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美術生設計基礎是什麼
擴展閱讀

美術生設計基礎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05 13:40:52

❶ 美術設計專業學什麼

美術設計專業主要學習實用美術概論、基礎圖案、構成基礎、色彩、素描、國畫、廣告與科技動畫、動畫設計基礎、電腦美術、電視藝術概論等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美術、美術造型、影視藝術造型、計算機美術設計的基礎知識

美術設計與製作專業應備的技能:

1、具有廣告設計製作和影視動畫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和美術造型能力。

3、具有平面設計的能力,如廣告、商品包裝、櫥窗、標志、展示、書籍裝幀等。

4、掌握美術、美術造型、計算機美術設計、影視藝術造型的基礎知識,具備熟練的應用計算機相關軟體的能力。

專業方向:

美術設計主要包括:平面設計,環藝,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廣告設計,戲劇美術設計,建築設計(這7類基本包括了所有設計行業)

平面設計:封面設計,包裝設計,壁飾,插圖設計,招貼海報,標志設計,文字設計,陶藝設計(只要是平面都是平面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公共場所設計,展示設計(只要是規劃一個區域的具體樣子的都是環境藝術設計,如公園,室內,地鐵站等)。

工業設計:產品造型設計,(物體的外觀造型及功能設計,如珠寶,手機,汽車等)。

戲劇美術設計:舞台燈光,舞台設計,影視美術設計等服裝設計。服裝設計,人物化裝,發型設計平面設計,環藝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它只在培養單方面人才,而不是一名真正的設計師。

❷ 學美術的基礎是什麼

美術的基礎就是素描,色彩,速寫這三門。
1、素描:基礎課主要是《結構素描》和《人體素描》的課程,想陶冶情操的,扔掉素描,直接練水彩學國畫,傳統繪畫和攝影是比較典型和獨立存在的視覺藝術,繪畫這門技術實際上絕大部分是純理性的,純邏輯的。
繪畫會處理空間大小、剪影外形、內部幾何形等等;除了基本訓練外,還要開始學人體結構,要學習透視,要專門學習設計理論,
2、色彩:色彩的視覺因素包括有:明度、飽和度、要學習色彩理論和光色理論。
3、速寫:要經常練習。素描那些基礎就需要慢慢研究了,剛開始臨摹是少不了的。但是也要多用腦子想問題,這樣進步才會快。
帶著熱情,從基礎堅持練習,廣泛閱讀,求教名家都是必須的。 要多跟老師溝通,交流。這也會提高繪畫水平的。

❸ 什麼是美術基礎

素描是美術裡面基礎的基礎,學習色彩、速寫都必須要有素描的基礎在裡面。素描是通過黑白單色,通過明暗關系來展示繪畫對象的一種繪畫方式,學習素描1.要掌握打型的能力,通過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所畫對象的大致形體,2.掌握黑白明暗關系,這是素描的關鍵,可以塑造出對象的體積感,3細節刻畫,前兩步的基礎已經將一副素描的大體畫好了,通過細節刻畫使得畫面更加生動。

❹ 一個人的美術基礎指的是什麼,具體涉及哪些相關的東西或能力

答:一個人的美術基礎指的是對美術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基礎美術實踐能力的掌握,也就是經過一定的美術培訓,了解基本的透視、素描、色彩等基礎知識。

❺ 美術基礎有哪些希望有名師來教我!謝謝!(很急很急!)

美術基礎知識
一 中國畫內容
中國畫(亦稱國畫)是我國特有的畫種,由於民族性格、歷史文化傳統、審美以及繪畫材料和工具的不同,經過無數畫家的努力形成的、帶有民族特色的畫種,是世界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中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簡稱中國畫。
2中國畫的工具有哪些筆、墨、紙、硯。
3中國畫從題材上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類,從表現形式上可分為工筆、寫意兩種
4中國畫講究形式美,要求作品有「型神兼備」「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同時還十分重視用筆、用墨,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畫面空白的運用獨具特色。中國畫強調詩、書、畫、印所構成的完美的藝術整體效果。
5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
中國畫用墨有「墨分五彩」之說,即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
從筆含水分的多少,又有干濕之分,歸納為:干、濕、濃、淡四個字。
關於墨的方法有蘸墨法、潑墨法、積墨法
6中國畫用具:生宣紙、毛筆、襯紙、筆洗、調色盤、書畫墨汁、國畫或水彩顏色。
7中國畫中的筆法:中鋒、側鋒、逆鋒、順鋒。

三 工藝美術

1工藝美術品五個方面來欣賞評價:造型美、材質美、色彩美、裝飾美、工藝美。

2怎樣欣賞工藝美術作品?

