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物理基礎差怎麼辦 快速提高物理成績的方法
高中物理可以說是理科中最難的一科了,如果物理基礎差就得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並加以努力。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物理提高成績的方法,供參考。
三個基本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預習
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預習。有的同學不注重聽課前的這一環節,會說我在初中從來就沒有這個習慣。這里我們需要注意,高中物理與初中有所不同,無論是從課程要求的程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
在每次上課前,抽出一段時間(沒有時間的限制,長則20分鍾,短則課前的5、6分鍾,重要的是過程。)將知識預先瀏覽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上所要學習的知識,做好上課的知識准備和心理准備;二則可以使我們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有的同學感到聽課十分吃力,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預習可以培養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要知道以後進入大學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這些可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應該逐漸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主動聽課
有人將我們的聽課分成了三種類型:即主動型、自覺型和強制型。主動型就是能夠根據老師講課的程序主動自覺地思考,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難點和重點進行推理性的思維和接受;自覺型則是能對老師講課的程序進行思考,能基本接受講解的內容和基礎知識,對難點和重點一般不能進行自覺推理思維,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這一過程;而強制型則是指在課堂學習中,思維遲緩,推理滯留,必須在老師的不斷指導啟發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
有的同學總是感到困惑,說「上課時注意了聽課,就忘了記筆記;而記了筆記,就又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了」。對此,我們應認識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聽課是主要的方面,記筆記是輔助的學習手段。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記筆記呢?我認為,我們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老師的「課堂語錄」,也不應該將「記筆記」變成「板書復印」。筆記中我們要記的內容應該有:記課堂重點、記課堂難點、記課堂疑點、記補充結論或例題等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記課堂「靈感」等等。總之,我們應該有摘要、有重點地記。
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後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
我推薦: 高中物理怎麼才能開竅
基礎知識,用知識結構圖去復習
因為用課本去復習基礎知識有很多的缺點,所以速度慢而且效率低。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比較高效的復習基礎知識的工具,那就是知識結構圖。大家可以把一本書的所有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給畫到一張圖上,這樣的話方面快速高效復習基礎知識。
用錯題本做好反思總結
大家應該能夠感覺得到,平時練習的題目很多都差不多的,因為高中物理知識點本身數量有限。所以,我們要多進行反思總結,要保證之前所做過的題目不再錯。因為在高考的時候,物理試卷上的題目在平時的時候都做過,而且做過不止一遍。如果真正能夠做好反思總結的話,那麼物理得滿分也是很輕松的。
怎麼去反思總結呢?最好的工具就是錯題本。很多的學生在用錯題本,但是沒有感覺到錯題本的效果,那是因為大家沒有正確地整理和利用錯題本。在整理錯題本的時候一定要加上反思總結,有時間就拿出來看看,這樣的話才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② 高三物理基礎差該如何提高
到了高三,發現自己物理科的基礎比較差,如果盲目學習,不僅浪費時間,還不能得到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三物理基礎差的提高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物理基礎差的提高方法
深刻理解並掌握基礎知識
很多高三學生對於高考的認識都存在誤區,認為高考題都是難題,所以平時復習的時候主要抓了難點內容,做練習題的時候也會選擇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其實高考考察的重點是基礎知識,所以高三的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還是要把重點放在基礎內容上面。再者說了,不管是什麼學科,都是從基礎一點點學的,只有基礎扎實了,才能學懂難的知識。
高三復習物理的時候,最好是以課本為主,根據高考大綱的要求,研究基礎知識,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做到熟練運用、爛熟於心。
學會運用基礎知識
在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我們要學會知識的應有,這樣才能在考試中拿到分數。對於課本中的典型問題,要深刻理解,並學會解題後反思:反思考點到底是怎麼與題意結合在一起的。這樣不僅能夠深刻理解這個問題,還有利於擴大解題收益,跳出題海。
