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樂理知識-常見節拍的節奏
導語:節奏是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音樂中節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音樂發展的力量源泉。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樂理知識—常見節拍的節奏,歡迎大家參考!
無論是西方音樂還是東方音樂,都將節奏視為音樂最重要的因素,從最初原始的音樂直到最現代復雜而豐富的音樂都離不開節奏。可以這樣說,沒有節奏就沒有音樂。嚴格而訓練有素的節拍及節奏感,是古今中外許多音樂教育家培養訓練學生樂感的重要環節之一。 那麼,究竟什麼是良好的節奏感呢?就其本質而言,音樂的節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種方式。節奏運動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相對應,它具有強烈的情感效應和獨特的表現功能,因而節奏不僅包含運動時間的長短—時值,還包含運動幅度的緩急—速度等因素。對節奏各因素的敏銳感受和准確表達即可認為是良好的節奏感。它是形成音樂感知和音樂理解的條件和基礎。節奏感的訓練就是要培養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內心節奏感,以達到加快識譜速度,形成節奏意識,獲得基本的音樂體驗及音樂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節拍感的訓練
人們對音樂節奏的節拍感,實際上就是一種內心體驗的律動感。這種律動本來就存在於人們的自身之中。在生理方面,它表現於心臟的跳動、行走、語言、哭泣、呼吸動作等。在心理方面,則表現為種種心理反映和運動覺。這一切就是人內心節奏節拍感的基礎,使之進而形成音樂所特有的節奏—節拍體系。節拍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正確掌握周期性出現的節拍重音,培養良好的律動感及節拍感,並能准確把握各種拍子所表達的基本音樂特徵。 在常見的節拍中,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其他拍子的基礎,二拍子是強弱的均勻出現,體現了節奏的剛健性和平穩性,而三拍子則是強弱弱的不均勻出現,體現的是節奏的動力性和流暢性。因此,節拍訓練應從基本的二拍子和三拍子開始。兩個二拍子結合產生了四拍子,由於次強拍的出現,使本來相對短小的強弱交替延長了一倍,節奏就會更寬廣舒暢,更具有歌頌性和抒情性。兩個三拍子結合產生了六拍子,一種是慢的,一種是快的。慢速的六拍子基本情緒與三拍子相似,只是由於次強拍的出現而使音樂的動感更強,也更加流暢。快速的六拍子由於其特殊的結構,每小節兩個強拍的二拍子特性及強弱弱規律表現出的三拍子特點,使快速的六拍子既具有平穩活潑的性格,又具有流暢動盪的特點。另外,還有二拍子與三拍子的結合產生的混合拍子及只有強拍沒有弱拍的一拍子等等。
節拍感的訓練是節奏感訓練的初級階段,可以選用節拍感明確的節奏讓學生感受到節奏是規范在節拍之中的,每一拍有幾個音,每音之間的長短組合關系怎樣,然後通過擊拍、揮拍,身體律動等方式來體驗強弱規律,從單拍子入手全面掌握常用拍子。在實際訓練中,節拍往往是與節奏的訓練交織在一起的,因此,節拍感的訓練需要貫穿於節奏訓練的始終,使學生由淺入深地在內心逐步形成一個敏銳准確的節拍感。
二、節奏型的認、讀、聽、寫訓練
