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學唱歌有哪些技巧
擴展閱讀
基礎代謝2100怎麼辦145斤 2025-02-07 17:17:22
歌詞日子過得怎麼樣 2025-02-07 17:15:46
無基礎學霸怎麼學習 2025-02-07 17:08:19

基礎學唱歌有哪些技巧

發布時間: 2023-07-12 11:10:35

① 唱歌的基本技巧

唱歌的基本技巧:

1、唱歌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東西就是氣,唱歌時,呼吸很關鍵。

唱歌時的呼吸與平時生活說話的呼吸不太相同,在唱歌中,要求聲音有一定的音量和力度變化,長時間唱歌更是容易使嗓音出現疲憊嘶啞的狀態,所以需要或強或弱或低或高的有控制有節奏的呼吸方式。

2、唱歌換氣也是關鍵。在唱歌時把氣全都裝進肚子里,用肚子里的氣將聲音沖出來。具體就是在吸氣時將肚子鼓起來,呼氣時肚子收進去,也就叫腹式發音。

3、唱歌時還吐字清楚(說唱歌曲例外),最好用普通話唱歌。

4、唱歌時最好不要彎腰駝背,要保持挺胸抬頭的狀態,這樣有利於聲音的打開。

5、學會分辨音的高低,這樣才能唱歌不跑調,可以多聽多模仿,或者自己在鋼琴上練習音高。

(1)基礎學唱歌有哪些技巧擴展閱讀:

練習曲的練習,是發聲歌唱的重要的基礎訓練。

練聲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音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習叫帶詞練習。

一般來說選擇「o」或者「u」之類的比較圓潤的母音開始著手練習,因為這些母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間,比較容易保持喉嚨打開的基本狀態,也比較容易形成喉嚨空間的狀態。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唱歌者應根據自己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母音來練習。

1、「哼鳴」的基本練習

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是有益的,因為發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

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像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則會發出鼻音。

2、母音的練習

除進行哼鳴練習外,更多地是進行母音的練習,如a,i,o,u,e等單母音練習,也可用混合母音練習如ma,me,mi,mo,mu等等。

3、連音練習

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就在於聲音的(連貫優美),為了使聲音有更多的連貫性,可以將練習的音域相對拉寬些,練習也可以隨之難度更大些。

4、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又稱為斷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靈活,富有彈性,集中感強。

練習時要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和一字一音的連貫性。

5、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歌唱狀態的統一,頓音好像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一,並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准了,那麼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一。

7、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8、結合字聲練習(帶詞練習)

要求根據詞意富有想像,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

力求做到字准腔圓,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

9、練聲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鍾一次為宜,以後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

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練習,經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練習應有新鮮感,精神集中,感興趣地練習。

4)練習時要多用慢的、短的樂句作為最初的練習。

② 學唱歌的基礎技巧有哪些

1、平時多聽歌,多唱歌,培養自己的樂感。
2、多鍛煉身體來提高自己的肺活量,保證氣足。
3、在唱歌之前要先把嗓子清好,嗓子要干凈,不能有痰。還要調整好呼吸保證開唱的順利。
4、唱歌的時侯還要注意姿勢,在唱一些低音的時候可以適當彎腰俯身前傾,而到高音的時候可以上仰身體或者是仰頭,這樣可以讓氣發的更順。


初學者學唱歌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鍾一次為宜,以後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練習,不要只唱一組自己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

③ 唱歌技巧教學有哪些

唱歌技巧教學有哪些

唱歌技巧教學有哪些,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去KTV唱歌的,可是不管如何好像歌曲都是唱的怪怪的,這個時候可以學習一下唱歌技巧,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唱歌技巧教學有哪些的相關資料。