答:一、造型美:指造型設計時,美的法則運用得體,結構、比例勻稱,外形及輪廓線優美,體現出時代精神。二、材質美:指通過巧妙設計加工,體現出材料質地的美感。例如:象牙雕刻、金銀製品、玉器等,分別具有各自材質的美。三、色彩美:指材料自身的色彩和附加的色彩所具有的共同美感。如:金、銀、木等製品自身色彩的美。編織品染色、彩色玻璃工藝品都具有加工形成的色彩美。四、裝飾美:指工藝美術品的圖案裝飾美,如雕花、彩繪等。五、工藝美:指製作技巧精緻或具有特殊風格而給予人的美感。

3《剔紅牡丹紋蓋碗》剔紅是元明兩代流行的一種雕漆工藝,製作方法是在漆胎上剔刻出所需要的紋樣,由於漆胎多為鮮明的紅漆,故又稱《剔紅》。明代早期的雕漆工藝品朴實大方。中期以後,刀法漸趨快利,紋飾日益繁縟。宮廷漆器作坊生產是明早期的代表作。

4《青銅奔馬》是1909年發掘出土的東漢青銅藝術珍品,體態矯健、昂首嘶鳴的奔馬,三足騰起,一足踏在一隻飛鳥上的這一充滿想像力的藝術構思突出地表現了駿馬非凡的速度和風馳電掣般的奔騰氣勢。

5《半山類型翁》半山類型彩陶是馬家窯文化的一個類型,因1923年受次發現於甘肅省和政半山而得名。造型穩重大方,器腹的紋飾嚴謹規整,並以黑色鋸齒紋作為鑲邊,這是半山類型彩陶突出的特點。

6《虎座鳥形骨架》這是戰國墓葬中出土的一個鼓架,是運用漆、雕、繪三種工藝手段,創造了一個十分實用同時又非常美觀的實用器具。

7〈黃花梨嵌楠木寶座〉明式傢具造型簡練、挺拔、用材考究,充分發揮材料本身的材質美,工藝十分精巧。

8〈唐三彩寶相花盤〉唐三彩,唐代三彩陶瓷的簡稱。低溫釉陶器。在窯爐燒成時,各種顏色互相浸潤,形成斑駁燦爛的彩色釉而獨具特色,裝飾是隋唐時期吉祥圖案——寶相花是一種富有寶仙之意,顯得十分華麗富貴。

9〈粉彩鏤空轉心瓶〉粉彩是一種釉上彩的瓷器,它的特點是由於在彩繪畫面的某些部分

採用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國傳統繪畫中沒骨法渲染,突出了陰陽、濃淡的立體感,所用色彩多以淡雅柔麗名重一時。乾隆時期的珍品色彩亮麗華貴,造型精巧,瓶肚圖案鏤空,瓶心可轉動,體現了古代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

〈竹絲編織提籃〉竹篾工藝品。製作過程:先把竹子刻削成粗細勻凈的篾絲,經過切絛,刮紋、打光和劈細等工序,編結成各種精巧的生活日用品,課本上的竹絲編織提籃是清代竹編工藝精品,造型方中見圓,編織精美,色澤古樸典雅,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觀賞價值。

10郵票:是人們郵寄郵件時表明以負郵資的憑證。分類 1特種郵票2紀念郵票

郵票上印有國籍面值發行年份。它具有1實用價直2收藏價值 郵票收藏活動最初於19世紀60年代,開始於歐洲

11編制:是用條狀物通過穿、插、折、接等技巧來製作各種實用品和藝術品的簡易方法。

四 色彩知識

1三原色:紅、黃、藍;三間色:橙、綠、紫。

2色彩的三要素:純度、明度、色相,也叫基本屬性。

3色彩的冷暖傾向稱為:色性;色彩的冷暖是指人通過視覺對色彩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人們長期經驗中聯想的結果。