音樂中的節奏形態非常多樣,節奏構成千變萬化,但其基本形態歸類起來並不很復雜。如果掌握了基本的節奏型,從簡到繁,循序漸進,其他一些較復雜的節奏就不難掌握了。每一種節奏型都有各自的形態、名稱、讀法、寫法。如在音樂中最常使用的節奏型有:均分型、附點型、切分型、組合型、連音型等,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將每種節奏型進行內部組合並讓學生加以記憶。例如在參考綜合各種方法後,對於基本節奏型,可以分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和以附點四分音符為一大拍兩類。每一類又有五種劃分,即:基本劃分、附點劃分、後附點劃分和特殊劃分(各種連音)。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奏型主要運用於四二、四三、四四等拍子中,以附點四分音符為一大拍的節奏型主要運用於八三、八六拍這一類型的節拍中。所有這些常用節奏型,一定要在訓練中做到會認、會讀、會聽、會寫。有的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對單個節奏型反應遲緩,造成顧此失彼,所以一定要強化對節奏型的印象,把每個常用節奏型深深印在腦海里,只有這樣才可能發展多個節奏組合的快速模仿與記憶。為了使學生掌握節奏型,首先要使學生從道理上認清各種不同節奏型的基本形態和時值比例關系,然後能讀出其音響;其次不管是單純的節奏練習還是樂曲中出現的各種節奏都能准確地聽出來;最後還要求能用正確規范的記譜法寫出各種節奏。在這個過程中,良好的節奏記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節奏的記憶分為感性和理性兩方面,所謂感性記憶就是學生不假思索,憑借自己對節奏的律動感覺,將所給的節奏快速念出,感性記憶主要適合於節奏模仿訓練,但對太多的節奏組合,感性記憶則顯得力不從心了。理性記憶就是學生將所給的節奏型都做出反應並快速再現,理性記憶主要適合於節奏聽記,但記憶過程略顯呆滯,不利於多個節奏的組合記憶,所以,將兩種記憶方式結合運用將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有了一定的節奏基礎和記憶方法後,先從簡單的節奏組合開始練習,逐漸增加節奏型的難度和節奏組合的長度,由單一型向綜合型過渡,由基本節拍節奏向較難的節奏節拍過渡,由單聲部節奏向多聲部節奏過渡。這一切的訓練,都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練習,始終堅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三、節拍節奏的音樂性訓練
音樂的節奏與旋律一樣,也需要有呼吸感和詠唱感。節奏可以獨立表現一定的音樂形象,因此所謂的節奏節拍感,並不是機械地表現時值長短或節拍重音,雖然這些也很重要,但它們只是節拍節奏感的一部分,它還應該包括如樂句的處理與起伏、節奏的語感、多聲部節奏的交錯與均衡、各種音符及休止符多種表現意義等等。而這些內容從某種意義講更為重要,因此,單純的節拍節奏訓練並不宜太多,應主張多在實際的音樂作品中進行技術練習。在節奏與音高組成的綜合織體中培養學生的節拍節奏感,使學生在體會到節拍節奏的緊張度和動力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音樂傾向性,逐步提高對音樂的記憶力、鑒賞力和表現力,讓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充滿著生命的節奏活力。這才是節拍節奏感訓練的最終目的。
拓展:基本樂理知識科普
第一章、音名與唱名
樂音
在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音。這些音有的聽起來纖細,有的聽起來粗獷。有的顯得柔和,有的卻顯得低沉……真可以說是千姿百態,變化無窮。音樂就是一門音的藝術』。
根據聲音產生的規律,我們可以把音分成兩大類:一類叫做樂音(樂字讀作yu6),另一類叫做噪音。樂音有固定的音高,又和諧、又好聽。鋼琴、電子琴、小提琴、二胡等樂器奏出的音,人們在唱歌時發出的音都屬於樂音。音樂世界主要是由樂音組成的。
音名唱名
為了稱呼音樂中所使用的樂音,人們採用了七個英文字母。這七個字母的排列是從C開始,依次為CDEFGAB,這就叫音名。而在唱歌的時候,我們用do、re、mi、h、s01、h,si來唱出樂譜上的音,這就叫唱名。音名與唱名既有聯系,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各自運用於不同的場合,使用時要多加註意。
在中國民樂中有特定的調式,即五聲調式,五聲即:宮、商、角、徽、羽五聲。
基本音級
循環使用CDEFGAB七個音名,這些以七個音名為名稱的音就是基本音級。
半音全音
音與音之間最小的音高距離叫半音,兩個半音構成一個全音。在簡譜中,7、1之間3、4之間是半音。
