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法律主觀:
國家沒有規定農村老人月 養老金 應該為多少,只是對新農保規定了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為55元。新農保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當地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滿60周歲的老人,不需要交費,可以直接領基礎養老金。至於基礎養老金的標准,各地不一樣,多少跟地方財力有關,只要不低於國家規定的最低標准即可。 參見《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 養老保險 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 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彎宏臘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 繼承 ;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法律客觀:
《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 退休年齡 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絕肢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埋滑險待遇。
㈡ 安徽省農村養老金領取標準是多少
領取標准目前為每人每月70元。關於安徽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安徽農村養老保險目前繳費標准暫定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各試點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原則上按年繳費,鼓勵經濟條件好的農民多繳費,多繳多得。具體繳費標准和繳費方式由各地區確定。省財政和地區財政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每人每年不低於30元,其中省級財政承擔20元。
城鄉居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1.個人繳費。參加城鄉居保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13個檔次。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引導有繳費能力的參保人員選擇中、高檔次繳費,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2.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不超過目前設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准。
3.政府補貼。
(1)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按照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貼,目前為每人每月70元。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可適當提高養老金水平,基礎養老金提高部分由各地財政承擔。特別是在中央明確的最低基礎養老金標准基礎上,至今未提高本地區基礎養老金標準的縣(市、區),應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五大發展行動」計劃中的共享發展要求,提高本地區基礎養老金標准,補齊城鄉居保民生工程短板。
(2)省、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每人每年最低繳費補貼標准為:繳100元補30元、繳200元補35元、繳300元補40元、繳400元補50元、繳500元及以上的補60元。對參保人員的繳費補貼,省級財政目前承擔20元,其餘部分由市、縣財政承擔,市、縣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有條件的市、縣可在省里規定統一補貼標准和已提高補貼標準的基礎上,適當再增加補貼,激勵參保人員多繳多補,多繳多得。具體標准和辦法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所需資金由市、縣負擔。
(3)對重度(二級以上)殘疾人、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三級以上)後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滿49周歲)、節育手術並發症人員(三級以上)等繳費困難群體,縣人民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在繳費檔次范圍內確定標准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並按代繳養老保險費檔次給予補貼。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父母和落實絕育措施的農村雙女父母參保繳費,各地可適當提高補貼標准。結合精準扶貧政治任務要求,鼓勵地方政府或村集體為貧困人口代繳全部或部分養老保險費,並按規定給予繳費補貼。
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具體意義如下:
第一、在當前應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對億萬農民發出國家將為他們建立由財政全額支付的最低標准基礎養老金這一信號,使他們老有所養。農民無後顧之憂,就會敢於消費,這對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無疑將產生強大而持久的動力;
第二、從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來看,建立新農保制度,就實現了城鄉居民在社會養老保險方面的制度平等,隨著經濟發展、國力增強,就可以逐步縮小乃至最終消除城鄉居民在這方面的差距,這對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無疑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程。也體現了國家政策的統籌;
第三、從農村當前的新情況來看,建立新農保制度,有利於化解農村社會中的各種矛盾。首先,它將極大地提高農村老年人的經濟自立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增強他們對生活的自信心;
第四、減輕了子女的經濟負擔,在相當程度上避免了因經濟利益引發的家庭矛盾,從而有利於形成敬老愛幼的風氣與更為和諧的家庭關系;
第五、將有效化解一些農村集體組織無錢辦事的困境,使它們能夠集中有限財力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從而形成文明的鄉村風氣與和睦的鄰里、干群關系,有利於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㈢ 農村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職保調整幅度有所下降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種機制的推出,而且居民保險繳費和補貼都記入個人賬戶,職保不會因為你家庭經濟狀況的變化而降低繳費,或者你欠繳15年以下才能推遲退休,居民保險收入好就多繳差就少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優點不亞於職保制度。
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只能起到基礎保障的作用,比如農村家庭有兩位老人,那麼加在一起200-300元的養老金,可以購買基本生活物資。但是農村老人想要擁有更有質量的老年生活,一是要在年輕時多繳費,才能提高自己的養老金待遇。二是做好養老規劃,合理儲蓄和投資,在老年時才能有充足的養老儲備。
2021年農村60歲老人養老金調整為多少?
