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樓房的地基要挖多深
樓房基礎砌置深度的選擇一般是在保證建築物安全可靠的條件下,把基礎放在不淺於地表以下0.5m深的良好土層上,只要能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的要求,基礎的砌置深度不宜過大,否則,不僅給施工帶來不便,而且還會提高工程造價。 影響樓房基礎深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首先是工程因素,它包括建築物的用途,結構類型,荷載的大小和性質以及相鄰建築物的基礎埋深; 其次是地基中土體的工程地質的性質和水文地質情況; 有時還要考慮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等。 基礎埋置深度大於4m或等於4m稱為深基礎;小於4m的稱淺基。
B. 一般的7層框架結構樁基礎的基坑開挖深度為多少
三七層框架結構樁基礎基坑開挖深度大約在三四米左右
C. 水利工程基礎開挖原斷面測量多少米
一般的測量按10米、25米、50米這樣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再一般測量到征地邊線間距5m、10m左右(具體取值看現場實際情況,如果現場高差小,斷面就大一些,反過來就一樣)。
把測量好的數據回去匯總一下最好能繪制出橫斷面圖,然後就把設計建築物的設計邊線畫出來(有的還的加工作面),再根據實際需要預留工作面什麼的計算出建築物線路、輪闊相關數據。
最後就是開挖了,根據第三步計算好的數據到現場放樣吧,然後用上測量儀器在現場跟蹤確保機械工作不要出現錯誤。
D. 高壓鐵塔基礎挖多少米
7到36m之間。地質條件好的、無水的大開挖基礎最深平地做過7m的,黃土地區9.2m的嘩前兆。山區人工挖亂租孔樁17m的,灌注樁36m,高壓鐵塔基礎挖掘的范圍是7到36m之間。:掏挖基礎是指使用悔盯土體的本身特性讓混凝土自然成型,是線路施工的重要環節。
E. 基坑開挖時 如何確定基坑挖多深
根據基坑的級別確定基坑的深度,不同級別的基坑有不同的深度要求,具體如下:
1、一級基坑: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的一部分,開挖深度大於10米,與臨近建築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秀建築、重要管線等需要嚴加保護的基坑。
2、二級基坑:介於一級基坑、三級以外的基坑。深度在7米到10米之間。
3、三級基坑:開挖深度小於7米且周圍環境無特殊要求的基坑。
(5)一般基礎開挖多少米擴展閱讀:
基坑的特點:
1、基坑支護體系是臨時結構,安全儲備較小,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進行監測,並應有應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險情,需要及時搶救。 在開挖深基坑時候注意加強排水防灌措施,風險較大應該提前做好應急預案。
2、基坑工程具有很強的區域性。如軟粘土地基、黃土地基等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異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區域也有差異。基坑工程的支護體系設計與施工和土方開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據本地情況進行,外地的經驗可以借鑒,但不能簡單搬用。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強的個性。基坑工程的支護體系設計與施工和土方開挖不僅與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有關,還與基坑相鄰建築物和地下管線的位置、抵禦變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圍場地條件等有關。
有時保護相鄰建築物和市政設施的安全是基坑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關鍵。這就決定了基坑工程具有很強的個性。因此,對基坑工程進行分類、對支護結構允許變形規定統一標准都是比較困難的。
4、基坑工程綜合性強。基坑工程不僅需要岩土工程知識,也需要結構工程知識,需要土力學理論、測試技術、施工技術的綜合。
F. 請問下,基礎開挖深度達到多少米需要專家進行論證
基坑深度超過5米的時候需要進行專家論證。
對開挖深度超過5米(含5米)的深基坑支護專項施工方案設計,必須要註明支護有效使用的時限,必須完善專家的論證及相關單位審批手續。
凡支護方案未經論證和審批的深基坑工程,不得頒發施工許可證;超過支護有效使用時限的深基坑,必須採取回填基坑等切實有效的措施,防止坍塌事故發生。
開挖前應根據地質水文資料,結合現場附近建築物情況,決定開挖方案,並作好防水排水工作。開挖不深者可用放邊坡的辦法,使土坡穩定,其坡度大小按有關施工規定確定。
G. 自建房地基該挖多深
自建房地下室一般都是1層,如果採用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的,應從地下室地面開始算埋深不少於500mm。
農村自建房一般都是1~6層,其中2、3層居多。層數越多建築越重,基礎的豎向荷載越大,加上風力和地震帶來的水平力的影響,基礎不夠深的話,建築物很容易變形、牆體開裂甚至倒塌。
簡介
基礎地面應該在持力層上。當存在軟弱下卧層時,應加大基底與軟弱下卧層頂板的距離;當土層分布明顯不均勻或各部位荷載差別很大時,基礎可以採用不同的埋深對不均勻沉降進行調整。除岩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於0.5m,且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很多地區農村都是聯排房,一家挨著一家。建築物緊鄰會產生不均勻沉降,有可能使建築物開裂或傾斜。所以,自建房的基礎埋深不宜超過鄰居家基礎的底面,相鄰兩家地基高度差一般不大於兩家水平地基距離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