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算獨立基礎的高度
前視讀數+前視標高=後視讀數+後視標高。這就是計算公式。
您給出了四個數據。合不攏啊。
計算草圖是這樣的。
基礎高度,是你所測的二個點高程數據之差的絕對值。
⑵ 基礎標高怎麼確定
問題一:基礎標高怎麼算 在定義屬性時,把屬性中的其他上的+號點開,在裡面可以設置柱的底標高
基礎層高為基礎底板至上一層底面的高度,如果有地下室基礎層高為基礎底板底標高到地下室底標高的高度,沒有地下層為基礎底板底標高到正負零的高度
把梁板分別定義按圖紙繪制就可以,在繪制好梁後,繪制板可以按自動生成最小板來繪制,不同的板厚在分別統一選中更改,沒有板的樓梯間統一刪除
墊層高度不計算在內,因為墊層不涉及到鋼筋,從墊層的頂標高開始算起
在鋼筋里基礎的層高不包括墊層的高度,在圖形8.0中包括
問題二:基礎層底標高怎麼定 基礎底標高就是 墊層頂標高,不包括墊層的, 獨嘩基礎筏板基礎都一樣...
還有疑問的話,請繼續提問,希望能幫到你...
問題三:基礎頂標高到底怎麼確定 樓主是施工方,看工程的結施圖基礎平面或剖面圖標注,基礎頂面標高=基礎底面標高(帶負號)+基礎板厚度。也就是基礎埋置深度數字-基礎板厚度。
樓主是設計者,基礎頂面標高=基礎埋置標高+基礎板厚度。不過,一般可不必標注基礎頂面標高。基礎埋置深度設計者應該是很熟悉規范的(GB50007-201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問題四:基礎頂面標高怎麼確定 基礎頂面標高就是條基或承台頂面的標高,地梁或基礎梁的標高可以和基礎頂標高平,但也可以比基礎頂面高,關鍵要看你怎麼設計的,當然也要考慮造價以及規范要求,比如底層層高較高,那基礎梁頂面標高又很低,那磚砌體高度超過4.0米,中間就必須設置一道圈樑,在-0.06米處又要設置防潮層,這樣對施工不方便,而且成本也會增加;如果地梁頂面標高設置-0.06米,那可以省下磚基礎、防潮層、圈樑,這樣只要對結構安全沒影響,那造價成本會省很多的,施工也方便,工期也省略了,何樂而不為呢。
問題五:獨立基礎標高怎麼算? 高程為國家85高程2m,絕對是高程3.53m。不知哪個是對的。
不管±0.000在何處,其他標高均是和±0.000相比而言的,是相對標高。
挖土高度是-3.4-(-0.3)=3.1米。
如果是機械挖土時,要注意留底,不能直接用機械挖到底,要留人工挖土的搐地,一般是300mm,但是還要看圖紙上的說明。
問題六:基礎層底標高從哪算至哪 標高不是高度,只是一個數值,不是從哪算到哪的。根據你的說法應該是基礎底的標高值。
問題七:基底標高在圖上怎麼看出來?還是要怎麼計算? 20分 要看你是什麼基礎形式,比如你是樁基加承台,那圖上一般會給你一個基礎頂標高,用它減去承台高度就是基礎底標高,一般基礎底會攻100厚墊層,也影響挖方深度
問題八:圖紙中沒有基礎高度的標高時,該怎樣確定基礎的高度 肯定有,仔細找,如真沒有,就問設計師
問題九:怎麼確定的基坑底標高和基坑頂標高以及±0.00? 5分 正負零,在建築施工總平面圖中和施工圖說明中就標明了。基坑底標高,你看結構圖中,關於基礎總平面圖的部分,圖中標定了基礎的形式和深度。 基坑頂標高就是原地面高程。這些都可以根據設計部門給的水準點測量出來。
⑶ 獨立基礎標高怎麼算
高程為國家85高程2m,絕對是高程3.53m。不知哪個是對的。
不管±0.000在何處,其他標高均是和±0.000相比而言的,是相對標高。
挖土高度是-3.4-(-0.3)=3.1米。
如果是機械挖土時,要注意留底,不能直接用機械挖到底,要留人工挖土的餘地,一般是300mm,但是還要看圖紙上的說明。
⑷ 地梁、獨立基礎標高問題
地梁一般設置在±0.000以下3皮磚處,這個一般不給標高可以的。地梁下不需要墊層的,如有墊層反而改變其受力狀態,是不允許的,如果支模,下部可用磚胎模,拆模時再將磚模拆;還可以在夯實的回填土上每隔一定距離(約30cm)摞磚垛以支撐模板或者打木撐支撐模板亦可,這樣拆模要方便些。
⑸ 獨立基礎標高與地梁標高問題
【結構設計師】
你看下基礎高度和地基梁高度,可能地基梁和基礎上表面平,或者基礎梁頂就是暖溝結構板底。
如果都不是的話,可能就是設計的問題。
一般我們都讓基礎底同基礎梁底,這樣方便施工模板安放。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⑹ 基礎層底標高怎麼定
