於地下方為合格。
2、壓腿
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
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
3、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
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4、下腰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
眼睛看腳後跟,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5、劈腿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
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
(2)基礎舞蹈功底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一、專業舞蹈
1、古典舞: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2、芭蕾舞:芭蕾舞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即女演員表演時以腳尖點地,故又稱腳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鵝湖》、《仙女》、《胡桃夾子》等。
3、民族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4、民間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5、現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
6、踢踏舞:踢踏舞(英文:tap dance)有拍打敲擊的意思,是現代舞蹈風格的一種。
7、爵士舞:爵士舞是一種急促又富動感的節奏型舞蹈,是屬於一種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現代舞所表現的一種內斂性的舞蹈。爵士舞蹈是非洲舞蹈的延伸。
二、國際標准交誼舞
1、拉丁舞:拉丁舞又稱拉丁風情舞或自由社交舞。國際標准拉丁舞是規范、嚴格、標準的,它是在拉丁舞的基礎上發展規范形成的競技專業舞蹈,內容包括倫巴、恰恰、牛仔舞、桑巴、鬥牛舞。
2、摩登舞:摩登舞類中有華爾茲舞、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和維也納華爾茲。
㈢ 舞蹈基礎訓練基本功是什麼
舞蹈基礎訓練基本功是:
1、上動作有:擦地、劃圈、蹲、腰、跨掖蹲(單腿蹲)、大踢腿、小踢腿、控制、壓腿(朝天蹬)、下叉等。
(1)擦地:一、五位、前旁後擦地;帶勾、綳腳、及與半蹲組合;前後擺動和環動;與爭位、轉頭、壓腳組合;與五位並立轉組合。
(2)蹲: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小涮腰、橫擰組合;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卧點、撲步。
(3)腰:前後胸腰、前後、大腰;療腰、大技步、卧點;雙跪後腰、單腿後腰;大涮腰探海輾轉;風火輪。
2、下動作有:大踢腿、蹲或控制、擦地、腰或翻身、轉、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還包括肌肉的控制能力、舞台的表現力、動作的規范性等。
(1)大踢腿: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紫金冠;中速行踢前、旁腿。
(2)控制:前旁後,吸伸抬、半環動;大射燕、探海。
(3)腰:單跪下腰、單腿後腰;慢、快涮腰;卧雲;風火輪。
(4)翻身: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點翻身3-5個。
㈣ 舞蹈基礎訓練基本功有哪些
基本功有壓腿、壓肩、推腳背、劈叉跳、大踢腿、下腰這幾個方面。
壓腿: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重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
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重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推腳背組合;腳背的優劣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推腳背組合: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5個腳指頭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不異 雙腳背練習亦同。
劈叉跳;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重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歷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迅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劈叉:左腳在前劈叉,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㈤ 跳舞要練哪些基本功 打好基礎很關鍵
跳舞的基本功主要以腿、腰和肩的柔韌度為主,平時在練的時候要經常拉筋,另外就是要練習肌肉的力量,學會控制自己的肌肉發力。
跳舞要練哪些基本功
1.腿的軟開度訓練,建議每天練早功:
壓腿(前旁後)每腿5分鍾
踢腿(前旁後)每腿50~200下(可分組做)
耗腿每腿10分鍾,再踢腿每腿50下。
