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護理學基礎主要操作有哪些
卧床病人更換床單、靜脈輸讓轎液、備用床、麻醉床、灌腸、靜脈采血、口腔護理、穿脫隔離衣、皮內注射和皮試穗野劑配、皮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手術室刷手、無菌操作、導尿猜滑喊、心肺復甦
⑵ 護理學基礎主要操作有哪些
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醫院護理
1、基礎護理研究並應用護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滿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療的需要,通過臨床護理工作,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及時提供病性發生、發展的動態信息,有效地配合並參與治療、檢查及對危重患者的搶救,以積極的安全的護理對策,使病人處於最佳心理狀態。
2、專科護理 結合臨床各專科的特點,應用專科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術,如強化對危重病人的監護及燒傷、顯微外科、臟器移植、手術前後的專科護理等。
3、護理管理 運用科學的方法組織、實施臨床護理工作;為病人創造優美的休養環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等。
(二)社區護理
社區護理以預防保健為重點,包括防病、保健咨詢;護理科普宣教和預防接種;心理衛生指導;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指導;職業病防治和家庭訪視護理等。
(三)護理教育
研究護理人才培養的規律、方法及模式,不斷提高護理教育質量,改善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適應護理學發展地需要。
(四)護理科研
護理學的發展需要護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動。護理學理論的構建,護理理論與護理實踐的結合成果,護理技術、方法的改進,護理設備、護理工具的改革,護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有賴於護理科學研究去探索規律、總結經驗,推進護理學的不斷發展。
(2)十項基礎護理操作有哪些擴展閱讀
護理學是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的研究維護、促進、恢復人類健康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能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是醫學科學中的一門獨立學科。護理學包含了自然科學,如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解剖學、生理學等知識。
護理學是一門技能極其強的學科,要求實踐,動手能力也要好,最重要的是能吃苦耐勞,為病人服務的。
報考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學歷、身體健康狀況、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報考,但考生在申請本科畢業時必須具有國家承認專科學歷。
⑶ 十項基礎護理操作原則是什麼
基礎護理知識:一些基本護理常規
查對制度:
(一)三查七對一注意:
三查:操作注射給葯前查
操作注射給葯中查
操作注射給葯後查
三查內容:
1.查葯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2.查葯品有無變質、渾濁。配伍禁忌
3.查葯品的安瓿有無破損,瓶蓋有無松動.
七對:床號,姓名、葯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
一注意:注意用葯後反應
(輸血三查十對)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
查血的質量
查輸血裝置是否完好
十對:1.對受血者姓名
2.對床號
3.對住院號
4.對血型交配試驗結果
5.供血者姓名
6.對編號
7.對血型
8.對交配試驗結果
9.核對采血日期
10.有效期
抽血一次一人一管
輸血一次一人一份
需兩人核對並簽名
青黴素陽性標記制度
凡是病人帶入青黴素陽性或在入院後作青黴素皮試陽性者須做好以下標記
1.病史卡(版面夾紅色紙一張)---->這個每個地區不一定一樣
2.體溫單
3.醫囑單
4.門診卡
5.注射本
6.一覽表
7.床頭卡
8.病史首頁
9.床頭掛紅色牌
10.交班報告(三天九交班)
11.告知病人及家屬
搶救車五定製度
1.定人保管:每日清點,並記錄,護士長每周簽名一次
2.定時核對:查數量,質量,並簽名
3.定點放置
4.定量供應
5.定期消毒
麻醉葯五專制度
1.專人保管
2.專項賬冊
3.專櫃加鎖
4.專項登記
5.專用處方
交接班十個不交接
1.衣帽不整齊不交不接
2.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不接
3.輸血、輸液不通暢不交不接
4.各種引流不通暢不交不接
5.危重病人床鋪不整齊不交不接
6.醫囑不查對不交不接
7.為下一班准備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
8.醫療器械不齊不交不接
9.搶救用品不齊不交不接
10.治療室、辦公室不整齊不交不接
體溫表現消毒處理
1.第一道處理: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5分鍾,清水沖洗後擦乾,放於離心器內甩至35°C
2.第二道處理:用2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鍾,再用冷開水清潔後擦乾備用。
3.浸泡消毒液每日更換
