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會計基礎效果
1、進一步加大財經法規的宣傳力度
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有些是由於貫徹財政法規不嚴,有的是不熟悉財經法規政策造成的,因此要進一步加大《會計法》等重要財經法規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單位財務人員的財經法規培訓。增強財經法規觀念,強化依法理財意識。
2、提高財務人員的認識
會計人員要充分認識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會計法》的各項規定,不斷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要認識到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是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認識到會計基礎工作既是各單位的內部管理行為,也是社會管理行為;認識到因會計基礎薄弱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和經濟問題不僅影響本單位的經濟建設,嚴重的還會侵害國家利益,擾亂國家經濟秩序,導致經濟決策信息紊亂。
3、進一步深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
實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是解決會計核算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一是快速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二是有效改善會計人員的工作環境,有利於讓會計人員能在沒有羈絆的環境中依法行使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的職能。三是加速會計電算化步伐,優化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4、堅持崗位制約,確保會計人員清正廉潔
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應設置相應的出納和會計人員。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俗話說:「會計管帳不管錢,出納管錢不管帳」,貫徹錢帳崗位分離的原則。由此,確保廣大會計人員「常在河邊走,永遠不濕鞋」,做到清正廉潔。
『貳』 如何做好會計基礎工作
會計基礎工作是財務工作的重心和根本,只有做好會計基礎工作,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會計核算質量,為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分析報告。尤其是進入信息化時代後的現代企業,更應該高度重視會計基礎工作管理,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保證會計信息溝通的及時、准確,實現從會計核算向財務管理的轉變。下面就現代企業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體會。一、統一認識,形成團隊合力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是做好財務工作的動力和目標。努力建立和完善有利於促進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體制,形成規范的、有行業特色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體系,塑造一支高素質的財會隊伍,達到管理手段現代化、財會隊伍建設知識化、財務管理模式規范化、會計核算方法科學化,使財務工作在效率、質量等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努力實現企業整體資源配置最優化、整體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是企業自上而下的統一認識,也是做好財務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二、頂端設計理念,高起點籌劃「高點觀局」,才能全面、系統地認識事物。引入頂端設計理念,在高起點上,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籌劃和安排。按照高起點、嚴要求的目標,積極倡導學習,運用新觀念推進工作,不斷開拓思路,圍繞管理現代化、信息化建設的需要,提出實現六項符合現代企業會計基礎管理工作的理念:1、手段網路化: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網路化,最大程度地使用企業的信息平台,使工作手段網路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在網路化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工作。一是注重會計電算化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效能。會計電算化有利於會計賬、證、表的規范處理和會計檔案、固定資產規范化管理,同時也能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會計核算的准確性,從而使財會人員從繁忙的業務中解脫出來,騰出時間和精力參加業務培訓,將更多的精力用於財務管理。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較為完整的財務資料,同時也大大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作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終端,財務部門通過會計工作的電算化、網路化,使會計隊伍整體素質有質的飛躍。二是遠程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的運用,使企業及時認證進項發票,縮短認證發票的時間和次數的限制,提高認證發票的及時性。並做到稅票按月認證、按月裝訂。三是建立企業網上銀行支付系統。與傳統意義上的銀行業務相比,網上銀行的優勢明顯。「網銀」具有節省人力、降低業務成本、高效、便捷、私密性與標准化服務等優點。網上銀行系統投入運行,大大提高結算工作效率和資金運行安全性。