2.腰的訓練,腰活動開了以後,先甩腰30次,再下腰15次(每下5次耗一會),如果軟度很差的話,建議每天每條腿耗腿時間在15分鍾以上,踢腿數量在每腿200腿以上。
注意點:
記得訓練之前先做熱身活動,腰和膝蓋很脆弱,要保護好了,特別是冬天要注意保暖,女孩子身體屬陰性,很容易受寒,訓練完了等汗沒了再出去,不然以後會得風濕、關節病。
跳舞要練哪些東西
一、鍛煉身體的柔韌度。
無論是進行什麼樣的舞蹈學習,鍛煉身體的柔韌度是一個基本的要求。要想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就需要在生活中,對孩子有這個方面的鍛煉,比如,讓孩子墩身擦地板,和孩子玩一些劃圈、小踢腿、跨掖蹲等,這些鍛煉會讓孩子的身體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逐步的鍛煉。
二、鍛煉身體的力量。
在舞蹈學習中,進行舞蹈動作或者舞蹈表演中,都需要舞蹈者有良好的體力,體力的鍛煉也是在生活中慢慢鍛煉和積累的,所以,在生活中,家長要注意督促孩子多進行體育鍛煉,橡備把持良好的體力。
三、鍛煉身體的協調性。
舞蹈對舞蹈者身體的協調性有很高的要求,在進行舞蹈學習或者生活中,就需要有這些方面的鍛煉,常見的做法就是多進行協調性訓練,讓孩子全身的各個部件都可以很好的配合。
四、學會數八拍。
舞蹈動作編排有規律有重復,每組動作幾八拍,轉換動作在哪一拍上都很明確。所以大家要學會和習慣數八拍,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會明確告訴你這組動作有幾八拍,變動作時在哪拍變。注意,尤其在音樂鼓點和節奏不明確的時候,數拍子能夠讓你不會亂了陣腳。
五、從步伐開始記動作
新的舞蹈動作一定要看老師步伐,結合上數拍子,老師示範的時候給老師數,自己模仿的時候給自己數,但是要心裡默數哦。
跳舞韌帶拉傷怎麼辦
主寬如知要靠養。把腿搭到高處或把桿上,剛剛好感覺不到疼的高度就好,就這樣待著,這也是對你筋腱的恢復訓練,而且能在沒有痛哭中拉伸筋腱,對軟度有幫助,平時做做力道輕的按摩,再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多吃點蛋白質多的東西,增加肌肉強度。
跳舞柔韌度怎麼練
其一:練柔韌的時間最好選擇在下午,而不要在早上跑步後猛練柔韌,因為早上人剛起床,各部位的關節還沒有活動開來,既使是跑完步也不會對身體有很好的活動(針對練柔韌來說)。因為下午或晚上是一個人在白天活動了一天後身體不管是哪個部位都相對的活動開了,而且體溫也升高,由於體溫越高練柔韌會見效越快,還有一點是為什麼早上跑完步不亦過度練柔韌,是因為跑完步後,一般對體力的削耗也比較大,而大量削耗了體力後練柔韌性也是不科學的,因為身體疲勞時,肌肉的運動機能會下降很多。
其二:練習柔韌時最好要掌握三種輔助方法,那就是靜耗、精神意念、助力壓腿。對於靜耗和意念在前面都已講過,這里說一下什麼是助力壓腿,助力壓腿就是說一個人在久練無效(這種可能主要是因為習者方法不得當或怕苦所造成)的情況下用一個助手來輔助你練習,方法是:例如練橫劈時,可讓助手用力按住你慎消的雙膝助力向下壓要比一個人練時效果好,但切要記住的是練習時千萬不能亂開玩笑,以防傷身。
其三:練柔韌時一定要將壓腿(劈叉)配合於踢腿練習效果方會更佳。拳諺雲:"只壓不溜不中用,只溜不壓笨如牛"。可見壓與踢的配合是非常之重要。
其四:練柔韌前一定要充分活動全身,使身體發熱後再壓腿,在壓的過程中要同時和靜耗、精神意念相配合,只有這們才能更加更好的提高練習的效果。
㈥ 舞蹈基礎訓練基本功是什麼
舞蹈基本功除了狹義的壓腿、下腰、踩跨等,還有肌肉的控制能力,舞台的表現力,動作的規范性等等。
基本功是一般分為把上和把下兩部分。
把上動作可分:
擦地、蹲、劃圈、小踢腿、跨掖蹲(單腿蹲)、腰、控制、壓腿(朝天蹬)、大踢腿等。
把下動作可分:
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轉、腰或翻身、跳(小、中、大)、手位或身段、步或圓場步等。
舞蹈中,基本功是至關重要的地基,而技術技巧是提升舞者的專業性和舞蹈的觀賞性,他們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需要有機的結合,這樣才能讓舞蹈看起來是由內而外的富有生命力,才是高質量的舞蹈作品。
技術技巧
技術技巧是孩子在掌握一種舞蹈的風格後進一步學習的內容,讓舞蹈更有自己的風格,比如舞蹈裡面要求的速度、爆發力、美感屬於舞蹈的技術。
舞蹈中,技術技巧包括基本素質訓練(軟度、力度等項)、地面技巧、雙人借體以及跳、轉、翻等訓練內容。
㈦ 學習舞蹈需要哪些基礎
1、壓腿。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
2、壓肩。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踢後退。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
4、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
5、劈腿。有利於拉伸腿部韌帶。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7)基礎舞蹈功底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調查有氧舞蹈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依次為脛骨、腳、背、膝、踝,
產生有氧舞蹈的受傷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過度,腳扭傷。韌帶拉傷等。
產生有氧受傷的原因:
外因,服裝鞋的問題、准備活動、放鬆、伸展不充分、動作有問題、教練教法不好等
2.內因,自己的舞蹈技術掌握不夠,調整不夠,腿太緊,髖部沒力,急於求成。
預防有氧受傷的方法:
針對外因可以,穿適合運動的服裝和鞋、准備活動、放鬆、伸展要充分、跟好的教練等。
2.針對內因可以,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不急於求成,同時要注意自己身體基本素質的提高。
參考資料
網路-舞蹈
參考資料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