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條形基礎墊層誤差多少

條形基礎墊層誤差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6-17 20:43:35

Ⅰ 10公分混凝土墊層厚度允許的誤差是多少

10公分混凝土墊層厚度允許的誤差是10mm。

根據GB 50209-2002中對水泥混凝土墊層表面的允許偏差的規定,混凝土墊層厚度不大於設計厚度的1/10,該墊層是10公分,故允許誤差為10公分的1/10,也就是1公分,換算出來為10mm。具體偏差表格內容如下:

(1)條形基礎墊層誤差多少擴展閱讀

混凝土墊層的質量標准

1、水泥混凝上墊層鋪設在基土上,當氣溫長期處於0℃以下,墊層應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又分縱向縮縫和橫向縮縫,縱橫向縮縫間距均不得大於6m。

2、水泥混凝上墊層的厚度不應小於60mm。

3、墊層鋪設前,其下一層表面應濕潤。

Ⅱ 條形基礎墊層放多少

條形基礎墊層的放置量要根據不同的施工和施工對象進行確定。
1、外牆條形基礎墊層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2、內牆條形基礎墊層的工程量=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
凈長線的計算
①磚條形基礎按內牆凈長線計算;
②砼條形基礎按分層凈長線計算。

Ⅲ 柱下條形基礎的構造要求

柱下條形基礎的構造,除滿足《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第8.2.2條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柱下條形基礎梁的高度宜為柱距的1/4~1/8。翼板厚度不應小於200mm。當翼板厚度大於250mm時,宜採用變厚度翼板,其坡度宜小於或等於1:3;
2條形基礎的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長度宜為第一跨距的0.25倍;
3現澆柱與條形基礎梁的交接處,基礎梁的平面尺寸應大於柱的平面尺寸,且柱的邊緣至基礎梁邊緣的距離不得小於50mm;
4條形基礎梁頂部和底部的縱向受力鋼筋除滿足計算要求外,頂部鋼筋按計算配筋全部貫通,底部通長鋼筋不應少於底部受力鋼筋截面總面積的1/3;
5柱下條形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0。
8.3.2柱下條形基礎的計算,除應符合《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第8.2.6條的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比較均勻的地基上,上部結構剛度較好,荷載分布較均勻,且條形基礎梁的高度不小於1/6柱距時,地基反力可按直線分布,條形基礎梁的內力可按連續梁計算,此時邊跨跨中彎矩及第一內支座的彎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數;
2當不滿足本條第一款的要求時,宜按彈性地基梁計算;
3對交叉條形基礎,交點上的柱荷載,可按交叉梁的剛度或變形協調的要求,進行分配。其內力可按本條上述規定,分別進行計算;
4驗算柱邊緣處基礎梁的受剪承載力;
5當存在扭矩時,尚應作抗扭計算;
6當條形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小於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時,尚應驗算柱下條形基礎梁頂面的局部受壓承載力。

Ⅳ 基礎墊層的驗收應該根據哪種驗收規范

基礎墊層的驗收應該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驗收。

關於墊層的厚度在《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第8.2節中規定:

擴展基礎的墊層的厚度不宜小於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10。

擴展基礎系指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和牆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在無筋擴展基礎中不必使用墊層。無筋擴展基礎系指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牆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


墊層:

所謂的墊層其實指的是會設於基層以下的一個結構層。其主要的作用是用來隔水、排水及防凍以改善基層和土基的工作條件,它對水穩定性能的要求較好。

墊層也是介於基層與土基之間的一種結構層,當在土基水穩的狀況不良的時候,可以用來改善土基的水穩狀況,來提高路面結構的水穩性和抗凍脹的能力,並還可以起到擴散荷載的作用,以減少土基出現變形。

所以通常都會在土基濕、溫狀況不良的情況之下進行設置。墊層材料的強度要求不一定要高,但是其水穩定性是必須要十分好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基礎墊層

Ⅳ 基礎墊層有部分 有20CM左右的高差,上面的條基模板應該怎麼支設,鋼筋應該怎麼處理

這種情況應該把高差處挖平,重新施工墊層。土方開挖,墊層(C15?)便宜;處理鋼筋,模板,混凝土貴;當然要處理墊層了。更何況,這還是從施工方面談的,費用低,施工方便;更重要的是,處理之後對結構受力不一定好。
當然,如果圖紙設計有高差,就用磚胎模處理好了。按照圖紙進行鋼筋錨固或者一比六彎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