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施工預算的編制步驟
不管採用哪種編制方法,施工預算的編制一般均按以下步驟進行:
1、收集資料
編制施工預算之前,首先應掌握工程項目所在地的現場情況,了解施工現場的環境、地質、施工平面布置等有關情況,尤其是對那些關繫到施工進程能否順利進行的外界條件應有全面的了解。
然後按前面所述的編制依據,將有關原始資料收集齊全,熟悉施工圖紙和會審記錄,熟悉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了解所採取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措施,熟悉施工定額和工程量計算規則,了解定額的項目劃分、工作內容、計量單位、有關附註說明以及施工定額與預算定額的異同點。
了解和掌握上述內容,是編制好施工預算的必備前提條件,也是在編制前必須要做好的基本准備工作。
2、計算工程量
列項與計算工程量,是施工預算編制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其所費時間最長,工作量最大,技術要求也較高,是一項十分細致而又復雜的工作。
施工預算的工程項目,是根據已會審的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規定的施工方法,按施工定額項目劃分和項目順序排列的。有時為了簽發施工任務單和適應「兩算」對比分析的需要,也按照工程項目的施工程序或流水施工的分層、分段和施工圖預算的項目順序進行排列。
工程項目工程量的計算是在復核施工圖預算工程量的基礎上,按施工預算要求列出的。除了新增項目需要補充計算工程量外,其他可直接利用施工圖預算的工程量而不必再算,但要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要求,按分部、分層、分段進行劃分。
工程量的項目內容和計量單位,一定要與施工定額相一致,否則就無法套用定額。
3、查套施工定額
工程量計算完畢,經過匯總整理、列出工程項目,將這些工程項目名稱、計量單位及工程數量逐項填入「施工預算工料分析表」後,即可查套定額,將查到的定額編號與工料消耗指標,分別填入「施工預算工料分析表」的相應欄目里。
套用施工定額項目時,其定額工作內容必須與施工圖紙的構造、做法相符合,所列分項工程名稱、內容和計量單位必須與所套定額項目的工作內容和計量單位完全一致。
如果工程內容和定額內容不完全一致,而定額規定允許換算或可系數調整時,則應對定額進行換算後才可套用。對施工定額中的缺項,可借套其他類似定額或編制補充定額。編制的補充定額,應經權威部門批准後方可執行。
填寫計量單位與工程數量時,注意採用定額單位及與之相對應的工程數量,這樣就可以直接套用定額中的工、料消耗指標,而不必改動定額消耗指標的小數點位置,以免發生差錯。
填寫工、料消耗指標時,人工部分應區別不同工種,材料部分應區別不同品種、規格和計量單位,分別進行填寫。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便於按不同的工種和不同的材料品種、規格分別進行匯總。
4、工料分析
按上述要求將「施工預算工料分析表」上的分部分項工程名稱、定額單位、工程數量、定額編號、工料消耗指標等項目填寫完畢後,即可進行工料分析,方法同施工圖預算。
5、工料匯總
按分部工程分別將工料分析的結果進行匯總,最後再按單位工程進行匯總,並以此為依據編制單位工程工料計劃,計算直接費和進行「兩算」對比。
6、計算費用
根據上述匯總的工料數量與現行的工資標准、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台班單價,分別計算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費,三者相加即為本分部工程或單位工程的施工預算直接費。最後再根據本地區或本企業的規定計算其他有關費用。
7、編寫編制說明
施工預算書的編制與整理當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後,需要將其整理成完整的施工預算書,作為施工企業進行成本管理、人員管理、機械設備管理及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一份經濟性文件。完整的施工預算書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1)基礎施工預算怎麼省擴展閱讀
施工預算內容包括:
1、分層、分部位、分項工程的工程量指標;
2、分層、分部位、分項工程所需人工、材料、機械台班消耗量指標;
3、按人工工種、材料種類、機械類型分別計算的消耗總量;
4、按人工、材料和機械台班的消耗總量分別計算的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台班費,以及按分項工程和單位工程計算的直接費。
『貳』 基礎工程量怎麼算
問題一:基礎工程量的計算 回填工程量=挖土工程量-埋設的基礎、墊層等