4.離心器每日消毒一次,盛器每周總消毒一次,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鍾。
紫外線消毒
1.空氣消毒:1.5w/立方米,30分鍾
2.物體表面:有效距離1米,30~60分鍾
3.計時應從燈亮後5~7分鍾開始,關燈後應間隔3~4分鍾後才能再次開啟
4.燈管保持透亮,每周一次用95%酒精紗布擦拭燈管
5.適宜溫度20~40°C,濕度不大於60%,大於60%應延長照射時間
6.應使用登記本記錄累計時間,大於1000h應更換
⑷ 基礎護理內容是什麼
基礎護理八大項操作流程是備用床,麻醉床,口腔護理,T、P、R測量法,血壓(肱動脈)測量法,皮內注射,肌內注射和密閉式靜脈輸液法。基礎護理服務內容包括靜脈注射、為病人更換床單、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腔護理、置胃管和置尿管。
基礎護理包含以下內容:
了解機體生理、心理信息,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維持患者身體的清潔、舒適、排除物理、化學、生物等有害因子對機體的侵襲,保證治療護理安全。
調配合理營養及膳食。改善機體的循環和代謝,及時妥善地處理機體的排泄物。保持重症患者合理、舒適的卧位,適時更換體位,預防發生褥瘡。改善患者的休息環境和條件,促進其睡眠。
進行心理疏導,使之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狀態。指導功能鍛煉,防止發生並發症,促進功能的恢復。協助執行治療方案,配合醫療診治工作,以嫻熟的護理技術,解除患者疾苦。
觀察了解病情變化的信息和治療效果,及時有效地配合急救處置。負責病區、病人管理,創造清潔、美觀、安靜、舒適、方便、有序的休養環境。
⑸ 護理的十二項基本技術都包括哪些
無菌技術、吸氧、口腔護理、導尿、灌腸、心肺復甦、抽血、靜脈注射、肌肉粗世注射、尿護、鋪床、鼻飼、床上擦浴、皮膚護理。
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綜合性醫院外科除普外科外還有骨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有的醫院甚至將普外科更細的分為頸乳科、胃腸外科、肝膽胰脾外科等,還有肛腸科、燒傷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兒外科、移植外科、營養科等都與普外科有關系。
(5)十項基礎護理操作有哪些擴展閱讀:
職業要求
護理專業中專以上學歷,取得護士執業資格。
護士被稱作天使的職業,它需要有愛心、細心、責任心以及耐心,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需要了解診療護理常規,熟練掌握護理三級操作技能。
而且要有很強的親和岩茄肢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較強的綜合納鉛分析能力,敏銳的洞察力。
按照《護士條例》規定,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並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畢業生(包括應屆畢業生),可報名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中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學歷,擔任護士職務滿5年。
⑹ 護理一般基礎的操作有哪些
護理技術操作項目50項包括:
一、手衛生
二、無菌技術
三、生命體征監測技術
四、口腔護理技術
五、鼻飼技術
六、導尿技術及護理
七、胃腸減壓技術
八、灌腸技術
九、氧氣吸入技術
十、換葯技術
十一、霧化吸入療法
十二、血糖監測
十三、口服給葯法
十四、密閉式輸液技術
十五、密閉式靜脈輸血技術
十六、靜脈留置針技術
十七、靜脈采血技術
十八、靜脈注射法
十九、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PICC)護理技術
二十、動脈血標本的採集技術
二十一、肌內注射技術
二十二、皮內注射技術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術
二十四、物理降溫法
二十五、心肺復甦基本生命支持術
二十六、經鼻/口腔吸痰法
二十七、經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吸痰法
二十八、心電監測技術
二十九、血氧飽和度監測技術
三十、輸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術
三十一、除顫技術
三十二、軸線翻身法
三十三、患者搬運法
三十四、患者約束法
三十五、痰標本採集法
三十六、咽拭子標本採集法
三十七、洗胃技術
三十八、"T"管引流護理
三十九、造口護理技術
四十、膀胱沖洗護理
四十一、腦室引流管的護理
四十二、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
四十三、產時會陰消毒技術
四十四、早產兒暖箱的應用
四十五、光照療法
四十六、新生兒臍部護理技術
四十七、聽診胎心音技術
四十八、患者入/出院護理
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預防
五十、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⑺ 請問護理操作的54項基本技能是哪些
基本技能:
靜脈滴注,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無菌技術,穿脫袍,鼻飼,解壓縮,各種引流管的護理,褥瘡護理,灌腸,氧氣吸入療法,導尿,SP利康治療儀,吸痰方法,皮膚的制備方法,吸入,口腔護理的18次操作。
急救技能:心肺腦復甦,人工心肺復甦術,呼吸機,心電圖機,洗胃機,除顫儀的使用,氣管切開,氣管插管。
