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礎底板鋼筋怎麼確定什麼方向的放在上層或下層
關於鋼筋上下層問題並不是通常意義上說的誰搭在誰的上面的問題,而是從受力角度來說的,總的原則就是讓主要鋼筋能夠充分受拉。對於板來說,分單向板和雙向板(1<長寬比<1.5,有的取<2)雙向板不說,雙向受力,就單向板來說,短向為主要受力方向,所以要把短向鋼筋放在外側,增大有效截面高度,也符合設計計算時的保護層厚度。對於基礎,因長方向沖切面積范圍以外的反力較大,通常也是長向的配筋面積也較大,應放在外側,也就是基礎底板下部。以上只是原則上這么做,並非硬性規定。實質單從受力角度來說,誰上誰下對承載力大小影響不大。因混凝土硬化後,鋼筋混凝土形成一整體,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一根鋼筋單純的搭在另一鋼筋上受力。板筋搭在樑上,是因為施工方便,若放在梁筋下也會造成板筋保護層過厚,有效高度變小,與設計假設不符。次梁筋搭在主樑上,是因為次梁通常比主梁矮,主梁相當於次梁支座,次梁在支點處負彎矩主導,因此要保證上部的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也就是要保證梁的有效高度;主梁在次支點處正彎矩為主,因此對上部鋼筋保護層要求可放寬(因為上部受壓)。如能保證受力區的有效高度不一定非要硬性規定誰在誰上。核心思想就是一要符合設計假定,二是要施工方便
㈡ 筏板基礎先鋪X向鋼筋還是Y向鋼筋
1.首先要看設計者在圖上有沒有說明,如有就照圖紙上要求的鋪設就行了。
2.平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是把短向鋼筋置於板厚的外側,也就是板底部先鋪短向後鋪長向,板頂部也鋪長向後鋪短向。在18g901—3第3—36頁有文字說明。
注意:在施工鋪設鋼筋時,一定要分清楚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樁基礎,不要搞混了…
㈢ 板筋應先放那個方向的鋼筋
如果是單向受力板,則先放受力鋼筋後放分布鋼筋。如果是雙向受力板(大部分現澆板是雙向受力板)下層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層鋼筋:長跨在下,短跨在上。
如果是通長設置的鋼筋一般:通長底筋,先放房間的開間方向(就是窄向),再放另一個方向(進深)的底筋;通長頂筋,先放房間的進深方向(就是房間寬的方向),再放另一個方向(開間)的頂筋;附加鋼筋,放置在同方向通長鋼筋的那一層的通長鋼筋之間與通長鋼筋同標高。
如果是荷載直接傳給地基(非樁基)的基礎筏板,鋼筋的布置原則與上述相反。
(3)基礎底板與樓板鋼筋先布哪個方向擴展閱讀:
板筋優化
有效的板筋優化不僅可以合理地組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挖掘材料潛能,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單機容量增大引發的負面效應。
此外,對比相同容量、同期開發的國內外水電機組可以發現,國內獨立設計的機組較厚重,國外設計的機組(如日立/馬卡古瓦,CE/清江)相對較輕薄。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國外對機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優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繼桁架優化方面取得的成果之後,國內一些單位陸續開展了板、實體優化方面的研究。
板筋結構是板、筋的有效組合,但板筋優化不是板、梁優化的簡單疊加。由於連接方式不同,板筋結構分為兩大類。
優化時,需要對其類型進行判別,並進行有針對性建模;同類型的板筋結構中,不同位置的承載板,分為拉壓板、彎板及混合板三種情況,需要選用不同的中間變數;梁、板、實體三種單元共存的模型中,應使自由度、優化變數滿足協調條件。
板筋優化牽扯到尺寸、形狀、拓撲三方面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准則法、規劃法或混合法。對於大型板筋結構,針對有限元模型進行優化時,需要保證演算法的穩定性。
㈣ 基礎底板鋼筋怎麼確定什麼方向的放在上層或下層
底板鋼筋與上部結構鋼筋受力是相反的,一般板的短方向是主受力向,上部結構短方向的鋼筋在下,長方向的鋼筋在上面,底板鋼筋則相反
㈤ 鋼筋工如何布置鋼筋
1、基礎底板鋼筋工藝流程:
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設鋼筋→綁扎→隱蔽驗收;
2、 現澆框架鋼筋工藝流程:
(1) 柱鋼筋綁扎
套柱箍筋→搭接綁扎(焊接)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 剪力牆鋼筋綁扎
立2~4根豎筋→畫水平筋間距→綁定位橫筋→綁其餘橫豎筋
(3) 梁鋼筋綁扎
1)模內綁扎:
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
2)模外綁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綁紮成型後再入模內):
畫箍筋間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在橫桿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樑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抽出橫桿落骨架於模板內
(4) 板鋼筋綁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5) 樓梯鋼筋綁扎
劃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
3、 剪力牆鋼筋工藝流程:
(1) 剪力牆鋼筋現場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理預留搭接筋→綁縱向筋→綁橫筋→綁拉筋或支撐筋
(2) 剪力牆採用預制焊接網片的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整預留搭接筋→臨時固定網片→綁紮根部鋼筋→綁拉筋或支撐筋。
㈥ 獨立基礎雙向鋼筋底部筋是先縱向呢還是橫向向
獨立基礎矩形單層雙向底板鋼筋先布置短向,後布置長向。因為X向和Y向分不請長向與短向,所以用先布置短向,後布置長向答之。
㈦ 條形基礎底板鋼筋綁扎先綁扎那個方向,交接出底筋那個在上那個在下
按照規范定義的條形基礎底板鋼筋,正截面尺寸寬度方向的是受力鋼筋,而沿長條方向的鋼筋是分布筋,受力鋼筋應緊貼保護層(靠墊層),所以,應先放寬度方向的受力鋼筋,後放沿長條方向的分布筋。至於綁扎,不分先後,必須滿扎。
㈧ 筏板基礎先鋪X向鋼筋還是Y向鋼筋
無論是高位板還是低位板,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
筏板基礎的選型應根據工程地質、上部結構體系、柱距、荷載大小以及施工條件等因素確定。
片筏基礎在地基反力的作用下,相當於一個倒置的鋼筋混凝土樓蓋,擴大了基底的面積,提高了基礎的整體性,能有效地調整地基的不均勻沉降。
(8)基礎底板與樓板鋼筋先布哪個方向擴展閱讀:
施工注意事項:
1、根據實際情況完善施工設計的相關規劃內容,做好整改和優化工作,使最終的設計圖紙擁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做足先期的准備工作,除了設計規劃的協商與敲定,還要將地基施工的先期處置的各項工作準備充分,包括防水措施、圍堰保護措施等初期施工准備,評估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採用合理規避和避險措施,減少不良影響。
3、做好地基筏板基礎的建設工程標準的制定,現場勘測檢查,加強預防性的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先期確立防範檢查和施工監管制度。
4、在地基施工現場布置好需要使用的各項工程設施,包括鋼筋以及預埋各種工程部件等,經過審核部門的檢查與審批,辦理好相關手續。
5、施工中所使用的電力和各種能源准備就緒,工程機械已開到現場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