第二章、音符和休止符
音符
樂譜中表示音的長短的符號叫音符,在簡譜中用1、2、3、4、5、6、7表示。
平時在樂譜中常見到的音符有:全音符。如5 - - - 。二分音符 如5 - 。四分音符 如5。八分音符如5 。十六分音符 如5 。
音符相互之間的長短關系,就跟它們的名稱一樣:全音符=2個二分音符=4個四分音符=8個八分音符=16個十六分音符。
休止符
樂曲中的音響並不是一直不停的,有時中間會有間斷,出現無聲的時間,這時,就用另一類符號——休止符來表示。休止符的名稱與音符名稱相似,簡譜中用0表示。常用的有:全休止符0000。二分休止符00,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 0。全休止符的長度相當於全音符。二分休止符的長度相當於二分音符,等等。
附點音符
有的音需要延長一定的時間,記譜時就在這個音符的右邊點上一個小圓點,這個小圓點就叫附點。這個音符也就被稱作附點音符。附點增加原來音符時值的一半。常用的附點音符有:附點四分音符 附點八分音符 等等。
附點休止符
知道了什麼是附點音符,你也就知道什麼是附點休止符了,附點休止符同樣也是增加原來休止符時值的一半:
延音線 延長號
要延長某個音的時間,除了用附點之外,還常用另外的兩個方法。一個方法是用延音線把幾個音高相同的音連在一起,演奏的時候,這幾個音加起來奏成一
個音。如:5---∣5--- 。
另一個方法是在音符的上方加一個延長號。延長號的樣子像一個眼睛 ,它表示可以根據需要自由延長這個音的時間。延長號也可以用在休止符上。
變化音級
音樂中除了七個基本音級以外,還有許多把基本音級升高或降低的音,它們叫做變化音級。在念變化音級的時候,要把『升」或『降』字讀出來,比如升4、降5等等。
為了區別於變化音級,基本音級也叫做本位音。
變音記號
把基本音級升高,降低或回復本位的`記號叫做變音記號。簡譜中使用的變音記號一共有五種:
升記號 # 表示把基本音級升高半音。它的形狀有點類似斜寫的漢字『井』。
降記號 b 表示把基本音級降低半音。它的形狀有點類似英文小寫字母b。
重升記號x 表示把基本音級升高一個全音。它的形狀似一個叉。
重降記號 bb 表示把基本音級降低一個全音。它由兩個降記號合在一起而成。
還原記號 表示把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到基本音級,也就是還原到本位音。所以還原記號也可以叫做本位號。
念重升或重降的變化音級時,同樣要把『重升』或『重降」兩個字讀出來。比如『重升1』、『重降6等。
調號
打開琴譜,我們可以看到1=D 、或1=G的字樣,這是簡譜中的調號,1=D表示該曲是D調,即1音是D音。
臨時記號
變音記號是直接寫在音符前面的,這種變音記號叫做臨時記號。臨時記號只對與變音記號 同音高的音起作用,而且只限於一小節內,過了小節就失去作用。
第三章、節拍和節奏
節奏
音樂世界中的音,不僅高低起伏翻動,而且長短也千變萬化,形成輕重緩急的效果,人們把音的長短關系及特定的強弱關系總稱為節奏。
在生活中,許多事物也會有規則地進行運動。比如我們呼吸的起伏,時鍾的擺動,列車行進時車輪的滾動……。所以節奏這個詞,也廣泛運用於音樂以外的領域。
節拍
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常把某些詞說得比其他詞重一些。在音樂中同樣有這種情況,某些音會比其他音強一些,形成重音。而且,音樂中重音的出現是有一定規律的,往往是定期的反復。強音與弱音有規律地交替出現,便形成了節拍。
節奏與節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又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有人把節奏比喻為旋律的『骨架』,而把節拍比喻為旋律的『脈搏』,你能理解這樣的比喻嗎?
小節 小節線 終止線
根據強音、弱音交替出現的規律,可以把音樂分成一個個長度相同的部分。從一個強音到下一個強音之間的部分,就叫做小節。小節是用一根直的短線劃分開的,這根直線叫小節線,它總是在小節的強音前面。而在段落結束或整首樂曲結束時,必須用並排的雙條直線來表示,這叫終止線。寫的時候還必須把右邊的那根線寫得稍微粗一點。好,現在請你看看琴譜,樂曲結束時的終止線是不是一條細,一條粗?
