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學習生理學
對初窺門徑的醫學生來說,人體生理學無疑是門艱難的課程。以下的一些建議,可能有助於你學習生理學知識並順利地通過考試:1)聽課:理解生理學重要概念及其應用的最便捷方式是聽課。研究表明,一個人記憶的10%源自閱讀,而20%的內容則是聽來的。這就是說,聽得越多,你懂的猜春也會越多。x0dx0a2)x0dx0a有準備的聽課:x0dx0a至少你應該事先閱讀老師當天授課的內容。當然,如果你還能回顧之前學習的內容,那麼這堂課你將會更有收獲。此外,請准備一個筆記本和兩到三支不同顏色的筆,以便隨時寫下你認為需要記下的一切。x0dx0a3)x0dx0a積極參與課堂教學:x0dx0a在課堂上不要只是坐著或是盯著教科書。你要注意聆聽老師授課,並用自己的話做好筆記。有時候老師會在黑板上畫一些簡圖來解釋某個問題,這樣的圖教科書上往往沒有,但對於你理解這個問題可能很有幫助,那麼你不妨也把它畫在你的筆記本上。如果老師提問,你應該盡己所能回答問題,舉起你的手或是在座位上喊出你的答案,無論是哪種方式你的努力都會受到贊賞並在將來得到豐厚的回報,因為族嘩你自己說的話你往往能記住70%以上。x0dx0a4)及時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x0dx0a並不是每堂課你都能弄明白所有問題,有時候你可能會碰到聽完老師講課之後仍然有些概念一知半解的情況。這時候你應該通過以下途徑盡快解決這個問題:重溫教材相關內容,請教同學或者找任課教師做深入探討。當問題解決之後,及時把自己的理解記到筆記本上,考試之前稍加復習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x0dx0a5)不要臨時抱佛腳:x0dx0a考試前不要開夜車。焦慮和疲勞事實上會極大地抑制你的記憶能力。明智的做法是,至少在考前一周應每天分配一定的時間用於復習生理學。x0dx0a6)和大家一起學習:x0dx0a學習不應該是一種孤獨、無聊的努力,你應該把它變成一種值得期待並能獲得樂趣的社會活動。多和同學討論,兆兆行這遠比一個人埋首苦讀更加有效率。
2. 生理學該怎樣復習啊
生理學屬於一門專業基礎課,介於文理科之間,一要靠平時認真聽課,會聽課,把老師強調的重點標記好,復習時分門別類,概念、名詞解釋要死記硬背,簡答題、論述題之類的主要掌握知識點,考試時根據分數適當展開即可。如果有習題集,可以結合習題集按章做題復習,效果較好,當然最好是通過自己整理筆記的方式效果會更好,只是這種方式比較耗時,如果計劃好了也是沒問題的,需要平時的日積月累,其實每科的學習都一樣,沒有捷徑可走,加油!
3. 說說你將如何學習基礎醫學
1.學習的難度應該由簡至難,醫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座大樓,沒有基礎的牢固,是不會有大樓整體的穩固的,因此,基礎對於醫學知識的掌握至關重要,解剖學、生理、生化都是重要的基礎知識,在學習時不能一味求快,要認真理解課本中的一字一句,熟練掌握最重要。
2.在學習完生理生化、解剖後,病理也是重要的一科,同時還有微生物學、寄生蟲學,有前面知識的基礎後,在學習病理的時候就更加容易理解,病理涉及到各個系統的每一個病症的症狀、原理以及發生的原因,這些都需要我們熟悉掌握,同時,還要掌握特殊的名詞,如檳榔肝,都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在臨床實踐中常見的病症
3.功夫下在平時,不要搞考前突擊。尤其是基礎課,對於一個在醫學知識方面完全空白的低年級學生來說,這點尤其重要!上課把老師花大部分時間講的內容認真做筆記,課後盡量看一遍,可以加深印象!因為好多科目老師到期末不會點重點(至少我們學校是這樣的),所以平時的筆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平時很努力的話,考前看看筆記一般就可以通過了。
3.忌死記硬背,醫學考試關鍵不是要把所有的文字印在腦海里,而是要理解、融會貫通,形象思維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解剖學和組織學、病理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來說,盲目的背書只會增加自己的負擔
4.要重視醫學英語的學習,此外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積累,這樣對於以後閱讀外文文獻,掌握第一手材料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們學校在期末的理論考試中還會出30%左右的專業英文題目,有的要求用英文答(大多數都是名詞解釋和簡答題),某種程度上也起到了督促我們平時學習醫學英語的作用!
