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槽超挖了,監理該怎麼處理。
1、基坑超深超挖部分可以用廳鬧砂石回墊至設計標高,只要壓實度試驗、地基承載力試驗滿足設計要求即扮滑罩可。《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第4.1.5條、第4.3條有規定。
2、若砂石回填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可用讓悄C15素混凝土填充或用C15毛石混凝土填充,相當於無筋擴展式基礎。《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8.1.2條。
2. 在基坑開挖時坡面出現超挖現象和負坡現象怎麼處理
坡面超挖:確認是坡面而不是坑底超挖!1、針對超挖的部位,應有不同的措施,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進行,如果在坡頂,硬化封閉即可;如果在坡中,補填處理,用土石,或混凝土;如果在坡底則要認真些。a、回填夯壓,同時對該部分進行補充支護,如壓漿、錨噴、支擋;b、混凝土擋牆、或鋼筋混凝土擋牆,或錨噴,覺得應以支擋為主。 負坡:同理,先易後難、先少花費後大花費:1、後部具備放坡時,重新放坡支護;2、不具備進一步放坡條件時,對負坡部分進行支擋、支撐、支護或回填加強支護(回到第一個問題)。支擋支撐指用混凝土(視情況加鋼筋)結構,比如擋牆對負坡部分進行填充支撐並支擋,同理類推。
3. 建築基礎土方超挖處理,簽證,工程量計算問題
關於基礎土方超挖處理,簽證,工程量計算相關事宜。根據現場基礎土層情況產生超挖後並根據設計圖相關說明要求並進行地基驗槽的工序並辦理相關書面枝術文件,對超挖部位如滿足原設計要求時按設計圖中明確的用材回填,不滿足時提請設計院確定處理意見及用材。做好現場平面位置以及剖面和文字的說明,以為工程量計算公式,並辦理相關各方的現場簽證手續,最後提交工程結算。(一般有施工方,開發方,監理方,跟蹤審計方辦理簽證手續。)
4. 地基開挖後大於基礎位置怎麼樣處理
地基基坑開挖一般都會留有操作面寬度,所以都會大於基礎尺寸,這樣基礎關模的時候才有操作空間!
當然在基礎做完後要對基坑進行回填處理,一般選擇和原地基處土質一樣的土來回填!如果基礎邊上有行車道時,需要用級配料、水泥穩定土等來回填!具體根據現場情況來定!
5. 地基挖超了應該怎麼處理有什麼具體方法
一般來說,基礎超挖在規范許可范圍內,都應該是允許的。而決不允許欠挖。
最好的方法,超挖後,用素砼,或者大體積砼,或者大塊石砼回填至結構面。
6. 基坑超挖處理方案
基坑開挖超挖處理辦法特徵碼這兩種情況應分別對待,對於局部超挖,一般是有不良地基引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行業標準的管理,確保行業標準的協調、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行業標準是對沒有國家標准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准。行業標准不得與有關國家標准相抵觸。有關行業標准之間應保持協調、統一,不得重復。行業標准在相應的國家標准實施後,即行廢止。
第三條需要在行業范圍內統一的下列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標准(含標准樣品的製作):
(一)技術術語、符號、代號(含代碼)、文件格式、制圖方法等通用技術語言;
(二)工、農業產品的品種、規格、性能參數、質量指標、試驗方法以及安全、衛生要求;
(三)工、農業產品的設計、生產、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使用、維修方法以及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衛生要求;
(四)通用零部件的技術要求;
(五)產品結構要素和互換配合要求;
(六)工程建設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及驗收的技術要求和方法;
(七)信息、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的技術要求及其管理技術等要求
7. 獨立基礎、條形基礎開挖超深後回填的問題
那些有嵌岩深度要求的一般是樁基,主要是指樁要嵌入岩石,然後條基或獨立基礎靠樁承受荷載。如果按你說的獨立基礎或者條基直接嵌岩的話(這種現象很少見,除非土層非常淺),如果超挖了,那麼是不能採用低於原設計標號的砼回填的。可以採用基礎加深的處理辦法。因為採用低標高回填,回填的那部分是不能滿足設計的承載力要求的。
但是如果基礎是承受在樁上的,而樁頂標高滿足設計要求,你土方開挖超挖了當然可以採用素混凝土回填。因為樁承沒受影響,而C15素砼一般也會比原土層的承載力高,所以沒有影響。