挖土工程量=截面積*長度=(3+0.2-0.6)*(2+0.15*2)*160=A
條型基礎工程量=[0.4*1+(0.4+2)*0.6/2+2*0.4]*160=B
墊層=(2+0.15*2)*0.2*160=C
自己計算哈,不懂在問我哈
問題二:磚基礎工程量計算 10分 磚基礎工程量計算:
1.磚基礎工程量包括的范圍
條形磚基礎工程量為基礎牆體積與大放腳體積之和。
磚柱獨立磚基礎工程量為基礎部分柱身體積與大放腳體積之和。
2.工程量計算方法
(1)磚牆磚基礎
計算公式: 磚基礎工程量=磚基礎長度×磚基礎斷面面積
1)磚基礎長度的確定。
外牆磚基礎按外牆中心線長度;內牆磚基礎按內牆凈長線計算。遇有偏軸線時,應將軸線移為中心線計算。
2)磚基礎斷面面積確定。
磚基礎斷面面積=基礎牆厚度×基礎高度+大放腳折算斷面積 或
磚基礎斷面面積=基礎牆厚度×(基礎高度+大放腳折加高度)
3)大放腳折算斷面積。
磚基礎大放腳分為等高式和不等高式兩種。等高式放腳,每步放腳層數相等,高度為126mm(兩皮磚加兩灰縫);每步放腳寬度相等,為62.5mm(一磚長加一灰縫的1M4),灶斗其大放腳折算斷面積為A、B兩部分疊加為矩形的面積。
不等高放腳,每步放腳高度不等,為63mm與126mm互相交替間隔放腳,每步放腳寬度相等,為62.5mm;其大放腳折算斷面積為A、B兩部分疊加為矩形的面積.?
4)大放腳折加高度。
大放腳折加高度是指磚基礎大放腳部分斷面面積折算為和基礎牆等厚的牆高度,即:
5)基礎大放腳折加高度及斷面面積,可按表查取。
在計算時應注意,設計圖紙中,往往習慣以60mm或120mm標注大放腳的放出高度及放出寬度,工程量計算時,均按表計算。當設計圖紙中的不等高大放腳為非標准63mm與126mm互相交替間隔放腳時,亦可按前面講述的每層放高、放寬數據,根據設計圖紙的規定計算大放腳斷面面積。
在工程量計算時,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嵌入基礎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防潮層等所佔的體積不予扣除,但靠牆暖氣溝的挑磚亦不增加;穿過牆基的孔洞,其洞口面積每個在0.3m3以上的洞口應予以扣除隱咐磨,其洞口上的混凝土過梁或磚平碹亦應另列項目計算。
3.磚柱磚基礎
(1)矩形磚柱柱基計簡返算公式:
V矩=A×B×H+V放
式中,V矩一一矩形磚柱磚基礎工程量(m3);
A、B一一矩形磚柱截面的長、寬尺寸(m);
H一一矩形磚柱磚基礎高度。自矩形磚柱磚基礎大放腳底面至磚基礎頂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
V放一一矩形磚柱柱基大放腳折算體積(m3),查表7―4或7―5得到。
(2)磚圓柱柱基計算公式:
V圓=лD2×H1+D2×H2+V放
式中,V圓一一磚圓柱磚基礎工程量(m3);
D一一磚圓柱直徑(m);
H1――磚圓柱自大放腳上面至基礎頂面(即分界面)的高度(m);
H2――大放腳的總高度,按各階高度的標准值計算(m);
V放一一矩形磚柱柱基大放腳折算體積,查表得到。
4,例子
基礎平面示意圖
基礎剖面示意圖
【解】
(1)定額工程量磚基礎工程量計算如下:
V=磚基礎斷面面積×(外牆中心線長度+內牆凈長度)V=[0.72×0.5+(0.72-0.24)×0.5+0.24×0.5]×[(12+6)×2+5.76]m3=30.07m3套用基礎定額4-1。
(2)清單工程量計算方法同定額工程量。
礎單工程量計算見表。
...>>
問題三:房屋基礎工程量計算 基礎有很多內容,先是平整場地(按首層建築面積計算),然後開始挖基礎土方分為挖基坑和溝槽,(溝槽、基坑的劃分:底寬3m以內且底長大於寬3倍以上的按槽計算;底面積在20m2以內的按基坑計算;)對於清單量是直接算按墊層底面積乘以開挖深度。對於定額量則要另計工作面和放坡系數。像獨立基礎這樣的就得挖一個坑所以算基坑,像基礎梁你則要挖一條長長地溝槽,那麼你就得計算溝槽的挖方量。。挖完之後就得澆築水泥了,這些的算到混凝土工程里,然後就得基礎回填了,就是把土在回去。基礎回填的工程量就是挖的定額量減去基礎的體積(基礎梁,獨立基礎的,柱子的==之類的) 具體的內容推薦你去看05的定額規范
問題四:怎樣算獨立柱基礎工程量 5分 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川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
問題五:基礎工程量預算方法 1、獨立基礎工程量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2)獨立基礎體積(3)、獨立基礎墊層基模板(4)、獨立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獨立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獨立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獨立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承台基礎
