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HSE基礎知識是什麼
石油工業屬高風險行業。它是一個多學科、多工種、多工序立體交叉、連續作業的系統工程。在油氣勘探生產過程中,因為設備、人員、環境和管理上的缺陷,存在著眾多的危險有害因素:原油、天然氣具有易燃、易爆、易揮發和易於聚集靜電等特點;揮發的油氣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的比例,遇明火就會發生爆炸或燃燒,造成很大的破壞;油氣及其含有物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大量排泄或泄漏,會造成人、畜中毒和環境污染,等等。因此,安全生產在油氣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石油企業及相關城市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問題HSE管理體系怎麼產生的?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簡稱為HSE管理體系,或簡單地用HSEMS(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表示。
HSE管理體系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國際石油天然氣工業通行的管理體系。它集各國同行管理經驗之大成,體現當今石油天然氣企業在大市場環境下的規范運作,是突出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全員參與、持續改進先進理念的管理標准體系,是石油天然氣工業實現現代化管理,走向國際化的通行證。
一、國際HSE管理體系的產生過程
(1)20世紀30年代,隨著保險業的興起,發展了安全評價技術;
(2)20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范圍發生了許多起震驚世界的火災、爆炸、有毒物質泄漏事故,促進了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
(3)1994年7月,殼牌石油公司為E&P(勘探與生產)制訂HSE管理體系導則,同年9月,殼牌石油公司頒布《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
(4)1996年1月,ISO/TC67(國際標准化組織石油石化設備材料與海上結構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的SC6分技術委員會發布《石油和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ISO/CD14690標准草案)。
二、我國HSE管理體系的發展過程
國內HSE管歷者理體系是在我國石油工業對外合作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國際HSE管理理念與我國石油工業多年管理工作經驗相結合的結果。
隨著石油工業跨國合作機會的增多,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逐步認識到了開展HSE管理的重要性。1994年油氣勘探開發的健康、安全與環境國際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召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作為會議的發起人和資助者派代表團參加了會議。通過會議,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與國際石油組織、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和服務商進行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密切關注國際上HSE管理體系標准埋汪制定的發展動態。從1996年9月開始,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就及時組織人員對ISO/CD14690進行了翻譯和轉化。在吸收以往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規章制度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將上述標准進行了等同轉化,於1997年6月27日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准《石油天然彎爛仔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SY/T 6276-1997),自1997年9月1日起實施。隨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均逐步在企業開始推行HSE管理體系。之後,該標准先後被國家能源局發布的SY/T 6276-2010和SY/T 6276-2014取代,新標准從2015年3月1日起實施。
三、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的意義
HSE管理體系作為一種先進的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在國內外石油石化企業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和推廣。數十年的HSE管理實踐和成效證明,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1)可有效地減少事故和職業危害,降低生產作業風險。
(2)可以系統地進行安全管理,用最少的投資達到最佳的安全效果。
(3)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企業聲譽。
(4)獲得在產品促銷中的優勢,因為消費者和經銷商越來越多地從對社會負責的供應商和生產者處購買產品。
(5)可以改善企業與公眾、政府及民間組織的關系,從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6)提高生產率,因為一個具有良好社會形象和工作環境的企業可以有效吸引人才,並使員工發揮出較高的績效。
(7)優化與企業客戶的關系,創造穩定持久的交易關系。
(8)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國際競爭力,促進企業參與國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