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磚牆下面的地基怎麼做
磚牆下面的基礎做法:混凝土條形基礎;磚牆放大基礎;毛石基礎。
一般兩、三層民用樓,具體要看基礎土質情況,也就是地質。如果地質是由砂土、風化岩層等一類硬基礎組成,就不需要做混凝條基啦。埋入土中60cm左右。做毛石基礎或磚放大基礎。磚柱照樣要做放大基礎,構造樣式有點像金字塔。
地基基礎允許承載力是指在保證地基穩定的條件下,房屋和構築物的沉降量不超過容許值的地基承載力。中國制定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TJ7-74)中規定,在基礎寬度小於3米, 埋深0.5—1.0米的條件下,粘性土主要根據孔隙比(e)、天然含水量(Wo)、相對含水量(Wb)考慮。
(1)磚基礎設計應考慮什麼擴展閱讀:
對於地基的改善措施:
1.、改善剪切特性
地基的剪切破壞表現在建築物的地基承載力不夠;使結構失穩或土方開挖時邊坡失穩;使臨近地基產生隆起或基坑開挖時坑底隆起。因此,為了防止剪切破壞,就需要採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強度的措施。
2、 改善壓縮特性
地基的高壓縮性表現在建築物的沉降和差異沉降大,因此需要採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壓縮模量。
3、改善透水特性
地基的透水性表現在堤壩、房屋等基礎產生的地基滲漏;基坑開挖過程中產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採取使地基土變成不透水或減少其水壓力的措施。
4、改善動力特性
地基的動力特性表現在地震時粉、砂土將會產生液化;由於交通荷載或打樁等原因,使鄰近地基產生振動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採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並改善振動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
5、 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
主要是指消除或減少黃土的濕陷性和膨脹土的脹縮性等地基處理的措施。
B. 試論述磚基礎施工有哪些要求
磚基礎施工的質量要求:
(1)砌築砂漿必須密實亮空飽滿,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低於80%。
(2)砂漿試塊的平均強度不得低於設計的強度等級,任意一組試塊的最低值不得低於設計強度等級75%。
(3)組砌方法應正確,不應有通縫,轉角處和交接處的斜槎和直槎應通順密實。直槎應按規定加拉結鋼筋。
(4)預埋件、預留洞應按設計要求留置。
(5)磚基礎的允許偏差應在規定范圍以內。
磚基礎施工要點
(1)磚基礎施工前,應在相對龍門板上定位軸線點間拉廳啟准線,用線錘將定位軸線引到基礎墊層面上,扮鍵如用墨線彈出,再依據定位軸線,向兩旁彈出基礎大放腳底面的寬度線。
如果建築物周邊處未設置龍門板,則應從定位軸線的引樁間拉准線,依此准線將定位軸線用線錘引到基礎墊層面上。基礎放線完畢後,應進行復核,檢查其放線尺寸是否與設計尺寸相符,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規定。
(2)磚基礎砌築前應將墊層表面清理干凈,比較乾燥的混凝土墊層應澆水潤濕。
(3)在基礎的轉角處,縱橫牆交接處及高低基礎交接處,應支設基礎皮數桿,並進行統一抄平;在基礎的轉角處要先進行盤角。除基礎底部的第一皮磚按擺磚撂底的磚樣和基礎底寬線砌築外,其餘各皮基礎磚均以兩盤角間的准線作為砌築的依據。
(4)內外牆的磚基礎均應同時砌築。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同時砌築時,應留設斜槎(踏步槎),斜槎長度不應小於斜槎的高度。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由低處砌起,並由高處向低處搭接;如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其搭接長度不應小於大放腳的高度。
C. 自建房磚混基礎如何設計
農村自建房和幾種常見基礎形式?
1、磚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
磚基礎主要採用實心磚作為材料,用水泥砂漿砌築而成。磚基礎價格低廉,施工十分方便。基礎的大放腳做法採用了等高退台或者間隔退台,等高式也叫兩皮一收,即每砌築兩皮磚要收進60毫米。間隔式也叫做兩一間收,即兩皮一收和一皮一收交替,均收進60毫米。
你知道磚混結構自建房做什麼基礎比較好嗎?看看建築師們的解說
2、毛石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
毛石基礎是天然石材粗略加工後砌築成的基礎,是山區建造房屋常用的基礎形式。毛石粒直徑一般不小於300毫米,毛石基礎的斷面一般是矩形或者階梯形。
3、混凝土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
混凝土基礎堅固耐久、防水抗凍,適用於水位較高或者是冰凍情況的建築物。按照基礎的斷面不同一般分為矩形,階梯形和梯形等形式。
4、鋼筋混凝土基礎(適用於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
鋼筋混凝土基礎具有強度、埋深淺、土方量小的特點,造價會相對於其他基礎形式要高一些,但是適用范圍廣,是目前實用最多的基礎形式。鋼筋混凝土的基礎也稱為柔性基礎。
D. 設計基礎時通常要考慮哪些問題試說出常見淺基礎的類型
主要考慮承載力和沉降兩大問題。淺基礎形式:牆下條形基礎(磚基礎、灰土基礎、毛石基礎、條石基礎、毛石混凝土基礎、素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柱下獨立基礎(台階式、錐形、杯口)、筏板基礎、梁筏基礎。
E. 地基基礎設計應滿足哪些原則
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所有建築物的地基計算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定。
2、設計等級為甲級、乙級的建築物,均應按地基變形設計。
3、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築物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作變形驗算。
①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小於130kPa,且體型復雜的建築。
②在基礎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載或相鄰基礎荷載差異較大,可能引起地基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時。
③軟弱地基上的建築物存在偏心荷載時。
④相鄰建築距離近,可能發生傾斜時。
⑤地基內有厚度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結未完成時。
地基種類
從現場施工的角度來講地基,地基可分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礎下面承壓的岩土持力層。天然地基是自然狀態下即可滿足承擔基礎全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層,其節約工程造價,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為不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礎的天然土層。分為四大類: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F. 磚基礎的技術要求
1.磚基礎一般做成階梯形,即大放腳,大放腳有等高式和間隔式。
2.砌築時,灰縫砂漿要飽滿,嚴禁用沖漿法灌縫。磚基礎的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寬度宜為10mm。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於80%。每皮磚要掛線,它與皮數桿的偏差值不得超過10mm。
3.磚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從低處砌起,並應由高處向低處搭砌;當設計無要求時,搭砌長度不應小於磚基礎大放腳的高度。磚基礎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當不能同時砌築時,應留置斜槎。
4.基礎牆的防潮層,當設計無具體要求,宜用1:2水泥砂漿加適量防水劑鋪設,其厚度宜為20mm。防潮層位置宜在室內地面標高以下一皮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