拍號
說起拍號,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因為彈奏曲子時如果不先看清拍號,那一定會彈得亂七八糟。在音樂中,構成節拍的單位叫『拍」,表示小節長短的類型時,則是用『拍子』這個詞。一小節中有幾拍就叫幾拍子。拍號就是用來表示拍子的記號。它由兩個阿拉伯數字來表明,上面那個數字表示一小節有幾拍,下面那個數字表示以哪一種音符作為一拍。拍號寫在樂譜的開頭部分,緊挨在調號的後面。
這二種記號的排列順序是:先調號,再拍號。( 拍號一般只寫一個,除非中間更換拍號)。
拍號應該怎樣來讀呢?一般採用先上後下的讀法。這種讀法首先確定了這是個幾拍子的曲子。不過,也常常聽到先下而上的讀法,這種讀法也可以。但要注意不能把拍號讀作幾分之幾拍,因為拍號不是數學中的分數。
單節拍 復節拍 混合節拍
在小節內,帶有重音的單位拍叫強拍,不帶重音的單位拍叫弱拍。在下面的文章中,用 ●○記號分別表示。
一小節內只有一個強拍,叫做單節拍。哪些是單節拍呢?單節拍有兩種:一種是二拍子,它的強弱規律是一強一弱(●○)。另一種是三拍子,它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
把幾個相同的單節拍合在一起,就成為復節拍。復節拍中,除了第一拍是強拍以外,其他的重音叫次強拍,也就是稍稍強一點的意思。復節拍包括:四拍子強 弱 次強 弱(●○○○)六拍子強 弱 弱 次強 弱 弱(●○○○○○)以及九拍子和十二拍子等。
如果把不同的單節拍合在一起,就成為混合節拍。混合節拍也含有強拍與次強拍,不過它的強弱次序可能有兩種或三種。比如五拍子,是二拍子和三拍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它可能是2+3, (●O O O O) 也可能是3+2。(●O O O O)除了五拍子以外,七拍子也屬於混合節拍。
節拍的種類有那麼多,你都能記住嗎?可以首先記住最主要的拍子——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的強弱規律。
弱起 不完全小節
有的樂曲是從強拍開始的,稱為強起。也有的樂曲是從弱拍開始,或者是從強拍的後半部分(稱作弱位)開始,這就叫弱起。弱起樂曲開始的音會形成一個不完全的小節,那麼在寫譜時,也常常把最後一小節寫成不完全小節,頭尾兩小節加在一起,正好合成一個完全小節。
第四章、時值個連音
時值
時值是指音符或休止符所佔的時間長短。
切分音
我們已經知道,在正常情況下,節拍的強弱是有一定規律的,不過有時這種規律也會改變。有些特殊的音雖然開始於弱拍或者弱位,但它一直延伸下去,把後面的強拍或強位都包括進去了。這樣一來,強音的位置就起了變化。這種特殊的音稱作切分音。
三連音
在第二章里我們就已經說到:音符時值的劃分,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這樣來分的。如果不按這個規律,而是自由地等分,這時所用的音符就叫做連音符。寫在譜上的連音符很容易辨認,它們都帶有幾等分的數字。
在連音符中,最常用的要算是三連音了。三連音是用三個音符平均奏出兩個同樣形狀音符的時值。
㈡ 節拍的基本樂理知識
樂理中的節拍[Meter] 是衡量節奏的單位,在音樂中,有一定強弱分別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時間重復出現。下面就跟隨我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節拍的基本樂理知識吧!
節拍的基本樂理知識(一)
詞目:節拍
拼音:jié pāi
英文:Meter
基本解釋:
[Meter] 是衡量節奏的單位,在音樂中,有一定強弱分別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時間重復出現。如 2 / 4 、 4 / 4 、 3 / 4 拍等。
節拍的基本樂理知識(二)
1. 樂曲中周期性出現的有一定強弱分別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節奏的單位。
唐 張祜 《感王將軍柘枝妓歿》詩:“畫鼓不聞招節拍,錦靴空想挫腰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嬌娜》:“公子命彈《湘妃》。婢以牙撥勾動,激揚哀烈,節拍不類夙聞。”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十章:“大約她們的風琴被砸壞了,她就用手打著節拍,用自己的歌聲輕輕伴奏。”
2. 比喻有規律的進程。
《朱子語類》卷四四:“蓋其言合節拍,所以雖言而人不厭之。” 朱自清 《執政府大屠殺記》:“那警笛聲甚是凄厲,但有幾乎一定的節拍,足見司令者的從容!”
節拍的基本樂理知識(三)
節拍,樂曲中表示固定單位時值和強弱規律的組織形式。又稱拍子。每小節中強拍和弱拍的循環稱二拍子;強拍、弱拍 、弱拍的循環稱三拍子。表示每小節中基本單位拍的時值和數量的記號,稱拍號。拍號的上方數字表示每小節的拍數,下方數字表示每拍的時值。
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為1拍 ,每小節有 2 拍。拍號中時值的實際時間,應視樂曲所標速度而定。在不同節拍類型中,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叫做單拍子,如2/4、2/8是單2拍子,3/4、3/8是單3拍子。每小節有一個強拍並有次強拍的叫做復拍子。 如 4/4、6/8是復 2 拍子,9/8、9/16是復3拍子。
單位拍時值相同而拍數不同的單拍子組合在一小節內,叫做混合拍子。例如5/4是由2/4+3/4或3/4+2/4組合而成,7/8是2/8+2/8+3/8或3/8+2/8+2/8組合而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