5.對於臨床課的學習,我認為要重點鍛煉自己問病史和體格檢查(注意手法要標准)的水平!這是每個醫學生的基本功!不要老是想一步登天,對於每一個病人,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
6.在課前應當花5~10分鍾時間瀏覽一遍明天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就會心中有數,這樣老師講課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一些見解,這樣在通過問老師,查文獻,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掌握知識。
7.課後總結,善抓重點。教材為了全方位,系統的介紹某個知識點,往往會長篇大論,很詳細的解釋,爾這對於復習是不利的,如果在閱讀完課本之後,能自己把這一章或幾章的知識總結在一張紙上,這樣一來,就能更好的搞清章節脈絡,記得也就更好了
8.培養動手能力,重視實驗課。大部分基礎課程都會開設實驗課,醫學生一定要重視。因為實驗課一來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是對理論課知識的復習和驗證,當通過親自動手實驗驗證知識後,無疑是對記憶的加強。
9.重視這幾個基礎課的學習
《生理學》,生理學是連接基礎科和臨床課的橋梁,解釋了人體各個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學好其他基礎課和臨床課的基礎學科。《生物化學》,生物化學這門課系統的闡述了人體內各物質的代謝,學完之後你會對人體內的各類化學反應有更新的認識,雖然有些深奧,但也很有趣。《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這兩個課程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人體各個部位的正常結構,是學好臨床課的核心學科。《病理學》,《病理生理學》,這兩個課程介紹了各個系統常見疾病的特點及機制,能夠讓你對疾病有更清楚,深刻的認識。
4. 生理學怎樣學習誰可以給我一個重點
朋友,怎樣學好生理學,我的體會:
舉個例子說吧:生理第一章緒論里講興奮性,首先要明白產生興奮的機理,再者就是怎樣會產生興奮,最後需要弄清楚興奮性的變化過程.
其實生理學就是這樣,一是產生機理,二是怎樣產生,三就是產生的過程及作用!
我已經畢業幾年了,給你幾個復習題供你參考吧!(影像專業的生理課程與護理的可能是一樣的吧,我學的是臨床的第四版)
1.胸內負壓的生理意義;
2彎指.CO2,O2對呼吸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3.尿生成的過程;
4.大量飲用清水後,尿量的變化;
5.胰緩鬧做島素的生理過程;
6.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特徵;
7.骨骼肌的興奮收縮耦聯過程;
8.胃酸的生理作用;
9.鹽酸的生理作用;
10.心肌興奮時,其興奮性周期性變化。
再就是名詞解釋,比如:自身調擾衡節,易化擴散,牽張反射,睡眠時相,穩態,呼吸商……之類。
翻翻以前的筆記,看看老師課堂上重點講的內容。考試前老師應該有集中輔導,輔導時講到的內容會比較重要!
5. 怎樣才能學好生理學
在基礎課裡面,生理學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我們知道:醫學課程可以分為3個階段,即基礎課、橋梁課、臨床課,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生理學是介於基礎課與橋梁課之間的一種課程,是為那些橋梁課打基礎的,如果生理學不好的話,比如葯理、病理生理學的一些內容很難理解。不是說學不會,只是理解起來要吃力一些!
生理學的學習一般分為2部分,理論和動物實驗!實驗課上可以驗證一些書本上的理論,加深印象!因為書本上的內容很多,老師上課的時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實驗課上老師會講一些實驗的相關理論,注意,這些往往就是考試的重點!這裡面循環系統的實驗比較多,可以順便練習一下操作技術,如氣管插管、頸旁胡動脈插管等等。由此可見,循環系統也是考試中佔比重較大的部分。而且,說循環系統重要,也是因為以後學習心血管系統葯物和病理生理的時候都用的到這些知識!
