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加強小學語文基礎知識的復習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依據課程改革《綱要》和《語文課程標准》的精神,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因而,現行教材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突出人文精神的滲透;從不同角度通過多讀和實踐拓展學生的知識,達到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培養學生具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能力。所以,復習的目標、內容、策略也跟著改變。要改變過去那種以語文知識為主線,以題海戰術為手段的復習方式。要減少頭緒,加強綜合實踐,突出語文素養的培養。
一、基礎知識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的認讀,聲母、韻母、音節的正確書寫,大寫字母的認識,《漢語拼音字母表》的熟記。
2、掌握小學教材中學過的2500個常用字,了解這些字的筆畫名稱,筆順規則及偏旁部首。注重寫字訓練,用鋼筆抄寫,力求字跡工整,行款整齊。復習鞏固�俗值淶娜�種方法。能夠辨析同義字、形近字、多音字,並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多義字,注意不寫錯別字。
3、正常地讀寫常用詞語,注重課外閱讀,養成積累詞語的好習慣。學會比較、品析詞語、理解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區分近義詞、反義詞。正確地理解文言文中詞語古今詞義的異同。
4、比較熟悉地進行縮句和擴句練習,復習「把」字句和「被」字句。結合具體句子,從表達形式、內容這兩方面分析、理解打比方的句子,認識肯定句、否定句、雙重否定句、陳述句、反問句和感嘆句,會進行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轉換;了解簡單的復句和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正確理解文言文中句式,不斷積累句子知識,提高靈活運用句的能力。
二、閱讀
沒有個性化的閱讀,沒有創造性的閱讀,閱讀就失去了鮮活色彩,閱讀教學應努力讓課堂成為張揚學生個性的廣闊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搭建探究和發現平台。
1、對課文的熟記,對要求背誦的課文要誦記,對「讀讀背背」的,要求熟讀成誦。
2、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藉助拼音自學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掃清學習障礙,聯繫上下文,聯系生活實踐和聯系時代背景,再選用自己喜愛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懂、讀順。
3、能了解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包括開頭、結尾、過渡和描寫細致等方法,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4、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將自己喜愛的片斷多讀幾句,讀准、讀美、讀出感情。一般讀書時,每分鍾不少於300字,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作文
傳統作文教學的弊端主要在於訓練形式單一,命題范圍太窄,質量要求太高和教師評分太嚴,要讓學生喜歡寫作文,要降低要求,讓學生樂於寫作;從小抓起勤於練筆;教會觀察,讓學生寫有內容。
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摯,能夠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2、學寫讀書筆記和常用的應用文。
3、學會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流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四、口語交際
注意有關介紹、討論、交流、推薦、講演、辯論的要求。如講演,一定要確定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想像世界的好話題,起個言簡意賅的好題目,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做每個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有爭有說,有議有感的精美內容。二是擬個簡明的提綱;三是要就提綱打好腹稿,要在腦海中把內容展開,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同題」進行座談或訪問,改編課文為情境短劇,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傳統的對對聯,連對子練習;有目的有計劃的辯論會,對課文內容、人物的評論活動等等;四是在講演中要邊講邊想,達到會說、要說、能說、說好的「口語交際」要求,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實踐活動
要注意其要求,還要注意其的組織、步驟和完成實踐活動的方法。綜上所述,復習中,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復習的時間上和次數上不搞一刀切。在閱讀方法的復習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多元,體驗更深刻。在作文練習中,記實和想像要摒棄千篇一律範文式的指導方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想像。發現學生抄範文、套範文、要予以疏導,做到此類事不發生或少發生。
另外,教師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冊教材。在期末總復習之前先把全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按照拼音、字、詞、句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把課文中出現的練習題類型分別列出來(可提示學生參照課本語文學習園地中的「積累運用」和練習題,同時註明各題型出現在課本的哪一頁);再把閱讀思考題的類型、作文訓練的不同內容等也分門別類地列出來。這樣,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全冊內容,復習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採取恰當的復習形式,有些內容以整冊教材的形式去進行復習,如生字、多音字、誦讀課文等部分基礎知識及作文訓練等;有些內容也以單元為整體復習,如閱讀能力的訓練等。但不管採取哪種形式,都要著眼於各類知識的整體性,使之系統化、綜合化。
在復習過程中,還應注意基礎知識、閱讀、作文等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使之互相滲透,融為一體。一般情況下,以復習課文段落的閱讀為載體,把基礎知識和寫作的復習融入其中,發掘課文中蘊含的訓練因素,使復習「牽一發而動全身」,以閱讀為核心,融「雙基」於一體,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課堂復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