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樂理知識有哪些
音樂的基礎就是樂理,無論是學習哪一種樂器這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就一來看看樂理到底是什麼。
歌譜
- 01
調號
為了建立新的宮系統而需用的變音記號,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記在譜號的後面的,這些記號叫做調號。調號總是只用同類的變音記號,即升記號或降記號。 - 02
拍號
拍號是在樂譜中使用的符號,用分數的形式來標畫。每一個樂譜前面都有拍號,中間如果改變節奏會標出改變的拍號,拍號如同分數,如2/4、3/4等。 - 03
曲譜
曲譜即樂譜,是記錄音樂音高或者節奏的各種書面符號的有規律的組合,如我們平時常見的簡譜、五線譜、吉他譜、古琴譜等等各種現代的或者古代的樂譜都叫做曲譜。 - 04
歌詞
指一首歌曲中的詞部分。許多用以詠唱,並有較具體和詳細內容的歌,除了音樂部分以外,都會有文詞部分。歌詞與歌曲,絕大多數都能互相配合,成為同時涉及文學和音樂的藝術作品。由於歌詞占很大多數都是押韻的,因此亦屬韻文之一種,是一種文學體裁。歌詞與詩的分別,主要是詩不一定要入樂(合樂),歌詞是要合樂的。中國古代的宋詞、元曲均是一種歌詞,除獨立吟誦外,亦可以配合歌曲,以當時的漢字發音唱出。可惜現時大部分曲譜已失傳,而且因語音變化相當大,古人亦無錄音設備,才使今人難以把這些詞曲詠唱出來。及至今天的戲曲、歌劇、音樂劇、流行音樂等等同時涉及到文學和音樂的創作,作品的文詞部分仍稱作歌詞。
音的性質
- 01
音高
指各種不同高低的聲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徵的一種。音的高低是由振動頻率決定的,兩者成正相關關系:頻率(即單位時間內振動次數的多少)高則音"高",反之則"低"。 - 02
音值
物理學上叫“音長”,指音延續的時間長短,由發音體振動的時間長短決定。 - 03
音量
又稱響度、音強,是指人耳對所聽到的聲音大小強弱的主觀感受,其客觀評價尺度是聲音的振幅大小。這種感受源自物體振動時所產生的壓力,即聲壓。物體振動通過不同的介質,將其振動能量傳導開去。人們為了對聲音的感受量化成可以監測的指標,就把聲壓分成"級"--聲壓級,以便能客觀的表示聲音的強弱,其單位稱為"分貝"(dB)。 - 04
音色
又稱之為音品、音質,是聽覺感到的聲音的特色,音色主要決定於聲音的頻譜。同時音色在很大程度上與各泛音在開始時和終了時振幅上升和下降的特點有關系。
音名、唱名
- 01
音名指:CDEFGAB字母,它們的音高是固定的;
唱名是音樂術語,在演唱旋律時為方便唱譜而採用的名稱稱唱名,目前,我們採用的將自然大調式中的七個基本音級分別唱作do、re、mi、fa、sol、la、si(或ti)。七個固定音節的唱名方法產生於11世紀,由義大利音樂家圭多發明。他採用自己編配的一首贊美詩每一行歌詞的第一個音節作唱名,沿用至今(原do為ut、si為sa,後改)。在唱名的具體使用中,有首調唱名法和固定調唱名法兩種。此外,我國工尺譜中的上、尺、工、凡、六、五、乙為音名(六、五、乙的低八度唱作合、四、一)。中國音名為:宮、商、角、徵、羽。
全音和半音
- 01
在音樂中,相鄰的兩個音之間最小的距離叫半音,兩個半音距離構成一個全音。 把C D E F G A B 這一組音的距離分成十二個等分,每一個等分叫一個“半音”。兩個音之間的距離有兩個“半音”的 ,就叫“全音” 。在鋼琴、電子琴等鍵盤樂器上,C-D,D-E,F-G,G-A,A-B,兩音之間隔著一個黑鍵,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全音;E-F,B-C,兩音之間沒有黑鍵相隔,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半音。
音組
- 01
由於樂音體系中八十多個,僅用有限的幾個音名,因而便產生了許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為了區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用的各音,於是便產生了音的分組,這就是"音組"。
標准音和中央c
- 01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級,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標准。音的標准高度,歷代不盡相同。國際通用的標准高度(第一國際高度)是每秒鍾振動440次的a音,即以小字一組的a為"標准音",c即小字一組的c,因為在位於樂音體系中央,故被稱為中央c。
2. 基礎樂理知識
嘿嘿,最近開始學了一點點樂理知識,那麼就來整理一下吧~
拍:節拍單位,用固定的音符來代表。
速度:每分鍾的拍數。(bpm=beats per minute)
小節:一定數量的拍構成。
節拍:(4/4是最常用的節拍,上面的4代表每小節為4拍,下面的4代表以4分音符長度為一拍)以此類推。
時值:音樂時間值的表示法。比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鋼琴共有黑白琴鍵88個,分為8組,中間每組有七個白鍵和五個黑鍵。相鄰的琴鍵之間相差半音,隔一個琴鍵則相差全音,以此類推。每組從左到右的白色鍵可以用CDEFGAB來表示。
白鍵名稱如圖所示(哈!我懶),每個黑鍵可以有兩種叫法如:A#(升A)或Bb(降B)(打不出來湊合著吧~)
小字一組c為中央C。
基本音級:CDEFGAB
每一個大調為七個相差「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組成。
以C大調為例:CDEFGAB,CD鍵之間相差全音,DE鍵之間相差全音,EF鍵之間相差半音,以此類推至BC鍵之間相差半音。
D大調:D E F# G A B C# D
F大調:F G A Bb C D E F
在一個大調里音的穩定性排序(從穩定到不穩定):1 5 3 6 2 4 7(前三個為穩定音,後三個為不穩定音)。
音的傾向性:從不穩定音運動到穩定音。
