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練篆書需要什麼基礎練習
擴展閱讀
怎麼往同學錄上加頁 2025-02-14 02:23:56
兒童急性喉炎如何止咳 2025-02-14 02:18:58
如何組織軍校同學聚會 2025-02-14 02:10:24

練篆書需要什麼基礎練習

發布時間: 2023-05-30 16:03:21

① 初學篆書步驟

了解篆書的特點—基本筆法—搭接筆的技法—筆順的特點—結構分析

基本筆法消枯團:

  1. 橫:逆入藏鋒至首端,轉成圓鋒向右行,行至末端轉鋒,向左回鋒

  2. 豎:逆入上引到頂點,筆鋒垂直轉鋒向下行筆,行至底點不要頓筆,輕提順勢收筆。

  3. 橫彎:逆鋒下筆向左,繼而轉鋒向右行筆,順鋒向下行筆,漸慢順勢上提收筆。

  4. 直彎:逆鋒下筆向上,轉鋒拿橘向下行筆,順勢向右轉筆再向下漸慢行筆,至末端順勢收筆。

  5. 上弧:保持圓勁的態勢;保持筆毫著紙的深淺一致以及行筆速度;兩弧在中間銜接,不可留下痕跡,注意左右對稱。

  6. 下弧:需要先書寫左邊弧,後書寫右邊弧;書寫右邊時需要注意與左邊對稱;書寫時需要一氣呵成不可遲緩以免影響力道

② 篆書入門基本筆畫

篆書的入門筆畫是橫豎線和弧線,在練習好這些之後臨帖就可以了,篆書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豎線橫線的運筆,掌握弧線的接筆,弧線的接筆是秦篆的基本功但是比較難接,需要多研究,長期堅持訓練。

橫運筆在起筆的時候,橫扮凳線起筆上方位置逆鋒入紙,筆尖稍微向右邊傾斜,避免分叉,到了左邊之後,握筆筆鋒並下行,接著向右邊運筆上移,到了左下方的時候控制下筆的邊緣和起筆重合。起筆要和筷子頭一樣,圓中有方。

(2)練篆書需要什麼基礎練習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由於字的長短、大小都不一樣廳返旅,順乎自然,反顯示出直率而饒有天趣。

書寫小篆則不同了,小篆結構嚴整,大小基本上一樣,好似楷書中的館閣體,小篆的書寫要體現整字,整即整齊,均衡,對稱。凡是左右對稱的都要嚴格對稱,凡是筆畫繁簡懸殊的,也都要寫得大小基本世亂相同。

③ 想練小篆從何學起

1.有個【篆書字典網】。

2.再就是【中華博物網】判知的子欄目【漢字字典】。

3.或者自己去書店找本【篆書】之類的書籍看看。

4.也可以查查【說文解字】這本書。

5.還可以翻閱【康熙字掘蔽消典】。有很多的漢字都標注了篆書寫法。

6.上面的介紹,僅僅是為你寫篆書毛筆字字體,提供幫助。

7.或者是雕刻印章,或者是練習書法,或者是寫好條幅贈人。都可以【先把偏旁部首】搞清楚寫法以及字形之由來!而且篆書是可以出現很多變化寫法的!!

8.我現在給你截個圖片看看?就說並鎮【留】字吧,上面的是個卯。於是在寫劉的繁體字時,可以用同樣的手法來處理。再說【維】字吧,古人用細繩子把鳥綁住腿,就是【維】的意思。鳥兒一飛,就將繩子抻直了。這就出現了我們現在說的【一維空間、二維碼、三度空間】等等。這樣,我們在寫絞絲旁的時候,就可以【率性而為、任性由之】也!

④ 小篆如何練習

  1. 練線條:篆書的線條在草書,尤其大草中會有大量運用,在白線的時候「鋒」不能讓它散,「鋒」一旦散了,整個草書的氣韻也就散了。為了避免不散鋒而運用的線條——白線,就是篆書的線條。


  2. 練手腕:篆書筆畫多轉折,在中鋒用筆寫(圓)弧畫過程中,對手腕靈活度、力道控制以及豎直用筆都極為講究,這個練習猶有好處,米芾的八面出鋒,靠的就是靈活的手腕。

  3. 學用字:篆書,包括甲骨運搜文、金文、石鼓文和小篆,最能體現漢字的內涵精髓,便於了解、理解漢字的造字原理和演變軌跡,對於學習其後產生的隸、楷、行、草諸體,創作中正確使用文字大弊悄圓有好處。

⑤ 沒有基礎,喜歡篆書。請問如何開始

如果沒基礎,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找老師學。
篆書的結構、筆畫和行筆與楷書大不相同。有的結構,虧鍵楷書需要三筆,篆書只要兩筆;有時楷書筆畫少的,篆書筆畫反多。
如果沒條件找老師,只能自學了。
無論自學還是找老師,《說文解字》都是必須的功課。由此可知漢字的淵源,明白六書,從而在符合法度的情況下,合理安排篆字的結體。最好是從租中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開始。
字帖建議從王福庵先生的《說文部首》開始,逐步掌握字的結構、行筆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礎上,可以遴選自己喜歡的篆書字帖臨學。
清代是篆書的鼎盛時期,名家輩出。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等等都是大家。
建議從臨帖學起,墨銷型巧跡可以清楚行筆順序和使轉方法;臨碑大多隻能掌握結構。