國家針對農村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標準是100元/年,但現在已經設置了100元-500元五個不同的繳費檔次大城市上根據時間情況又增設了更多的繳費檔次,大多數省會城市的最低標准都到了1000元/年,北京的最高標準是全國最高的9000元/年,這么多的繳費標准所領取的養老金肯定是不一樣的,不過我們重點分析全國普通農村最基本的水平。
從全國農村的最基本水平來看,目前繳納費用仍然是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個檔次,而國家每年所給的補貼分別是30元、40元、50元、60元、70元。根據當前的實際,60歲以上老人領取國家的基礎補貼最低是55元/月,這也是當前大多數農村的水平,我們以這些數據來計算當下農村養老金的領取水平。
農村60歲老人每月能領多少錢?
農村60歲老人每個月能領取的養老金與養老保險的繳費情況有關,繳費檔次越高,每月領取的退休金也就越多。目前農村養老保險每月領取的退休金計算公式為: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70元)+個人賬戶總額/139,其中個人賬戶總額為:個人繳費總額+財政補貼+銀行利息,139為老金計發系數。
舉例來說,每年交100元,財政補貼45元,交滿15年後,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70+【(100*15)+(45*15)+(145*15*8.31%)/139】=70+(1500+675+180.74)/139=86元。總而言之,領取基礎養老金的農民生活還是沒有保障的,86元只能買鹽米味精,已經吃不起肉了。農村老人生活困難,只能依靠子女生活,這很悲劇,但是這是事實沒法改變,但以後會改善。
㈣ 農民養老金一般是多少
目前,大多數農村居民都選擇了最低100元的養老保險。如繳納15年的情況下,個人賬戶總額為1500元,每月則可以領取元。選擇汪昌納最高繳費檔次4000元,進行繳納養老保險。繳納15年的情況下,個人賬戶總額為60000元,每月則可以領取元。目前農村養老金是很多人都比較關注的話題,農村養老金關系著農民的養老問題。那麼,農村養老金每月多少錢呢?我們應該了解一下農村養老金的基本內容,以及農村養老金的相關規定。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
一、農村養老金每月多少錢
1、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中央財政按照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貼,目前為每人每月70元。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可適當提高養老金水平,提高的部分由各地財政承擔。
2、省、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每人每年最低繳費補貼標准為:繳100元補30元、繳200元補35元、繳300元補40元、繳400元補50元、繳500元及以上的補60元。對參保人員的繳費補貼,省級財政目前承擔20元,其餘部分由市、縣財政承擔,市、縣承擔比例由各市確定。有條件的市、縣可在省里規定統一補貼標準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補貼,具體標准和辦法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所需資金由市、縣負擔。
3、對重度(二級以上)殘疾人、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三級以上)後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滿49周歲)、節育手困沒術並發症人員(三級以上)等繳費困難群體,縣人民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在繳費檔次范圍迅余內確定標准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並按代繳養老保險費檔次給予補貼。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獨生子女父母和落實絕育措施的農村雙女父母參保繳費,各地可適當提高補貼標准。
二、什麼是農村養老金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農保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逐步解決農村居民老有所養問題。新農保試點的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
1、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標准和待遇標准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
2、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主導和農民自願相結合,引導農村居民普遍參保;四是中央確定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訂具體辦法,對參保居民實行屬地管理。
探索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新農保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為了保障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居民發放養老金。農村養老金每月多少錢呢?每人的養老金由於各自的條件不同,養老金的補貼也不同。
㈤ 2022陝西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是多少每人每月領多少
陝西農村養老保險領取標準是多少?
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為每殲團人每月75元,全省各市區基礎養老金標准達到75~145元。養老待遇的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個人繳費+補貼+利息)×繳費年限/139;農民參加養老保險並且在累計繳滿15年、年齡達到60周歲後即可領取養老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支付終身。
因改改鍵此,領取金額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其中基礎養老金最低是75元,最高能夠達到145元。
農村養老保險多大可以開始交
16周歲。
養老保險滿16周歲就可以開始交了。對於年滿16周歲,身體健康且能夠進行正常工作的居民來說,都可以繳納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至少需要繳納15年的年限,退休之後才能享受養老金,如果在退休之前沒有繳納15年,可以進行補交,不同地區的核巧法規可能有所不同。
養老保險所遵從的原則是多繳多得以及長交多得,所以交的越多,那麼退休之後可以領取的保險金也就越多。
農村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齡是多大
60周歲。
農村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齡是60周歲,達到足額繳費的年限之後,年滿60周歲的參保人可以領取養老金。對於達到退休年齡,但是沒有達到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可以實行補交,具體參考當地的法規。
農村養老保險的出現為很多農村的老人提供了生活待遇,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這是我國針對老齡化所實行的一項方法,能夠維護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