確定方法:有地下室時從地下室底板標高到基礎底墊層標高的距離,無地下室時從±0.00到基礎底墊層標高的距離。 基礎的柱最好從上層中復制下來,標高、高度去默認值。
基礎層層高沒有嚴格的要求,但為了方便布置磚基礎和滿足豎向構件的工程量計算,可以按如下要點檢驗基礎層層高:
第一:先按牆或柱的標高定義樓層,首先滿足豎向結構要求,然後根據首層的底標高和基礎的頂標高來確定基礎層高度。
第二:如果是磚混結構,可按正負0到基礎底標高來確定基礎層的層高,目的是為更方便布置磚基礎。
(6)獨立基礎作用力位置標高怎麼取值擴展閱讀:
樓面層高
樓面層高系指房屋上下兩層樓面,或二層樓面至地面,或樓面至屋頂面結構層的垂直距離。
樓板面至屋頂面的垂直高度也包括樓板面至房屋頂平檯面的高度,但房屋頂面或平檯面都不應包括隔熱層的高度。樓面或地面也不應包括裝飾層的厚度,例如用於裝飾而鋪設的木地板、塑膠地板、瓷磚、石材板料等塊料面層的裝飾厚度。
我們所指的層高一般均指的是樓面層高,這種層高的定義和解釋已得到了認同;但在實際操作中仍有一些細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討論,以求得共識。
⑺ 獨立基礎地梁標高
獨立基礎有承台嗎?只有基礎底板。現澆地梁頂標高應與基礎頂面標高平。
這個設計應該調整基礎底標高為-1.900,基礎加厚0.050,使基礎與地梁頂、底標高一致,更恰當。
⑻ 獨立基礎基準標高指的是哪個位置
獨立基礎必須標注的標高是基礎板的底面標高H。在結構圖中獨立基礎基底標高就是獨立基礎底部墊層上部這一塊標高,如果設有防水層那就是防水層保護層頂標高的部分。
在建築圖或者結構圖中很少用到基底標高,常用的基礎頂標高這是框架柱的起點,好多時候要從這里算出搭接區和非搭接區,作為施工人員或者監理人員一定要明白這段高度。
地基基礎設計是建築物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從工程質量來看,如果基礎設計不當將造成牆體和樓(屋)蓋的開裂或建築物傾斜,甚至倒塌的現象;其次,從工程造價方面來考慮,一般基礎約占整個建築物總造價20%~30%;再就從工程量和工期上看,基礎在整個工程中佔比也很大。
因此,為了確保建築物的安全耐用、經濟合理及縮短工期,搞好基礎設計具有重大意義。為了保證建築物的安全使用,同時充分發揮地基的承載力,地基基礎設計應滿足地基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另外還要保證地基的變形值在允許范圍內。
⑼ 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如何確定
確定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需要綜合考慮構造及受力兩方面的因素。
1、構造要求
(1)柱下錐形獨立基礎的邊緣高度不宜小於200mm,且每個方向的坡度不宜大於1:3。
(2)柱下階梯型獨立基礎的每階高度,宜為300mm~500mm。
(3)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需要滿足上部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要求。一、二級抗震的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laE=1.15la;三級抗震的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laE=1.05la;四級抗震的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laE=la。其中,la為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4)當基礎的高度小於la(laE)時,應保證基礎的高度能夠滿足柱子縱向鋼筋直錨長度20d,d為柱子縱向鋼筋直徑。
2、受力要求
(1)柱下獨立基礎高度滿足抗沖切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國家規范書籍《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8.2.1條、8.2.2條、8.2.7條、8.2.8條、8.2.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