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單樁與柱直接相連形成的樁基礎稱為什麼基礎

單樁與柱直接相連形成的樁基礎稱為什麼基礎

發布時間: 2023-06-02 08:08:50

㈠ 什麼是樁基礎

承台

樁與柱或墩聯系部分。承台把幾根,甚至十幾根樁聯系在一起形成樁基礎。承台分為

承台基礎高樁承台和低樁承台:低樁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進土中,高樁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高樁承台由於具有一段自由長度,其周圍無支撐體共同承受水平外力。基樁的受力情況極為不利。樁身內力和位移都比同樣水平外力作用下低樁承台要大,其穩定性因而比低樁承台差。高樁承台一般用於港口、碼頭、海洋工程及橋梁工程。低樁承台一般用於工業與民用房屋建築物。樁頭一般伸入承台0.1米,並有鋼筋錨入承台。承台上再建柱或墩,形成完整的傳力體系。近年來由於大直徑鑽孔灌注樁的採用,樁的剛度、強度都較大,因而高樁承台在橋梁基礎工程中已得到廣泛採用。

箱梁

內部為空心狀,上部兩側有翼緣,類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單箱、多箱等。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箱梁分為預制箱梁和現澆箱梁。在獨立場地預制的箱梁結合架橋機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後進行架設,可加速工程進度、節約工期;現澆箱梁多用於大型連續橋梁。目前常見的以材料分,主要有兩種,一是預應力鋼筋砼箱梁,一是鋼箱梁。其中,預應力鋼筋砼箱梁為現場施工,除了有縱向預應力外,有些還設置橫向預應力;鋼箱梁一般是在工廠中加工好後再運至現場安裝,有全鋼結構,也有部份加鋼筋砼鋪裝層。

其中鋼箱梁,又叫鋼板箱形梁,是大跨徑橋梁常用的結構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較大的橋樑上。外型象一個箱子故叫做鋼箱梁。鋼板箱形梁是工程中常採用的結構形式·為研究橫隔板間距對集中荷載作用下簡支鋼箱梁畸變的影響,通過設置不同數量橫隔板的簡支鋼箱梁,比較其在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畸變效應和剛性扭轉效應,得到最大畸變效應隨橫隔板數量的變化曲線·在箱梁腹板頂端施加集中荷載,按畸變、剛性扭轉、對稱彎曲和偏心荷載四種工況採用荷載分解的方法進行計算。

墩柱

土木工程中用於承載上部結構物的下部承重物。墩柱截面多為圓形,也有橢圓形、方形、曲線形、拋物線形等異性墩柱。在公路橋、鐵路橋、人行道等橋梁、立交橋、匝道橋、天橋等工程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樁基

由樁和連接樁頂的樁承台(簡稱承台)組成的深基礎(見圖)或由柱與樁基連接的單樁基礎,簡稱樁基。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底板
建築中的底板,即基礎底板:基坑挖到底以後開始打墊層,墊層以上的混凝土板就是基礎底板。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於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無需加鋼筋。如有鋼筋則不能稱其為墊層,應視為基礎底板。
這在建築基礎書籍及相關規范中均有解釋,如:

㈡ 什麼是地基、基礎、樁基、基樁

地基:就是整個建築的底面基礎,包括平面基礎和立柱基礎等;
基礎:本來也是指建築的地基等,但現在詞義已經擴大,泛指一切事物的根基,基本條件;
樁基:就是澆築的樁柱;
基樁:就是為了打基礎而打下的裝柱。