根據你的表述應該是後面這種情況。因為如果是獨立基礎或條基要嵌岩的話一般不會出現超挖現象,你肯定是要挖到岩石以後再向下挖一個嵌岩深度,挖岩石還是沒那麼容易超挖的吧。個人還沒見過這種基礎做法。如果是天然基礎的話設計應該不會提出嵌岩要求的,一般做天然基礎的土層都是比較好的。天然基礎超挖也可以用素砼回填。
8. 基坑開挖超挖處理辦法
以下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的關於基坑開挖超挖處理辦法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這兩種情況應分別對待,對於局部超挖,一般是有不良地基引起,主要有5中處理方法:
一、砂樁
砂樁也稱為擠密砂樁或砂樁擠密法。其定義是指用振動、沖擊或水沖等方式在軟弱地基中成孔後再將砂擠入土中,形成大直徑的密實砂柱體的加固地基的方法,砂樁屬於散體樁復合地基的一種。砂樁法適用於擠密鬆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對飽和黏土地基對變形控制要求不嚴的工程可採用砂樁置換處理,砂樁還可用於處理可液化的地基,而在用於飽和黏土的處理時,最好是通過現場試驗後再確定是否採用。
二、水泥粉煤灰樁
水泥粉煤灰樁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的高黏結強度樁,和樁間土、褥墊層一起組成復合地基,該法的適用范圍很廣,在砂土、粉土、黏土、淤泥質土、雜填土等地基均有大量成功的實例。獨立基礎、條形基礎及筏基都有應用。對淤泥質土應按地區經驗或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該法具有適用性廣、承載力提高幅度大、施工簡便、工期短等優點。
三、強夯法
強夯法是利用起重機械將大噸位夯錘起吊到一定高度後,使夯錘自由落下,使地基土承受強大的沖擊力,迫使土體枯判中的水從孔隙中排出,土粒重新排列,壓縮性降低,從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強夯法具有操作簡單、施工速度快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工程中,主要適用於處理碎石土、低飽和粉土與黏性土、濕陷性黃土等軟弱地基。
四、換填法
當建築物基礎下的持力層比較軟弱、不能滿足上部結構荷載對地基的要求時,常採用換土墊層來處理軟弱地基。即將基礎下一定范圍內的土層挖去,然後回填以強度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並夯實至密實。換填墊層法是先將基礎底面以下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然後回填強度較高、壓縮性較低、並且沒有侵蝕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礦渣等,再分層夯實後作為地基的持力層。其作用在於能提高地基的承載力,並通過墊層的應力擴散作用,減少墊層下天然土層所承受的附加壓力,減少基礎的沉降量。換填墊層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為灰土墊層、砂墊層、碎(砂、石墊層等。
1、砂墊層和砂石墊層。砂墊層和砂石墊層是將基礎下面一定厚度的軟弱土層挖除,然後用強度較大的砂或碎石等回填,並經分層夯實至密實,作為地基的持力層。該墊消伍層具有施工工藝簡單、工期短、造價低等優點。適用於處理透水性強的軟弱黏性土地基,但不宜用於濕陷性黃土地基和不透水的熟性土地基的加固,以免引起地基大量下沉,降低其承載力。
2、灰土墊層。灰土墊層是將基礎底面下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用按一定體積比配合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和均勻後在最優含水量情況下分層回填夯實或壓實而成。灰土墊層適合於地下水位較低,基槽經常處於較乾燥狀態下的一般黏性土地基的加固。該墊層具有一定的強度拿敗或、水穩定性和抗滲性,施工工藝簡單,取材容易,費用較低,適用於處理1-4m厚的軟弱土層、濕陷性黃土、雜填土等,還可用作結構的輔助防滲層。
五、預壓法
預壓法適用於處理各類軟弱地基,包括天然沉積層或人工沖填的土層,如沼澤土、淤泥、淤泥質土以及水力沖填土等。預壓法是在建築物建造之前,在場地內堆土或其他重物,對地基進行預壓,使地基在預壓荷載作用下排水固結,在地基強度提高到符合要求後,就卸除荷載,然後按照設計要求修建建築物,或者利用建築物本身的荷載分級施加進行預壓。根據預壓方法,預壓法可以分為堆載預壓法和真空預壓法。堆載預壓法分塑料排水帶或砂井地基堆載預壓和天然地基堆載預壓。當軟土層厚度小於4m時,可採用天然地基堆載預壓法處理,當軟土層厚度超過4m時,應採用塑料排水帶、砂井等豎向排水預壓法處理。對真空預壓工程,必須在地基內設置排水豎井。堆載預壓法處理深度一般達10m左右,真空預壓法處理深度可達15m左右。
