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基礎包括什麼分別簡述兩種會計基礎的概念
會計基礎是指會計事項的記帳基礎,是會計確認的某種標准方式,是單位收入和支出、費用的確認的標准。對會計基礎的不同選擇,決定單位取得收入和發生支出在會計期間的配比,並直接影響到單位工作業績和財務成果。會計基礎主要有兩種,即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擴展閱讀: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包括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使用會計科目、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管理會計檔案、辦理會計交接等方面。
② 會計基礎與基礎會計有什麼區別
會計基礎與基礎會計有一定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會計基礎是會計專業最基礎的課程,都是最基本的原理性內容,基礎會計要比會計基礎難一些,會涉及更多的實務;
2、會計基礎是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科目,基礎會計實務(類似於初級會計學)是會計初級職稱的考試科目,而又必須先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以後才可以考會計職稱;
3、會計基礎是會計的入門知識,都是會計方面最基本的介紹,考會計從業資格證要考的一門,會計基礎不僅僅會計專業的學習,經管類專業的一般都會學,初級會計學只有會計專業的學,比會計基礎更加細化,更有一個深度,是初級會計職稱要考的一門。
學了基礎會計只了解會計的一個基本框架,初級會計是更深入的學習做賬實務知識。
一般是先學會計基礎的
然後才是基礎會計。
③ 什麼是會計基礎
會計基礎是指會計事項的記賬基礎,是會計確認的某種標准方式,是單位收入和支出、費用的確認的標准。對會計基礎的不同選擇,決定單位取得收入和發生支出在會計期間的配比,並直接影響到單位工作業績和財務成果。會計基礎包括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④ 會計基礎是什麼
會計基礎是指會計事項的記賬基礎,是會計確認的某種標准方式,是單位收入和支出、費用的確認的標准。對會計基礎的不同選擇,決定單位取得收入和發生支出在會計期間的配比,並直接影響到單位工作業績和財務成果。會計基礎主要有兩種,即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權責發生制是指以取得款項的權利或支付款項的義務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會計核算基礎。
收付實現制是指以現金的實際收支為標志來確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會計核算標准。
會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kuài jì。(英文名稱為Accounting)會計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會計工作,二是指會計工作人員,會計工作是根據《會計法》、《預演算法》、《統計法》核對記賬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的過程,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會計工作人員是進行會計工作的人員,有會計主管、會計監督和核算、財產管理、出納等人員。
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一詞。
⑤ 基礎會計學主要學什麼
基礎會計學主要學習基礎會計學的基礎知識。
1、具體內容包括借貸復式記賬法與會計業務循環、企業基本經濟業務的核算、製造業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賬務處理程序、會計核算組織與規范等。
2、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作為會計學的入門教材,以會計循環為主線,圍繞會計循環中的各個步驟以及貫穿其中的會計核算方法,重點闡述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為今後學習其他會計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3、本書適用於本科和大專經濟管理專業的基礎會計教學,也適合在職管理人員的自學及其他層次的會計培訓教學。
(5)基礎會計是什麼擴展閱讀:
1、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企事業單位提供經營決策的會計信息,選擇融資渠道,進行財務管理、財務評價和審計等管理工作。
2、會計人員需要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和實務操作能力,熟悉國際國內的會計慣例、准則和法規;具備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開發和使用財務軟體,能夠用英語進行業務交流;並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
3、培養目標,會計專業涉獵領域廣,包括:鑒證,審計,稅收,公司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破產清算,法務會計,預算制定,商業咨詢等。會計專業在我國一直都是熱門專業。
4、培養要求,學生應掌握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會計學的分析方法,熟悉國內外相關會計法規及國際慣例,具有較強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⑥ 會計基礎是什麼
會計基礎(Basic Accountancy)是指會計事項的記帳基礎,是會計確認的某種標准方式,是單位收入和支出、費用的確認的標准.對會計基礎的不同選擇,決定單位取得收入和發生支出在會計期間的配比,並直接影響到單位工作業績和財務成果。
會計基礎是在編制財務報表時,特別是為了確定收入和費用所歸屬的會計期間、確定資產負債表項目的金額,為運用適合於有關交易和項目的重大概念而提供的方法。
會計基礎是一種計量標准,它不可能脫離會計體系整體而發揮作用,權責發生制的應用只有在有效的政府會計和財務報告制度框架下才有實際意義。
會計基礎是現代會計學的重要分支,研究會計學的根本問題,闡明會計基本理論、基本辦法和基本技能。是會計從業資格的課程內容。
核算方法
會計基礎主要有兩種,即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1.收付實現制。
收付實現制,又稱現金制,是指企業單位對各項收入和費用的認定是以款項(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的實際收付作為標准。凡屬本期實際收到款項的收入和支付款項的費用,不管其是否應歸屬於本期,都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反之,凡本期未實際收到的款項收入和未付出款項的支出,即使應歸屬於本期,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採用這種會計處理制度,本期的收入和費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計算的財務成果也不夠正確,因此企業單位不宜採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活動採用權責發生制,主要適用於行政事業單位。
