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保定市經濟基礎是什麼
擴展閱讀
北京中考基礎分佔多少 2025-02-08 20:21:16
路由器兒童鎖是什麼 2025-02-08 20:19:00

保定市經濟基礎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28 22:42:21

『壹』 經濟發展的基礎是什麼

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

(1)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

(2)科技進步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基礎。

(3)科技進步是防範金融風險的屏障。

(4)科技進步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

(5)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拓展資料

經濟發展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按人口平均的實際福利增長過程,它不僅是財富和經濟機體的量的增加和擴張,而且還意味著其質的方面的變化,即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創新,社會生活質量和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簡而言之,經濟發展就是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持續高級化的創新過程或變化過程。

經濟發展的財富增長體現在國民生產總值,費用與時間在流通、管理、服務等環節的分配與效率直接影響生產的質量與效率;因而,管理、服務與流通等環節越是精簡、廉潔和有效率,就越能促進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容既包括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還包括產業結構、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資源利用、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內容。

『貳』 經濟基礎是指什麼

經濟基礎是指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對。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經濟基礎。生產力決定了經濟基礎,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什麼程度,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經濟基礎。

『叄』 什麼是經濟發展的基礎

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勞動力、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及其有效組合,這些要素及其組合的演變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在機制。研判經濟增長潛力,需要了解內在機制的運行方式,需要從歷史上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和產業體系來分析。新中國成立70年、改革開放4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建立了完備的產業體系,勞動力、資金、基礎設施等生產要素都具有充裕的儲備和較高的質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又能有效地把這些要素調動和組織起來,從而為經濟持續增長打下堅實基礎,不斷形成和釋放出巨大的潛力。

巨大的經濟體量。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1952年增長174倍,年均增長8.1%,是世界上保持高速增長時間最長的大國。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2018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國上榜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已超過美國。隨著經濟規模越來越大,「體量大穩得住」、「規模經濟效應」等優勢也越來越明顯,能夠有效抵禦各種外部沖擊,為經濟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豐富的人力資源。我國有近14億人口,相當於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有9億多勞動年齡人口,相當於美國、日本、歐盟的總人口。我國人力資源素質也在不斷提高,每年有大學畢業生800多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500多萬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50多萬人。2009年以來,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總人數一直高於美國,研發人員規模穩居全球首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培養不斷加強。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統一高效的勞動力市場,加上不斷完善的創業創新激勵政策,推動人力資源積極參與到經濟發展過程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肆』 什麼是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Economic Base)

經濟基礎是指同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聯系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要正確理解經濟基礎的科學含義:

其一,經濟基礎不包括生產力,經濟基礎就是生產關系。它相對於生產力而言稱生產關系,相對於上層建築而言則稱經濟基礎。

其二,經濟基礎不等於一定社會現實存在的一切生產關系,而是指這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

其三,經濟基礎不是指各種生產關系的混合,而是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各環節的有機統一。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具有決定意義。

『伍』 經濟基礎指的是什麼

經濟基礎指的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經濟基礎是馬克思主義中的一個概念碰亮,是一個社會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基礎設施。其中,「社會生產力」是指人類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和生產技術的總和,包括自然臘寬資源、勞動力、生產資料等。「生產關系」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各個階層、各個群體之間的社會笑局寬關系,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經濟基礎決定著一個社會的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的發展和變化,因此,在馬克思主義中,經濟基礎被看作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根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