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基下沉怎麼辦
地基下沉之後一定要及時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加固。目前主要的應對地基下沉的方法包括兩種。一種是水泥灌漿加固法,需要將水玻璃漿液和水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之後注入土中,不過這種方法只能將漿液注入稍大的縫隙。
另外一種加固方法是石灰樁擠密加固法,這種方法相對於前者應用的范圍就更加廣泛了一些,可以將水泥注入到很小的縫隙裡面去。最後可以用土填滿表面,這樣效果會更好。
地基的改善方法
1、換填法:當建築物基礎下的持力層比較軟弱、不能滿足上部結構荷載對地基的要求時,常採用換土墊層來處理軟弱地基。即將基礎下一定范圍內的土層挖去,然後回填以強度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並夯實至密實。
2、預壓法:預壓法是一種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該方法的實質是,在建築物或構築物建造前,先在擬建場地上施加或分級施加與其相當的荷載,使土體中孔隙水排出,孔隙體積變小,土體密實,提高地基承載力和穩定性。堆載預壓法處理深度一般達10m左右,真空預壓法處理深度可達15m左右。
3、強夯法:強夯法是法國L·梅納(Menard)1969年首創的一種地基加固方法,即用幾十噸重錘從高處落下,反復多次夯擊地面,對地基進行強力夯實。實踐證明,經夯擊後的地基承載力可提高2~5倍,壓縮性可降低200~500%,影響深度在10m以上。
⑵ 地基下沉該如何補救
地基下沉的補救方法如下:
1、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對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整體性有較大的影響,需要及時治理加固。在加固之前,應做好對裂縫的勘察,掌握裂縫開展規律,再根據裂縫程度,對結構進行適當的加固處理。
2、一般性裂縫,如若干年後不發展,則可以認為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可採用填縫修補或灌漿修補。填縫修補分為水泥砂漿填縫和配盤水泥砂漿填縫,工序為:先將裂縫清理干凈,用勾縫刀、抹子、刮刀等到工具將1:3的水泥砂漿或比砌築砂漿高一級的水泥砂漿或摻有107膠的聚合物水泥砂漿填入磚縫;配筋水泥砂漿填縫則每隔4—5皮磚,在磚縫中先嵌入鋼筋,然後按上述工序進行處理。灌縫修補是用壓力設備把水灰比為0.7—1.0的水泥漿液壓入牆體內,使裂縫粘合。
3、對於影響安全使用的裂縫,應進行加固處理。因牆體強度不夠而發生的裂縫,牆面可敷貼鋼筋網片,網片用中φ6@100—300雙向或中φ4@100—200雙向鋼筋網,並配置穿牆拉筋加以固定,然後灌細石混凝土或分層抹水泥砂漿加固。施工前牆體抹灰應刮干凈,灌漿後應養護護七天左右。
4、加強上部結構鋼度,可採用鋼筋、型鋼拉桿或在牆體上增設鋼筋混凝土圈樑,圈樑用強度等級為C15—C20的混凝土,截面不小於120×180mm,配筋可採用縱向φ4@10—14箍筋φ6@200—250,每隔1.5—2.5mm應有牛腿(或螺栓、錨固件等)伸進牆體與牆體拉結好。澆築圈樑時應將牆面鑿毛,洇水以加強粘結。
⑶ 地基下沉處理方法
地期也沉一般是地下水降低導致,另外就是當時砌築的基礎(地基、地層)不密實,久了就下沉。
處理地下水降低的情況一般是要阻止繼續下降,所以是用回灌的辦法,但如果只是圍牆的基礎下沉,應當是第二種情況即原基礎不密實。
處理的原則就是想辦法使基礎密實,一般是夯實,碾壓、自然下沉,土層固化
前面二種都必須是在圍牆拆除的前提下完成,第三種就是等到沉降穩定了,也就是不再下沉了,重新砌築,第四種就是在不拆除圍的前提下,用壓力把水泥漿灌入到基礎下使土和水泥混合成為水泥土,從而形成比較堅硬的基礎達到不下沉的效果。選擇灌注水泥漿,但是費用會比較大,除非你的圍牆很重要一定不能拆除
⑷ 求救地基下沉該怎麼處理
針對自己建的樓房出現地基下沉,我們應該怎樣處理?以下步驟可以參考:
一、看沉降了多少,房屋內部的牆柱樑是否有損害,判斷是否具有修繕價值。
二、判斷出有修繕價值,查找沉降原因: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確定哪些地方;多大面積發生了沉降;沉降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哪些症狀;甚至還要看樓房是哪一年建成的,因為建成初期都會出現沉降現場,如果是使用了四五年之後,還出現沉降,就可能是土質問題或者是臨近新建建築擾動了原有地基。
三、確定了沉降原因後,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修繕處理。如果是土質問題,可以注入水泥漿液或者其他化學混合漿液,或者錨桿靜壓樁。
方法上,如果想要經濟一點,自建房不高的話,可以選擇換填法,挖開幾米深,范圍比他的房子廣一點,換成好土。用錨桿靜壓樁,可以擴大基礎,相對注漿經濟,相對別的方法效果明顯些;如果追求速度,可以選擇注漿法,雖然相對傳統方法來說注漿雖然價格高,但是施工方便快捷,對於自建房的話一天左右就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