㈢ 土力學。你敢掛我嗎

有幾個我不是很確定,如果有錯希望交流

1:基礎:將結構所承受的各種作用傳遞到地基上的結構組成部分。
2: 地基:直接承托建築物的場地土層。
3:持力層:直接與基礎底面接觸的土層。
4:軟弱下卧層:持力層以下存在承載力明顯低於持力層的土層,稱為軟弱下卧層。
5:下卧層:持力層以下的其它土層
6:淺基礎:天然地基上,基礎埋置深度0.5~5m的一般基礎 (柱基或牆基)以及埋置深度超過5m,但小於基礎寬度的大尺寸的基礎。
7:樁基礎:由設置於岩土中的樁和聯接於樁頂端的承台組成的基礎。
8:軟弱地基:由軟弱土組成的地基稱為軟弱地基。
9:地基處理:指為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改善其變形性質或滲透性質而採取的人工方法。
10:復合地基:部分土體被增強或被置換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強體共同承擔荷載的人工地基。
11:土的三項基本指標:壓縮性指標、強度指標、承載力指標。
13:結合水:貯存在地下自由水面以上包氣帶中的水,結合水分吸濕水、薄膜水。
14:滲透性:土傳導液體或氣體的能力,常以滲透系數來度量。
15: 臨界水頭梯度:滲流水出逸面處開始發生流土或管涌時的界限梯度。
16:流沙: 飽水砂土因結構破壞而液化,砂土顆粒懸浮於水中流出。
17:管涌:土顆粒骨架間的細粒被滲透水流帶走,在土層中形成孔道,產生集中涌水的現象。
18:土的固結:土中孔隙水受壓而排出土體之外,同時導致孔隙壓力消失的過程稱土的固結。
19:地基承載力特徵值:指由載荷試驗測定的地基土壓力變形曲線線性變形段內規定的變形所對應的壓力值,其最大值為比例界限值。
20:基樁:樁基中的單樁。
21:擋土牆:承受土壓力,防止土體坍滑的建築物。
22:土壓力:擋土結構所受土體的側壓力。
23:臨塑荷載:地基中將要發生塑性變形時相對應的基底壓力。
24:臨界荷載:使地基中塑性開展區達到一定深度或范圍,但未與地面貫通,地基仍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滿足建築物的強度變形要求的荷載,地基中塑性復形區的最大深度達到基礎寬度的n倍(n=1/3或1/4)時,作用於基礎底面的荷載,被稱為臨界荷載。。
25:自然休止角:當穩定安全系數K=1時,此時抗滑力等於滑動力,土坡處於極限平衡狀態,相應的坡角就等於無粘性土的內摩擦角,特稱之為自然休止角。
26:無筋擴展基礎: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且不需配置鋼筋的牆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
27:擴展基礎:將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通過向側邊擴展成一定底面積,使作用在基底的壓應力等於或小於地基土的允許承載力,而基礎內部的應力應同時滿足材料本身的強度要求,這種起到壓力擴散作用的基礎稱為擴展基礎。
28:變形模量:土的變形模量是通過現場載荷試驗求得的壓縮性指標,即在部分側限條件下,其應力增量與相應的應變增量的比值。
29:壓縮性:土在壓力作用下,體積縮小的特性。
30:土的三大力學定律:滲透定律,壓縮定律,土的抗剪強度定律。
31:單樁基礎:由柱與樁直接聯結的單樁基礎。。
32:群樁基礎:由多根樁組成的樁基礎稱為群樁基礎。
33:復合基樁:單樁及其對應面積的承台下地基土組成的復合承載基樁。
34:端承摩擦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側阻力承受。
35:摩擦端承樁: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樁頂豎向荷載主要由樁端阻力承受。
36:負摩擦力:樁周土由於自重固結、濕陷、地面荷載作用等原因而產生大於基樁的沉降所引起的對樁表面的向下摩阻力。
37:沉井:沉井是井筒狀的結構物,它是以井內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 阻力後下沉到設計標高,然後經過混凝土封底並填塞井孔,使其成為橋梁墩台或其它結構物的基礎。。
38:軟土: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抗剪強度差的軟塑——流塑狀粘性土。
39:建築基坑:為進行建築物 包括(構築物) 基礎與地下室的施工所開挖的地面以下空間。

