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朗誦
朗誦的方法:
1、深入了解作品內容,准確確定情感基調(比如:沉痛、哀傷、激昂、喜慶、柔情……等等)
2、調動你身體所有能調動的部位,比如,眼睛要與觀眾交流,情到深處眯眼、閉眼、瞪大眼睛等等眼神輔助。
3、根據情感需要,盡情地調動身體的各部位,也就是表演動作,這些動作必須是情感所需調動出來的。
4、聲音以及語言的變化,如果你的聲音柔和,就選擇舒緩細膩的文字;如果你的聲音渾厚有力,那就選擇有張力的文字。
5、語言要有變化,一首詩當中有那麼幾句是重點強調,但其餘內容也得抑揚頓挫,一首詩就是一個故事,需要在朗誦前先了解詩的創作背景、作者的性格以及他的故事,還有作者的創作風格等等。
一個優秀的朗誦作品需要兼顧的層面很多,如果只是單純在台上朗誦,做到以上幾點,並游刃有餘就不錯了。如果是朗誦藝術表演,要求就非常高了。
(1)朗誦需要什麼基礎擴展閱讀:
朗誦中掌握停頓和重音的方法:
第一步要理解每個句子的意思,根據意群去斷句。
第二步,要深入理解作者意圖,才能讀好邏輯重音。到底是要強調主語還是謂語甚至是狀語?這些其實都不用思考,把自己放到那個環境中,想一想如果你在這種情況下說出這句話,想要強調什麼,就很自然地讀出邏輯重音了。
再進一步,如果這些你掌握的好了,甚至可以在朗讀中自行加入語氣詞和回環。朗誦和聲樂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要硬去考究停頓,而應該更多關注情感與情緒,用能夠感動自己的方式朗讀,才有可能感動聽眾。
『貳』 怎麼樣才能學好朗誦
怎麼樣才能學好朗誦
1、聲音訓練
不論在何種場合,音量都要適中,不可太大或太小。要根據聽眾的多少和場所的空間大小來確定自己的音量,要使在場的所有聽眾都能毫不費力的聽清你的朗誦。
要根據朗誦的氛圍和內容來確定音量的大小。比如:朗誦紀念性,追悼性的內容,音量不宜太大,朗誦祝賀,聲討,動員性內容,音量可以大一些。
2、音質訓練
音質,又叫音色,是由於波形和范音的不同造成的聲音的屬性。它主要決定與共鳴器,是聲帶音通過共鳴啟發聲音變和變調的產物。當人的某個或某些發音器官有缺陷或發生病變,音質就會發生變化,聲音會變得不中聽。
過重的鼻音是因為鼻腔的共鳴聲太響亮造成的。要克服這種毛病,主要方法是,發音吐字時嘴要張到位,舌頭要用力一些,以減少鼻腔共鳴。
(2)朗誦需要什麼基礎擴展閱讀:
朗誦的技巧:
1、朗讀的基調
朗讀每一篇作品又要有一個基調,也就是說文章給人的一個總體的感覺。如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以慷慨激昂的語調,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低沉哀婉的語調表達出感傷的情緒。每種人都有自己的氣質,文章和詩歌也一樣。
2、停頓的技巧
適當的停頓可以引起聽眾的注意,一般表示感情的轉換,內容的場景轉換。從內容上說,有語法停頓、邏輯停頓和結構停頓。
3、重讀的技巧
強調重音指的是為了表示某種特殊的感情和強調某種特殊意義而故意說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聽者注意自己所要強調的某個部分。語句在什麼地方該用強調重音並沒有固定的規律,而是受說話的環境、內容和感情支配的。
4、語調的技巧
語調的高低、強弱、抑揚等變化,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昂上調,聲音先低後高。降抑調,聲音先高後低。彎曲調,開始和結尾的聲音都較低,中間升高一些,或者由高轉低再升高。平直調,聲音幾乎保持同樣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