⑥ 怎樣系統學習篆書書法

一、掌握悉洞宏小篆的基本筆法,是學好篆書最關鍵的基本功。

1、小篆的基本筆法應當用「中鋒用筆」來概括。就是說筆的主鋒必須在畫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點是藏頭護尾,力含其中,因為中鋒用筆睜冊寫出的筆畫凝練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

2、篆書的弧筆筆法和前面的橫豎一樣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關鍵是要保持圓勁的勢態,保持筆毫著紙的深淺一致以及適當的速度,注意對稱,兩弧在中間地段銜接,銜接處要寫的自然不留痕跡。


5.上弧

小篆的弧筆筆法和前面的橫豎一樣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關鍵是要保持圓勁的勢態,保持筆毫著紙的深淺一致以及適當的速度,注意對稱,兩弧在中間地段銜接,銜接處要寫的自然不留痕跡。

6.下弧

下弧要先寫左半弧,後寫右半弧,寫右弧時要注意和左弧的對應,線條要一氣呵成,不要遲疑緩慢,否則線條會柔弱而缺乏力感

⑦ 作為書法愛好者,如何才能寫好篆書

臨摹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和途徑,也是書家終生學習和掌握書法技法的唯一手段。臨摹是書法創作的必由之路,因為臨摹的過程是對經典法帖審美價值的積累,修正原有書寫習慣並向更高層面的發展過程。

書家創作靈感往往是在臨帖的過程中激發出來的,可以說臨摹碑帖為書法創作提供了不盡的營養。掌握正確的書法臨摹的方法,對激彎於有效地提升書法家的藝術創作水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書體在臨摹的方法和難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

從解剖學角度來說,任何一種運動都是在肌肉放鬆與保持一定的緊張度這種辯證狀態下完成的。緊與松是一種具有相對性的對比關系。據傳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書法,悄悄地來到正在練字的王獻之身後,突然抽他的毛筆,驗證王獻之執筆是否緊。

實際上這是一種訛傳,宋人米元章在《自敘帖》中有提出明或悶質疑,「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

盡管他這里沒有特指說明書寫何種書體,但實際上是書寫各種書體的共同要求。那種認為執筆宜緊的說法,對初學者來說實際上是一種誤導,我以為,執筆無定法。固執於松、緊,是一種片面的做法,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⑧ 怎麼學習篆書

一、篆書入門。識篆和寫篆階段。
  1. 先來談談識篆。篆書是古文字,是我們的祖先在漢代以前通用的文字。篆書可分為大篆與小篆。先秦古文字為大篆,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後的篆書為小篆。識篆可從小篆開始。因為小篆的偏旁部首與我們現在通用文字的繁體偏旁部首是一致的。可以說只要我們了解和掌握了篆字偏旁部首,那麼,百分之九十五的現行漢字都可以寫成小篆了。當然,還有百分之五的篆字字形是要死記硬背的。
  2. 篆書在寫法上有兩攔慎個要點:一是筆法,二是字法。首先要選擇一本篆書字帖來臨摹練習篆書的筆法與字法。
  3. 篆書在筆法上以中鋒用筆為主,輔以提按與捻管。二李(李斯、李陽冰)篆書筆法的起、收筆為圓起圓收法,行筆為平移法,轉筆用捻管法。清代鄧石如開創以隸書筆法入篆書,篆書的起、收筆與行筆、轉筆都引入了提按的筆法,增強了篆書筆法的書寫性。之後吳昌碩、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齊白石等篆書名家輩出。
  4. 篆書在字法上以均勻、對稱、對比、呼應等十個結字原則為准。可參考本人編寫的《經典碑帖解讀·鄧石如篆書》(2010年12月,旦衡啟中國書店出版)。

二、入門之後提高。了解篆書的發展史和提高技法修養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學習方法就是研究性地學習歷代篆書名家名帖的筆法和字法特點,具體的方法就是比較研究。例如:傳為李斯所寫的《嶧山碑》與鄧石如成熟期篆書的筆法、字法之異同的比較研究,鄧石如篆書與吳昌碩篆書的筆法、字法之異同的比較研究等等。通過比較研究的學習,逐步了解和掌握歷代名家名帖的篆書筆法與字法的特點,及其歷代篆書筆法、字法的變化規律。這樣,篆書的書法水平就會逐步提高。

三、融會貫通。提高自身綜合修養的階段。

那麼,融什麼會?貫什麼通呢?那就是融歷代篆書名家的各種筆法、字法會於自我的審美追求之中,貫自我的審美追求通於篆書的自由書寫之境。這個過程是要靠我們的大學(哲學)、小學(文字學)等學問和人生修養來共同完成的。

我書寫這本「篆書古文三篇」是以藝術原則為第一性的。在遵循篆字的「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六種造字和用字的方法。)為原則的前提下,大膽地將大小篆、簡帛書等筆法、字法融合在一起來書寫,筆法上注重既要孫過庭《書譜》中所說的「婉而通」,又有金文之厚重,同時加強筆法自由揮運的書寫性,以豐富篆書之美。模如我無意追求書法的形式性風格,希望筆里字間不斷透發出文雅之氣,在自我審美追求的驅使下,個性筆法、字法逐漸地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