4例舉三種暖色:紅、橙、黃;三種冷色:藍、綠、紫。

5純色也就是相對單純的顏色不加調配的顏色如:紅黃藍

6灰色:經過多次調配的色,將多種純色混雜在一起會調出灰色,灰色也是多種顏色相互調配而產生的復色越是對比強烈的色相互調配越容易調出灰色。黑和白沒有春、灰差別,沒有色彩相貌差別的中性色彩,任何純色加白加黑兜會變灰。

純色和灰色所謂純色,也就是相對單純的色,不加調配的色,如紅、黃、藍、綠等。灰色也是多種顏色相互調配而產生的復色。黑和白是沒有純、灰差別,沒有相貌差別的中性色。

7冷色和暖色:在色相環上桔黃視為最暖的色,叫暖的基色 ,與之相對的藍色稱為冷色也較冷的基色,靠近冷色的部分稱為冷色區,靠近暖色的部分為暖色區,而且,從極色開始向左右呈逐漸弱甚至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用紅黃橙為主的畫面為暖色畫,用藍綠紫為主的畫面為冷色畫 。

冷色:沉靜、清爽、深遠、向後退。

暖色:熱烈、溫暖、醒目、向前進

紅、黃、藍三原色是色彩基礎。同中色配置:是用同一種顏色,以其深淺不同組成的色彩關系

8類似色配置是一種原色與含有這種原色成分的間色互相構成的色彩關系。

明亮色和深暗色:當白色的東西聚在一起連成片時,看上去明亮、清楚,而聚在一起的黑色東西看上去顯得少年深暗。

顏色的配置同種色配置:是用同一種顏色,以其深淺不同組成的色彩關系。類似色配置是以一種原色含有這種原色成分的間色互相構成的色彩關系。對比色配置:指不含有同一種顏色成分的色之間的配置,一個原色同另外兩個原色相加形成的間色成為對比色。

四 圖案

圖案的主要特徵

具有秩序的美感,也就是排列整齊,裝飾性強統一之中又有

五 雕塑

對外國雕塑作品的欣賞可以從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

1雕塑的主題。

藝術源於生活,生活也是創作的源泉。一件優秀的雕塑作品應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雕塑創作和其他藝術一樣還應高於生活,在主題上緊扣時代脈搏,宏揚時代旋律,這樣的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喜愛和認可,才能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2 雕塑的語言和形式美。

雕塑藝術有其特有的藝術語言。首先,它具有三維空間的體量感,不同於平面的繪畫,它是以在的體積佔有空間,通過立體的形象來表現藝術主題。其次,雕塑的藝術形象具有凝練性。雕塑的特點是把豐富的內涵凝縮為一個具體的形象。在雕塑形體的處理上要充分利用形式美的法則如:對稱、均衡、韻律感、裝飾性等,以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

3 雕塑的材料美。

材料以其自身的材質美感為主題服務,如歷史題材的作品宜選用石材、或鑄銅等材料,現代造型作品客人選用不銹鋼材料等。

【美術】

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空間開展的、表態的、訴之於人們視覺的一種藝術。十七世紀歐洲開始使用這一名稱時,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繪畫、雕刻、文學、音樂等。我「五四」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時,也具有相當於整個藝術的涵義。例如魯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釋「美術」一詞時寫道:「美術為詞……譯自英之愛忒。愛忒雲者,原出希臘,其誼為藝。隨後不久,我國另以「藝術」,一詞翻譯「愛忒」,「美術」一詞便成為專指繪畫等視覺藝術的名稱了。

【造型表現手段】

造型藝術中創造藝術形象的手法和手段。如繪畫藉助於色彩、明暗、線條、解剖和透視;雕塑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這些手法和手段,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這些造型藝術各自獨具的特殊的藝術語言,並決定了這些藝術各不相同的表現法則,關繫到塑藝術形象的成敗,以及藝術作品的感染力。藝術家對造型表現手段的規律性的不斷探索,精益求精,是使藝術創作能夠表現新的生活內容和滿足人們不斷發展的審美愛好的必要條件。

