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挖基礎土方怎樣計算
土石方工程量計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 人工平整場地:
S=S底+2*L外+16
二、 挖溝槽:
1. 墊層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墊層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 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圓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數
類別 放坡起點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坑內作業 坑上作業
一、二類別 1.20 1:0.5 1:0.33 1:0.75
三類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類土 2.00 1:0.25 1:0.10 1:0.33
土石方工程
1.0.1 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 土石方工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照工程勘測資料與《計價規范》表A1.4-1《土壤及岩石(普氏)分類表》對照後確定;
2 地下水位標高及排(降)水方法;
3 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 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碴清運方法及運距;
5 其他有關資料.
1.0.2 土方工程
1 平整場地:
1)平整場地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是指建築場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內及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過±30cm以外時,按場地土方平衡豎向布置圖另行計算.
2 挖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 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
4 溝槽、基坑劃分:
凡圖示溝槽底寬在3m以內,且溝槽長大於槽寬三倍以上的為溝槽;
凡圖示基坑底面積在20m2以內的為基坑;
凡圖示溝槽底3m以外,坑底面積20m2以外,平整場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計算.
5 挖溝槽、基坑需支擋土板時.擋土板面積,按槽、坑垂直支撐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後,不得計算放坡.
6 挖溝槽長度,外牆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內牆按圖示基礎底面之間凈長線長度(即基礎墊層底之間凈長度)計算;內外突出部分(垛、附牆煙囪等)體積並入溝槽土方工程量內計算.
7 地下室土方大開挖後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開挖後土面至槽、坑底標高計算,加垂直運輸和水平運輸;如室外地面發生水平運輸,則另計一次水平運輸.
8 人工挖土方深度超過1.5m時,按表一增加工日.
表一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
┃深度(以內)│2m│4m│6m┃
┠─────┼────┼────┼────┨
┃工日/100m3│4.72│ 14.96│ 22.24┃
┗━━━━━┷━━━━┷━━━━┷━━━━┛
9.地下室人工挖土深度超過1.5m時,按表二增加工日.
表二地下室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 ━━┯━━ ━┯━━━┯━━━ ━┯━━ ━┯━━━┯━━ ━┓
┃深度(以內)│2m│ 4m│6m│ 8m │ 10m│ 12m│ 14m│ 16m │18m ┃
┠────┼───┼── ─┼─ ──┼───┼── ─┼─── ┼── ─┼─── ┼─ ──┨
┃工日/100m3│2.50│7.92│11.77│15.62│ 19.48│23.33│27.18│31.03 │34.88┃
┗━━━━┷━━━┷━━ ━┷━ ━━┷━ ━━┷━━ ━┷━━ ━━┷━━━┷━━━┷━━━┛
10 截(鑿)樁頭:
1)人工鑿樁頭在編制預算時(設計圖紙有特殊要求除外),其長度從交付施工場地標高計至樁承台底以上100mm;結算時按實調整.鑿灌注樁、鑽(沖)孔樁的工程量,按鑿樁頭長度乘樁設計截面面積乘1.2計算.鑿人工挖孔樁護壁的工程量應扣除樁芯體積計算.
2)機械切割預制樁樁頭按樁頭個數計算.
11 管溝土方以管井(包管溝)最大水平投影面積乘以挖土深夜(交付施工場地標高至溝底或墊層底高度)以體積計算.
1.0.3 石方工程
1 開鑿岩石,區別石質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溝槽,基坑與平基的劃分按土方工程的劃分規定執行.
2 爆破岩石,區別石質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 管溝石方按管溝土方的規定計算.
1.0.4人工挖孔樁挖土(石)方工程
1 按樁長乘以設計截面面積(含護壁)以體積計算.
2 挖淤泥、流砂層按該層實際厚度乘以截面積以體積計算.
3 擴大頭預算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結算按實際體積計算.
1.0.5 土(石)方回填工程
1 土石方回填按以下規定以體積計算:
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內回填:主牆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
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築物);
4)管溝回填:以挖方體積減去管溝及基礎所佔體積計算.
2 余土或取土工程量,按以下規定計算:
余土或取土體積=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
式中計算結果為正值時為余土外運體積,負值時為須取土體積.
1.0.6 土(石)方運輸工程
1 推土機推土堆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方區重心之間的直線距離計算.
2 鏟運機運土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卸方區重心加轉向距離45m計算.
3 自卸汽車運土石方的運距,按挖方區重心至填方區(或堆放地點),重心的最短距離計算.
4 垂直運土運距摺合水平運距7倍計算.
1.0.7 其他相關問題按下列規定處理:
1 土石方體積應按挖掘前的天然密實體積計算.如需按天然密實體積折算時,應按表三計算.