對於普遍超挖,主要是因勘察做得不到位或錯誤引起(因持力層選取和基底埋深,均根據地質報告得來,若與實際情況不符,自然是勘察的問題;或者在實際施工中的測量失誤造成)。對於這種情況,可採取兩種處理方法:
一、普遍回填
普遍回填,也就是利用一定的回填材料,整體回填至基底標高即可。因為是整體回填,只要用的是單一材料(一般的材料都可),比如砂石、灰土、粉質粘土等。
回填的關鍵問題是:強度和變形,因是整體的回填,故變形宜滿足,只要強度能滿足就沒問題,若是局部回填,就必須考慮回填材料和原土壓縮模量的匹配,基不能相差太多。
此法存在的問題是,若普遍超挖的不多還可,若超挖較多,回填材料用量過大,造價太高。這時就沒有用下面的第二種方法方便快捷,但第二種方法需考慮幾個問題。
二、降低基地標高
降低基地標高,實質是加高了底層的層高。這里就要分析三個問題,若這三個問題都可以解決,就可採用此法,降低基底標高,同時柱子相應伸長。
需要解決的這三個問題是:
1、基處埋深加大,地基承載力增加;
2、基礎的覆土深度增加,對地基承載力有削弱作用,原基礎底面積夠不夠;
3、底層層高加大,原電算是否能過(底層層高一般從基頂算起)。
基礎超挖級配砂石回填實例方案
一、原因
我方在高程測量時出現失誤造成XX樓基底局部超挖(超挖面積約為950m²,超挖最深處為0.75米)。通過與地基處理設計單位及地勘單位溝通,擬採用:戈壁土分層(不大於300mm)碾壓回填至基底標高,壓實系數為0.97的處理方法,我單位保證處理質量並經壓實度試驗合格後進行下道工序,由此產生的相關費用及工期的延誤我方自行承擔。
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點
1、基槽沙石的回填和拖運
1)、施工運輸道路在基坑的東邊,回填時自東向西進行回填。
2)、回填基槽時,由於基坑高差太大,大型機械無法進入基坑,為方便運送砂石的機械出入,須在東邊打1:5坡度進行壓實。
3)先用捲尺測量鏟車和手推車的尺寸,算出體積,按車輛承載的體積比3:7進行回填,回填厚度不超過300厚級配沙石,用挖土機進行碾壓(挖土機履帶凸凹不平),使沙子充分填補石子空隙。
4)在電梯井和周邊,大型鏟車無法回填和碾壓的部位,用人工手推車和打夯機進行回填。
2、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基槽底清理→運送沙石→分層鋪攤→挖土機的碾壓→靜載試驗→修整找平驗收
2)回填砂石應分層鋪攤,級配沙石回填用挖土機進行碾壓,碾壓時需灑水使砂子充分填補石子空隙,達到壓實系數。回填的砂石每層至少碾壓三遍,碾壓時挖土機的履帶應壓前次的一半,次次相接,行行相連。如需要分層分段夯實時,交界處應回填成階梯型,梯形的高寬比為1:2,接茬應垂直切齊。回填時,為防止周邊松軟,用人工夯實。沙石每層夯實時,對於打夯機無法夯實的地方(電梯井、外邊緣)採用人工夯實。回填砂石完成後,應在表面拉線找平,超高的用鐵鍬鏟平,低的補填碾壓。每天收工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做好排水措施。砂石應當日鋪填碾壓,以防隔日遺漏碾壓。人工夯實遠不如挖土機碾壓的系數,為了保證回填砂石的質量和基礎的柔韌穩定性,採取滿槽回填,在墊層以外600處,向下呈45°放大回填(詳見附圖)。周邊採用素土,人工回填夯實至回填級配砂石同標高。
三、靜載試驗
根據基礎驗收五方會審的內容和圖紙的要求,回填基槽應做靜載試驗,不少於3個點,回填後地基承載力特徵值不小於180KPa。
四、質量保證措施
1、嚴格把好回填沙石的質量關,質量員應對回填沙石的質量進行控制,達到要求方可使用。
2、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及施工要求進行施工。
3、加強施工過程的控制。
4、回填沙石要有妥善的防雨措施。
5、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高。
6、保證砂樣最佳含土率,含土率控制在14%-18%。
7、砂石按進度的需求和總用量的控制進場。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9. 在基坑開挖時坡面出現超挖現象和負坡現象怎麼處理
坡面超挖:確認是坡面而不是坑底超挖!1、針對超挖的部位,應有不同的措施,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進行,如果在坡頂,硬化封閉即可;如果在坡中,補填處理,用土石,或混凝土;如果在坡底則要認真些。a、回填夯壓,同時對該部分進行補充支護,如壓漿、錨噴、支擋;b、混凝土擋牆、或鋼筋混凝土擋牆,或錨噴,覺得應以支擋為主。
負坡:同理,先易後難、先少花費後大花費:1、後部具備放坡時,重新放坡支護;2、不具備進一步放坡條件時,對負坡部分進行支擋、支撐、支護或回填加強支護(回到第一個問題)。支擋支撐指用混凝土(視情況加鋼筋)結構,比如擋牆對負坡部分進行填充支撐並支擋,同理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