此外,比較重要的知識有細胞膜電位(以後學習抗心律失常葯物的時候方便理解)、興奮-收縮耦聯、能量與代謝、肺通氣的基本概念,神經系統也是主要掌握一些概念,內分泌系統主要掌握一些調節軸的調節機制
其中值得提出的是泌尿系統,尤其是尿液的濃縮和稀釋以及腎小管和集合管的轉運功能這2節運喚攔是難點,我當時學的時候看了好多遍書、又問老師才弄懂,這對於以後學習病理生理學中「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一章有幫助理解的作用,希望能引起鏈舉重視!
6. 自學怎麼學好生理學
作為大學階段剛剛接觸的生理學,當然具體到不同專業的學生,所學的生理學的具體內容也是不同的。在學習方法上,仍是異曲同工的,自學怎麼學好生理學呢。下面是我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自學怎麼學好生理學
一、課前預習
❤用基本的黑筆畫一下基本內容,在課前將課本內容看一遍,有印象就即可。
❤需臘枯大要注意敗攜的是,大學講課速度非常快,所以在預習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速度。
二、課上筆記
❤准備好多種顏色的熒光筆,這樣的話,在劃分重點的時候能夠更清晰。
❤如果上課記筆記跟不上老師的速度,直接去找老師將課件全部下載下來,課後將筆記重新整理。
❤一定要注重實驗課,好好珍惜動手機會。
三、課後復習
❤首先將課件的內容整理好,記好筆記在課本上。
❤然後按照每章首頁指導的“掌握、熟悉、了解”,進行有側重點的復習,事半功倍。
四、復習資料
❤買一本相關資料,上面會有重點內容的劃分,能夠幫助你更好地背誦。
❤同時裡麵包含很多題目,多做些題目,也能緩解只背誦的枯燥,同時加深的題目的印象。
五、復習計劃
❤大學里的考試月時間很長,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復習。但是不同的考試,先後順序不同。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做好復習計劃。
❤同時,針對這一科,還要做好復習計劃。多長時間的課本瀏覽、多長時間的課本重點背誦、多長時間做題等等。
六、學習心態
❤很為一名醫學生,你的勤奮、努力與認真都是對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不要再覺得大學就是60分萬歲了,好好學習吧。
❤大學里的獎學金名額都是很多的,你也可以拿獎學金的,相信自己。
怎麼學好病理生理學
1. 轉變思維方式,學會辨證地推理
病理生理學是一門關注疾病發生發展變化機制的學科,與同學們已經學過的課程如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和病理學這些以形態學為基礎的課程不同,病理生理學的理論主要來自臨床觀察、實驗研究和流行病學的調查等,揭示的是人體疾病中隱藏的規律,有些理論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需要大家遵循一定的規律去推斷並記憶。所以同學們要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用辨證、變化、發展和聯系的觀念和抽象思維的方法去學習。
2. 瀏覽全書目錄和內容,聽好開課動員和第一次課
由於同學們的學習任務很重,可能有的人拿到課本以後沒有時間看一看就開始了課程的學習。我認為在上課前對全書的內容(將要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要學什麼。課程的輪豎開課動員或第一課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深入淺出的引導,結合多年教學和科研的體會,老師會把病理生理學的概念、重要性和地位、以及全書的概況介紹給大家,在某種意義上,課程的精華就體現在第一節課上。不過,由於同學們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入門,聽了以後只會一知半解。因此,記住自己的問題,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和尋找答案就非常重要。
3. 應特別重視基本病理生理學的內容
基本病理生理學講述疾病過程中共同的病理生理變化,如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缺氧、發熱、休克、缺血-再灌流損傷、信號轉導機制與疾病的關系等,這些病理過程和原理幾乎涉及所有疾病的發病機制;課程後半部分的系統病理生理學內容的知識基礎就是基本病理生理學。例如,學習後面的“心力衰竭”時會講述心性水腫發生的機制和臨床表現,這時就應該復習和運用前面課程“水、電解質代謝紊亂”中學習的“水腫”發生機制的知識,分析心力衰竭時出現心性水腫的原理,這樣既復習了已學的內容,又把它運用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新的內容也因此變得容易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樣的例子在病理生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舉出很多,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體會。基本病理生理學的知識在將來的臨床實踐中非常重要。