唱歌技巧教學有哪些1

1、唱歌時肩要鬆弛,不要慌張

歌唱呼吸時,歌唱者的肩部要自然、鬆弛、放下。這樣既有利於將氣息吸入腹部丹田,也可使發聲器官處於自然、鬆弛、放下的狀態,有利於正確的發聲。反之,假如呼吸時,歌唱者的肩部慌張、聳起,這樣必然構成最為表淺的「鎖骨式呼吸」,同時也會惹起發聲器官的慌張,從而影響正常的發聲。

2、如何用氣

首先氣息的吸入,唱歌的吸氣方式一般是腹式呼吸,也有用胸腹式呼吸法。那如何體驗腹式呼吸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平躺在床上呼吸,這個時候就是腹式呼吸,你會感覺你的胸部沒有起伏,而腹部會有上下起伏。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慢吸慢呼法――按照歌唱呼吸的要求,慢慢吸氣,略停頓後,慢慢呼氣,呼氣時要均勻而有節制。

注意呼吸保持部分不能有僵硬的感覺。或者就是先把氣全部吐光,然後保持肩膀不動自然吸氣,腹式呼吸的表面評判標准就是肩膀不動,腹部有起伏,吸氣時向外擴展。練習方法就是用狗喘氣在進行狗喘氣時,你會明顯地感受到腹部有劇烈的起伏,一開始先快吸快呼,熟練動作,熟練之後就練習快吸慢呼,和唱歌時的呼吸狀態一致。這個JJ(林俊傑)在一檔綜藝節目里也示範和教導過哦!

3、發聲

在養成一定的胸腹式呼吸習慣後,就可以進行發聲練習。其實正確的發聲就是在正確吸氣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呼氣,正確的呼氣就是運用腹部的氣,來使聲帶振動發聲,也就是所謂的運用「丹田之氣發聲。如何運用氣息使聲帶振動,關鍵就是打開喉嚨。如何打開喉嚨呢?其實很簡單,只要記住打哈欠的感覺或者是倒吸一口涼氣時的感覺就行。使口腔保持這樣的狀態,然後再運用氣息發聲。

4、張開嘴巴找共鳴

閉上嘴巴找共鳴,口腔和下巴容易使勁。張開嘴,下巴放鬆,更有益於高位哼鳴。不論是張開嘴還是閉上嘴,發音都不改變才對!

5、中低音訓練

中低聲區是學習演唱必須穩固的基礎,有了根基才能拓展音域,學習中低聲區的共鳴腔體、氣息運用。通過發「hei」的彈跳練習,集中訓練中低聲區的共鳴點,包括胸腔、口腔、口咽腔的聲音比例。

6、真假聲訓練

真假聲轉換是流行演唱必須掌握的技巧,通過訓練音階轉換度數來訓練真假聲轉換,讓聲帶轉換靈活自如。學習從真聲過度到假聲,氣息怎樣掌控,怎樣運用氣息量,共鳴腔體怎樣發生改變,讓演唱整首歌曲時更自如。

7、中高聲區訓練

了解中高聲區需要運用的氣息量、共鳴點、聲帶張力,以及面部表情、口腔狀態,全面剖析唱高音的方法。高音區需要強大的氣息支持和肌肉伸縮的力量、以及聲帶的閉合能力,通過加強橫膈肌的能動性,穩固高音區的共鳴點還有聲音狀態。

從開始練聲起,就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是肌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力和生命。

唱歌技巧教學有哪些2

唱歌技巧1:唱歌姿勢

唱歌時的姿勢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處於兩腿的支持力量上。頭的.位置比身子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時把頭抬起來,似乎唱上去省些勁,事實並非如此。頭抬起來高音緊了。喉嚨也會發緊,不松。正確的是:頭應稍低,但別太低。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音在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象下到胸腔里去。

唱歌技巧2:一定要放得開

唱歌,一定要放得開。尤其是聲音要放得開!大家都很理解的一件事情便是,如果你越是放不開、越是害怕唱的時候,表現出來越難聽。而如果你鼓起勇氣用力去唱的時候,卻發覺聽起來好像沒那麼難聽了。

