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社會最基礎是什麼自信
擴展閱讀
寫材料知識大全 2025-02-12 00:28:10
兒童中鉛毒有哪些症狀 2025-02-12 00:26:28

社會最基礎是什麼自信

發布時間: 2023-06-12 14:49:12

① 在「四個自信」中,(    )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2015年5月4日他與北京大學學子座談,也多次提到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習近平在國內外不同場合的活動與講話中,展現了中國政府與人民的精神志氣,提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1)社會最基礎是什麼自信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傳遞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之後的兩年間,習近平又對此有過多次論述:「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2016年5月和6月,習近平又連續兩次對「文化自信」加以強調,指出「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要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 四個自信哪個最根本

四個自信中最根本的是:制度自信。
簡介:
四個自信的內容是:
1.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對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的自信。堅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為近代歷史反復證明的客觀真理,是黨領導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中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證。

2.理論自信
理論自信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的自信。堅持理論自信就是要堅定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自信,就是要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3.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制度優勢的自信。堅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優越性,相信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推動發展、維護穩定,能夠保障人民群眾的自由平等權利和人身財產權利。

4.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

③ 什麼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

「文化自信」的底氣

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踐行的。因為,我們有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也有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種在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夯實了我們文化建設的根基,奠定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

我們有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諸如「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捨生取義」的犧牲精神。

「革故鼎新」的創新思想,「扶危濟困」的公德意識,「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價值理念等,一直是中華民族奮發進取的精神動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以人為本」、「民惟邦本」的治國理念,「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止戈為武」、「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儒法並用」、「德刑相輔」的治理思想,「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一直是中華民族治國理政的思想淵源。

④ 什麼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相關信息:

文以化人、文以載道,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國門,讓文化自身說話,使其成為不同語種、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溝通的媒介。

在展現中華文化風採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呈現中國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理念,闡明「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從而為中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氛圍。


⑤ 什麼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民族、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

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的大問題。堅定文化自信,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凸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根基、文化價值和文化理想。

培育創新性社會主義文藝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優秀文藝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新能力和創造水平。

文藝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方向,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滿足人民的需要,緊密地聯系群眾,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根本方向。

文化發展不可能獨行其是,文化離不開其他學科的協同支撐,更需要創新支撐,社會主義文化創新性發展必須生動、具體、藝術、新穎,只有這樣的文化藝術產品才會有深度,有內涵,具有吸引力。

文化創新是繼承與發展的統一,不是推倒舊倉庫建立新大廈,而是要像登山一樣視野不斷開闊,用現代手段弘揚傳統,或用傳統手段刻畫現實,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解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