㈣ 什麼是單樁基礎,什麼是單樁基礎知識

一、樁基礎:是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二、樁基分類:
1、按照基礎的受力原理大致可分為摩擦樁和端承樁。
(1)摩擦樁:系利用地層與基樁的摩擦力來承載構造物並可分為壓力樁及拉力樁,大致用於地層無堅硬之承載層或承載層較深。
(2)端承樁:系使基樁坐落於承載層上(岩盤上)使可以承載構造物。
2、按照施工方式可分為預制樁和灌注樁。
(1)預制樁:通過打樁機將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樁打入地下。優點是材料省,強度高,適用於較高要求的建築,缺點是施工難度高,受機械數量限制施工時間長。
(2)灌注樁:首先在施工場地上鑽孔,當達到所需深度後將鋼筋放入澆灌混凝土。優點是施工難度低,尤其是人工挖孔樁,可以不受機械數量的限制,所有樁基同時進行施工,大大節省時間,缺點是承載力低,費材料。

㈤ 獨立樁基礎是屬於獨立基礎嗎

獨立樁基礎不屬於獨立基礎。

獨立樁基礎即單樁基礎,一樁一承台,屬於樁基礎,樁基礎是深基礎;而獨立基礎是淺基礎,二者不是同一概念。如下圖所示:


(5)單樁與柱直接相連形成的樁基礎稱為什麼基礎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分為:階形基礎、坡形基礎(又名錐形基礎)、杯形基礎三種。通長設置在柱下,查常用材料為素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採用素混凝土的獨立基礎成為無筋擴展基礎,採用鋼筋混凝土的獨立基礎成為擴展基礎。

當上部結構荷載較小或者土層承載力較高,可採用獨立基礎,施工時在澆築獨立基礎之前先將柱子縱筋插入基礎再行澆築,保證柱子與基礎的可靠連接和上部結構的嵌固。

當上部荷載較大,土層軟弱不能滿足承載力和變形要求,而下部存在較好的土層時,用樁穿越軟弱土層,將荷載傳遞給深部硬土層;或者基礎需要承受向上的力,需要用樁依靠樁桿周圍的負摩阻力來抵抗向上的力;

或者基礎需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分力時,需用抗彎的豎樁來承擔;或者考慮建築物受相鄰建築物、地面堆載以及施工開挖、打樁等影響,採用淺基礎將會產生過量傾斜或沉降時用樁基礎。當單樁承載力能夠滿足上部荷載要求和沉降要求時,可採用獨立單樁基礎。

㈥ 樁基和樁基礎的區別

樁基和樁基礎的區別:

  1. 樁基是將建築物的全部或部分荷載傳遞給地基土並具有一定剛度和抗彎能力的傳力構件,其橫截面尺寸遠小於其長度。而樁基礎是由埋設在地基中的多根樁(稱為樁群)和把樁群聯合起來共同工作的樁台(稱為承台)兩部分組成。

  2. 樁基由設置於岩土中的樁和與樁頂連接的承台共同組成的樁基礎。

  3. 樁基的選擇決定了樁基礎的構造以及性能。

拓展資料:

樁基礎是一種承載能力高、適用范圍廣、歷史久遠的基礎形式。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樁基的類型、工藝、設計理論、計算方法和應用范圍都有了很大的發展,被廣泛應用於高層建築、港口、橋梁等工程中。

參考資料:網路樁基礎介紹

㈦ 地基與基礎的區別。另,樁基屬於地基還是基礎

地基是指指建築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岩體。

基礎是建築底部與地基接觸的承重構件,傳遞荷載的結構物的下部擴展部分。

樁基是樁地基,就是將地基經過一系列處理,達到承載強度。

資料拓展:

樁基礎是通過承台把若干根樁的頂部聯結成整體,共同承受動靜荷載的一種深基礎,而樁是設置於土中的豎直或傾斜的基礎構件,其作用在於穿越軟弱的高壓縮性土層或水,將樁所承受的荷載傳遞到更硬、更密實或壓縮性較小的地基持力層上,我們通常將樁基礎中的樁稱為基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