2、業務流程化:編制工作流程圖, 建立完善、嚴格的財務核算流程,促使業務流程化:依據行業核算特點,參考各崗位及各類業務內容,按照合規、合理、高效、精簡的原則編制工作流程圖,嚴格按照工作流程運行,規范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使各崗位工作一目然,實現崗位之間無縫對接,減少工作失誤,杜絕財務管理漏洞,使財務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提升。3、崗位責任化:明確各崗位要承擔的責任和做好的工作。為提高工作效率,首先,通過內部調整,定人定崗,明確職責,減少工作中的磨擦,發揮出團隊作用,調動起內部每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其次,樹立服務意識,轉變工作觀念,主動配合業務部門,對企業決策部署和財務工作重點進行細化、量化,分解落實,責任到人,明確時限,加強督導,確保落實,部門員工強化責任,服務大局,確保企業目標任務的完成。4、核算標准化:通過建立健全核算標准和管理制度,實現會計工作標准化。通過標准化的內容,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企業的業務,很快的投入工作,無論從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5、溝通長效化: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管理職能,實現部門間、崗位間的無縫連接,提高業務處理速度。工作中重視溝通交流,強化團隊的整體工作能力,在探討與溝通中不斷創新,為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為應對新工作新任務創造重要條件。6、工作高效化:從增強素質和責任意識、緊迫意識入手,追求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繁重工作的速度與質量。三、遵規嚴行,抓好基礎工作注重細節,夯實基礎,努力實現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完善崗位責任制,逐步建立符合企業發展要求和經營管理的會計核算體系。1、抓基礎,練內功,重視會計基礎工作。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建設上動腦筋、理思路、想辦法、訂制度、抓落實。在財務部門日常工作方面,要高度重視會計基礎工作,並要求將這種理念貫徹到每個工作環節中去,同時責任明確到人。明確各崗位處理業務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落實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堅持進行崗位輪換制度,堅持定期自查互檢,加強財務風險的控制,防範財務風險。並在核算過程中嚴格遵照執行,以此來規范財務核算工作。2、嚴格遵守填制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基本要求。⑴原始憑證的內容必須具備構成合法憑證的基本要素。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蓋有填制單位的公章;從個人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有填制人員的簽名或蓋章。出納人員應對記賬憑證加蓋現金或銀行收、付訖章。⑵記賬憑證的內容必須填寫完整,涉及現金和銀行的記賬憑證還應當由出納人員蓋章,經辦人員簽字或蓋章。3、細致做好會計結賬工作。⑴會計人員通過會計軟體賬務處理系統填制相應業務的憑證,主管人員審核通過後,形成總分類賬和明細賬。⑵會計人員必須核對各個會計賬簿之間的賬簿記錄是否相符。記賬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完成會計匯總和結賬工作,並按要求報送快報、會計報表等資料。⑶總賬和明細賬定期列印,經審核無誤後裝訂成冊,並由記賬人員,審核人員和財務主管簽字或蓋章。4、嚴格規范會計交接工作。當財務人員崗位發生調動時辦理「工作移交清單」一式三份,由交接雙方各保管一份,留檔一份。工作移交清單註明交接日期,並由監交人員、交接雙方人員簽名或蓋章。辦理好財務工作交接,有利於分清移交人員和接管人員的責任,可使財務工作前後銜接,保證財務工作順利進行。5、加強會計檔案的管理。將會計檔案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工作列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稅票、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合同等其他會計資料建立檔案,並登記造冊,妥善保管。會計檔案建檔要求、保管期限、銷毀辦法等依據《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對會計電算化產生的檔案做好保管、維護工作。定期對會計軟體系統數據進行刻錄備份,將光碟保存在勵磁櫃中。編輯提醒:請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頁內容。
『叄』 試論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試論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摘要: 會計工作是一項社會經濟管理工作,它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會計基礎工作是整個會計工作的基石。目前,許多部門機構、許多人也都意識到了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並且也都發出口號要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有了這種意識固然很好,但是,我們採取何種方法、方式才能夠實現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目的,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本文將從配備人員、配備人員的工作態度以及英明的領導三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關鍵詞 :加強 基礎工作 人才 態度 領導
常言說得好,“千里之堤,毀於蟻穴”,“萬丈高樓平地起”。還有,通常我們建築工人建設高樓大廈,首要工作也是把地基打牢做好,如果連地基都沒有打好,接下來即使在框架的設計上不管多麼的有創意,不管它裝潢的多麼的富麗堂皇,也是隨時都有可能會倒下;這些都揭示了基礎工作的重要性。同樣的道理,對於整個財務工作來說,會計基礎工作是基石,必須要扎扎實實做好,否則,不管最後的結果是多麼的好,利潤是怎樣的大,這種暫時性的成績終究是掩蓋不了工作中的隱患,也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的。大量的事實也都證明了最後出現的大問題,很多都恰恰是因為當初大家認為很簡單的、很小的一些事情沒有做好而導致的。