【黃金分割】

亦稱黃金律、黃金比例。在一條線段上,按照最佳長短比例,將此線段分割為長段與短段,或按此最佳長短線段的比例構成一個矩形的最佳的長邊與短邊的比例,即構成黃金分割。

【二度空間】

繪畫術語。指由長度(左右)和高度(上下)兩個因素組成的平面空間。在繪畫中為了真實的再現物象,往往藉助透視、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造成縱深的感覺和物象的立體效果,即以二度空間造成自然對象那種三度空間的幻覺。有些繪畫,如裝飾性繪畫、圖案畫等,不要求表現強烈的縱深效果,而是有意在二度空間中追求扁平的意味,來獲得藝術表現力。

【三度空間】

繪畫術語。指由長度(左右)、高度(上下)、深度(縱深)三個因素構成的立體空間。繪畫中,為真實地再現物象,必須在平面上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和縱深效果。

【質感】

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作品中表現出各種物體所具有的特質,如絲綢、肌膚、水、石等物的輕重、軟硬、糙滑等各各不同的質的特徵,給予人們以真實感和美感。

【量感】

藉助明暗、色彩、線條等造型因素,表達出物體的輕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覺。如山石的凝重,風煙的輕逸等。繪畫中表現實在的物體都要求傳達出對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實在感。運用量的對比關系,可產生多樣統一的效果。

【空間感】

在繪畫中,依照幾何透視和空氣透視的原理,描繪出物體之間的遠近、層次、穿插等關系,使之在平面的繪畫上傳達出有深度的立體的空間感覺。

【體積感】

繪畫術語。指在繪畫平面上所表現的可視物體能夠給人以一種佔有三度空間的立體感覺。在繪畫上,任何可視物體都是由物體本身的結構所決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塊面所組成的。因此,在繪畫上把握被畫物的結構特徵和分析其體面關系,是達到體積感的必要步驟。

【透視】繪畫法理論術語。「透視」一詞原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視是採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准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視圖。後遂將在平面畫幅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的科學稱為透視學。

【明暗】

繪畫術語。指畫中物體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物體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三種明暗狀態,稱三大面,即:亮面、中間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間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又顯現為五個基本層次,即五調子:① 亮面一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一中間面,半明半暗;③明單間交界線一亮部與暗部轉折交界的地方;④暗面一背光部分;⑤反光一單間面受周圍反光的影響而產生的暗中透亮部分。依照明暗層次來描繪物象,一直是四方繪畫的基本方法。文藝復興時期瓦薩里在其《美術家列傳》中就曾論述:「作畫時,畫好輪廓後,打上陰影,大略分出明暗,然後在單間部又仔細作出明暗的表現,亮部亦然。」歐洲畫家中倫勃朗是擅長明暗法技巧的大師。【輪廓】

造型藝術術語。指界定表現對象形體范圍的邊緣線。在繪畫和雕塑中,輪廓的正確與否,被視為對作品的成敗至關重要。

【構圖】

造型藝術術語。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並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色彩】

繪畫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各種物體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光量,作用於人的禮堂所顯現出的一種復雜現象。由於物體質地不同,和對各種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使世間萬物形成千變萬化的色彩。

【色相】

色彩可呈現出來的質的面貌。自然界中各各不同的色相是無限豐富的,如紫紅、銀灰、橙黃等。

【色度】

指顏色本身固有的明度。如七種基本色相中,紫色色度最深暗,黃色色度最明亮。

【色調】

亦稱調子。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體表面籠罩在一種統一的色彩傾向和色彩氛圍之中,這種統一的氛圍就是色調。

【色性】

色彩的沒屬性。色彩基本分為暖色(也稱熱色)和冷色(也稱寒色)兩類。紅、橙、黃為暖色,給從以熱烈、溫暖、外張的感覺;綠、青、藍、紫為冷色,給人以寒冷、沉靜、內縮的感覺。

【筆觸】

指作畫過程中畫筆接觸畫面時所留下的痕跡。筆觸雖為一種技術因素,但也傳達出畫者的藝術個性和修養,因而,也是畫家藝術風格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國畫】

