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年執業醫師考試《生理學》如何備考
「2019年公衛執業醫師《生理學》如何備考?」供考生參考。更多執業醫師考試經驗技巧內容可以關注網校【執業醫師欄目】!
生理學每個章節基本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它概況了人的所有系統的生理功能,按照人體的相互聯系密切的系統歸類,可以本科目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運輸營養,包括細胞的基本功能、心血管、血液,主要是通過血液循環來營養人體的各個器官。
1.細胞的基本功能:四種轉運方式是必須掌握的。生物電現象中要知道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概念和特點,並清楚電位是如何變化的,興奮性的五期特點要理解,閾值、閾電位和動作電位的關系需要理解掌握。骨骼肌的收縮功能是需要了解其機制的。
2.血液:血液的組成和相關概念是必須記住的,它是學習血液的基礎。血細胞重點掌握紅細胞生理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並且知道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抗凝和纖溶以了解為主,血型和凝集反應是必須掌握的。
3.血液循環: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指標要知道其概念,心動周期的過程按照規律記憶法相對比較簡單,心肌的生物電現象可以與細胞生物電現象對比學習記憶,二者的機理是差不多的。要知道動脈壓和靜脈壓的含義,了解其影響因素以及三種微循環通路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組織液的生成及影響因素應該熟悉,對了解水腫有很大的幫助。心血管活動的調節中必須掌握迷走和交感兩種神經的調節作用和兩種壓力感受器,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
第二部分是攝取能量,通過呼吸獲得氧氣,通過消化和吸收將外部能量轉為己用,最後通過尿將代謝物排出。
1.呼吸:了解肺通氣的原理,知道吸氣末和呼氣末肺內壓等於大氣壓,理解掌握彈性阻力和順應性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基本肺容積和肺容量的概念必須掌握。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熟悉其過程,掌握其中的要點即可。呼吸運動的調節必須掌握。
2.消化和吸收:必須掌握各種物質在胃、小腸、大腸內的吸收,以及唾液、胃液、胰液、膽汁的主要作用。其它內容要熟悉了解。
3.能量代謝和體溫:知道基礎代謝率和影響代謝的因素,掌握四種散熱方式,和體溫調節。
4.尿的生成和排出:要知道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重吸收的作用,涉及的基本概念要清楚其含義,尿生成的調節要重點掌握。知道血漿清除率的含義。
第三部分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功能。
1.神經系統功能:神經系統是相對比較復雜的,需要多讀多理解,幾個關鍵點是必須記住的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對比,正反饋和負反饋,特異投射系統和非特異系統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內臟痛和牽涉痛,腱反射和肌緊張,小腦三個功能區的主要作用,四種語言活動功能障礙。
2.內分泌功能:掌握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旁素、降鈣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胰島素的作用。
第四部分是生殖,從男性和女性兩個角度來說。
要知道睾酮、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分泌的高峰期。
《生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此科目與臨床醫學聯系密切,生理學其實並不是太難,學好生理學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記憶,切忌死記硬背,並注意前後的聯系。生理學不難學在於它的規律性比較強,只要掌握其規律,那麼就能通過規律將相應的內容推理出來,與之相關的變化也就掌握了。
『貳』 生理學重點知識有哪些
(1)坐骨神經受刺激後產生動作電位。動作電位是在原有靜息電位基礎上發生的一次膜兩側電位的快速倒轉和復原,是可興奮細胞興奮的標志。
(2)興奮沿坐骨神經的傳導。實質上是動作電位向周圍的傳播。動作電位以局部電流的方式傳導,在有髓神經纖維是以跳躍式傳導,因此比無纖維傳導快且「節能」。動作電位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是「全或無」式的,動作電位的幅度不因傳導距離增加而減小。
(3)神經-脊髓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實際上是「電-化學-電」的過程,神經末梢電變化引起化學物質釋放的關鍵是Ca2+的內流,而化學物質Ach引起中板電位的關鍵是Ach和Ach門控通道上的兩個α亞單位結合後結構改變導致Na+的內流增加。
(4)骨骼肌細胞的興奮-收縮的耦聯過程。是指在以膜的電變化為特徵的興奮過程和以肌纖維機械變化為基礎的收縮過程之間的某種中介性過程。關鍵部位為三聯管結構。
有三個主要步驟:電興奮通過橫管系統傳向細胞深處;三聯管結構處的信息傳遞;縱管結構對Ca2+的貯存、釋放和聚集。其中,Ca2+在興奮-收縮耦聯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5)骨骼肌的收縮:肌細胞膜興奮傳導到終池--終池Ca2+釋放--胞質內Ca2+的濃度增高--Ca2+與肌鈣蛋白結--原肌球蛋白變構,暴露出肌動蛋白上的活化點--
處於高勢能狀態的橫橋與肌動蛋白--橫橋頭部發生變構並擺動—細肌絲向粗肌絲滑行—肌節縮短。肌肉舒張過程與收縮過程相反。由於舒張時肌漿內鈣的回收需要鈣泵作用,因此肌肉舒張和收縮一樣是耗能的主動過程。
『叄』 基礎醫學的生理生化怎麼復習才最有效
生理生化的復習方法:
1、以課本為本,以考綱為綱,把課本吃透。考題肯定是根據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據某家出版社的教輔材料出。平常的考試題目,幾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課本中找到原型——當然經過多層的綜合和深化。
2、三遍讀書法。第一遍應該以整體瀏覽為主,爭取明白全書概要,不要求理解每個具體知識點;第二遍才細致的理清重點難點;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記憶背誦知識點。這樣三遍下來,這本書才算基本上看過了。
3、書看得差不多了,知識體系也整理好了,接下來開始做題。做題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質量,再求數量。
4、背題。所謂背題,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並不是說一定就要把整個題目背下來。而是做了以後,把做過的練習冊.試卷等等都保存起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看。
5、復習中需要閱讀大量的學習資料,想讓閱讀更有效率的同學,可以通過《精英特全腦快速閱讀軟體》來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堅持就會有收獲,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