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可分為什麼
擴展閱讀
喝茶葉冷知識大全 2025-02-07 16:56:21
國學經典誦讀有什麼作用 2025-02-07 16:33:09

基礎可分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7-12 09:40:36

㈠ 建築物的基礎可按哪三種不同的方法分類

1)按使用材料分:可分為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等。
(2)按構造形式分:可分為獨立基礎、條形基礎、井格基礎、板式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等。
(3)按使用材料受力特點分: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㈡ 基礎主要有哪幾種結構形式

1、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2、按埋置深度可分為:不埋式基礎、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3、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4、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滿堂基礎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

(2)基礎可分為什麼擴展閱讀

具體要求

基礎的要求基礎承受著房屋的全部荷載,因此基礎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才能穩定地把荷載傳給地基,同時基礎應滿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礎先於上部結構破壞,檢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難,而且還會影響房屋建築的使壽命。

基礎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叫做基礎的埋置深度。圖3.2為基礎的埋置深度。基礎的埋深大於5m時,稱為深基礎。基礎的埋深不超過5m時,稱為淺基礎。影響基礎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1、建築物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及基礎的形式及構造等。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㈢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有哪些類型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1)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2)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3)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4)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

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

(3)基礎可分為什麼擴展閱讀

基礎承受著房屋的全部荷載,因此基礎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才能穩定地把荷載傳給地基,同時基礎應滿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礎先於上部結構破壞,檢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難,而且還會影響房屋建築的使壽命。

基礎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叫做基礎的埋置深度。基礎的埋深大於5m時,稱為深基礎。基礎的埋深不超過5m時,稱為淺基礎。

地基土凍脹時,會使基礎隆起,冰凍消失又會使基礎下陷,久而久之,基礎就會被破壞。基礎最好深埋在冰凍線以下200mm。濕陷性黃土性地基遇水會使基礎下沉,因此基礎應埋置深一些,避免被地表水浸濕。

無筋基礎的材料都具有較好的抗壓性能,但抗拉、抗剪強度都不高,為了使基礎內產生的拉應力和剪應力不超過相應的材料強度設計值,設計時需要加大基礎的高度,其基礎的寬高比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因此,這種基礎幾乎不發生撓曲變形,故習慣上把無筋基礎稱為剛性基礎。

㈣ 基礎按構造形式不同分為哪幾種各自的適用范圍如何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滿堂基礎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

1、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2、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3、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4、筏形基礎:筏形基礎形象於水中漂流的木筏。井格式基礎下又用鋼筋混凝土板連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築物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換句話說,單位面積地基土層承受的荷載減少了,適合於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比較大的建築物。

5、箱形基礎:當筏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6、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補充知識會詳細介紹樁基礎。



(4)基礎可分為什麼擴展閱讀

簡單講,滿堂基礎即為筏形基礎,又叫笩板形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連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築底板,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

底寬在3m以上且底面積在20㎡以上的為滿堂基礎(滿堂樁承台) 清單工程量計算:無梁式滿堂基礎工程量為基礎底板的實際體積,當柱有擴大部分時,擴大部分並入基礎工程量中。有梁式滿堂基礎是有底板和梁共同組成的構件,所以其工程量為梁和底板兩部分體積之和。

㈤ 基礎分為哪幾種類型

基礎的類型如下:
1、 獨立基礎:也稱作「單獨基礎」,最為常用的是其中的柱下基礎。
2、 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是最常用的一種基礎形式,當之前的柱下獨立基礎不能滿足要求時,就可以使用條形基礎。
3、 筏板基礎:根據它的構造形式可以分為「梁板式」和「平板式」。
4、 箱型基礎:由鋼筋混凝土底板、頂板和縱橫交錯的內外隔牆組成。
5、 殼體基礎:這個基礎在現階段主要用於筒形構築物的基礎。

㈥ 房屋的基礎分幾種

一、按照建築材料分類,基礎又分為:磚基礎、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等。

二、根據房屋結構形式、層數、平面布局、地基情況等。主要有以下形式:

1、條形基礎,主要用於多層磚混建築;

2、獨立基礎,主要用於多層框架結構,鋼結構等;

3、樁基礎,主要用於高層建築,地基承載力不足的建築等;

4、筏板基礎,主要用於地基承載力不足的建築,地下設有人防工程或地下車庫的建築;

5、箱型基礎,主要用於高層建築。

(6)基礎可分為什麼擴展閱讀:

一、獨立基礎(單獨基礎)。

①柱下單獨基礎:單獨基礎是柱子基礎的主要類型。

②牆下單獨基礎:牆下單獨基礎是當上層土質松軟,而在不深處有較好的土層時,為了節約基礎材料和減少開挖土方量而採用的一種基礎形式。

二、條形基礎。

①牆下條形基礎:條形基礎是承重牆基礎的主要形式。當上部結構荷載較大而土質較差時,可採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牆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一般做成無肋式;肋式的條形基礎條件: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壓縮性不均勻,為了增加基礎的整體性,減少不均勻沉降。

②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當地基軟弱而荷載較大時為增強基礎的整體性並節約造價,可做成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三、柱下十字交叉基礎:荷載較大的高層建築,如土質較弱,可做成十字交叉基礎。

四、片筏基礎:如地基基礎軟弱而荷載又很大,採用十字基礎仍不能滿足要求或相鄰基槽距離很小時,可用鋼筋混凝土做成整塊的片筏基礎。按構造不同它可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兩類。

五、箱形基礎:它的主要特點是剛性大,減少了基礎底面的附加應力,因而適用於地基軟弱土層厚、荷載大和建築面積不太大的一些重要建築物,目前高層建築中多採用箱形基礎。

地基基礎是指以地基為基礎的房屋的牆或柱埋在地下的擴大部分。地基基礎的設計和檢測是建築工程人員工作的重要一環。



㈦ 土建基礎分為哪幾類

1、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2、按埋置深度可分為:不埋式基礎、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3、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4、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滿堂基礎可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

(7)基礎可分為什麼擴展閱讀

基礎具體要求

基礎的要求基礎承受著房屋的全部荷載,因此基礎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才能穩定地把荷載傳給地基,同時基礎應滿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礎先於上部結構破壞,檢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難,而且還會影響房屋建築的使壽命。

基礎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叫做基礎的埋置深度。圖3.2為基礎的埋置深度。基礎的埋深大於5m時,稱為深基礎。基礎的埋深不超過5m時,稱為淺基礎。影響基礎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1)建築物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及基礎的形式及構造等。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㈧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有哪些類型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的類型有:
1.條形基礎:多用於單層或多層砌體結構;
2.獨立基礎:多用於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的情況;
3.井格式基礎:當地基條件較差,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防止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
4.樁基礎:當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時採用;
5.筏基礎:常用於地基軟弱的多層砌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的建築,以及上部結構荷載較大且不均勻或地基承載力低的情況;
6.箱形基礎:用於上、對地基不均勻沉降要求嚴格的高層建築、重型建築以及軟弱土地基上多層建築時;部建築物荷載大。

㈨ 建築工程中基礎的分類有哪些

從基礎的材料及受力來劃分,可分為剛性基礎、柔性基礎。從基礎的構造型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基礎的構造特點。

1、條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牆承時,基礎沿牆身設置,多做成長條形,這類基礎稱為條形基礎或帶形基礎。

2、獨立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採用方形或矩形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或柱式基礎。

3、筏板基礎:當建築物上部荷載大,而地基又較弱,這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通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成為筏板基礎。

4、箱形基礎:當板式基礎做得很深時,常將基礎改做成箱形基礎。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板、頂板和若干縱、橫隔牆組成的整體結構。

5、樁基礎:

樁基礎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

高層建築中基礎工程的地位:

基礎是高樓正常使用和穩定與安全的根本。高層建築基礎工程需要保證建築物具足夠的穩定性,同時要求基礎和地基具有足夠的剛度使沉降和傾斜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因此高層建築基礎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情況更復雜,難度更大,技術要求更高更嚴、責任更重。

由於它的高、重、大、深的特徵,一旦考慮不周或處理不當,將導致遠比一般多層房屋更為嚴重的不良後果。輕則產生難以糾正的過大沉降、傾斜和不均勻沉降,造成結構局部損壞或幾乎永久地影響使用功能和美觀;重則導致整個建築的傾覆或破壞,造成比一般多層房屋大許多倍的經濟損失。

例如,上海某賓館,地基為深厚軟土,採用振沖碎石樁加固地基,箱型基礎。由於這種加固方法在軟土中的設計理論尚不夠成熟,對施工質量與加固效果還缺乏完善的檢測手段,加之承包商施工管理不嚴,偷工減料,致使該建築物建成後產生不能允許的沉降與傾斜。

裙房局部擠壓損壞,不得不採取昂貴的地基加固措施。又如南美洲某大廈,設計時未查明地質情況,樁長不足,未達到堅硬土層,樁基承載力也不足,結果當結構施工到頂尚未裝修時便開始傾斜,幾天後,一夜之間整個大樓傾覆於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