既然會計基礎工作對於財務如此重要,下面我就談談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從而提高經濟管理水平,發揮會計所能起到的一些更高層次上的職能作用。
首先,我認為,要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最重要的是給會計部門配備合格的、能力強的會計人員。通常來說,事情始終都是人在作為的,人是主體,人在主宰事情。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比方說,一張記帳憑證的制單,可能會因為做事的人的能力低,錯誤地使用會計科目,導致下邊一連串的錯誤;同樣,比如合並會計報表、債務重組等一些相對來說復雜的會計事項的處理,也會因為做事的人的能力強而最終獲得正確地處理。另外一點,會計人員的配備其實也是《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容中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方面總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大家平時談論會計基礎工作時候,往往都是憑證的處理,報表的處理,報告的編寫等等,幾乎沒有人會談到配備的會計人員是否合格,或者說處於目前崗位上的“自己”是否稱職。如果一個單位、一個企業在會計人員的配備、任用上都出了問題,那麼就可以預見這個企業、這個單位的會計工作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況了。配備的會計人員要根據所任的崗位,綜合考核其業務處理能力、所受的教育程度、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協調交際能力等等因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先從風險上來說,任用能力強的人要比任用能力差或者一般的人在風險上要小的多。本來是違法違規的一項經濟業務,但是由於會計人員的水平局限,不認為是違法違規,於是就可能發生了;其次,從做事效率上來說,能力強的人要比能力差或者一般的人要高的多。再從目前企業對會計部門的需要來說,現在的企業早已經不再是以前那樣僅僅要求會計工作單純地記記帳和出個會計報表那麼簡單,現在的企業需要財務部門更多地體現管理方面的職能,即根據財務部門提供的數據和資料,企業領導能夠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知道該如何調整下一階段的財務預算、如何規避經營中存在的風險以及如何達到利潤最大化等。這些目標也要求企業應該配備能力強的會計人員,要求這些人員不僅要懂得會計方面的一些知識,而且對於企業的經營流程要非常熟悉,要有很強的總結分析能力,要能夠分擔一部分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責任。可以說配備合格的、能力強的會計人員是做好會計基礎工作的核心保障,是先決條件。
其次,我認為,要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僅僅具備有能力的人還不夠,還要時刻培養會計人員對工作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要讓我們的會計人員始終是帶著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去工作。會計基礎工作往往看起來都是很小的、不值一提的一些事情,比如說原始憑證的審核,記帳憑證的制單等等,我們一提到這些貌似簡單的事情往往都是不以為然,認為沒什麼,態度上不夠重視。但是,最後出現問題的時候,仔細推究,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原因是前面的那些“貌似簡單”的基礎工作出了問題。何謂“基礎”?它是必要的,沒有它根本就不行的。試想,如果對原始憑證的審核處理,由於粗心大意而犯了錯誤,接下來,你的記帳憑證、會計報表、會計報告等都是在一個錯誤的依據上進行的,何談正確性!所以,這些“小事情”其實並不小,它可以映射很多問題。按照哲學上的因果論證法則,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一個人如果抱著一種消極的或者很漠然的態度去做事情,往往結果也會是很差的。而事實也證明,許多錯誤往往也正是在我們平時漫不經心的時候犯下的。所以,態度是我們做好會計基礎工作的潛在動力,我們會計人員要始終帶著一種責任感榮譽感去處理業務。
最後,我認為,要加強並改善提高會計基礎工作,還必須具備一個條件,即還必須要由一個英明的領導才行。有這么一個故事,在一個茫茫的大海上,一艘輪船出事了,幾個人坐上了救生艇,他們根本看不到能著陸的岸,船上的幾個人身強力壯,大家也都是眾志成城,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往哪兒劃,這時候,有一個人很果斷地站出來,他記得當時出事前輪船經過一個小島,於是他指揮大家朝著他所記得的方向劃行,最終他們順利到達小島並被途徑小島的其他船隻解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順利取得成功,一個英明的領導是必不可少的。有了一個英明的領導,他會指導大家省時省力順利圓滿地完成工作;而一個對本企業的會計工作不太懂或者知之甚少的人負責財務工作,要想做好會計基礎工作是何其難,至少也會導致大家走許多彎路,更不要提什麼改進創新了!所以說,具備英明的領導也是做好財務基礎工作的不可或缺的條件。
既然目前許多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還沒有達到一個相當理想的高度,那就說明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任務就是不斷地發現並解決問題。當然,凡事都有先後,做事要按次序來,否則,就會出現忙亂的情況,而亂中往往就會帶著錯,所以,得需要制定計劃,做到有條不紊。加強會計基礎管理的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制定計劃,分階段、有次序地進行。不是單純地為了響應國家或者上級部門的號召,提提口號,大家在某個階段聚集一下學習,然後,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流失了。我們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視,實際工作中牢記點滴要點,全面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把根基扎牢,並且與時俱進,不斷夯實,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昂首屹立在未來經濟變化帶來的風雨中。
