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擋土牆寬度如何計算
擋土牆寬度的計算:
重力式擋土牆的頂寬約為1/12×H,底寬約為(1/2~1/3)H。例如,設頂寬b1=0.42m,可初步確定底寬B=2.5m。
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造物。
在擋土牆橫斷面中,與被支承土體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牆背;與牆背相對的、臨空的部位稱為牆面;與地基直接接觸的部位稱為基底;與基底相對的、牆的頂面稱為牆頂;基底的前端稱為牆趾;基底的後端稱為牆踵。
拓展資料:
擋土牆牆體施工方案:
1、測量放樣:用全站儀放出擋土牆邊線,劃出開挖范圍,釘好樁位,在施工場地附近布置控制樁。
2、清理基坑及基底處理:根據測量放樣的基坑施工范圍和設計深度進行開挖。牆基應置於可靠的岩層上,且基礎埋入基岩強風化層1~2m,如基底於設計不符,報請監理工程師變更施工方案。
3、模板安裝
模板製作:鋼模板宜採用標准化的組合模板。組合鋼模板的拼裝應符合現行國家規范標准。各種螺栓連接應符合有關標准。鋼模板及其配件應按標準的加工圖加工,成品經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Ⅱ 5米高漿砌石擋牆,基礎寬度應該多少
要看牆後填土的土質情況,一般底寬1.8米~2.5米。
無不良地質土層,一般塊石砌築重力式擋土牆:牆背垂直、牆面1:0.2;擋土牆上無水平荷載;擋土牆基礎寬1.20m、高度(埋深)0.5m;擋土牆底寬0.95m/頂寬0.3m。
(2)公路擋土牆怎麼看基礎寬度擴展閱讀:
重力式擋土牆的尺寸隨牆型和牆高而變。重力式擋土牆牆面胸坡和牆背的背坡一般選用1:0.2~1:0.3,仰斜牆背坡度愈緩,土壓力愈小。但為避免施工困難及本身的穩定,牆背坡不小於1:0.25,牆面盡量與牆背平行。
對於垂直牆,如地面坡度較陡時,牆面坡度可有1:0.05~1:0.2,對於中、高擋土牆,地形平坦時,牆面坡度可較緩,但不宜緩於1:0.4。
採用混凝土塊和石砌體的擋土牆,牆頂寬不宜小於0.4m;整體灌注的混凝土擋土牆,牆頂寬不應小於0.2m;鋼筋混凝土擋土牆,牆頂不應小於0.2m。通常頂寬約為H/12,而牆底寬約為(0.5~0.7)H,應根據計算最後決定牆底寬。
當牆身高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基底壓應力往往是控制截面尺寸的重要因素。為了使地基壓應力不超過地基承載力,可在牆底加設牆趾台階。加設牆趾台階時擋土牆抗傾覆穩定也有利。
牆趾的高度與寬度比,應按圬工(砌體)的剛性角確定,要求牆趾台階連線與豎直線之間的夾角θ,對於石砌圬工不大於35°,對於混凝土圬工不大於45°。一般牆趾的寬度不大於牆高的二十分之一,也不應小於0.1m。牆趾高應按剛性角定,但不宜小於0.4m。
牆體材料:擋土牆牆身及基礎,採用混凝土不低於C15,採用砌石、石料的抗壓強度一般不小於MU30,寒冷及地震區,石料的重度不小於20kN/m3,經25次凍融循環,應無明顯破損。擋土牆高小於6m砂漿採用M5;超過6m高時宜採用M7.5,在寒冷及地震地區應選用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