原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和基本急救知識,理論知識的基礎護理技術,護士的基本素質,兒科護士和家長溝通的藝術,醫療保健和照顧患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與兒童和同行的美學和護士形象;國內外護理的新動態,嬰幼兒營養及飲食指導。
⑻ 一名護士應該具備的護理操作技術有哪些
操作技術:心肺復甦,簡易呼吸,口腔護理,會陰護理,靜脈輸液,皮下注射,皮內注射,肌肉注射,無菌技襲塌拿術,穿隔離衣,手衛生,吸痰,吸氧,各種卧位取用,翻身拍背,心電監護,微量泵使用,留置導尿,鼻飼,保留灌腸,不保留灌腸,更換胸腔閉式引流,鋪麻醉床、備用床,卧有病人更換床單,霧化吸入,床上洗頭,床上擦浴,測血糖,測量生命體征。
護士,是指在醫院或野外按照法律法規,從事與醫療有關的全項臨床操作、服務活動,如護患溝通、護理行為、導尿插管、熟悉環境設備和點檢、電腦操作、取葯配葯、發葯換葯、衫核肌肉注射打針、靜脈輸液、輸液觀察、保管核對、接診輔導,
安排床位、執行醫囑、登記看管、觀察等候、病情速記、資料入卷、責任交接、醫療器械操作存放,採集標本、送標送檢、醫療垃圾管理分類、數據統計、按時巡查、巡查登記、異常登記、情況評估、搶救急救、異常報告,
入院宣教、出院核查、費用預算、5s實施、整理內務、晚間查房、故障排查、維修維護、學習考核。並在社會各界監督管理下規范操作認真工作。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
拓展資料:
護士被稱為白衣天使。護士一詞來自鍾茂芳1914年在第一次中華護士會議中提出將英文Nurse譯為「護士」,大會通過,沿用至今。工作時必須脫下便服穿護士服。
護士被稱作天使的職業,它需要有愛心、細心、責任心以及耐心,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需要了解診療護理常規,熟練掌握護理三級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很強的親和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較強的綜拍搭合分析能力,敏銳的洞察力。
按照《護士條例》規定,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並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畢業生(包括應屆畢業生),可報名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參考資料:護士_網路
⑼ 十二項護理基本技能是什麼
十二項護理基本技能是:
無菌操作,皮試,輸氧,輸液,肌注,導尿,口腔護理,吸痰,四測,心肺復甦,靜脈采血,灌腸。
一、護理質量管理制度
1、成立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組成的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面督導、檢查。
2、負責制定各項質量檢查標准,定期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3、質量委員會成員定期召開會議,總結質量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並反饋到全體護士。
4、實行護理部、護士長二級質量管理,院質檢小組每月抽查兩次,護理部每月抽項查、每季全面查,並有記錄。
5、將質量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當事人及護理部,護理部全面總結後,以護理質量改進回復書的形式反饋給相應科室。
6、科室根據存在問題和反饋意見進行改進,並以質量改進回復書的形式匯報護理部,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7、護理工作質量檢查結果作為科室進一步質量改進的參考及護士長管理考核重點。
二、病房管理制度
1、病區在科主任領導下,護士長負責管理,病區工作人員協助管理。
2、保持病區整潔、舒適、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員做到走路輕、關門輕、說話輕、操作輕。
3、統一病區陳設,室內物品和床位要擺放整齊,位置固定,精密貴重儀器有使用要求並專人保管,不得隨意變動。
4、定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定期召開患者座談會,徵求意見,改進病區工作。
5、保持病區清潔整齊,布局有序,注意通風。
6、醫務人員必須按要求著裝,佩戴工作牌上崗。
7、患者必須著醫院患者服裝,攜帶必要生活用品。
8、護士全面負責保管病區財產、設備,並分別指派專人管理,建立賬目,定期清點,如有遺失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
9、病區內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不會客。住院患者不得隨意離開病區,如需離開病區,必須寫請假條,經主管醫生或值班醫生同意後,方可離開病區。
10、患者被服、用具等按基數配給患者保管,收取一定的押金,出院結清手續後清點回收,如數退回押金。
⑽ 護理操作項目有哪些
護理18項操作有:靜脈輸液、無菌技術、穿脫隔離衣、吸痰術、皮試液搏搏核的配置、心肺復甦、引流管的護理、鼻飼法、導尿術、單人搬運法、雙人搬運法、胃腸減壓術、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皮下注射、口腔護理、吸銀宏氧、霧化吸入。
根據衛生部的統計,到2015年中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凈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基掘廣闊的就業空間。
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另外,專門為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