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猴子基礎體溫是多少

猴子基礎體溫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6-26 14:27:24

① 基礎體溫正常情況下是多少

對於正常成年人,基礎體溫是36.0-37.3℃,輕度發熱時體溫在37.4-38℃,中度發燒時體溫在38.1-39℃。

人體內部的溫度稱體溫。保持恆定的體溫,是保證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體溫是物質代謝轉化為熱能的產物。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它通過大腦和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和神經體液的作用,使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體溫升高時,機體通過減少產熱和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恆定;反之,當體溫下降時,則產熱增加而散熱減少,使體溫維持在正常水平。

② 母猴子母猩猩為什麼不像女人一樣來月經

所有的雌性哺乳動物都具有生理周期 卵巢是雌性動物的生殖器官。卵巢的功能是產生卵以及類固醇激素。卵巢緊靠輸卵管開口。內部含有大量濾泡,卵就在濾泡之中發育,成熟後按照一定的生理周期釋放,即排卵。 月經來潮 月經來潮是指在未受孕時,由於黃體退化,黃體素下降,使子宮內膜剝落由陰道排出的情形,流出的量約50-60c.c.。月經中含有抗凝血物質,大部分的經血呈液狀,月經來潮約4-7天。 濾泡期 濾泡期是由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至排卵日。這段期間受到濾泡刺激素的影響,體內雌激素荷爾蒙濃度升高,濾泡逐漸成熟,子宮內膜增厚。 排卵期 排卵是指卵子由濾泡中釋放出來。在排卵前,黃體刺激素的濃度會達到最高峰,基礎體溫約略上升。破裂的濾泡細胞受黃體刺激素的影響,逐漸生成黃體細胞。 黃體期 這段時期,是指排卵後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黃體刺激素的影響,分泌黃體素,維持增厚的子宮內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無受精卵著床,子宮內膜便會崩解,月經周經隨著月經來潮結束。 其實,母牛、母馬、母駱駝、母豬、母羊……也會來月經。哺乳動物的進化程度越是接近人,其月經的周期(天數)同人也越相似。 靈長目動物青春期以後就有規律地產生月經,不管其形體大小如何,有的和人類差不多——大致每月一次。它對雌性的行為沒有任何明顯的影響,然而在野外的雌性黑猩猩偶爾也會注意到流出的血,並試圖用樹葉把它擦掉,不過這對雌性的行為也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雌性是物種的犧牲品。在一年的某段時間(這段時間對每個物種都是固定的)雌性的整個生命都在受著性周期(發情期)的支配。性周期的持續時間以及其節律的順序因物種而異。性周期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卵子(其數量因物種而異)發育成熟,子宮內膜變厚,內膜血管充血;第二階段,(若未受精)卵子消失,子宮內膜破裂,內膜碎片隨多少有些明顯的血流從體內排出,血流的時間並不長。這種現象在女人及相關的哺乳動物那裡通稱為月經。如果受精的確發生,第二階段就為懷孕期所替代。排卵期(第一階段結束時)通稱為規刪(發情期),它和動情、發情或性活動的周期是一致的。 蝙蝠在計劃生育研究上有特殊用途。它是一種最小的、有月經周期的哺乳動物,體重10~100克,個別達1公斤,生理特點類似靈長類,蝙蝠的兩側卵巢在功能上往往是不對稱的,某些種類只有一側(多為右側)排卵,也有些種類兩側卵巢均有功能,但交替排卵。蝙蝠月經周期為22~26天,平均24.0 ±0.1天,每周期如不受精,則黃體退化並伴隨子宮內膜相應的變化,最後壞死、脫落、月經來潮,其出血量雖很少,但與靈長類一樣,是真正的月經。 與此不同的是發情期,它影響著所有的雌性哺乳動物。這些雌性動物只在一年的某些時間產生性慾,在這時間才能夠交配。例如黑猩猩、狒狒以及大多數獼猴,雌性發情期的來臨常常伴隨著生殖器區域里一塊皮膚的變化,這塊皮膚經期後開始腫脹,在發情高峰期變得鮮紅、發亮和十分腫脹。在這一期間,雌性表現出強烈的性慾,她尋求雄性為伴,雄伴也會主動來和她交配。然而發情期一結束,這一切就全過去了,雌性不再是一個性目標了,交配也就不再發生。

③ 基礎體溫一般是多少度

基礎體溫(BBT)是指機體在較長時間(大於6小時)睡眠醒後尚未進行任何活動時所測得的體溫,是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狀態時的體溫,亦稱靜息體溫。

雙相型體溫曲線:正常的基礎體溫為雙相,即卵泡期為低溫相,黃體期為高溫相。低溫相持續2周左右,高溫相持續12~16天,平均14天左右。從排卵日至下一個月經來潮日體溫升高0.3~0.5℃。在體溫上升前,一般有一個體溫低點(有人可無),然後體溫急劇上升。這種前低後高(排卵前低,排卵後高)的體溫曲線稱為雙相型體溫曲線,提示卵巢有排卵。

單相型基礎體溫:月經周期中不能明顯區別高溫相與低溫相,稱為單相型基礎體溫。提示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

以上問答內容僅為參考,如有醫療需求,請務必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