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礎設施如何補短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際剛表示,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市場的責任要界定清楚。不同的基礎設施,有的公共屬性更多一些,有的商業屬性更多一些。如果是前者,那麼政府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如果是後者,那可以更多考慮市場化手段。但也有一些領域它是混合的,那在投入上可能更需要多元化渠道。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際剛說:「什麼叫強大?什麼叫智能?什麼叫綠色?其實就是我們要構建完善體系:合理布局、優化結構、提升功能、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等,這樣一個國際國內統籌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以此來推動全球化生產、全球化貿易,也來推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中國的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
『貳』 補短板工程是什麼意思
「四大補短板」工程,是指推進高標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農村公路及公路安防設施、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四項「補短板」重大工程建設。
『叄』 補短板涉及哪些措施領域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要聚焦脫貧攻堅、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短板,加快推進已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
《指導意見》提出了10項配套政策措施。一是加強重大項目儲備。根據重大戰略部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重大建設規劃以及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資能力等,依託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儲備一批重點領域補短板重大項目。二是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加快規劃選址、用地、用海、環評、水土保持等方面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遷、市政配套、水電接入、資金落實等推進力度。三是保障在建項目順利實施,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對確有必要、關系國計民生的在建項目,統籌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合理融資需求。四是加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和項目管理。地方政府建立專項債券項目安排協調機制,加強地方發展改革、財政部門間的溝通銜接,確保專項債券發行收入重點用於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五是加大對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對已簽訂借款合同的必要在建項目,金融機構可在依法合規和切實有效防範風險的前提下繼續保障融資。六是合理保障融資平台公司正常融資需求。金融機構要在採取必要風險緩釋措施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不得盲目抽貸、壓貸或停貸。七是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盡快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引導社會力量增加學前教育、健康、養老等服務供給。八是規范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鼓勵地方依法合規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投入補短板重大項目。九是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依託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對各類投資審批事項實行「一碼運轉、一口受理、一網通辦」,切實壓減審批時間。十是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
『肆』 為什麼要用基礎設施補短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際剛表示,推動經濟增長和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支撐,從短期看,是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包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還有在社會發展方面。
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表示,基礎設施建設相應短板的補齊,包括有效投入,對經濟增長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這是一直以來的發展路徑可以體現的。就像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下一步的奮斗目標是讓全體國民有更強的安全感和獲得感,包括公平感。如何解決一直以來東部和西部,城市和農村的差異性,包括基礎設施所體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投入,補短板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