問題六:工程量計算公式 很簡單,工程量不外於點、線、面、體,其對應的計算公式:
按個數算的,你去一個個的點吧;
按長度計算的話,一段段的加吧;
按面積計算的話,基本上是長*寬,還有的其他形狀的應該也會計算;
按體積計算的話,最基本的是長*寬*高。
問題七:怎樣計算挖基礎土方工程量 一般土方,清單中按投影面積*挖土深度計算,不考慮工作面和挖土放坡。定額中實際套價時採用的計算規則是,考慮工作面,即架立模板、土坡支護等所工作所必須的工作空間,還有挖土放坡,這個定額規則中有規定,比如最普通的一二類土,挖土放坡從1.2m深開始,坡度1:0.33。這個就是計算的基本思路了。 計算公式一般用V=1/3h(S上+√(S下*S上)+S下)
問題八:如何快速計算工程量 一、平整場地:
→ 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2)、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3、注意事項
(1)、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按外牆外皮線外放2米計算。計算時按外牆外邊線外放2米的圖形分塊計算,然後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線×2=外放2米面積」 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這樣的話計算時會出現如下難點:
①.劃分塊比較麻煩,弧線部分不好處理,容易出現誤差。
②.2米的中心線計算起來較麻煩,不好計算。
③.外放2米後可能出現重疊部分,到底應該扣除多少不好計算。
(2)、清單環境下投標人報價時候可能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計算平整場地的工程量,每邊外放的長度不一樣。
二、大開挖土方
1、 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
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
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牆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牆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築面積)。
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
①.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
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
(1)、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2)、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3)、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4)、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
槽底寬度在3m以內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者為地槽,其餘為挖土方。
三、滿堂基礎墊層
1、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
(1)、素土墊層的體積
(2)、灰土墊層的體積
(3)、砼墊層的體積、
(3)、墊層模板
2、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方法
(1)、素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素土墊層體積=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2)、灰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灰土墊層體積= 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3)、素砼體積的計算:基礎墊......>>
問題九:圍牆基礎工程量怎麼算 按工序計算一下!一是人力挖基槽(或機械挖)二是砌築圍牆基礎(有砼基礎、片石基礎、灰土基礎、磚基礎)而後回填基礎土方!
按清單要求計算工程量,基礎的剖面面積乘基礎的總長度,就是圍牆基礎的總方量,(注意區分什麼材料。什麼砂漿!)然後根據以上內容到定額內找到相應的子目套用!