『肆』 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論文
健全的會計基礎工作有助於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及強化宏觀調控具有積極作用。在我們現實的基礎會計工作中,會計基礎工作對企業的決策起著關鍵的作用,會計的基礎工作決定會計質量的好壞,會計基礎工作影響到企業的財務制度,財務制度關繫到企業的利益分配,從一個企業影響到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例如,正確得當的會計工作可以幫助公司決策者提供有力正確的決策依據,決策者依據此做出正確的決定幫助企業運行,對一個企業甚至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都會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會計基礎工作,能夠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幫助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策,甚至,完善的會計基礎工作,可以有效的適應經濟政策的調整,強化宏觀調控的作用。
(二)注重會計基礎工作,有助於加強會計秩序。會計制度額規范的運行,關繫到一個企業一個的單位資金的運轉和利用也關繫到企業明確財務制度,加強財務人員的管理和責任的分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會計工作的運轉必須跟得上現代企業經濟的發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務制度,對一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會計基礎工作關系企業賬目,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意味著企業更加明確的財務制度和更加明確的責任分工,所以,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伍』 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
一、為規范和加強省屬各高校、中專校及廳直屬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簡稱《會計法》)和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辦法》等財經法規,結合我省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二、本辦法適用於省教育廳直屬高校、中專校及廳直屬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各單位」)。中央高校、省級其他廳局直屬高校、市屬高校及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參照執行。
三、省教育廳財務部門是各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各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指導、檢查、考核等。
各單位財務部門負責本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管理,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要求開展日常會計工作,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及時。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負有領導責任。
四、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考核主要內容包括: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內部會計制度、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檔案等。
(一)按照《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規定設置會計機構,按照會計崗位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設置崗位,並根據本單位事業發展和會計核算需要合理配備會計人員。會計人員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工作交接手續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
(二)各項經濟業務應實行統一的會計核算。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賬證、賬賬、賬表、賬實相符。
(三)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對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實施會計監督。
(四)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以及內部會計管理體系,保證會計工作有序進行。
(五)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須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會計電算化工作符合規范要求。
(六)會計檔案按照國家統一的規定定期整理歸檔,妥善保管,調閱和銷毀等符合規定要求。
五、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電算化工作規范》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考核標准》進行自查自評,在確認符合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向省教育廳申請考核驗收,並提供下列資料:
(一)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實施方案;
(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自查自評的工作報告。
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報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單位:
