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樁基礎挖土方是怎麼計算的
1、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基礎墊層底面積是指墊層與地基相接的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計算。
2、土方開挖中,根據施工要求的放坡、操作工作面和機械挖土進出施工工作面的坡道等增加的工程量,可包括在挖基礎土方報價內。
3、具體放坡系數規定,可參照下圖:
4、工作面寬度,可參照下圖:
樁基礎分的種類很多, 我現在以混凝土灌注樁為例,計算需要包括的主要內容有:成孔,混凝土,鋼筋,鑿樁頭,挖樁間土、樁頭處理等內容成孔,混凝土,鑿樁頭,挖樁間土都是以體積來計算的,這兒需要注意的是假如設計樁長是25米,我們計算的時候要加上樁頭的長度,一般情況是0.5米鋼筋按照實際配筋計算,如果不需要特別精確我們一般按照0.1t/1m³混凝土來計算
挖樁間土就是在樁之間挖土方,樁間土在基礎設置有樁的挖土方都要計算挖樁間土,工程量的高度是按設計基礎底標高至樁預留長度以內的高度乘以基礎挖土方的寬度乘以基礎挖土方的長度。 建築學名詞,所謂樁間土是指設計樁頂標高至設計基礎墊層底標高之間的人工土方。 樁頂標高是破完樁頭後的樁頂的標高,此標高以上部分樁身屬於超灌部分(通常說的鬆散層)。 樁頂標高一般設計給定的,假設設計樁頂標高-1.6米,土方開挖後根據高程式控制制標准點正負0.00在樁身上標高-1.6米處作標記,即樁頂標高,此標高以上部分樁頭需要破除。承台底標高一般比樁頂標高低10cm,因為通常設計要求樁頂要伸入承台內10cm。
人工挖土方
人工挖土要根據土壤類別、施工方法等分別按挖基(地)槽、挖基坑、挖土方等項目計算。
(1)挖基槽(地溝)
基槽指條形基礎下的地槽,地溝指管道地溝。
其工程量按溝槽長度乘以溝槽的斷面積。其突出部分體積應並入基槽工程量內計算;溝槽深度不同時,應分別計算。土方放坡時,在交接處產生的重復工程量不予扣除。
基槽的長度:外牆按圖示中心線長計算;內牆按凈長度計算。
基槽橫斷面的形式:分放坡與不放坡進行計算。
挖土深度H:一般以設計室外地坪標高為准。
根據土的性質、開挖深度以及施工方法確定土壁是否放坡。放坡的寬度根據放坡系數計算,即KH。
為保證工人的正常操作,基底寬度應在基礎寬度的基礎上增加工作面寬度2C。
計算公式:
① 不放坡時:V挖=L×(B+2C)×H
② 有放坡時:V挖=L×(B+2C+KH)×H
(2)挖基(地)坑
挖地坑工程量根據圖示尺寸以立方米為單位計算,按土壤類別、挖土深度不同分別套用相應的定額。
① 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為:
V挖=(a+2c)×(b+2c)×H
② 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為:
V挖=
(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
=(a+2c+KH)×(b+2c+KH)×H+1/3K2H3
(3) k為放坡系數。放坡寬度b與深度H和放坡角度a之間是正切函數關系,即tana=b/H,不同的土壤類別取不同的a值,所以不難看出,放坡系數就是根據tana來確定的 。例如,三類土的tana=b/H=0.33。我們將tana=K來表示放坡系數,故放坡寬度b=kH。K是根據土壤類別確定的。一、二類土的放坡系數為0.5,三類土為0.33,四類土為0.25。
2. 樁基礎的土方挖深度怎麼算、都包含那些東西。
你說話的情形假設內容不夠齊全,不好回答;
基坑挖土深度和破樁頭沒有很大關系,一般挖深至墊層底以上30
cm左右,留下部分採用人工挖清,主要是為了盡可能小地減少對基坑底原土的擾動;
至於混凝土灌注樁,通常在挖方前就施工(挖方後再去施工豈不是要耽誤工期,況且得讓基坑暴露那麼長時間,說不準還有地下水干擾),樁頭頂標高一般在原地面以下,灌注混凝土時所用護筒是為了防鑽孔塌陷,主要還不是為加高樁頂標高;假如原地面標高不足的話,為方便施工設計方面須考慮降低樁頂標高,或由施工方將場地墊高;
如果非要等挖完基坑再打樁,那挖留下的基坑底標高絕對應該留在樁頂標高0.5米以上,否則就是自找麻煩,甲方不會因此多給錢;
3. 樁基與土方開挖的先後順序是怎麼樣的
基坑圍護和工程樁施工可以同期進行,樁作為圍護的更加可以同時進行,如果場地小可以圍護先做,因為土方開挖可以開始的條件是圍護達到設計強度,圍護做完後可以利用養護期去做工程樁;土方開挖一定是最後的。
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高承台樁基礎:承台底面高於地面,它的受力和變形不同於低承台樁基礎。一般應用在橋梁、碼頭工程中。 低承台樁基礎:承台底面低於地面,一般用於房屋建築工程中。
施工方法
土方開挖施工,包括松動、破碎、挖裝、運輸出渣等工序。石方開挖,除松軟岩石可用鬆土器以鑿裂法開挖外,一般需以爆破的方法進行松動、破碎。人工和半機械化開挖,使用鍬鎬、風鎬、風鑽等簡單工具,配合挑抬或者簡易小型的運輸工具進行作業,適用於小型水利工程。有些灌溉排水溝渠的施工直接使用開溝機,可以一次成形。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土石方開挖,多用機械施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方開挖
4. 一般樁基礎土方開挖採用什麼形式
一般樁基礎土方開挖採用的形式有:
1、大直徑的:人工挖、鑽孔機鑽、沖孔機沖、旋挖機挖等。
2、小直徑的:套管夯擠等。
樁基礎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5. 鐵路橋下如何進行樁基施工和基坑開挖
施工工序是先挖樁,然後再開挖橋台基礎的基坑;倘若樁基開挖前測得原地面遠高於設計樁頂,那就可以先挖基坑後挖樁孔(指人工挖孔,若機械成孔另論)。橋台基礎一般均為規則四方形,所以基坑開挖也是四方的,只是四周需依據土質情況、基坑挖深及工作面要求等因素分別擴寬。據上基坑土方量就可以簡算成:V土體=(S開挖上口+S開挖下口)/2*(原地面標高-設計基底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