解一道復雜的物理題,思索的過程,就是自問+自答的過程。
自己問自己,題目的這段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考什麼?要用物理課本上的哪個知識點來分析它?解決它?課堂上有老師引導著我們,帶著我們分析,課下我們只有自己問自己,自己帶著自己去分析了。
很多學生做作業就特別被動,就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有一些題做錯了,錯因是什麼?也不認真分析答案,更不用說與課題筆記做個對照了。做老師布置的作業,本身是一個復習的過程,是一個強化知識的過程,兩者並沒有割裂開,也不應該割裂開;兩者是統一的,都是消化知識、吸收知識的過程。
課堂筆記中的一些口頭作業也應該看看,比如老師課堂上讓我們總結下機械能與動能定理的研究對象,電場線的基本性質,左右手定則的使用法則,等等。有時候我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覺得聽了一遍就認為掌握了,可在考試中考題略作變形,我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課堂上老師講過的題沒有搞扎實,所以我說同學們要耐得住寂寞,把筆記認真看看,多看幾遍,即使你覺得很無聊;不過對你的學習確實是有幫助的。
物理考試卷子的特點是命題綜合,特別是分值較高的解答題,總是三四個章節的內容綜合到一起命題。如果你覺得自己某個章節學得很不好,不用擔心,照樣可以拿其他知識點的分數。比如,物理里一道靜電場中涉及到碰撞的問題,如果你碰撞的動量守恆定律的方程忘了,不要擔心,畢竟它只是一個碰撞的過程;這道題還有其他的過程,比如,在電場中勻加速的過程,還可以通過牛頓運動定律求解計算,這一步的分數不要白白給丟了。只要你去些電場力的方程,對物體受力分析,都能夠拿到對應的分數。
課前認真預習。
想提高物理考試成績,基礎一定要掌握的牢。很多基礎差的學生,聽課很吃力,主要是因為前面落下了很多內容。因此,請做好預習工作,在這一點上,不要學班裡的學霸們,他們不預習,是因為他們考點掌握的很牢固了。在課前,抽出時間獨立地閱讀教材,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一方面是培養自學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把這部分可能需要用到的前期所學的內容回顧一下;以便於課堂上老師提到的時候自己想不起來,跟不上教學節奏。
從聽課效果來看,帶著預習的問題來聽課,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們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更容易緊跟老師講解的思路。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
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在王尚原來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最好的場合就是課堂。同學們想一想,咱們大部分的物理解題思維、解題切入點、研究方法,都是課堂上老師們傳授的。鍛煉思維能力,同學們最需要做的事兒,我認為就是跟著課堂老師講解的思路,另外,還要積極思考老師提問的問題,聽課最忌諱的就是坐馬觀花,被動地等著老師講答案。最好同學們還要有超前意識,在老師講解的時候想一想,下一步老師要分析什麼了?為什麼?
同樣,課下同學們做題時,遇到問題不會處理了,不會做了,想不要著急看答案,要明確是什麼地方卡住了?哪些考點不會使用?接下來做什麼?同學們去聯想下,課堂上老師講解這部分例題的時候,是怎麼找到切入點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思路,一定要跟上;課下做作業遇到問題了,反思下課堂上老師講題的過程和切入點的尋找方法。王尚的很多文章中都提到過,課堂聽課與課下做作業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扶持的過程,不能割裂開。
定期整理學習筆記,復習學過的知識。
物理思維的培養,需要沉積的過程,而定期整理溫習筆記,是這個過程的很好促進。在課下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
課堂的學習筆記,一定要簡明、易看、讓自己課下復習的時候一目瞭然。另外,學習筆記還要做到定期溫習,算是溫故知新吧,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通過筆記的梳理與考試卷子的分析,同學們還應整理同一類物理題的切入點。
高三物理的備考計劃
一、注重物理基本功的訓練
這種基本功應包括: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熟練記憶和透撤的理解;對頭腦里已形成的正確知識能夠與習題有機地結合,即把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而要做好這些,教師首先就要持一種穩扎穩打的態度,不能“急功近利”。學習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
二、明確高考物理考查范圍
考試說明是根據高中物理新教學大綱制訂的,是高考試卷命題的依據。考試說明中對考查的知識范圍、各種能力以及試卷結構、各知識點佔分比例、試題題型和難易程度等均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學習考試說明,就是首先要明確哪些知識是不作要求的,哪些知識是有要求的。學習考試說明還要明確不同知識點的不同要求。考試說明對知識點的要求分為Ⅰ、Ⅱ兩個層次。而Ⅰ、Ⅱ這兩個層次與試題的易、中、難卻不能作簡單的對應。實際上兩個層次的知識僅僅說明了其在高中物理內容中的地位,Ⅰ層次知識為高中物理中的基礎知識,Ⅱ層次知識為高中物理的重點核心內容。
三、學會自我總結
用新知識和新方法來調整、潛化原有的認識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而加高學習物理的台階;選做的例題或作業不宜太難,以免喪失信心;對自己想當然的錯誤經驗要想方設法找出原因,並及時糾正;要從生活實際中積累正確的分析物理的方法,從較低層次開始,經多次反復,循序漸進地使知識擴展和加深,這樣能力也得到提高。其次要樹立信心。物理學習的目的是通過掌握知識來培養思維和研究方法,提高科學素養。物理學習過程,需要從分析單一的物理過程轉向會分析復雜的過程,要將研究實實在在的物體轉變為特定的物理情景中物理模型。
