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基礎打不牢的下一句是什麼
擴展閱讀
建築圖基礎b6什麼意思 2025-02-12 13:19:15
微信上買票兒童怎麼拿票 2025-02-12 13:14:28
兒童惡心嘔吐怎麼辦 2025-02-12 13:13:08

基礎打不牢的下一句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09 09:14:18

❶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是指什麼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是指高大的建築物基礎不牢會發生像地動山搖般的垮塌。要盯著基層打基礎,基層是社會的細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只有眾多細胞是健康的,並充滿活力,社會肌體才會是健康的、富有生機的。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句話是俗語,本意是指高大的建築物,基礎不牢會發生像地動山搖般的垮塌,比喻做任何事情,沒有見識的基礎,就很難取得成功。

基礎的相關名言

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我認為這是學好數學的秘訣,蘇步青、教育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實,並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美的品質,蘇霍姆林斯基。

計算機在數學研究中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藉助計算機解決數學問題將激勵人們去尋求更好、更簡單的方法,也加深人們對數學本質特徵的認識,還推動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人工智慧的發展。周海中。

❷ 有關打基礎的名言(或者諺語、俗語)和事例!

一、有關打基礎的名言有:

1、要想上梯子必須從底下爬起。——德國諺語

2、倘想達到最高處,就要從低處開始。——美國諺語

3、就算你是特別聰明,也要學習,從頭學起。——屠格涅夫

4、要想造就成高深的學問,就得從字母學起。——日本諺語

5、只有平日多學習,多積累,才有可能產生高水平的創作。——王梓坤

6、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我認為這是學好數學的秘訣 。——蘇步青

7、要想學問大,就要多讀、多抄、多寫。要記住,一個人想要在學業上有所建樹,一定得堅持這樣做卡片、摘記。——吳晗

二、有關打基礎的事例有:

1、王羲之與墨池

從小跟從書法家衛失人學書法時就懂得苦練基本功的重要,十二歲時他就開始鑽研書法論著。成人後,認真臨摹名家手跡,因為日認練字不輟,筆硯就在屬於前池塘里洗,天長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變成一池墨水。由於他重視基礎,基本功孔實,所以後來達到書法的高峰,被人尊為書聖。

2、契訶夫時刻記筆記

有一次,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乘車外出旅行,在途中,同車的旅客閑聊時說了一句很生動的話,引起了契訶夫的注意。他想立即把這句妙語記下來,不巧因為走得急筆沒帶在身上。

正在他為難的時候,靈機一動,將火柴劃著,隨後將它熄滅,利用火柴棍上燒焦的余灰,把那個旅客的話語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他才如釋重負。契訶夫之所以寫出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名篇,這與他平時注意語言積累,打下牢固基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陶宗儀積葉成書

元末明初時的陶宗儀進士落榜後,常利用田間勞作休息時間,坐在田埂邊上看書。看一陣書,就放下書本,走到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下,扯下樹葉在上面寫下。待到片片樹葉上寫滿了字的時候,他把它們小心翼翼放在大樹下晾著,然後將它們存貯在瓦罐中。

他日復一日,不斷寫書積累。十幾年間,竟然積滿了數十瓦罐。到了晚年,他讓學生們挖出那些瓦罐,指導他們把樹葉記載的資料,抄錄整理,編寫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輟耕錄》。

4、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時珍為完成《本草綱目》,他搜羅百氏,采訪四方,深入民間,不恥下問。耗盡半生心血,歷時二十七年,三易其稿,終於寫成了這部巨著。

❸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出處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本意是指高大的建築物,基礎不牢會發生像地動山搖般的垮塌,比喻做任何事情,沒有見識的基礎,就很難取得成功。要盯著基層打基礎。基層是社會的細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只有眾多細胞是健康的,並充滿活力,社會肌體才會是健康的、富有生機的。因此,各級黨組織要重視基層基礎工作,要始終把基層建設擺到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當前,在抓基層建設上,大家反映最多也最突出的就是會議多、文電多、大項活動多。
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在「少」字上做文章。採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減少會議、減少文電,可開可不開的會不開,可發可不發的文電不發,能夠用其他形式替代的,就不開會、不發文電。特別是要嚴格控制會議的規格,能減少的盡量減少,能壓縮的盡量壓縮,更不能借開會的名義遊山玩水、發放福利、請客送禮。
要著眼問題求突破。基層是工作的重心,要維護好群眾的利益,必須下大力解決基層建設中的難點問題。因此,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盯著基層的問題做工作,不解決問題不撒手,既不能因「盯」有困難而卻步,又不能因「盯」得疲勞而放棄,更不能因「盯」有微效而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