4. 抓住關鍵章節,提綱挈領,融會貫通
病理生理學的課程每一章節都很重要,但還是有一些章節起到關鍵的作用。例如,“缺氧”的章節似乎很簡單,但是知識點很豐富,對後面章節的學習有很重要的提綱作用。缺氧的分型有四種:乏氧性、血液性、循環性和組織性缺氧,同學們不要學習後背熟就算學好了,學到後面的內容時要知道“休克”、“心力衰竭”引起的缺氧屬於循環性缺氧,而“呼吸衰竭”引起的屬於乏氧性缺氧;在學習這些病理過程的代償機制時,原理與前面講述的缺氧時機體的功能、代謝改變是基本一致的,這個時候如果能夠舉一反三地運用已學的理論,就會使學習變得簡單和容易了。“應激”也是一個簡單的章節,由於其涉及的是機體對應激原的非特異性反應,所以許多急性的病理過程如“休克”、 “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的機體代償和反應與“應激”時機體的反應也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能夠結合起來學習,可以融會貫通,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便於學習和記憶。如果大家把這些章節的類似內容都當成新的知識點,就會覺得內容繁亂,錯綜復雜,難以記憶了。
5. 分解重要的知識點,類似內容要建立框架,填充內容,有助於記憶
有很多知識點貌似沒有關聯,都是大段的文字描述,如果死記硬背肯定會令學習負擔加重。如何在其中找出規律,便於學習呢?我們舉個例子說明一下。課程學習過程中會涉及許多內生致熱源、細胞因子、體液因子和激素等,它們都是病理反應過程中的重要物質,知識點都很關鍵。如果對每個物質都單獨地學習和記憶會很困難。對這些物質,同學們可以建立一個知識框架,如不管哪一種因子或激素,我們都要掌握它們的中英文名稱以及縮寫、組織和細胞來源、刺激其分泌或合成的因素(或者是調節因素)、以及最重要的生物學效應等。學習任何一種物質,都把其內容分別套在這個框架里,知識點就變得有條理。又例如,學習肝性腦病時,其發生機制有好幾種學說,涉及到由於肝臟解毒和清除能力下降導致不同毒物的堆積等,內容也很多。我們給它們建立一個知識框架,對每一種學說,都回答三個問題,第一是“這種毒物是什麼”,第二是“這種毒物為什麼在肝功能衰竭時會增多”,第三是“這種毒物增多後如何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並導致昏迷”。給結構類似的知識點建立框架,填充內容,進行分類學習和記憶,也不失為一種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方法。
6. 掌握不同章節之間的關系,體會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系,學會整體地理解課程內容
前面已經陸續介紹了一些章節間的聯系,在此再舉一個例子。“休克”是一個關聯性很強並具有承前啟後作用的重要章節。“休克”引起的循環衰竭可以導致循環性“缺氧”,休克Ⅰ期的代償性變化與“缺氧”和“應激”時的改變基本一致,其中緩慢自身輸液的發生又與“水腫”發生的原理相對應,休克時缺血、淤血的後果導致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加上腎功能的低下可以導致“酸鹼平衡紊亂”和“高鉀血症”等,休克救治過程中循環的恢復是一個“缺血-再灌注”的過程,微循環的難以恢復與“缺血-再灌注”損傷又有關系,休克晚期有的病人會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會有“細胞凋亡”出現,難治性休克最後會導致“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當然就包括了“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特別是“腎功能衰竭”。而休克時各種體液因子和細胞因子的增多及其作用又都包括了復雜的“細胞信號轉導” 過程。由此可以看出,“休克”與幾乎全書所有的章節都有關聯,把休克的內容學好學透,幾乎等於把病理生理學的內容進行了完整的復習。
7. 站在更高的角度回顧學習過的內容,並在臨床實踐中應用