音程:表示兩個音之間的高低關系。可以用包含的半音數量來區分。
半音數: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分別對應)
音程:純一度 小二度 大二度 小三度 大三度 純四度 增四/減五度 純五度 小六度 大六度 小七度 大七度 純八度
音程轉換規律:轉為前後相加為九度;大小互換;增減互換;純音程轉位後仍是純音程。(例如大七度轉位後為小二度)
同時出現兩個音的協和程度。
完全協和音程:純一度,純八度
協和音程:純四度 純五度
不完全協和音程:大小三度 大小六度
不協和音程:大小二度 大小七度 增四減五度
自然音程:大調(或自然小調)里,任何兩個音構成的音程。
共四大類,14種:
1.純音程:純一度 純四度 純五度 純八度
2.大音程:大二度 大三度 大六度 大七度
3.小音程:小二度 小三度 小六度 小七度
4.三全音: 增四度 減五度
變化音程:自然音程之外的都是變化音程。
共四大類:
1.增音程(除增四度):以純音程或大音程為基礎度數不變增加一個半音。例如:F-G#
2.減音程(除減四度):):以純音程或小音程為基礎度數不變減少一個半音。例如:G#-降A
3.倍增音程:以增音程為基礎度數不變增加一個半音。例如:F-Gx(倍增二度)
4.倍減音程:以減音程為基礎度數不變減少一個半音。例如:G#-Abb(倍減二度)
純音程既可以變成增音程也可以變成減音程。(純一度不能變成減一度和倍減一度)
和弦是一些音的結合,一般按照三度疊置。
例如:
Cmaj(C) 音:CEG
C為根音,E為三音,G為五音,CE音程為大三度,EG音程為小三度,三音與根音之間的關系為三度,五音與根音之間的關系為五度。
Dmin(Dm):DFA(小三度+大三度)
Bdim(B°) :BDF(小三度+小三度)
Cmaj7(CM7) :CEGB(大三度+小三度+大三度)
Gdom7(G7)
例如(C):
原位(根音在最下):CEG——C
第一轉位(三音在最下):EGC——C/E
第二轉位(五音在最下):GCE——C/G
七和弦的轉位以此類推。
(以上)
五度循環圈的應用很廣泛,兩個純五度的音同時響僅次於純一度和純八度的協和。
此圖片來自於doyoudo樂理知識視頻教程~
CDEFGABC分別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屬音,屬音,下中音,導音。
大調較為明快,小調較為悲傷。
C大調:C D E F G A B C
c小調:C D 降E F G 降A 降B C
把大調的Ⅲ級,Ⅵ級和Ⅶ級降低半音變為同主音的自然小調,這三個音使旋律聽起來悲傷。
主音跟三級音的關系是小三度,E為調式特性音級
分別對應: 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Ⅰ(音階結構:全半全全半全全)
a小調:ABCDEFGA(在鋼琴上都是白鍵)
a小調和C大調構成音相同但主音不同,為關系大小調。
a小調是C大調的關系小調,C大調是a小調的關系大調,五度循環圈的15個大調都有關系對應的小調。大調的關系小調的主音是大調主音下方小三度的音。
G D A E B F 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的大調分別對應e b f# c# g# d# a# d g c f 降b 降e 降a的小調。
a自然小調 A B C D E F G A
a和聲小調 A B C D E F G# A
a旋律小調 A B C D E F# G# A
自然小調的Ⅵ級升高半音變為和聲小調,Ⅵ級和Ⅶ級都升高半音變為旋律小調。
到這里基本的樂理知識就已經整理完啦~
作為一個唱歌從來找不著調,對音樂一竅不通的音樂小白,能理解到七七八八自我感覺已經很欣慰啦~
推薦doyoudo的教程,光哥的邏輯真的是很清晰,並且沒有廢話,而且聲音真的特別好聽,難得的是評論區還能一一回復,會寫歌也會做教程,這樣的老師給我來一打多好~~~
3. 樂理的基礎知識有什麼 樂理基礎知識介紹
1、需要掌握聲音、音的性質、基音、泛音知識。
2、聲音——作為一種物理現象,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物體振動產生音波,通過空氣作用於人的聽覺器官,聽覺器官將信息再傳給大腦,給人以聲音的感覺。
3、音的性質——音所具有的物理屬性,叫做音的性質。有高低、長短、強弱、音色四種。
4、基音——以琴弦為例,由全弦振動所產生的音就是基音。
5、泛音——由弦的部分振動所產生的音就是泛音。
4. 音樂樂理基礎知識
音樂樂理基礎知識大全
音樂理論簡稱"樂理",包括相對簡單的基礎理論----讀譜、音程、和弦、節奏、節拍等。下面我整理了音樂樂理基礎知識大全,大家來更全面的了解樂理吧。
音及音高
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
音的高低是由於物體在一定時間內的振動次數(頻率)而決定的。振動次數多,音則高;振動次數少,音則低。
音的長短是由於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而決定的。音的延續時間長,音則長;音的延續時間短,音則短。
音的強弱是由於振幅(音的振動范圍的幅度)的大小而決定的。振幅大,音則強;振幅小,音則弱。
音色則由於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於音的`振動狀態的規則與不規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音樂中所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也是音樂表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樂音體系音列音級
在音樂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樂音體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來,叫做音列。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級。音級有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
