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教育的發展基礎是什麼
擴展閱讀
清末教育法規有哪些 2025-02-08 22:59:48
希樂同學參加了哪些比賽 2025-02-08 22:56:46

教育的發展基礎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27 17:50:14

❶ 教育的基礎是什麼呢

一所學校的優或劣,光從校舍上看很難下判斷;一個學生在學校就讀是否合適,光從課程上看也很難做結論;一種教育理念的先進或落後,光從師資學歷結構上看,更是難有定論,基礎教育的「基礎」是什麼。左看右看皆不是,究竟看什麼呢?

前些日,我到上海市雲嶺實驗中學,雖說是采訪,但確切地說是該校的「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的信念和做法,為我上了一堂「難忘一課」。這所普陀區的學校,從校舍來說,也許是比不上時下的許多學校,從生源上看,也並不理想。據他們調查,學生身上很突出的一點是「嚴重缺乏自信」,學業基礎好的,為沒能進「重點」而失望,學業基礎差的,則對自己毫無期望。然而,校長黃海卻說:「我們的教育要對得起每一位學生,對得起每一位把孩子送到學校的家長,因為我們的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

教學生,要教在當口上。他們響亮而又明確地提出,對學生要實施「自信樂學」的精神重塑工程,後來把這作為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實驗中的「普通初中自信教育」的子課題,進行了長達9年的研究與實踐,教育論文《基礎教育的「基礎」是什麼》。他們為學生缺乏自信被壓抑的心情感到不安,為學生的厭學而自責,以對學生生命的'一段主要歷程負責和賦予學習以生命活力的信念,給學生注入強大的自信之源。同時,教師又以科學的自信與藝術,研究課堂教學不確定性的把握,思考課堂提問的創設,力求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的效果。讓校園成為學生找回自信的最佳場所,變課堂成為學生驗證「我能行」的競技賽場,使教師成為學生堅定自信的引路人。

誠然,基礎教育是打基礎,而這基礎的基礎是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對別人有信任,對祖國有信賴。離開了這種基礎,教育是有缺陷的。知識要學,技能要學,做人要學,而在這種「學」中,自信與否是很起作用的。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個個像應試工具、人人都是狀元,但要求學生人人自重自愛、個個自信自強;我們不能要求學校培養學生個個是院士、人人是名家,但要求教師人人學會尊重、個個品性善良;我們不能要求教育辦成一切,但要求教育在基礎中有正確的定位。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說,「雲嶺」的「自信樂學」及後來發展的「創新」,正是在微觀教育中實踐著基礎教育的理想。學生將來如何,這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但只要有自信,就有了發展的根基。