唱歌技巧3:呼吸

許多盆友看到這就疑惑了,呼吸還要學嗎?唱歌時,要用躺著睡覺時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橫隔膜)中,更傾向於腹式呼吸,這樣可以吸的深、且快。但無論哪種呼吸,不可二種同時用!這樣是矛盾的,如同一腳踩剎車,一腳踩油門。

唱歌技巧4:打開喉嚨

告訴大家:打開喉嚨很簡單,如果你困時,一邊兒說話一邊兒打呵欠,這時候的喉嚨便是打開了的。不過,在這里要提醒各位,打開喉嚨可不等於打開嘴巴哦,打開喉嚨比打開嘴巴更重要!這樣表現出來的聲音比只張嘴不打開喉嚨的聲音更亮些。所以,嘴要與喉嚨一起張開,最好後面張的更大些!如同用一個倒立的漏斗,大口一方在頸部喉嚨處,漏斗尖在面罩處。如果聲音位置已全部進入面罩,聲音就能從最輕逐漸唱到最強。

唱歌技巧5:唱歌的聲與情

事實上,這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想唱一首好歌,你不能沒有聲音和感情。在字意表達和動作訓練的過程中,是以聲為主,感情為輔。唱歌要保證「聲情並茂」,練功非常重要。如果你練聲成熟的時候,歌唱時的注意力才會到感情上來。有句話說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發聲練到氣息貫通、游刃有餘的程度,歌唱就更隨心所欲的灌入感情,演譯歌曲的感染力會更強。

唱歌技巧6:共鳴點

唱歌時聲音好像放電影一般,聲音要有共鳴點,這個點一定要集中,集中在面罩。太遠、太近都不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發聲共鳴點,共鳴點集中了,聲音會越來越大;沒有共鳴點的聲音就散了。要求聲音大,不可以一天就擺出一個架子,剛開始時共鳴點要小,然後擴展開來,越唱越大。這種發聲方法,聲音小,好象燈後面有面鏡子,可以使光照得更遠。頭額、鼻竇等處都是空的共鳴腔,要盡量利用。

唱歌技巧7:氣息

氣息是較難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唱功的高低有一半是由自身對氣息的掌控及運用來決定的。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樑,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體聲音應是豎立的。舉個例子吧:你大咬一口蘋果,露出上牙齒,在一口咬下去的同一時間,發出「嗯」的聲音,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部位,這就是美聲發聲的一個共鳴點。接下來把氣息下沉,小腹膨脹,稍在小腹用力一頂,在剛才的部位發聲,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部位,你會發覺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建議大家可以多聽聽外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因為老外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哦。以上便是今日所要說的具體內容了。唱歌並不難,只要學會掌握方法。 不要質疑自己的聲音,你只需踩住技巧,你的聲音也很具魅力

④ 如何學唱歌的基礎發音和技巧

學唱歌的基礎發音和技巧是軟齶抬起口腔張圓,音與音之間應均勻、圓潤、連貫。

發聲器官及發聲原理:

發聲器官是由喉嚨及其肌肉、軟骨和聲帶組成。氣管的上部是喉頭,喉頭中部有一個器官叫聲帶,共有一對,左右並列,性質相當於兩條很強的韌帶,表面很均勻的蓋有一層粘膜,聲帶是清緩唱歌的發音體,聲音便是由聲帶的振動發出來的。

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在軟骨和肌肉的相互作用下,能夠對聲帶進行調節,吸氣時使兩條聲帶分離,聲門打開;呼氣發聲時,兩條聲帶又相互靠攏,在呼吸的作用下,能調節其長度、厚度和張肢正和力,使聲音產生高低強弱的變化。在發聲開始前,聲帶進入發生准備狀態。開始發聲時,兩聲帶達到必要的緊張度並相互靠攏或閉合,使聲門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