表三土石方體積折算系數表
┏━━━━━━━┯━━━━┯━━━━━┯━━━━┓
┃天然密實度體積│虛方體積│夯實後體積│松填體積┃
┠───────┼────┼─────┼────┨
┃1.00│ 1.30│0.87│ 1.08┃
┃0.77│ 1.00│0.67│ 0.83┃
┃1.15│ 1.49│1.00│ 1.24┃
┃0.93│ 1.20│0.81│ 1.00┃
┗━━━━━━━┷━━━━┷━━━━━┷━━━━┛
2 樁間土方以圖示外形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不扣除樁芯直徑60cm以內的樁或類似尺寸障礙物所佔體積.
03033044 2010-11-11 20:24:49 支持[0] 反對[0] 支持[0] 反對[0] [管理員system :於:2010-11-11 20:24:49 對該回復進行獎勵.獎勵積分值為:5 分.獎勵的原因為:搶占沙發額外送5積分...]
一、土方工程
(一)平整場地(熟悉)
1.定義:指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內的.
2.計算:S平=(外牆外邊線長+4)×(外牆外邊線寬+4)
(二)人工挖土(掌握)
1.人工挖槽、基坑和土方的區別:
(1)凡溝槽底寬在3m以內,且溝槽長大於槽寬三倍以上的為溝槽.
(2)凡圖示基坑底面積在20m2以內的為基坑.
(3)凡圖示溝底底寬在3m以外,坑底面積在20m2以外、平整場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為挖土方.
2.計算
(1)放坡:
①起點:深度超過多少就應該放坡?表6-3
土壤類別 放坡起點(m) 人工挖土 機械挖土
在坑內作業 在坑上作業
一、二類土
三類土
四類土 1.20
1.50
2.00 1:0.35
1:0.33
1:0.25 1:0.33
1:0.25
1:0.10 1:0.75
1:0.67
1:0.33
②放坡系數:B=KH
(2)工作面:表6-4
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計算表
基礎材料 每邊增加工作面寬度(mm)
磚基礎
漿砌毛石、條石基礎
混凝土基礎墊層支模板
混凝土基礎支模板
基礎垂直面做放水層 200
150
300
300
800(防水層面)
(3)槽長計算:外牆溝槽按中心線;內牆溝槽按凈長線.
(4)V=(a+2c+KH)×H×L
小結:求挖槽工程量的步驟:
(1)根據已知條件確定是否需要工作面;
(2)求所挖深度,確定是否放坡;(基底標高減去室外地坪標高);
(3)求槽長(內外)(減半個槽長、減工作面);
(4)求體積=斷面面積×長.
注意:需支擋土板時,每側增加10cm寬,不再計算放坡.放坡就不做擋土板,做擋土板就不做放坡.跟工作面沒關系.
B. 建築工程中,怎麼計算土方開挖量
計算方法:
一、斷面法
當地形復雜起伏變化較大,或地狹長、挖填深度較大且不規則的地段,宜選擇橫斷面法進行土方量計算。
土石方量精度與間距L的長度有關,L越小,精度就越高。
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圍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若是為了減少計算量而加大斷面間隔,就會降低計算結果的精度;所以斷面法存在著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的矛盾。
二、方格網法
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這種方法是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正方形格網,然後計算每個四稜柱的體積,從而將所有四稜柱的體積匯總得到總的土方量。
(2)一棟房子的基礎開挖土方量有哪些擴展閱讀:
工程計算
散點法:
根據各項目片現狀地形,確定平整田塊。根據地形條件選擇土方計算方法。這里各項目片內地形雖有起伏,但變化較均勻,不太復雜。所以採用散點法計算土方工程量。
過程是:確定田面設計高程→計算挖填平均深度→計算挖填方面積→計算挖填土方量。方法如下:
1、確定田面設計高程H:
Ha=(H1+H2+...+Hn)/n
式中:Ha為田面平均高程 (m);
H1、H2...Hn為各測點高程 (m);
n為高程點個數。
2、計算挖填平均深度:
填方區平均填高:ht=H-∑Ht/L
挖方區平均挖深:hw=∑Hw/m-H
式中:L為測點高程小於H的測點數;
m為測點高程大於H的測點數;
Ht為高程小於H的各測點高程(m);
Hw為高程大於H的各測點高程(m)。
3、挖填方面積計算:
填方面積:At=Aa×ht/(ht+hw)
挖方面積:Aw=Aa×hw/(ht+hw)
式中:Aa為田塊總面積。
4、挖填土方量計算:
填方量:Vt=At×ht
挖方量:Vw=Aw×hw
5、種植土土方量計算:
需要確定剝離層厚度、挖方區剝離、回填起止深度,填方區剝離、回填起止高度
例如:本項目表土厚度以15cm計,挖方區,挖方深度小於10cm的,不進行表土剝離;填方區,填方深度小於40cm的不進行表土剝離;根據相應的挖填面積之和乘以種植土層30cm(剝離15cm層加上回填層15cm)。
參考資料:
土方量--網路
C. 基坑土方量怎麼計算
基坑土方量計算方法如下:
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