(一)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任用未按規定程序報省教育廳審批;
(二)未依法建賬,或雖建賬但長期不記賬、不對賬,造成賬目嚴重混亂的;
(三)會計憑證不真實、不合法、不準確、不完整的;
(四)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與有關會計賬簿記錄不對應,賬證、賬賬、賬表、賬實不符的;
(五)申請考核前二年內經政府有關部門確認有重大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
(六)其他違法及重大違規行為。
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考核滿分為100分,分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次。經考核合格以上的單位,由省教育廳統一頒發《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合格證書》,證書有效期五年。
優秀的標准為:考核得分達到90分以上,並且每個大項目的得分不低於標准分的50%;
良好的標准為:考核得分達到75分且低於90分;
合格的標准為:考核得分達到60分且低於75分;
不合格的標准為:考核得分不滿60分。
七、考核工作本著實事求是、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有序開展。
規范化考核工作由省教育廳組織考核小組通過實地聽、看、查、問等方式分批進行。
考核小組考核工作結束後,提出書面考核意見連同評分表報省教育廳審定。
八、省教育廳將根據考核結果,對考核達到優秀的單位進行表彰;對兩年內未申報達標考核的單位或考核不合格經整改仍未達標的單位,將在全省范圍進行通報。對已經取得《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合格證書》的單位,省教育廳每年將在一定范圍內組織抽查。對會計基礎工作明顯削弱、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單位,將責令其進行整改,在規定期限內整改仍未達標的,將取消其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單位資格。
九、本辦法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自二〇〇八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陸』 如何加強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
會計基礎工作是企業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筆者在此對提幾點建議。 1、財政部門應加強對企業的監督與指導。各級財政部門應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基本要求,督促指導企業搞好會計基礎工作。還應定期組織對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情況的檢查,並根據檢查中發現的薄弱環節,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會計憑證傳遞、資產管理、盤點監督等制度。 2、設置會計機構、配備適應的會計人員。具體包括: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設置會計人員工作崗位,明確各個工作崗位的職責;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的任免符合法定手續;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設置總會計師;會計人員持有會計證;會計工作交接手續符合制度規定的要求。 3、加強會計核算。具體內容包括:原始憑證的格式、內容、填制方法、審核程序等符合制度規定的要求;記賬憑證內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憑證、更正錯誤的方法等符合會計制度要求,並經有關責任人員簽章;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的設置啟用、登記、結賬、錯誤更正方法符合會計制度的規定;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逐筆順序登記,結出余額,銀行存款與對賬單及時核對、經調整無誤;對外報送的各種財務報告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說明清楚、報送及時,並經單位領導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審閱並簽章。 4、規范會計檔案的保管。已建立綜合檔案室的企業,財務部門應按綜合檔案室的要求辦理相關手續,將會計檔案移交綜合檔案室保管。未建立綜合檔案室的企業,財務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保管會計檔案。對已離任的財會人員,其會計檔案應交本企業綜合檔案室或財會部門保管,不得自行存放。對已終止核算業務的企業或部門其會計檔案應交主管單位檔案室保管。 5、規范會計人員工作交接。會計人員辦理工作交接時,必須有專人負責監交。會計人員工作交接完畢後,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在移交清冊上簽名或蓋章,移交清冊上應包含的內容有:單位名稱、交接日期、交接雙方和監交人的姓名、職務或職稱、目錄、會計人員工作交接書、交接明細表和需要解釋說明的問題及意見等書面材料。接管人員應繼續使用移交前的賬簿,不得擅自另立賬簿,以保證會計記錄的前後銜接及內容的完整。接替人員接管移交會計工作後,應按現行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繼續辦理移交前未了的會計事宜。移交清冊一般應填制一式四份,交接雙方和監交人各執一份,存檔一份。 6、完善會計稽核機制,制定監督措施。一是遴選業務素質高、事業心和責任心強的人擔任稽核人員(一般兩年輪換一次),對企業所有會計事項進行審核,以保證會計事項如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二是對差旅費和招待費等報銷業務應進行嚴格審核,諸如報銷標準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有無擴大開支或財務部門由於人情關系多給補助等。三是企業一把手應與財務主管簽訂協議,對瀆職或執行不力者應給予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