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獨立基礎為什麼可以深度修正
擴展閱讀
日本的姐弟戀動漫有哪些 2025-02-13 15:16:46

獨立基礎為什麼可以深度修正

發布時間: 2023-06-02 03:38:54

㈠ 基礎和回填土重gk時的基礎埋深怎麼計算

±0.000-基礎低標高=基礎埋深

岩土勘察一般以上部擬建建築物為准,主要是查持力層,以鑽孔取芯樣、靜力觸探兩種方式配合使用,具體深度看地址情況,沒有統一標准。

影響基礎埋深的因素,一是地基的承載力要求,二是地區因素,比如冰凍線。還有就是你的建設需求了,帶不帶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

基礎埋深一般不應小於0.5米,即沒過膝蓋的深度。多層基礎埋深以地上建築總高的1/10為基準,同時參考「寬基淺埋」原則適當縮減。而多層建築也可依據地下水位及凍土深度來確定埋深尺寸。

(1)獨立基礎為什麼可以深度修正擴展閱讀:

小橋涵基礎埋深還應考慮,沖刷深度和冰凍深度。

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於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做持力層。除岩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於0.5m。

高層建築筏形和箱形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滿足地基承載力、變形和穩定性要求。在抗震設防區,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礎其埋置深度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5;樁箱或樁筏基礎的埋置深度(不計樁長)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8。位於岩石地基上的高層建築,其基礎埋置深度應滿足抗滑要求。

㈡ 獨立基礎加固改造方法有哪些

你好,上海悍馬建築科技有限公司為您回答:
第一種:擴大基礎底面積是中小型建築中常用的加固改造方法,該方法通過減少建築物基底壓力從而加強基礎,使建築物減輕因為基礎不均勻下沉的問題。
第二種:增設筏板封閉地基法,在擴展基礎的時候,不管是柱下獨立基礎還是牆下條形基礎,都可以將其之間的平面空隙用封閉的筏板填堵上,當然筏板和原基礎之間應通過植筋進行有效錨固,形成帶正、反柱帽的筏形基礎。因為增設封閉的筏板,所以這時候原基礎的埋深我們可以從室外地坪算到基礎底面,增加了基礎埋置深度的同時也增加基礎底面的寬度(由單個基礎底寬擴展到整個基底寬度)。通過深寬修正,使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得以提高,也有效地減少了整個基礎的沉降量,增加了基礎的穩定性。
第三種,增設連梁擴散荷載法,在柱下獨立基礎之間增設剛度較大的連梁,連梁的底寬比較大,以便將柱子傳來的荷載傳到連梁,再傳給地基。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基礎的承載能力,還提高了基礎的整體性,對抗震性能的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種:減荷加固,如果原來基礎的埋置深度較深(因好的持力層標高較低),我們可以在封閉地基後增加一層架空層,即在室內地坪標高處新增一層混凝土樓蓋,將樓蓋以下到筏板間的土全部挖除,等於減除了土重,因而減少了傳給整個房屋地基的壓強。

㈢ 地基承載力特徵值為何要進行基礎寬度與埋深的修正

1、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可由載荷試驗或其它原位測試、公式計算、並結合工程實踐經驗等方法綜合確定。

2、當基礎寬度大於3m或埋置深度大於0.5m時,從載荷試驗或其它原位測試、經驗值等方法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尚應按下式修正:

(3)獨立基礎為什麼可以深度修正擴展閱讀

基礎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當必須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應採取地基土在施工時不受擾動的措施。當基礎埋置在易風化的岩層上,施工時應在基坑開挖後立即鋪築墊層。當存在相鄰建築物時,新建建築物的基礎埋置深度不宜大於原有建築基礎。

當埋置大於原有建築基礎時,兩基礎間應保持一定凈距,其數值應根據原有建築荷載大小、基礎形式和土質情況確定。當上述要求不能滿足時,應採取分段施工,設臨時加固支撐,打板樁,地下連續牆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築物基礎。

㈣ 地基承載力的寬度、深度修正系數如何設置

當基礎寬度大於3m或埋置深度大於0.5m時,從載荷試驗或其它原位測試、經驗值等方法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徵值,尚應按下式修正:

fa=fak+nby(b-3)+ndym(d-0.5)

式中:

fa--修正後的地基承載力特徵值;

fak--地基承載力特徵值;

ηb、ηd--基礎寬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

γ--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影響因素

壓縮模量

土的壓縮模量指在側限條件下土的垂直向應力與應變之比,是通過室內試驗得到的,是判斷土的壓縮性和計算地基壓縮變形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土的壓縮模量Es與鋼材或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土的側限壓縮試驗中,豎向變形包括殘留變形和彈性變形兩部分,其中的殘留變形時在卸荷至零時土樣仍保留的變形。

壓縮模量是另一種表示土的壓縮模量的指標,Es越小,土的壓縮性越高。

Es<4MPa 高壓縮土 4MPa<Es<20MPa 中等壓縮性土

20MPa<Es 低壓縮性土

(4)獨立基礎為什麼可以深度修正擴展閱讀

1、地基承載力標准值:在正常情況下,可能出現承載力最小值,系按標准方法試驗,並經數理統計處理得出的數據。

可由野外鑒別結果和動力觸探試驗的錘擊數直接查規范承載力表確定,也可根據承載力基本值乘以回歸修正系數即得。

2、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地基在保證穩定性的條件下,滿足建築物基礎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載的能力。

可由塑性荷載直接,也可由極限荷載除以安全系數得到,或由地基承載力標准值經過基礎寬度和埋深修正後確定。

㈤ 柱下獨立基礎寬度怎麼確定

根據柱子內力傳到基礎產生的基底應力與地基承載力來確定,要求是地基承載力大於基底應力。

舉例來說:假如地基承載力為100KPa,假設柱子是軸心受壓柱內力僅有軸壓力300KN,為使基底壓應力小於地基承載力,那麼,獨基底面積必須大於3平方米,才能使基底壓應力小於100KPa,這樣獨基寬度就可定出來了。

(5)獨立基礎為什麼可以深度修正擴展閱讀:

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獨立基礎體積: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當地基較為軟弱、柱荷載或地基壓縮性分布不均勻,以至於採用擴展基礎可能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時,常將同一方向(或同一軸線)上若干柱子的基礎連成一體而形成柱下條形基礎。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

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

㈥ 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如何確定

確定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需要綜合考慮構造及受力兩方面的因素。

1、構造要求

(1)柱下錐形獨立基礎的邊緣高度不宜小於200mm,且每個方向的坡度不宜大於1:3。

(2)柱下階梯型獨立基礎的每階高度,宜為300mm~500mm。

(3)柱下獨立基礎的高度需要滿足上部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要求。一、二級抗震的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laE=1.15la;三級抗震的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laE=1.05la;四級抗震的柱子,縱向鋼筋的錨固長度laE=la。其中,la為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4)當基礎的高度小於la(laE)時,應保證基礎的高度能夠滿足柱子縱向鋼筋直錨長度20d,d為柱子縱向鋼筋直徑。

2、受力要求

(1)柱下獨立基礎高度滿足抗沖切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國家規范書籍《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第8.2.1條、8.2.2條、8.2.7條、8.2.8條、8.2.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