簡稱「國畫」。指在中國民族的土壤上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的中國民族繪畫。它是用毛筆、墨以及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按表現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花竹、禽鳥、畜獸、蟲魚、宮室等畫料。按表現手段和技法,可分為工筆、寫意、鉤勒、沒骨、設色、水墨等畫法。按幅面樣式,可以分為立軸、橫卷、冊頁、扇面等款式。中國畫十分重視筆墨,運用線條、墨色和輕重彩色,通過鉤皴點染,干濕濃淡並用,來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陰陽向背;並運用虛實疏密結合和「留白」等手法來取得巧妙的構圖效果。中國畫的空間處理也比較自由靈活,即可以用「以大觀小」法,畫重山疊嶂;也可以用「走馬看山」法,畫長江萬里。中國畫物別講示「形神兼備」、「氣韻生動」,不但主張要「外師造化」,而且還要「中得心源」,中國畫在畫面上還題寫詩文,加蓋印章,將詩文、書法、篆刻融為一體。

【西洋畫】

指區別於中國傳統繪畫體系的西方繪畫,簡稱西畫。包括油畫、水彩、水粉、版畫、鉛筆畫、鉛筆畫等許多畫種。傳統的西洋畫注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方法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並要求表現物體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色彩效果。

【油畫】

以易於油劑(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押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雕塑】

「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雕、、塑三種方法的總稱。以各種可塑的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木、石等材料、製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的形象。雕塑一般分為圓雕、浮雕兩種。由於用途的不同,也分為架上雕塑、紀念性雕塑、裝飾性雕塑、建築性雕塑等。

【工藝美術】

美術種類之一。指具有一定美術意味的工藝品製作,既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又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技術和藝術的統一。工藝美術分為兩類:①日用工藝。②陳設工藝。【書法】

①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②寫漢字的方法。中國書法根據漢字的造型規則,運用點畫構成各種形態以表情達意。有正(楷)、草、行、隸、篆(大篆、小篆)等各種書體。書法美的基本因素是點畫,其次才是由點畫組成的結體。故書法用筆至關重要,是對提按、藏露、轉折、輕重、緩急、方圓等矛盾關系的掌握和運用,須講究指忌浮滑輕薄。就能篇而論,書法美在於字里行間氣勢、節奏、韻律及其所傳達的意興情緒。各種書體均講究結構橫直安排有致,顧盼呼應;布局疏密得宜,首尾連貫。

【素描】

一種主要以單色線條和塊面來表現物象的繪畫形式。通常所為鍛煉繪畫基本功的手段,以訓練觀察和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明暗、質感、量感和空間感的能力。素描亦可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運用於創作。如畫家王式廓的作品《血衣》,即其一例。

【水粉畫】

用水調合粉質顏料描繪出來的圖畫。水粉顏色一般不透明,有較強的覆蓋能力,可進行深細致的刻畫。運用得當,能兼具油畫的渾厚和水彩畫的明快這二者的藝術效果。

【壁畫】

繪在建築物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分為粗底壁畫、刷底壁畫和裝貼壁畫等。壁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倫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畫,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壁畫創作十分繁榮,產生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我國自周代以來,歷代宮室乃至墓室都有飾以壁畫的制度;隨著宗教信仰的興盛,又廣泛應用於寺觀、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樂宮,至今大量保存著著名的佛教壁畫和道教壁畫遺跡。)

【漫畫】

繪畫種類之一,又稱諷刺畫。高速畫一詞來源於義大利文Caricare,義為誇張,後來演變為專指具有諷刺和滑稽意味的圖畫,即Caricature一詞。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諷刺、批評(或歌頌)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寫生】

中國畫傳統的術語。將描寫花、木、鳥、獸等生物的繪畫稱為寫生。如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在現代通常的繪畫用語中,凡是直接以實物、實景為對象進行描寫,統稱為寫生。

【速寫】

以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特徵的一種畫法。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❻ 美術設計需要有畫畫基礎嗎

不需要美術基礎,但是大多數的學校進入此專業後都要加試美術基礎,但是不會很難。大多數的大學此專業招生時都會分藝術生和理科生這兩類學生來分別對待。 所以如果很喜歡,以後想往這方面發展,建議自己報一個美術基礎班,比如素描或速寫等,對付加試完全足夠。也可以自己在家裡提前上網學習一些透視學、結構等知識,對以後的工業設計學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上了大學之後,在美術作圖設計方面就需要勤學苦練了,雖然入學時對這方面要求不高,但做大學畢業作品時,這個就有了絕對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