問題十:一棟房子工程量如何計算?求步驟!! 10分 工程量的計算要有明確的思路,先算哪部分後算哪部分,統籌安排計算工程量,提高計算效率,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1、計算平整場地(即為一層建築面積)
2、計算建築面積(分別計算每一層的建築面積然後求和)
3、基礎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基礎土石方、基礎的砌築)
4、砌築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外牆、內牆以及零星砌體)
5、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分為預制和現澆兩種。其中預制的主要項目為預制過梁和模板;現澆的主要項目有:圈樑、過梁、構造柱、單梁、板、樓梯、雨篷等及其模板)
6、樓地面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室內各類整體和塊料面層、樓梯面層、台階、散水、、坡道、踢腳地溝等)
7、裝飾工程的工程量計算(外牆裝飾、內牆裝恭、天棚裝飾、零星裝飾等)
8、屋面工程的工程量計算(保溫找平層、保溫層、防水找平層、防水層、雨水管等)
9、門窗工程的工程量計算(木門框、扇製作,安裝,運輸。刷油,五金和門鎖安裝;塑鋼窗的製作和安裝)
10、其它工程的工程量計算(主要包括:垂運費、腳手架、大型機械進出場、超高費、垂直封閉等
『叄』 怎麼做工程預算
做工程預算有兩種方法:
1、定期預算:
在這一預算中,為下一財政年度制訂一個隨時期推移而改動最少的計劃。一般來說,每年度的預期總費用是按月、按要素成本的活動優勢分攤在全年中的。
這樣月「工資」作為預期成本的1/12簡單分攤在各個月份上,而銷售的季節性波動,要求多一點關注營銷和生產成本以及在波動的過程中成本的變化。
2、連續(滾動)預算:在這一預算中,准備一個試驗性的年度計劃,其中第一個季度按月份詳細准備,二、三季度的計劃准備相對較為簡略。
而第四季度的計劃只有一個大概輪廓,每月(或者也許是每季度)該預算都要通過增添下個月(或季度)所要求的詳細情況來加以修訂,並且加上一個新的月份(季度),以這種方式使計劃向前延伸至一年。
這種編制預算的程序圖順應環境的變化和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是非常理想的。因為它迫使管理人員不論處在當前財政年度的哪一階段,都要不斷為新的一年考慮具體的條件。
定期預算對於處在穩定行業的公司來說常常是令人滿意的,因為這些公司可以對計劃期間作出相對精確的預測。
(3)基礎施工預算怎麼省擴展閱讀:
一、工程預算的作用
1、確保工程造價的科學性
在工程造價控制工作中工程預算為起點,先後經歷計算、評價等過程,最終編訂成相應的工程文件。當所設計的預算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便可編訂成為投資計劃書,成為簽訂合同和貸款合同的基礎。
另外,合理工程預算的開展對於保證施工工程科學性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為施工工程及產品的資金運作計劃建立完備檔案。
因此,工程預算也是投資者確立投資意向及企業之間簽訂合同的重要基礎。在建築工程預算確立後,經國家相關部門審核若科學、合理,便可由銀行發放貸款,通常數額不超過設計定額。
2、有助於編制建築施工設計圖
建築施工設計圖的預算主要是指,在設計施工圖階段,對預期成本進行計算和評估的過程。編制施工圖預算的過程,先要依照國家工程量規則,對所批準的圖紙進行工程量的計算。
然後,按照各預算定額統計直接費用、間接費用;最後,通過這些數值得出工程成本,並得出技術經濟指標。另外,項目投標的報價及資金的結算兩個過程的順利完成是企業確立成本評估的前提。
3、保障建築工程成本的合理性
工程造價控制中工程預算的有效進行是在科學施工設計圖的基礎上開展的,科學施工設計圖的完成需要將施工圖紙、規范的組織設計和各工程計算費用有效結合。
在建築工程成本的預算過程中,要以定量的對材料、金額、勞動量和機械設備等進行表示。可以說,建築工程預算是對材料、金額、勞動量和機械設備的具體計算。
科學的工程預算能夠保障建築工程成本的合理性,而科學施工設計圖則能保證工程預算的准確性。
二、計算工期
工期定額的工期一律以日歷天數為計算單位。單位工程的工期是指基礎工程破土開工之日起,完成全部工程或定額子目規定的內容,並達到國家驗收標準的全部日歷天數。
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造成的工程停工,經當地建設主管部門核准,可按實際停工和處理的天數順延工期;因重大設計變更或建設(發包)單位簽證後,可按實際停工天數順延工期。
實行冬季施工地區,由於施工技術不允許或經濟不合理,不能繼續施工的,經建設(發包)單位同意,可按實際停工天數順延工期,但順延天數,II類地區不得超過採暖期40%。III類地區不得超過50%。
三、工程建設定額
所謂「定額」是指從事經濟活動時,對人、財、物的限定標准。如定員(定工時),定質(定質量)、定量(定數量)、定價(定價格)等,工程建設的產品價格是國家採取特定的方法和形式,即工程建設定額來確定的。
工程建設定額是建築工程預算定額、綜合預算定額、核算定額、建築安裝工程統一勞動定額、施工定額和工期定額等的總稱。它是實行「三算」制度的基礎。
常言設計有概算,施工有預算,竣工有決算,這「三算」都是按照工程建設定額進行編制的。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定額是實行經濟核算和編制計劃垢依據,也是現代化科學管理的基礎和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