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芭蕾舞的基礎
芭蕾舞的基礎是—形體芭蕾。
所有芭蕾舞開始和結束的動作都用五種姿勢中的一個。這些姿勢是在18世紀創造的,是為了達到平衡並使腳顯得優美。傳統的古典芭蕾技術建築在外開、伸展、綳直的審美基礎之上的。
它包括:腳的5種基本位置、3種基本舞姿:如阿拉貝斯(arabesque)、阿提秋(attitude)和伊卡特(ecarte);腿部技巧:各種巴特芒(battements)包括腿的伸展、打開以及ronddejambo(腿的劃圓圈)等;
各種幅度和舞姿的跳躍;各種旋轉;擊腿技巧;各種舞步和連接動作;女子的腳尖舞技巧;雙人舞的扶持和托舉等技巧;以及潑德布拉(portdebras)等。
古典芭蕾的這些基本動作(元素),就像字母一樣,編導運用這些字母寫出不同角色的個性、身份、情緒以及角色在劇情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這些元素按特定的結構手法加以編排、組合、組成形象化的舞蹈語匯來表達劇情,創造出各種富有藝術魅力的舞蹈形象。文字說明如下:
腳部的五個基本位置:
第一位:兩腳跟緊靠在一直線上,腳尖向外180度;
第二位:兩腳跟相距一足的長度,腳部向外扭開,兩足在一直線上;
第三位:兩腳跟前後重疊放置,足尖向外張開;
第四位:兩腳前後保持一足的距離,兩足趾踵相對成兩直線,腿向外轉;
第五位:兩腳前後重疊,兩足趾踵互觸,腿向外轉;
手部基本位置:
1、瓦卡諾娃派(俄國派):
第一位:雙手在正面的腹前成自然圓;
第二位:雙手在旁側伸,在視線范圍內,手心向內;
第三位:雙手上舉在頭上方的視線內;
2、卻革底派(義大利派):
第一位:雙手垂下成自然圓,手指輕觸在大腿旁的位置;
第二位:雙手在旁側伸;
第三位:一手在身體前手心向內,另一手在旁側伸;
第四位:一手在身體前與橫隔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後同時上舉在頭的上方。(在做這些動作時,臀部不得扭動,不然會被認為失禮,不優雅)
(1)芭蕾剛開始需要什麼基礎動作擴展閱讀:
芭蕾舞素質訓練:初學舞蹈的學生,對舞蹈的接觸情況不同,在理解與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樣,身體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差異。素質訓練就是為了解決學生身體自然條件的差異,縮短學生身體素質和專業需要之間的距離。
素質訓練可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體語言表達的,要使學生盡快達到肢體所需要的素質條件,應從「軟」開始。 軟度訓練中可分為肩、胸、腰、腿、胯幾個部分分別加強訓練。
1、壓肩胛帶是訓練肩和胸的軟開度。在訓練過程中可用趴把桿前壓肩胛帶,也可以兩人一組互相後拉肩胛帶;
2、腰是身體運動的軸心。腰的軟度訓練是為了增強腰部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中,我們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桿吊腰和下腰、甩腰來練習;
3、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舞蹈中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訓練中,把桿上壓腿使腿內側的肌肉韌帶得以舒展達到軟的效果。而大踢腿則使腿部不僅有軟度,還更加強了腿部肌肉的力量;
4、胯的軟度即是髖部的開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擴大動作的空間范圍,增大動作的幅度,使身體的下肢更具有表現力。訓練中,可用坐地分腿練習和躺地分腿練習。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強胯的軟度的好方法。
Ⅱ 芭蕾舞的基本功有什麼
芭蕾基本功的分為三大類:地面素質訓練練習、把上練習、把下練習;
地面練習包括:
綳腳背練習:足尖美麗的秘密在於腳背——腳踝到腳趾間的腳面。綳起足尖時,腳背會突起成一個拱形的弧,美麗的芭蕾腳背會有一個令人驚艷的拱弧。
綳腳尖:腳趾向下綳直,成為雙腳彎曲弧的一個延伸。盡量地向外伸展,線條盡可能地拉長。保持這樣的姿勢幾秒鍾。如果感覺腳抽筋,可以放鬆一下。如上圖地面素質練習還包括:勾腳背、盤腳壓胯、仰卧吸腿、側卧旁吸腿、俯卧後吸腿、腰部訓練、仰卧前大踢腿、壓腿、踢腿、下腰等等;
把上練習:擦地練習、蹲步練習及壓腿練習,塑造姿態美的主要手段;
把下練習:手位與腳位的訓練,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動、腳做劃圓等動作,還有步伐和足尖的訓練。
剛開始練習基本功的時候就會比較難,比較痛苦,因為之前沒有練習過,身體的一些力度也不是很多,會比較吃力,但是要堅持,只要好好的堅持,過不了多久就會很好了,就不會再有剛開始的疼痛了,只要度過這一關一切都會很好學的。
Ⅲ 芭蕾舞主要基本動作是什麼
主要基本動作:
1、旋轉 :數量和質量的高低是評判芭蕾舞者技術水平高低的核心標准之一。旋轉過程中,規范的舞姿是否走形,空間的定位是否合乎要求,停止旋轉時是否穩定如初,是否能自然而然地完成結尾時的固定舞姿。
2、速度:這是衡量芭蕾舞者技術水平高低的又一硬性標尺。速度越快,難度越大,但在有些旋轉和跳躍中,加速則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能使這些動作完成起來更加容易一些。
3、方向:在動態中變換方向時,要求力度增減得當,而有經驗的舞者都懂得,按照圓形的調度轉圈比按照直線的調度轉圈難得多。
4、變化手臂或腿腳:在旋轉或跳躍中變化手臂或腿腳,是對舞者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的又一大挑戰。
5、跳躍的高度:創造絕對高度遠不如在瞬間中保持高度,甚至產生在空中停頓片刻的幻覺那樣難。
6、綳膝蓋:這是芭蕾技術中不可或缺的規范芭蕾最基本的動作芭蕾舞。
7、綳腳尖:這也是對芭蕾技術完美性的基本要求。
8、高抬腿: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舞者正面對著觀眾時,向兩側高抬腿更能出效果。
9、支撐腿的穩定性:完成這個動作的,除了膝蓋和腳背需要綳直外,還要求支撐腿如板上釘釘一樣,一動不動。
10、線條:一類是舞者肢體線條,一類則是舞台調度的線條。
(3)芭蕾剛開始需要什麼基礎動作擴展閱讀:
芭蕾舞重要的一個特徵即女演員表演時以腳尖點地,故又稱腳尖舞。battement ten(擦地):動作過程中人體垂直站立,身體的重量平均分配在雙腳上,當動力腳向外擦出時,身體的中心微微移至主力腿。
動力腿伸直,保持外開的形態,腳掌緊貼地面向外擦出,腳跟先離開地面,然後腳弓、腳掌一次離開地面,最後腳尖點地,腳尖向外擦出的距離是在兩跨保持穩定、水平、不移動位置的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遠點。
動力腳向主力腿收回的路線與過程按照出時各部位的運動順序依次反過來進行,腳收回至動作開始之前的位置。向前做時:腳跟先行,將腳尖留住,保持腳與腿部的外開形態,擦出至正前方的最遠點,向旁做時:腳跟向前頂,保持腳與腿部的外開,擦出至正旁的最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