❷ 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的基礎是體育嗎

體育運動對兒童成長大有益處 國外做的研究說明經常進行體育運動對兒童智力發展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兒童參加各種體育運動,對他們的性格、身體、智力、協調能力、自尊心等等,都有好處,且受益終身。因此,家長應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一、兒童體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美國家長培養孩子時,允許孩子經常變換體育項目,以增強其對運動興趣;法國兒童嚮往成為帆板、滑雪、極限運動員的比比皆是;澳大利亞的孩子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有游泳、自行車、澳式橄欖球等。澳大利亞「體育委員會」還通過制訂政策,告訴父母,在孩子輸掉比賽時,不能責怪或打罵,重在培養孩子的興趣。 而我們國家,各種文化考試已經把兒童牢牢的壓在書桌上,基本沒有多少體育鍛煉的時間了。現在一些城市的「幼進小」把這種壓力傳遞到了幼兒園,很多幼兒園除了平時上游戲課外,還要上數學、語文、英語等各種課,兒童沒有了體育運動的時間。 看到這些情況後,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我們該培養孩子什麼,是文化學習成績重要還是身體重要? 兒童體育鍛煉的總目標是:以兒童健康發展為中心,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兒童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兒童實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當前,我國幼兒園的確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但兒童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仍不可低估。 (一)兒童體育教育觀念相對落後 幼兒園教師過於注重安全因素,兒童運動負荷不足,對身體素質促進不夠,不允許兒童從事冒險的活動,不太重視對兒童的全面培養,教育觀念上科學性不足,沒有更多適合兒童從事的項目。兒童是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群體,因此,在體育活動和兒童的自由活動中容易出安全事故。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通常會採用壓縮兒童的體育活動時間方法規避風險。因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導致體育活動價值無法正常發揮,制約了兒童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 (二)兒童體育教學目標不明確 兒童體育教學中,大多存在過分強調兒童的興趣,忽視基本運動能力的培養,表面上課堂氣氛活潑生動,事實上兒童的身體素質卻未得到發展的現象,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各個幼兒園並不是按照兒童身心發展的要求和需要來執行的。 (三)教學內容枯燥單一吸引力不大 教學內容多以音樂、兒歌等教育為主,體育教育活動時有限,同時,在有限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又多以簡單項目為主,基本的運動能力的發展方法也很枯燥單一,影響了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兒童體育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在目前幼兒園開始的早期教育中,體能的提升和身體素質的開發沒有得到應有重視,這直接導致肥胖孩子不斷增加、素質達標率很低的結果。7歲前是兒童發展運動習慣、運動心理和技巧的關鍵期,各種運動都不妨讓他們試試,而且兒童的模仿能力也很強,羽毛球、足球等看似成人的運動,如果兒童有興趣參與,只要方法恰當,對於提高身體的靈活性、柔韌性、協調性等非常有益。據了解西方國家都非常重視這一時期的體育教育,兒童每天都有1-2小時形式多樣的兒童體育時間,讓兒童從小形成「運動慣性」,當他們長大之後,就會對運動形成上癮式的「依賴」,實現長期堅持鍛煉的習慣,這對孩子今後一生都有好處。 (一)是體力活動與智力活動的緊密結合 兒童體育作為游戲的一種特殊的方式,是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特殊的體育活動。它具有體育的基本特點,依靠身體的協調運動參與活動;也有其顯著特點,是體育與游戲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走走、跑跑、跳跳,是要完成一些規定的情節與相互聯系的動作,不是僅僅靠體力活動所能完成的,是靠體力活動與智力活動的緊密結合,因此兒童體育對兒童體質和智能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更能有效的促進兒童體質的發展。兒童體育對兒童的自我認識能力、運動能力、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均產生了積極的效果。兒童體育不僅僅是身體的活動,而且也是能夠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有效方式。 兒童身體健康是其全面和諧發展的基本條件,是智力素質、品德素質和審美素質發展的基礎。體育教育與兒童身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教育應當遵循學齡前兒童的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保育和教育相結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寓教育於生活及各項活動之中。在對兒童實施素質教育中,身心體育教育是基礎和前提。 (二)是想像與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結合 游戲具有豐富和復雜的內涵與外延。從游戲的本質來看,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人類能動性活動可以歸結為三種基本活動:勞動、學習和游戲。勞動作為人類基本的活動是以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為結果的。而學習則是給未來勞動活動做准備。勞動和學習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維持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對勞動者和學習者而言,勞動和學習有著不可擺脫的自然性和必然性,往往還有來自外部的因素,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而游戲則是以人類自身的需要而引發的,是以人類自身為對象,滿足人類自身活動需要,不產生物質產物的特殊活動。由此可給游戲定義為:游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由人類的身心需要引發的,是人們自由選擇以人類自身為對象,不產生社會意義產物的娛樂、健身活動的總稱。游戲是適合於兒童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方法,也是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一種最好的活動方式。首先,游戲的社會性是人類的社會活動的一種初級模擬形式,反映了兒童周圍的社會生活。兒童在與成人的交往過程中,渴望參與成人的一些活動,可是又受到身心發展水平的限制,而游戲恰恰解決了這一矛盾。其次,游戲是想像與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結合,它不是社會生活的簡單翻版。兒童在游戲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從事自己嚮往的各種活動(如買東西、過家家等),又不受真實生活中許多條件的限制(如技術、工具、身體素質等);既可以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又能真實再現和體驗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際關系,認識周圍的各種事物。此外,游戲是兒童主動參與的、伴有愉悅體驗的活動,它既不像勞動那樣要求的創造財富,又不像學習那樣具有強制的義務性,因而深受兒童喜愛。而兒童體育作為游戲的一個分支,也具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是孩子健康與國家最大財富的結合 體育是一項絕佳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增強健康,而且可以磨礪性格,學習如何同他人合作、如何解決沖突。 人們每每看到兒童,在球場上贏球後的歡喜,輸球後的悲傷,和人沖突後的委屈,歡笑和淚水如此強烈。此時的體育,對兒童而言,是人生最好的隱喻。全力以赴,輸了,爬起來繼續;贏了很開心,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則有利於兒童的成長。 作為融保育和教育為一體的學前教育,在對兒童實施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時,必須把「體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兒童的身體健康水平,增強兒童的體質,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強調兒童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我認為兒童體育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也是首要條件。孩子的健康不僅是個人最大的財富,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最大財富。在新的健康理念下,幼兒園體育教育不僅應關注兒童的身體健康,而且應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以實現「健體、健美、健腦、健心」的和諧統一。但對兒童的發展來說,身體健康的基礎。幼兒園應始終堅持保教結合的基本原則,科學合理地開展體育教育,在保證和加強兒童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促進兒童各方面素質協調發展。 三、兒童體育對孩子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一)使兒童身高明顯增加 兒童體育能增強孩子身體各器官

❸ 教育的基礎是什麼

基礎教育,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目前中國事實上的基礎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狹義講來指九年義務教育,廣義講來還應該包括家庭教育(簡稱家教,英文是tutor)和必要的社會生活知識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階段的教育歸入基礎教育范疇,但是目前中國還沒有普及這種類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實上高中階段的教育還不是基礎教育。隨著中國發展水平的提高,預計到2020年,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197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肯亞首都內羅畢召開的高級教育計劃官員討論會上,對基礎教育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認為「基礎教育是向每個人提供並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 基礎教育
的知識、觀點、社會准則和經驗」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個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創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獲得幸福,並成為一個有益的公民和生產者,對所屬的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基礎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關鍵部分。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樣,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不可能優秀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