a=長底邊 ,b=短底邊,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 k=放坡系數
坑底面積20平方厘米以內,一個腳丫子踩下去就行了,要啥基坑基槽啊基坑:面積在20M*M以內的矩形平面,按長寬高相剩計算
開挖較深及鄰近有建築物者,可用基坑壁支護方法,噴射混凝土護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採用地下連續牆和柱列式鑽孔灌注樁連鎖等方法,防護外側土層坍入;在附近建築無影響者,可用井點法降低地下水位,採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區可採用天然冷氣凍結法開挖等等。
一級: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的一部分,開挖深度大於10米,與臨近建築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秀建築、重要管線等需要嚴加保護的基坑。
D. 獨立基礎,怎麼算挖土方(就是把一棟房子的基坑全都挖開。在坑了做好獨立基礎,又回填。)
挖方量應該算做整個基坑的體積數,而回填土方量應該減去獨立基礎的體積進行計算
E. 土建挖土方量如何計算
土建挖土方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槽的土方體積=基槽的截面面積×基槽的凈長度 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在計算過程中要用到的基礎公式如下:
建築土方開挖工程量計算公式: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錐 體: 底面面積×高÷3
台 體: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體積公式:V=4πR³/3
稜柱體積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為側棱長,h為高)
稜台體積:V=〔S1+S2+開根號(S1*S2)〕/3*h
註:V:體積;S1:上表面積;S2:下表面積;h:高。
F. 挖基礎土方工程量的計算方法
每邊加上工作面(約50cm,視具體定)、放坡(例:一般土系數1:1)根據前系數計算出放坡,就可以計算出開挖長度寬度了:
1、開挖總長度:承台長+2*工作面+2*放坡
2、開挖總寬度:承台寬+2*工作面+2*放坡
還有其它參數再加上就行了!
G. 挖基礎土方怎麼算
問題一:挖基礎土方怎麼計算 土方開挖與回填的計演算法;
1.大開挖土方工程計算;按基礎面積四周加1.5米(外牆腳手架所佔面積)乘以開挖深度。放破按3%計算(不同深度的放坡率祥見定額說明),按定額計算規則規定;如果是採用機械開挖,其中土方量的10%可以計為「人工土方」。
因為工程是分項的;
2.護坡工程土方量計算在「護坡工程」或「護坡樁工程」一項。
3.樁基礎工程土方量計算在「樁基礎工程」一項。
4.降水工程土方量計算在「降水工程」一項。
5.土方回填量計算;要扣除構築物(含外徑在300毫米以上的地埋管道)所佔的土方體積。
問題二:怎樣計算挖基礎土方工程量 一般土方,清單中按投影面積*挖土深度計算,不考慮工作面和挖土放坡。定額中實際套價時採用的計算規則是,考慮工作面,即架立模板、土坡支護等所工作所必須的工作空間,還有挖土放坡,這個定額規則中有規定,比如最普通的一二類土,挖土放坡從1.2m深開始,坡度1:0.33。這個就是計算的基本思路了。 計算公式一般用V=1/3h(S上+√(S下*S上)+S下)
問題三:基礎挖土方的計算 筏形基礎森早好應該是大開挖
S1基底面積=(基礎長+0.2+0.6)×(寬+0.2+0.6)
H高=3.75+0.1
S2基頂面積=(基礎長+0.2+0.6+3.76×0.3*2)×(寬+0.2+0.6+3.76×0.3*2)
S0中截面面積=(基礎長+0.2+0.6+3.76×0.3)×(寬+0.2+0.6+3.76×0.3)
V挖方體積V=[S1 + 4S0 + S2] × H / 6
備註:
0.2m是兩面墊層寬度,0.6m是兩面的肥槽寬度,墊層厚度按0.1m計算,放坡按3:1。
墊層寬度,肥槽寬度,放坡寬度應該結合你們的實際情況確定,我說的這幾個並不是死數,而是實際工程中比較常用的數值。
問題四:帶型基礎此鉛挖土方怎麼算 首現確定,土質類別(普通土或堅土)、開挖深度(影響放坡系數)、余留工作面寬度、及開挖方式(人工還是機械);
其次按照圖紙分析,相鄰基礎開挖放坡後是否重合,如重合則大開挖。
三、計算帶型基礎中心線長度,總長*面積=體積,如下圖,K為放坡系數,根據深度,查定額可得,L為長度
問題五:挖基礎土方怎樣計算 平整場地(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積計算。挖基礎土方(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不考慮放坡及工作面。(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考慮放坡及工作面。
問題六:樁基礎挖土方是怎麼計算的? 先從地面到承台下面的墊層底算一次,算出樁基承台部分的挖土量;
再從墊層到樁底算一次,把每根樁挖土工睜岩程量算出來
分別套挖基坑定額子目和挖孔樁定額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