樂音體系中,七個具有獨立名稱的音級叫做基本音級。
基本音級的名稱是用字母和唱名兩種方式來標記的。
字母體系:C D E F G A B
唱名體系:1 2 3 4 5 6 7
鋼琴上白鍵所發出的音是與基本音級相符合的。鋼琴上五十二個白鍵循環重復地使用七個基本音級名稱。
兩個相鄰的具有同樣名稱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用“升”或“#”來標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來標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來標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來標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
音的分組
為了區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們將音列分成許多個“組”。
在音列中央的一組叫做小字一組。它的音級標記用小寫字母並在右上方加數字1來表示。
比小字一組高的組順次定名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
小字二組的標記用小寫字母並在右上方加數字2來表示。
比小字一組低的組,依次定名為小字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及大字二組。
小字組各音的標記用不帶數字的小寫字母來表示。
大字組用不帶數字的大寫字母來標記。
大字一組用大寫字母並在右下方加數字1來標明。
大字二組用大寫字母並在右下方加數字2來標明。
音域及音區
總的音域是指音列的總范圍,即從它的最低音(C2——c5)間的距離而言。
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是指在整個音域中所能夠達到的那一部分,如鋼琴的音域是A2——c5。
音區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區、低音區、中音區三種。
在整個音域中,小字組、小字一組和小字二組屬於中音區。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和小字五組屬高音區。大字組、大字一組和大字二組屬低音區。
各音區的特性音色在音樂表現中,有著重大的意義。高音區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銳的特性;而低音區則往往給人以渾厚、笨重之感。
音律
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准確高度及其相互關系叫做音律。
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組織中最小的音高距離。兩音間的距離等於兩個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內包括十二個半音,也就是六個全音。
在音列中的基本音級中間,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餘相鄰兩音間的距離都是全音。
根據復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純五度關系,即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純律是於五度相生律用以構成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外,再加入第五分音來作為生律要素,構成和弦形式。
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變化半音和變化全音
由兩個相鄰的音級構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如;e—f #e—#f #g—a
由相鄰的兩個音級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如:C—d C—#d ba—bB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所構成的半音,叫做變化半音。如:C—#C D—bD bbB—bB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或隔開一個音級所構成的全音,叫做變化全音。
如:B——bbB #C——bE
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義和記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記譜法
記錄樂曲的方法叫做記譜法。
音符與休止符
用以記錄不同長短的音的進行的符號叫做音符。
用以記錄不同長短的音的間斷的符號叫做休止符。
五線譜
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叫做五線譜。
在五線譜上面的加線叫上加線。下面的叫下加線。
由於加線而產生的間,叫做加間,在五線譜上面的加間叫上加間,下面的叫下加間。
音符與休止符的寫法
音符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符頭(空心的或實心的橢圓形標記)、符干(垂直的短線)和符尾(連在符干一端的旗狀標記)。
用單符干記譜,符頭在第三線以上時,符干朝下,寫在符頭的左邊;在第三線以下時,符干朝上,寫在符頭的右邊。符頭在第三線上,符干朝上朝下都可以,根據鄰近的符干方向而定。符尾永遠寫在符乾的右邊並彎向符頭。
附點寫在音符符頭和休止符右邊的間內,而不記在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