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考公共基礎知識主要考哪些內容
1,定義:公共基礎知識是一個綜合性考試科目,考試大綱要求的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技、歷史、語文基礎與公文寫作等諸多方面,范圍廣泛,內容龐雜。
2,考察內容: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毛概:毛思的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
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3,考試題型:
主要有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糾錯題、簡答題、公文實務題、案例分析題、綜合分析題、閱讀理解題和材料概括題等形式。
以上內容來自網路,不是在廢話,而是先大致了解一下公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公基的內容十分龐雜,但不是要求全面掌握,主要抓住政治、法律、公文、管理和經濟這幾部分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的常識,出題比例不大,不必過於糾結,盡人事聽天命就可以了。
公基的題型多是客觀題,考察的就是對這些基礎內容的掌握情況,但事考各地的出題習慣不一樣,備考的時候最好先通過歷年真題了解一下都有什麼題型,然後針對著做好准備。我考試的時候是只有客觀題和寫作,也就是說除了這些基礎知識,還得分個心去准備寫作。
Ⅱ 公基考試內容有哪些
公基考試內容有:
1、基本原理:涉及到很多晦澀的哲學原理,需要大家去深入理解,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深入淺出。考試中一般以理解性考察為主,經常會給出一些名人名言、古詩詞或者領導人講話等材料,讓大家分析其中蘊含的哲學原理。
2、政治: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時事政治,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各項制度和方針政策進行考察,個別地區也有可能會涉及到思想概論。
時事政治主要指重大會議及文件、系列講話和重要新聞等。這部分知識難度不大,但內容多,需要大家反復記憶,並且注意積累。
3、經濟:包括市場經濟、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和國際經濟,難度不高,但涉及到一些專業名詞,需要大家理解並掌握。
4、常識:包括科技常識和人文歷史,知識面比較廣,重在日常積累。
5、法律:包括各類重要法律,做題時需要結合具體案例去分析,考察大家的應用能力。
6、管理和公文:要求大家掌握基礎的管理知識和公文規范,個別地區考察公文寫作。
Ⅲ 公共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考什麼
公共基礎知識涉及:政治(包括時政)。
考試介紹:
地方公務員錄用考試中關於公共基礎知識的考核則不盡相同。有的省份也取消了公共基礎知識作為獨立的一科,如雲南2006年,河北省2006年、湖南2006年、河南2006年等,都將公共基礎知識作為行政能力測試的一部分。
其中,雲南、河北等省和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一致,將這部分內容以常識判斷的形式作為行政能力測試的一部分內容加以考核。而湖南省除了在判斷推理部分考常識判斷,還將公共基礎知識作為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一部分內容加以考核;有的省份還繼續將《公共基礎知識》作為獨立的一科加以考核,如江蘇省2006年。
把公共科目列為筆試單獨一科的省份,考試模式也不相同,基本上趨於標准化測試,即全部為客觀性試題,用計算機閱卷;但仍有雹哪漏一些省份采緩讓取傳統的測試方式,即考試題型分為主觀試題和客觀試題兩部分。
在考試內容方面,考點只作了微調,在「公文寫作與處理」部分,把「黨政機關公文概述」改為「黨政機關公文規范」,突出了機關公文的規范性考察;在「其他知識」部分,特別增加了「中國文化常識」,這意味著考生要提高人文素養。
Ⅳ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考試內容: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毛澤東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政府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報考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法律專業職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范圍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
7、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10、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Ⅳ 公共基礎知識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什麼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科目有哪些?
目前來說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核的科目主要包含政治知識,經濟知識,科技知識,法律知識等。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查的知識點繁多,包括政治、歷史、科技、人文、法律、數學、邏輯等眾多學科的內容。近年來,試題的綜合性和靈活性逐漸加強,重點測查應試者的思維能力,這不僅要求考生對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有深刻的認識,還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來分析、解決各類問題。
Ⅵ 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都考什麼啊
事業單位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為主,考試的內容涉及日常生活、工作常識,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技、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和行測裡面的常識判斷有點類似,但是又不同於常識判斷,它比常識判斷的內容要深,而且要廣。
不同的事業單位考試側重點不同,一般公告中會註明考試內容。以下是常見的一些考點。
1、政治基礎理論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發展過程及主要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2、法律基礎理論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法學的基本理論、我國法律基礎知識的了解以及法律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能力。
3、經濟基礎理論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市場經濟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等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4、公民道德建設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公民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認識理解及應試人員的基本道德素質和修養。
5、科技基礎知識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國內和當今世界的科技動態和科技信息常識的了解情況。
6、文史常識
主要考察應試者對世界歷史、中國歷史的發展、變遷,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的理解認識及中外文學常識。
7、公文寫作
主要考察應試者對公文的掌握。主要包括:公文含義、特點、種類、作用、格式規范;公文的構成要素、寫作要求以及常用公文的撰寫;公文處理的概念、基本任務、基本原則,收文、發文處理的程序和方法,辦畢公文的處置。
8、國情、省情、市情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國家、本省和本市的地理歷史、人文社會、政治經濟等基本概況的了解。
9、事業單位知識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事業單位含義和特徵、類型、社會功能、事業單位改革的基本任務、基本原則和總體思路以及事業單位的主要人事管理制度的了解及應用。
10、時事政治
主要考查應試者對時事政治的了解。
11、專業知識
主要考察應試者對該單位該職位日常工作內容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