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形式除了筏板基礎還有哪些
擴展閱讀
歌詞什麼很空 2025-02-08 14:47:48
愛奇藝歌詞怎麼添加 2025-02-08 14:38:58

基礎形式除了筏板基礎還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01 04:50:34

A. 房屋建築有幾種基礎

建房子的基礎形式主要取決於房屋結構形式、層數、平面布局、地基情況等。主要有以下形式:
1、條形基礎,主要用於多層磚混建築;
2、獨立基礎,主要用於多層框架結構,鋼結構等;
3、樁基礎,主要用於高層建築,地基承載力不足的建築等;
4、筏板基礎,主要用於地基承載力不足的建築,地下設有人防工程或地下車庫的建築;
5、箱型基礎,主要用於高層建築。

以上主要是按照建築物的情況分類的。如按照建築材料分類,基礎又分為:磚基礎、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等。

B. 建築的常用基礎形式有哪些

建築的常用基礎形式有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樁基礎等。

C. 基礎有哪些類型, 在高層建築或則土質不好的情況下採用什麼基礎形式

基礎的類型:條形基礎、獨立基礎、井格式基礎、筏形基礎、樁基礎、箱形基礎。

在高層建築或則土質不好的情況下一般採用筏形基礎、箱型基礎、樁基礎這幾種基礎形式。

基礎構造形式的確定隨建築物上部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及地基土質情況而定。在一般情況下,上部結構形式直接影響基礎的形式,當上部荷載增大,且地基承載能力有變化時,基礎形式也隨之變化。

(3)基礎形式除了筏板基礎還有哪些擴展閱讀:

條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釆用磚牆或石牆承重時,基礎沿牆身設置,多做成長條形,這種基礎稱條形基礎或帶形基礎。所以,條形基礎往往是磚石牆的基礎形式。

獨立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及門架結構承重時,其基礎常採用方形或矩形的單獨基礎,這種基礎稱獨立基礎或柱式基礎。獨立基礎是柱下基礎的基本形式。當柱採用預制構件時,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嵌固在杯口內,故稱杯形基礎。

井格式基礎

當框架結構處在地基條件較差的情況時,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以免各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方向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故又稱十字帶形基礎。

筏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荷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載能力又比較弱,這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或井格式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式基礎。

樁基礎

當建築的上部荷載較大時,需要將其傳至深層較為堅硬的地基中去,會使用樁基礎。樁基的形式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由若干樁來支承一個平台,然後由這個平台托住整個建築物,這叫做樁承台。樁基礎多數用於高層建築或土質不好的情況下。

箱形基礎

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和若干縱橫牆組成的,形成空心箱體的整體結構,共同來承受上部結構的荷載。箱形基礎整體空間剛度大,對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有利,一般適用於高層建築或在軟弱地基上建造的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築物。當基礎的中空部分尺度較大時,可用作地下室。

D. 基礎類型有哪些

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樁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

E. 建築的常用基礎形式有哪些

建築的常用基礎形式有哪些
獨立基礎,條形基礎,閥片基礎,箱型基礎,井格基礎,樁基礎。
建築的基礎形式都有哪些?
獨立基礎,條基,筏板基礎,單樁基礎,多樁承台基礎等等吧
建築工程基礎的形式常用的有哪幾種
基礎分類

1、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2、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3、按受力效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4、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滿堂基礎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

各種基礎的解釋

1) 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定,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2)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於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築和牆承重的輕型廠房。

3)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製作。這種基礎適用於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4) 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5)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6) 筏形基礎:筏形基礎形象於水中漂流的木筏。井格式基礎下又用鋼筋混凝土板連成一片,大大地增加了建築物基礎與地基的接觸面積,換句話說,單位面積地基土層承受的荷載減少了,適合於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比較大的建築物。

7) 箱形基礎:當筏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8) 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補充知識會詳細介紹樁基礎。

9)灰土基礎:是由石灰、土和水按比例配合,經分層夯實而成的基礎。灰土強度在一定范圍內隨含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過限度後,灰土的強度反而會降低。這是因為消石灰在鈣化過程中會析水,增加了消石灰的塑性。

10)磚基礎:以磚為砌築材料,形成的建築物基礎。是我國傳統的磚木結構砌築方法,現代常與混凝土結構配合修建住宅、校舍、辦公等低層建築。

11)毛石基礎:是用強度等級不低於MU30的毛石,不低於M5的砂漿砌築而形成。為保證砌築質量,毛石基礎每台階高度和基礎的寬度不宜小於400mm,每階兩邊各伸出寬度不宜大於200mm。石塊應錯縫搭砌,縫內砂漿應飽滿,且每步台階不應少於兩批毛石。毛石基礎的抗凍性較好,在寒冷潮溼地區可用於6層以下建築物基礎。

