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制度基礎審計程序是什麼
擴展閱讀
兒童可以用哪些面霜 2025-02-08 14:24:25
零基礎學美甲工資多少 2025-02-08 14:24:25
跟著教育局能怎麼掙錢 2025-02-08 14:24:12

制度基礎審計程序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7-01 22:30:26

1. 簡述制度基礎審計的基本流程的主要環節

制度基礎審計的基本程序包括調查了解、初步評價、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和評價總結五個步驟。

2.1調查了解

制度基礎審計一般是以被審計單位存在內部控制制度為前提的。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現狀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了解之後,方可做出是否進行較深入的調查。調查的方法主要有觀察、詢問和檢測三種方法。在調查完成以後,以文字表述為主,輔以內控制度調查表和內控作業流程圖,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現狀進行較為准確和全面的描述。

2.2初步評價

為了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制度進行初步評價,首先要對適用於該單位的內控制度的規范模型進行設定,設定的依據是內控的各項原則、該單位的經濟業務結構及行業和單位的具體特徵。然後將調查了解所得的實際內控情況與規范模型進行比較,分析現狀與模型之間在控制范圍、控制路徑、一般控制點和關鍵控制點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從而對其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和合規性做出初步的綜合評判。初步評價的目的在於確定針對被審計單位的內控現狀有無必要對其全部或部分進行符合性測試。

2.3符合性測試

符合性測試是指審計人員對初步調查了解中已確定其存在且認為有必要進行測試的那部分內部控制制度所進行的實效程度的一種檢測。在測試中對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的落實情況逐一加以檢驗,然後做出符合、不符合以及符合程度好、較好、一般、較差等的評價。

符合性測試的路徑一般有兩種選擇:橫向型測試,即對業務流轉范圍較大,且各業務間關聯性較強的單位,可按業務流轉路徑來檢測各一般控制點和關鍵控制點的符合情況,這種方法對一般的工商企業單位較為適用;而對於業務點比較分散,工作職能與社會公眾聯系很緊密,更強調各個職能部門的制度及人員的崗位責任的單位,如行政事業單位,一般可採用縱向型的測試,即可以職能部門為單元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測試。

2.4實質性測試

實質性測試是在符合性測試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按照內控制度符合程度的強弱,抽取不同的樣本量,然後根據樣本測試結果推斷、測定總體的差錯率和抽樣結果的可信任程度及評估對其實施審計所存在的風險程度。就測試對象而言,實質性測試范圍應在符合性測試范圍之內,測試路徑與前期符合性測試所採用的路徑相同。實質性測試的重點是內控制度中的關鍵控制點以及內控制度符合性較弱的一般控制點。

2.5評價總結

在完成了以上測試步驟以後,根據測試記錄底稿和計算分析底稿,可得出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綜合性評價意見。

2. 審計程序包括那幾個程序

審計程序/步驟:
1.取得或編制固定資產及折舊分類匯總表,復核其加計數是否正確,並與明細賬、總賬和報表有關項目進行核對。
2.實施分析性復核,查找差異原因。
3.監盤或抽盤固定資產
(1)對固定資產進行監盤,取得盤點明細表及重大盤盈盤虧事項的說明。
(2)如未參與定期盤點,索取並檢查被審計單位期末固定資產盤點計劃及固定資定期盤點明細表。偕同單位有關人員,抽盤部分固定資產項目:①從盤點明細表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是否實際存在。②從固定資產實物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有無固定資產卡片,檢查這些資產是否記錄在盤點明細表、固定資產明細賬中。③檢查上述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證明文件,檢查固定資產是否歸單位所有。
(3)實地觀察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和安全狀況。
(4)檢查高價易流動固定資產的安全性。
4.抽查固定資產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檢查固定資產增加:①檢查國家有特殊規定的固定資產購置是否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②檢查購置發票和支付憑據上的銷售單位名稱與合同是否一致。③檢查購入的固定資產原值是否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或售出單位的賬面原價(扣除原安裝成本)、包裝費、運雜費和安裝成本等記賬。④檢查已經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結算手續的固定資產是否已暫估入賬。⑤檢查固定資產購置、建造的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是否符合規定。⑥檢查固定資產關聯交易是否合規,檢查資產關聯交易價格是否恰當。⑦檢查接收捐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照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憑據記賬。接受固定資產時發生的各項費用是否計入固定資產價值。⑧檢查盤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重置完全價值記賬。
(2)檢查年內資產重估價值變動大的固定資產,取得重估資產清單及評估資料副本:①檢查評估單位是否具有評估資格,了解重估的方法和假設,重估的標准數據。②檢查有關賬戶和評估報告文件,檢查被重估的資產價值是否與評估結果一致。③檢查資產重估的預計目標、范圍、基礎,是否在原基礎上分類 、評估。④檢查重估增減價值的計算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⑤檢查固定資產價值變動是否得到有關部門的核准。
(3)檢查本年度減少固定資產會計處理是否正確。① 審查固定資產有無因管理、保管不嚴發生盤虧、毀損;②審查固定資產報廢、出租、擔保、出借、對外投資等是否報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變價收入是否全部入賬,有無挪作他用;③對外出租固定資產是否堅持有償佔用原則,取得收益是否按規定入賬,有無個人使用的國有資產未交公,改變資產所有權的問題。
5.抽查累計折舊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對照檢查前後期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一致。檢查改變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經過有關部門的核准。
(2)檢查長期閑置固定資產的折舊是否停止計提。
(3)復算部分項目的本年度折舊,驗算折舊計提是否正確。
6.索取固定資產保險協議或保單,檢查固定資產的保險是否基於市場價格,其范圍、數額是否符合規定。
7.檢查固定資產維修費用的核算是否符合規定,大額或不均衡的維修費用是否通過預提費用、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等科目核..
8.檢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有無不通過「在建工程」直接記入固定資產。
9.檢查租賃固定資產
(1)抽取期末有餘額的新增租賃固定資產項目①對照檢查長期應付款和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有關證明文件,檢查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所有權。②實地觀察,檢查租賃資產的確存在並且由被審計單位使用。③檢查支付憑證上的租賃費和租賃期間與租賃合同上項目是否一致。
(2)檢查年末之前結束租賃的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10.檢查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和凈值(及重估結果)是否已在資產負債表上恰當披露,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是否單獨披露。檢查會計報表附註是否披露採用的折舊方法、當期固定資產的重大變化和抵押的固定資產等信息。
11.完成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審定表。

3. 什麼叫制度基礎審計方法

答:一、制度基礎審計是指建立在內部控制評價基礎上的審計方法。
二、對於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並且得到一貫遵循的項目,則執行較少的實質性程序;對於內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內部控制制度雖然存在但是未能得到一貫遵循的項目,則執行較多的實質性程序。
三、制度基礎審計的優點是通過了解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審計人員可以確定審計重點,合理分配審計人員和時間,以提高審計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