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包括哪些內容
擴展閱讀
清末教育法規有哪些 2025-02-08 22:59:48
希樂同學參加了哪些比賽 2025-02-08 22:56:46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包括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3-06-27 01:45:37

1. 新基建是什麼項目

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伴隨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將持續跟蹤研究。

2. 新基建包括哪些

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
新基建是智慧經濟時代貫徹新發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實現國家生態化、數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舊動能轉換與經濟結構對稱態,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家基本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
是以新發展為理念,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3.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七大領域

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涉及到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等投資力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建設。

(3)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投融資機制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已經積淀了大量優質資產,但這些優質資產短期內難以收回投資成本,債務風險加大。如何盤活這些優質資產、有效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推動經濟去杠桿,是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需要加快布局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特高壓電力樞紐以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4. 新基建具體包括什麼

以下內容均來自袁國寶最新著作《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

新型基礎設施是一個與傳統基礎設施相對的概念。傳統基礎設施指的是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設施等項目,又稱「鐵公基」,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基礎性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鐵公基」已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應運而生。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以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從本質上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指的就是信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可為傳統產業向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行業的多個領域,如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如表1-1所示。由此可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直接關系著未來的國計民生,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

5.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哪些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2],是以新發展為理念,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是什麼
1.基礎設施時間長,不會提供產品,不會短時間內造成新的供大於求。
2.基礎設施對長期經濟增長有巨大作用。把基礎設施搞好,將來經濟好了,剛好可以使用。
3.基礎設施建設能幫助國家的過剩的生產資料及大量的過剩勞動力人口吸收掉,讓這些人有工作,這也是件好事。
4.國家投資基礎設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人們生活環境改善,交通變得便利,也會得到老百姓的擁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三條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中華共和國民典法》
第二百五十四條國防資產屬於國家所有。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依照法律規定為國家所有,屬於國家所有。
第二百五十五條國家機關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佔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受益、處分的權利。
第二百五十六條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對其直接支配的不動產和動產,享有佔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受益、處分的權利。

6. 國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圍

導讀:此前媒體提到的5G、特高壓等「新基建」七大領域僅是列舉,並非全部,官方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

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這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融合基礎設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則包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內容。

發改委指出,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並非一成不變,未來將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台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同時加快5G網路等建設,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

工信部賽迪智庫近日發布的《「新基建」發展白皮書》指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廣泛,投資空間巨大, 不過「新基建」建設需著注意以社會資本投資為主,避免政府大規模投資,要以需求為導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實施上要根據戰略規劃和市場應用需求,統籌規劃好新基建長期發展路線圖和年度投資計劃,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復建設,避免短期投資泡沫。

涵蓋三大領域,投資空間巨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高層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強調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此後,央視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

在4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介紹,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他指出,目前來看,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伴隨著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新型基礎設施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將持續跟蹤研究。」伍浩說。

他表示,近年來,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正在加快釋放。

從信息基礎設施看,高速光纖已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網路用戶超過12億,這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和進步。

從融合基礎設施看,智慧城市建設路徑更加清晰,信息技術積極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助推轉型升級的作用日益凸顯。

從創新基礎設施看,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設5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引領作用,有力支撐了科學技術研究。

21世紀經濟報道從工信部賽迪智庫獲得的《「新基建」發展白皮書》指出,「新基建」是與傳統的「鐵公基」相對應,結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特徵,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為經濟社會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提供底層支撐的具有乘數效應的戰略性、網路型基礎設施。

白皮書指出,此前央媒列出的七大領域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之一,並詳細分析了「新基建」在七大領域的建設內容與投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