12)混凝土基礎:是以混凝土為主要承載體的基礎形式,分無筋的混凝土基礎和有筋的鋼筋混凝土基礎2種。
別墅建築的基礎形式有哪些
獨立基礎,條形基礎,閥片基礎,箱型基礎,井格基礎,樁基礎。
建築工程基礎結構有哪幾種形式?主要特點是什麼?
你們老師沒說過嗎。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1.滿堂基礎:(包括閥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將這福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現代建築的主要基礎形式,主要適用於地基承載力較低的小高層和高層建築,特點:就是造價高,受力面積大,受力均勻,適合建地下室。2.獨立柱基礎:這個可是現在仍在廣泛使用的基礎啊,適合多層建築使用,承載能力不比滿堂基礎,但造價低3.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定,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現在不常用了,除了圍牆,呵呵。4.鋼筋混凝土預制(灌注)樁:這種樁在施工現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入土中,然後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好像就這么多了,多了我也想不出來了。此外: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效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常見建築的結構形式有哪些
(1 )磚混結構:是由磚或承重砌塊砌

築的承重牆,現澆或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樓板組成的建築結構。多用來建造低層或多層居住建築。

(2 )框架結構:由梁和柱組成的主體骨架承重結構,樓板一般為現澆混凝土,牆為填充牆。多用來建造中高層和高層建築。

(3 )框架一剪力牆結構:是由剪力牆和框架共同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也叫框架抗震牆結構。框架抗震牆結構和框架結構的區別是為了增加建築物的剛度和整體性,將框架結構中一部分不受力的填充牆變成承受風和地震水平荷載的鋼筋混凝土牆。多用來建

造中高層和高層建築。

(4 )剪力牆結構:是由剪力牆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力的結構,也叫抗震牆結構。 剪力牆結構的承受豎向和水平荷載的牆體和樓板都是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多用來建造中高層和高層建築。

(5 )鋼結構:梁、柱、樓板均為鋼材,『牆體由薄金屬板內填輕質保溫材料構成。因此質量輕,可建造超高層建築。

(6 )輕鋼結構:建築物的梁、柱、屋架結構構件由高度簡化的鋼構件組成俯施工速度快,適於建築低層和多層工業、民用建築.
建築基礎是什麼?包括什麼?有什麼作用的
建築地面:

1、建築地面是房屋的水平承重和分隔構件。樓板把建築空間劃分為若干層,將其所承受的人、傢俱、裝置等荷載傳給牆或柱,對牆還起到水平支撐作用。底層地面直接承受各種使用荷載。建築地面還有一定的防水、保溫及隔聲等功能。

2、建築地麵包括建築物底層地面和樓層地面以及室外散水、明溝、踏步、台階、坡道等。由面層、結合層、找平層、隔離層、填充層、墊層、基土等構造層組成。

3、建築地面是指建築物底層地面(地面)和樓面地面(樓面)的總稱,具有保護結構層、提供良好的使用功能、滿足一定的裝飾要求等特點。
建築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獨立基礎,條形基礎,閥片基礎,箱型基礎,井格基礎,樁基礎。
建築基礎有哪些型別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三合土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於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效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滿堂基礎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 書上原話
建築基礎的型別有哪些
獨立基礎,條形基礎,閥片基礎,箱型基礎,井格基礎,樁基礎。

F. 建房子一般有哪幾種基礎

最常見的基礎形式有獨立基礎、柱下條形基礎、柱下井格基礎、筏式基礎、箱型基礎和樁基礎。

基礎是建築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它承受建築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全部荷載,並把這些荷載連同本身的重量一起傳到地基上。

地基則是承受由基礎傳下的荷載的土層。直接承受建築荷載的土層為持力層,持力層以下的土層為下卧層,其所承受的荷載隨深度增加而減小,直至消失。所以持力層受力最大,一定要是實土層,原地面挖深1m以上是相對靠譜的。

G.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有哪些類型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的類型有:
1.條形基礎:多用於單層或多層砌體結構;
2.獨立基礎:多用於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的情況;
3.井格式基礎:當地基條件較差,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防止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
4.樁基礎:當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時採用;
5.筏基礎:常用於地基軟弱的多層砌體結構、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的建築,以及上部結構荷載較大且不均勻或地基承載力低的情況;
6.箱形基礎:用於上、對地基不均勻沉降要求嚴格的高層建築、重型建築以及軟弱土地基上多層建築時;部建築物荷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