提高高三物理成績的建議
把每章的知識點都總結出來,歸納一下,列各表什麼的,看到題要知道是考哪塊的知識,每塊知識之間有什麼聯系,比如求速度是有哪幾種辦法、公式能得出來,求加速度又跟什麼有關,在聯合體內所給的條件,就能正確的下手,其實主要考的就是綜合能力,就是知識之間的聯系。不要死記公式,概念,要明白最根本的原因
要重在理解學好物理,應該對所學的知識有確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識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或者是經過推理得來的。獲得知識,要有一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這個過程,頭腦里只剩下一些乾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識,思維也得不到訓練。要重在理解,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
要學會運用知識學到的知識,要善於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還是死的,不豐滿的,而且不能在運用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要在不斷的運用中,擴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識,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做好練習做練習是學習物理知識的一個環節,是運用知識的一個方面。每做一題,務求真正弄懂,務求有所收獲。下面是我國物理學家嚴濟慈先生的一段話,希望同學們能記住他的教誨。
“做習題可以加深理解,融會貫通,鍛煉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道習題做不出來,說明你還沒有真懂;即使所有的習題都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說明你全懂了,因為你做習題時有時只是在湊公式而已。如果指導自己懂在什麼地方,不懂又在什麼地方,還能設法去弄懂它,到了這種地步,習題就可以少做。”
一、多作圖
物理題目往往都是先給一個實際問題,然後要求學生將其物理背景分析出來,畫出示意圖無疑對迅速理解題目的意思有很大幫助。示意圖能給我們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比如力學裡面的運動問題,受力分析問題,電磁學裡面,線圈如何轉動啊,磁力線方向啊,你不畫出示意圖根本就不能做出題目,除非你的腦子里有個圖。圖畫出來了,自然要聯繫到要對這個圖作標注,這就引出下個問題。
二、多標物理量
這個題目究竟用到了哪些物理量,你都要把它們標注在這個示意圖上,大小,方向,施受性質,都要給出來。當然方向一般是假定的,你可以在最後求的結果中數值的正負來判斷方向。
三、多導公式
公式在計算中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定理,還有剛才標注的物理量,列出方程,計算得到結果。但是有時候的最終計算公式實際是你自己推導出來的,這個就需要你理論基礎比較扎實,其實只要多加練習,這個是沒什麼問題的。
四、少想當然
③ 高三物理基本從零開始 怎麼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高三物理基本從零開始 怎麼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前提條件:先把數學學好。因為數學是物理的基礎和工具。
(1)把物理中的定義、法則、定理和定律等熟記
(2)把物理知識間的關系搞清楚
(3)多做題,熟能生巧。
(4)做綜合性的題
(5)實驗,在學習物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能加深我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培養能力。
高三女生怎麼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學習的本質是記憶,現在可以利用一些工具軟體來幫助訓練提高學生自身記憶能力,從而大大增強學習效率,比如有專業的訓練快速閱讀和快速記憶。
怎麼才能提高初三物理成績?具體些
一種方法:大量做題
另一種方法:大量做題
怎麼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物理不需要做太多題,但是一定要把各類題都做至少一次,物理講求小兒精悍,不像數學有那麼大計算量。只要不斷的去研究例題,並可以適當改變題目,然後再做,那樣就是最高境界了。
怎樣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一、學好物理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基礎知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基本概念(定義),基本規律(定律),基本方法。
如:對於「凸透鏡」一節的概念的理解,「透鏡」就是可以讓光「透」過的光學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製成的。關於「凸透鏡」「凹透鏡」的定義則從透鏡的形狀和「凹、凸」兩個字的形狀上找相似點,而關於「焦點」則是利用凸透鏡會聚太陽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紙「燒焦」這個角度去考慮。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把學過的大量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單位記憶下來,成為自己知識信息庫中的信息。前面學過的知識,是後面學習的基礎。