學習病理生理學,歸根結底是要用於實踐才有意義的。但病理生理學講述的是普遍規律,如何把知識用於具體的臨床病人的分析呢?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學習和講授的方便,我們把不同的病理過程分章節授課,但大家知道一種疾病可以有多個病理過程的出現,並隨著疾病的發生發展而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同學們從書本中跳出來,站在更高的角度認識這些知識的實際意義。例如,曾經紛擾社會很長一段時間的“非典型性肺炎(又稱SARS)”是以嚴重的肺功能障礙表現為主的急性傳染病,同學們在關注有關這個疾病的各類新聞時,應該從專業的角度看問題,運用病理生理學的知識對病程進行分析。首先,病人因為SARS病毒的感染會通過發熱激活物和內生致熱源的作用等導致“發熱”;嚴重的炎症反應引起肺血管通透性的升高,蛋白質從血管中滲出到肺間質,導致肺間質的“水腫”;肺泡壁透明膜形成,氧氣彌散嚴重障礙,這是病人發生“缺氧”的主要原因,也是病人X光胸片顯示肺紋理增粗和出現陰影的重要原因;因為缺氧,可以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和“高鉀血症”的發生;最後病人可以發生“ARDS”和“呼吸衰竭”而死亡。這是運用病理生理學知識分析臨床疾病發生發展過程和機制的一個例子,針對其機制可以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鍾南山院士提出的激素治療方法,利用的就是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和炎症反應的原理,激素也是目前已知的為數極少的有效降低血管通透性的物質,因此有助於減輕肺水腫的發生,改善缺氧,從而整體改善病人的狀況和生存率。通過這種分析,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學習病理生理學知識的意義,並學會運用知識解決臨床和實際問題。
7. 請問一下怎樣學好生理學
學好生理學的方法:
一、端正學習態度
首先要畢森數明白學習生理學的重要性。生理學也是一門基礎醫學科學。人們必須在了解正常人體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的基礎上,才能理解在各種疾病情況下身體某個春衫或某些部分發生的變化,器官在疾病時發生的的功能變化以及功能變化與形態變化之間的關系,一個器官發生病變如何影響其他器官等等。所發,生理學對醫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論課程。
二、做好課前預習
做好課前預習對掌握好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很有幫助。通過預習可以對本節課要學的內容做到「胸中有數」,聽起課來會感到更輕松。在預習中碰到的問題就會在聽課時帶著問題來聽,主動去弄懂,這樣的聽課效果會更大。如果有時間,預習可以仔細些;如果時間緊,就大概地瀏覽一遍本次課所要學的內容。
三、認真聽好每一節課
上課時認真聽教師的講解,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去理解、去記憶。有經驗的教師上課時會用好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除了認真聽講以外,還應做好筆記。筆記的內容,可以手首是老師放映的幻燈或投影片的內容,也可是教師上課所做的補充和提及的重點內容。做筆記可以用專門的記錄本作系統的筆記,也可以隨意記在書本的空白處,以便今後復習。
四、做好課後復習
課後復習能更好地消化和掌握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知識。復習時,不要滿足於一知半解,要徹底搞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問老師。
五、獨立思考,多提問題
我們提倡獨立思考,獨立思考能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經常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遇到疑問題不要輕易放過,先要多想想,如果自己一時回答不出,實在想不出來再向別人請教。要「不恥下問」,不要不懂裝懂。我們也鼓勵同學們多提問,多提問有利於對問題的理解和擴大知識面,同時,對老師也有所促進。
六、合理使用參考書
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來說,規定教材的內容往往滿足不了他們的求知慾;而對於那些學習感到困難的同學來說,光看教科書要達到很好的.理解可能也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往往需要一些參考書的幫助。目前,書店裡的參考書很多,可以說,每本書都有它一定的參考價值,因此,要老師指定哪些書最有價值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