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產品基本信息內容。包括哪些
產品基本信息內容包括核心產品、基本產品、期望產品、附加產品、潛在產品。
產品是「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的結果,即「過程」的結果。在經濟領域中,通常也可理解為組織製造的任何製品或製品的組合。在現代漢語詞典當中的解釋為「生產出來的物品」。
產品管理是將企業的某一部分(可能是產品、產品線、服務、品牌、細分等)視為一個虛擬公司所做的企業管理,目標是要實現長期的顧客滿意及競爭優勢。
(1)產品基礎形態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五個基本層次是:
(1)核心產品。核心產品是指向顧客提供的產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從根本上說,每一種產品實質上都是為解決問題而提供的服務。因此,營銷人員向顧客銷售任何產品,都必須具有反應顧客核心需求的基本效用或利益。
(2)形式產品。形式產品是指核心產品藉以實現的形式。有五個特徵構成,即品質、式樣、特徵、商標及包裝。即使是純粹的服務,也具有相類似的形式上的特點。
(3)期望產品。期望產品是指購買者在購買產品時期望得到的與產品密切相關的一整套屬性和條件。
(4)延伸產品。延伸產品是指顧客購買形式產品和期望產品時附帶獲得的各種利益的總和,包括產品說明書、保證、安裝、維修、送貨、技術培訓等。國內外很多企業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應歸功於他們更好地認識到服務在產品整體概念中所佔的重要地位。
(5)潛在產品。潛在產品是指現有產品包括所有附加產品在內的,可能發展成為未來最終產品的潛在狀態的產品。潛在產品指出了現有產品可能的演變趨勢和前景。
『貳』 從產品整體概念角度,產品可分為以下哪些層次
產品層次包括五個:核心利益,基礎產品,期望產品,附加產品,潛在產品。
1、核心利益:顧客真正需要的服務或利益。
2、基本形式:實惠核心利益的具體東西(包裝、形狀、式樣、品質、風格、商標……)
3、期望產品:一整套屬性和條件和東西(服務、保證、賒帳分期、送貨上門,安裝……)
4、附加產品:附加的服務或利益的東西。(超出顧客及競爭對手期望的價值或努力)
5、潛在產品:潛在的所能發掘或提供臆想之外的額外服務或利益的東西。
(附加產品及潛在產品有極強的延伸性。)
(2)產品基礎形態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五層次結構理論能完整地解釋消費者選購和消費產品的全部心理過程,即如何從「核心利益」向「潛在產品」逐層擴展。具體而言,消費者選購和消費產品:首先必須有能夠滿足其自身需要的使用價值,即產品的核心利益(Core Benefit);
其次才是尋求具備這些使用價值的實物形態,這就是所謂的一般產品(Generic Proct);再次在尋找和選購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對該產品屬性和功能的認知和心理要求,這就是所謂的期望產品(Expected Pro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