反復自我檢查,反復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所以每次課後的復習,單元復習,解題應用,實驗操作,學期學年復習等,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二、 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物理思維的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為主,建立物理規律以演繹、歸納、概括為主,而分析綜合與比較的方法滲透到整個物理思維之中,特別是解決物理問題時,分析綜合方法應用更為普遍,如下面介紹的順藤摸瓜法,發散思維法和逆推法就是這些方法的具體體現.
(1)順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從已知條件推論其結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大多數的題目的分析過程都用到。
(2)發散思維法,即從某條物理規律出發,找出規律的多種表述,這是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從歐姆定律以及串並聯電路的特點出發,推出如下結論:串並聯電路的電阻是「越串越大,越並越小」 ,串連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並聯電路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 逆推法,即根據所求問題逆推需要哪些條件,再看題目給出哪些條件,找出隱含條件或過度條件,最後解決問題。
三、重視課堂上的學習上課。
開動腦筋勤於思考,沒有積極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們從初中開始,就要養成積極動腦筋想問題的習慣。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好題本和錯題集)
四、重視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鞏固
要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里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即時完成作業,有餘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准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要善於把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還是死的,只有通過具體運用,才能擴展和加深自己對的知識理解,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1.堅持獨立做作業
學習物理必須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這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學會分析物理過程
學習物理要重視物理過程的學習,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3.整理自己的學習資料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4.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5.歸納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節。
6.要正確使用數學工具: 數學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學習物理時,我們一定要正確地運用好這一工具。應用數學工具學習物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把概念、規律的數學公式,與用文字、語言敘述結合起來,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單從純數學關繫上理解公式,避免產生物理意義上的錯誤。例如,物質密度的定義式是ρ=m/v,我們能不能根據這個式子的數學關系,說物質的密度ρ與質量m成正比,與體積V成反比呢?不能,因為密度ρ是描述每種物質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鋁的密度是2。7 X 103千克/米3,不管把鋁做成小鉚釘,還是大鋁塊,ρ都是這個數值,怎能說它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種測量和計算密度的方法,即,當測出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就可利用這一公式計算出構成這一物體的物質的密度。
(2)在進行物理計算、推理時,要把物理計算和簡潔的文字說理結合起來,才能使解決問題的過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簡明嚴格。計算得到的結果,也要明確它的物理意義。
(3)要養成用作圖來表示物理過程和規律的習慣,如畫物體受力圖,簡單機械的力圖,晶體的熔解曲線,物體的運動情況圖,光路圖等。自覺學會按題畫圖,看圖識義,提高正確用圖的能力,克服做練習不畫圖,不用圖的壞習慣。
總之,學習物理就是:學知識,學方法,長能力 。在初中物理課中,我們不但要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還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科學觀察),培養從事生產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只要按照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學習階段,可以學得快而好,參加建設工作後,就具有獨立工作能力,有所創造發明。
高三女生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高三物理提分技巧
明天考物理。。。。。准高三的話還是多做題吧
如何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牢記課本,先把課本里的只是吃透,再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鞏固鞏固,多聯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