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樁基礎有哪些類型
樁基礎施工分類方法很多,按照使用功能分類,樁基礎有以下幾種類型:
1、豎向抗壓樁
豎向抗壓樁主要承受豎向荷載, 是主要的受荷形式。根據荷載傳遞特徵, 可分為摩擦樁、端承摩擦樁、摩擦端承樁及端承樁四類。
2、豎向抗拔樁
主要承受豎向抗拔荷載的樁,應進行樁身強度和抗裂性能以及抗拔承載力驗算。
3、水平受荷樁
港口工程的板樁、基坑的支護樁等, 都是主要承受水平荷載的樁。樁身的穩定依靠樁側土的抗力, 往往還設置水平支撐或拉錨以承受部分水平力。
4、復合受荷樁
承受豎向、水平荷載均較大的樁, 應按豎向抗壓樁及水平受荷樁的要求進行驗算。
⑵ 樁基礎工程按樁的施工方式可分為哪兩大類
「樁基礎」,
分類
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①高承台樁基礎——承台底面高於地面,它的受力和變形不同於低承台樁基礎。一般應用在橋梁、碼頭工程中。
②低承台樁基礎——承台底面低於地面,一般用於房屋建築工程中。
2、按承載性質不同
①端承樁——是指穿過軟弱土層並將建築物的荷載通過樁傳遞到樁端堅硬土層或岩層上。樁側較軟弱土對樁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計。
②摩擦樁——是指沉入軟弱土層一定深度通過樁側土的摩擦作用,將上部荷載傳遞擴散於樁周圍土中,樁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樁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實,樁相對於土有一定的相對位移時,即具有摩擦樁的作用。
3、按樁身的材料不同
①鋼筋混凝土樁
可以預制也可以現澆。根據設計,樁的長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選擇。
②鋼樁
常用的有直徑250~1200mm的鋼管樁和寬翼工字形鋼樁。鋼樁的承載力較大,起吊、運輸、沉樁、接樁都較方便,但消耗鋼材多,造價高。我國目前只在少數重點工程中使用。如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運轉的設備基礎和柱基礎使用了大量的直徑914.4mm和600mm,長60mm左右的鋼管樁。
③木樁
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臨時工程中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濕交替的環境下,極易腐蝕。
④砂石樁
主要用於地基加固,擠密土壤。
⑤灰土樁
主要用於地基加固。
4、按樁的使用功能分
①豎向抗壓樁
②豎向抗拔樁
③水平荷載樁
④復合受力樁
5、按樁直徑大小分
①小直徑樁
d
≤250mm
②中等直徑樁
250mm<
d
<
800mm
③大直徑樁
d
≥
800mm
6、按成孔方法分
①非擠土樁
泥漿護壁灌築樁、人工挖孔灌築樁,應用較廣。
②部分擠土樁
先鑽孔後打入。
③擠土樁
打入樁。
7、按製作工藝分
①預制樁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是在工廠或施工現場預制,用錘擊打入、振動沉入等方法,使樁沉入地下。
②灌築樁
又叫現澆樁,直接在設計樁位的地基上成孔,在孔內放置鋼筋籠或不放鋼筋,後在孔內灌築混凝土而成樁。
與預制樁相比,可節省鋼材,在持力層起伏不平時,樁長可根據實際情況設計。
8、按截面形式分
①方形截面樁
製作、運輸和堆放比較方便,截面邊長一般為250~550mm。
②圓形空心樁
是用離心旋轉法在工廠中預制,它具有用料省,自重輕,表面積大等特點。國內鐵道部門已有定型產品,其直徑有300mm、450mm和550mm,管壁厚80mm,每節長度自2m~12m不等。
⑶ 樁基礎工程按照施工方式可分幾種
樁基礎工程按照施工方式可分為預制樁和灌注樁。
預制樁是通過打樁機將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樁打入地下。
預制樁的優點是材料省,強度高,適用於較高要求的建築;其缺點是施工難度高,受機械數量限制施工時間長。
灌注樁,首先在施工場地上鑽孔,當達到所需深度後將鋼筋放入澆築混凝土。
灌注樁的優點是施工難度低,尤其是人工挖孔樁,可以不受機械數量的限制,所有樁基同時進行施工,大大節省時間;其缺點是承載力低,費材料。
⑷ 樁基礎的種類,形式以及施工工藝有哪些
樁基礎的種類:
按受力狀態分:摩擦樁(不嵌岩)、端承樁(可嵌岩、可不嵌岩);
按施工方式分:挖孔樁(可人工、可機械)、鑽孔樁(沖擊鑽、迴旋鑽)。
施工工藝:
1、人工挖孔樁
人工挖孔樁,工程名詞,用人力挖土、現場澆築的鋼筋混凝土樁。人工挖孔樁一般直徑較粗,最細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夠承載樓層較少且壓力較大的結構主體,目前應用比較普遍。樁的上面設置承台,再用承台梁拉結、連系起來,使各個樁的受力均勻分布,用以支承整個建築物。
人工挖孔樁施工方便、速度較快、不需要大型機械設備,挖孔樁要比木樁、混凝土打入樁震能力強,造價比沖錐沖孔、沖擊錐沖孔、沖擊鑽機沖孔、迴旋鑽機鑽孔、沉井基礎節省。從而在公路、民用建築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挖孔樁井下作業條件差、環境惡劣、勞動強度大,安全和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場地內嚴禁打降深抽水,當確因施工需要採取小范圍抽水時,應注意對周圍地層及建築物進行觀察,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樁基施工
樁基施工時應按現行有關規范規程並結合該工程的實際情況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確保樁基施工安全有序進行,深度大於10米的樁孔應有送風裝置,每次開工前送風5分鍾;
樁孔挖掘前要認真研究地質資料,分析地質情況對可能出現的流砂、流泥及有害氣體等情況,應制定針對性的安全 防護措施
樁護壁採用c25混凝土,鋼筋採用r235;
第一挖深約一米,澆注混凝土護筒,往下施工時以每節作為一個施工循環(即挖好每節後澆注混凝土護壁);
為了便於井內組織排水,在透水層區段的護壁預留泄水孔(孔徑於水管外徑相同),以利於接管排水,並在澆注混凝土前於以堵塞,為保證樁的垂直度,要求每澆注完三節護壁須校核樁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除在地表墩台位置四周挖截水溝外,並應對孔內排出孔外的水妥善引流遠離樁孔。在灌注樁基混凝土時,如數樁孔均只有少量滲水應採取措施同時灌注,以免將水集中一孔增加困難。如多孔滲水量均大,影響灌注質量,則應於一孔集中抽水,降低其他各孔水位,此孔最後用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挖孔時如果遇到涌水量較大的潛水層層壓水,可採用水泥砂漿壓灌卵石環圈將潛水層進行封閉處理;
挖孔達到設計標高後,應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平整,無松渣、污泥及沉澱等軟層;
未盡之處嚴格按現行國家規范規程施工。
鑽孔灌注樁
灌注樁系是指在工程現場通過機械鑽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並在其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又可分為沉管灌注樁、鑽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鑽孔灌注樁是按成樁方法分類而定義的一種樁型。
成樁工藝
按成樁工藝,鑽孔灌注樁可以分為:
干作業法鑽孔灌注樁;
泥漿護壁法鑽孔灌注樁;
套管護壁法鑽孔灌注樁。
⑸ 樁基的分類有哪些
(1)按承載性質分:摩擦型樁和端承型樁。
(2)按樁身材料分:混凝土樁、鋼樁、組合材料樁。
(3)按樁製作工藝分:預制樁和現場灌注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