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街道主義基礎是什麼
擴展閱讀
如何配動漫背景音樂 2025-02-09 09:42:08
兒童齲齒怎麼治療多少錢 2025-02-09 09:41:35
數詞中基礎詞有哪些 2025-02-09 09:41:34

街道主義基礎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17 02:59:21

『壹』 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條件和基礎是什麼

實現共產主義的根本條件和基礎:

1、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之後,還將逐步實現向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這一過渡需要經過生產力的充分發展和生產關系的一系列變革,經過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才能實現

2、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產品極大豐富,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重要的物質條件。

3、全體人民的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品質的極大的提高,這是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所必備的精神條件。

(1)街道主義基礎是什麼擴展閱讀:

共產主義社會特徵:

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解放的實現,人類社會的史前時期告終,人類從支配自己生產和生活命運的異己力量中解脫出來,不再會對所需具有所有欲,實現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躍遷,開始自覺創造人類自己歷史的真正人的歷史。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消滅產生社會不平等的經濟根源,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所有人平等享受社會經濟權利。

人們擺脫生存競爭的束縛,勞動已經不是謀生的手段,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成為樂生的活動,生產關系不再制約生產力發展。人與自然關系之間的高度和諧,通過尊重自然界的客觀發展規律

『貳』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是什麼

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獨立登上歷史舞台,需要正確的理論指導。

實踐基礎:工人運動的實踐、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民主浪潮的影響等等

『叄』 人道主義概念的核心和基礎是什麼

人道主義是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想體系,提倡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是一種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法國大革命時期又把人道主義的內涵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和博愛。人道主義在革命時期起著反對不平等的制度的積極作用。

人道主義源於人道、人文思想。《易傳》講「有 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彖·賁》講:「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美國前東方學會主席顧立雅考證,中國的人道思想、中國的一部分制度,「通過阿拉伯人在12世紀傳到西西里的羅傑二世與英格蘭的亨利二世的朝廷」。[1]進而影響了後來整個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童子問易》指出:「《易經》絕對是世界共同的人文原點。」[2]

人道主義一詞,由Humanitarianism譯述而來。著名慈善公益組織國際君友會王愛君在其《 人道》中有如下記載:人道主義,在文藝上系鼓吹自由思想的主義,原在排斥教會的束縛,以人道取代神道,亦為人文主義的展現,在倫理上則與博愛主義相同,主張超越人種、國家、宗教等所有的差別,承認人人平等的人格,互相尊重,互相扶助,以謀人類全體之安寧幸福為理想的主義。法國哲人孔德(Auguste Comte)所創的人道教(Religion of Humanity),其教義亦與人道主義相通,以仁愛為原理,秩序為基礎,增進人類幸福為目的。並主張僧侶不宜有財產與職業,必須舍棄名利,專致力於布施教化,息爭弭亂,方足以保障人類的和平與福祉。

中國過去的詞彙,雖無人道主義一詞,但經傳中早已出現人道兩字。如《禮記·喪服·小記》雲:」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人道之大者也。「《周易》雲:」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 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中庸》雲:「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之一字,有成己成物之義,亦即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之旨,此等語意,都和西方的人道主義相通。

發展
人道主義(英語:humanitarianism),是重視 人類價值——特別是關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狀況--的思想。關注的是人的幸福,強調人類之間的互助、關愛,與重視人類的價值。相對的,另有重視神類、重視自然類或者重視動物類等的思想主張。

人道主義(英語:humanism)和 人本主義以及 人文主義有密切關系。在西方,人道主義起源於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針對基督教教會統治社會的神道主義而形成的一種思潮。該主義的核心是重視人的幸福。後來也延伸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原則
理性價值

即:邏輯和經驗是發展知識,檢驗斷言的標准。

自由探索的價值

人道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對人的思想進行獨裁專制,這些形式包括教會的、政治的、 意識形態的、社會體制的各種有可能對人的思想進行鉗制的壓迫形式。當然我們也主張對各種差異的容忍,尊重個人表達其信仰的權利,無論這種信仰是多麼不入流,不主張用社會的、法律的和制裁的方式對其進行壓制。

『肆』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是: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4)街道主義基礎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即人的解放學。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十分嚴整而徹底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形成、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尖銳化的時期,國際無產階級領袖和革命導師卡爾·亨利希·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創立的思想體系,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

『伍』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是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它第一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正確的道路,而且為各門科學的發展提供銳利的武器。

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一百多年來,它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取得重大勝利,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歷史變遷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867年,馬克思發表了《資本論》第一卷,《資本論》是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母本經濟理論,是中性經濟理論。直接閱讀《資本論》,不能夠體會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內容,需要對中性經濟理論進行改編社會屬性,才能夠學習解讀到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1875年,馬克思完成了《對德國工人黨綱領的幾點意見》寫作,這標志著馬克思完成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全部設計與寫作。

『陸』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是什麼

階級基礎是談論的某個階級,對於馬克思主義,只能是無產階級。實踐基礎當然也是某一對象的實踐活動,對於馬克思主義就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實踐活動,就是表現為工人罷工和起義的活動。「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就可以同時涵蓋了兩者。「無產階級」對應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的顯著表現是工業罷工和起義的此起彼伏,使政府不得不致力安撫和解決工人階級問題,因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對應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