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金一個月領多少錢
養老金一個月領120元左右,相關規定如下:
1、參加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每個月能領到至少120元;
2、繳費每增一年,基礎養老金月增2元;
3、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4、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120元。居民參保繳費年限滿15年的,繳費年限每增加一年,每月加發2元基礎養老金。年滿60歲,開始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查詢個人賬戶怎麼查詢
1、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
3.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養老金資格認證怎麼操作
1、社保經辦機構認證,退休人員可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前往就近的社保經辦機構、街道社區服務點、社保自助一體機辦理認證;
2、社保官網認證,登錄參保地的人資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進入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系統,按照要求注冊並登錄,依據上面的提示進行操作即可(退休人員需要另外准備攝像頭);
3、手機認證,手機下載當地官方社保APP例如「長沙人社APP」,或「老來網」APP,下載完成後,綁定自己的身份證和手機,進入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板塊,按照上面的提示進行操作即可;
4、預約認證服務,對於特殊退休人員(身殘、高齡、孤寡、患病)可由他人幫忙申請並與社區協商,預約社保工作人員上門進行認證;
5、出境或外地居住退休人員認證,對於在外地居住的退休人員,可攜帶有效證件到當地街道(鄉鎮)或以上級別的社保機構,由當地社保部門協助認證蓋章,寄回參保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即可。若參保人在境外可在大使館的幫助下進行確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貳』 基礎養老金怎麼算,每個月領多少錢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
(1)基礎養老金=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1+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其中,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都是由人社部門統一公布,過去的時候一般稱之為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其實,現在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也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制訂的。
如果說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1,退休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40%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由於現在社會平均工資較高,養老保險負擔較重。現在很多個人和企業都會按照最低基數繳納養老保險,這種情況下平均繳費指數也會有所下降。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0.6,退休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32%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假設按照平均繳費指數0.8計算,退休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36%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以山東省為例,2020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是6573元。36%的計發基數,基礎養老金等於2366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60歲退休,養老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一般來說退休年齡越小,計發月數越大。55歲是170個月,50歲是195個月。
個人賬戶的余額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逐漸積累的,2005年以前是11%。不過之前的繳費基數比較低,實際上積累的余額也不會特別多。一般來說,現在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多數在5~10萬元之間。
假設個人賬戶余額是7萬元,60歲退休,每月可以領取505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3)過渡性養老金,主要是針對當地實施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繳費年限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由於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的。根據養老金計發基數和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過渡系數等因素計算。
『叄』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每月領多少錢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每月領多少錢需要依據繳費的檔次來進行判斷,具體如下:
1、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120元。居民參保繳費年限滿15年的,繳費年限每增加一年,每月加發2元基礎養老金;
2、按繳費年限15年,月基礎養老金120元,每年200元最低檔次繳費,個人繳納總額為3000元,財政補貼總額為900元,測算月養老金標准為154.38元;
3、按繳費年限15年、月基礎養老金120元,每年2000元最高檔次繳費,個人繳納總額為30000元,財政補貼總額為1500元,測算月養老金標准為397.69元。
多少歲可以買養老保險
16歲開始即可購買養老保險,具體規定如下:
1、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齡從16周歲開始,繳至法定退休年齡(男一般為60周歲,女幹部為55周歲,女職工50周歲,女性居民60周歲)為止;
2、自由職業者退休年齡按當地規定。所謂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可以同時交嗎
居民社保和職工社保是不能同時繳納的,具體原因如下:
1、按照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每個人退休以後只能享受一份養老金的待遇,以個人身份證號做識別;
2、退休只能辦理一次,養老金只能領取一份,同時繳費部分,退休前兩地養老保險賬戶要合並,要辦理其中一個養老保險的重復繳費退費。
法律依據:《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第三條
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法定退休年齡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按照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可以申請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達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規定的領取條件時,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法計發相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