2.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應計制,是指以權責發生為基礎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而不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作為記賬基礎。凡是應屬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不管其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已收到款項或付出款項,都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在權責發生制下,每屆會計期末,應對各項跨期收支作出調整,核算手續雖然較為麻煩,但能使各個期間的收入和費用實現合理的配比,所計量的財務成果也比較正確。因此,國家《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單位會計核算應採用權責發生制。行政事業單位經營也採用權責發生制。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會計基礎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⑦ 基礎會計的認識是什麼
基礎會計是財會專業的一門專業入門課程,是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如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的基礎,也是經濟及管理學科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因此經濟及管理學科各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這門課程。從課程本身的特點來看,基礎會計課程既有一定理論性,又有一定的實踐操作性,而對於初次接觸會計的人來講,又感到比較枯燥乏味,這些都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障礙。但是,只要抓住課程的特點,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努力也是能夠取得好成績的。結合基礎會計課程和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學好該門課程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從教學大綱以及教材的體系結構來看,本課程的內容可以大致劃分為這這樣幾個部分:第一、二、三、四章介紹的是會計學科的理論基礎;第五、六、七、八章是會計工作的主要步驟,也是會計循環的主要內容(從憑證到報表);第九、十章是會計核算主要內容的一個簡單介紹,也是前面基礎理論的應用;第十一章是對會計循環的歸納和總結,並介紹了幾種主要的會計核算組織形式;第十二章介紹的是會計工作組織的有關問題(如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這樣劃分以後,具體學習某一章節時,就能夠根據它在全書中的位置,把它與其他章節聯系起來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課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有關的基本概念很多,對於這些概念一定要准確地理解其含義。只有基本概念把握准確了,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關內容。對於基本原理、原則和基本公式,一方面要掌握其內容,另一方面要能夠靈活運用。如復式記賬原理、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恆等式等,在編制會計分錄和試算平衡表以及編制會計報表等業務中都有體現。如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在學習時不僅要了解其規則,同時還要了解為什麼會出現此規則,此規則在具體操作中如何運用。由於本課程的實踐性較強,而其理論又比較抽象,特別是對於從未接觸過會計工作的同學來說,更是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學習中一定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同時加強操作練習,培養動手能力。具體辦法有:一是通過做「基礎會計學模擬實驗」,對憑證、帳簿、報表等增加一些感性認識,例如在學習憑證、帳簿等章節時,可以通過做模擬實驗,掌握會計憑證的填制,帳簿的登記等具體操作方法,更好地鍛煉實際操作能力;二是一定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特別是有關編制會計分錄、試算平衡表、簡單的成本計算表以及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練習,通過練習加深對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否則就很可能出現看書時好象是懂了,但一做題就不會的情況。 學習第一章時應注意兩條線:一條是由會計的定義引伸出來的若干概念,如會計對象、會計職能、會計目標、資金運動、會計核算、會計監督、貨幣計量等;一條是會計發展史中的許多重大事件。對第一條線應側重於理解消化,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對第二條線應側重於記憶,准確記住會計發展史中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意義等。學習第二章時應在正確理解會計要素的基礎上理解會計恆等式的原理和經濟意義。學習第三章時首先應弄清楚什麼是會計科目,為什麼要設置會計科目,設置哪些基本會計科目及每個科目核算的內容是什麼;同時要掌握會計科目和帳戶的概念、兩者的聯系與區別;帳戶的結構,「T」形帳戶的格式、本期發生額和余額的概念也應正確理解;然後要重點掌握借貸記帳法的內容(「借」、「貸」記帳符號的含義、各類帳戶的結構、記帳規則、會計分錄的編制、試算平衡的方法),通過學習借貸記帳法,加深對復式記帳法優點的認識。本章內容是基礎會計學會計基本原理的核心,非常重要,認真做習題、多做題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第四章時應弄清楚帳戶按經濟內容、用途和結構可以分為哪些類別,以及各類中都有哪些帳戶。學習第五章時應緊密聯系實際,可通過觀摩單位的財會部門工作現場,直接感受各種會計憑證的格式、填制要求、具體作用等,可通過模擬實驗操作的訓練,掌握會計憑證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第六章時不僅在理論上了解諸如會計帳簿的設置、登記、試算平衡、更正錯誤、結帳和對帳等知識,更需要通過觀摩和模擬操作了解掌握帳簿的種類、格式、登記要求和處理方法。學習第七章時應抓住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財產清查的概念、作用和財產盤存制度,一是財產清查結果的處理;同時要掌握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方法。學習第八章時主要應掌握會計報表的概念、作用、種類和編制要求,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的概念、結構和基本內容要熟悉,通過做模擬實驗能熟練的編制簡單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學習本章應注意與前面章節內容的聯系。學習第九、十章時主要掌握兩個問題,一是會計循環的基本步驟(過程)及相關的基本概念,二是熟練掌握各項經濟業務的帳務處理。學習第十一章時主要是了解幾種主要的會計核算形式。學習時應注意各種主要的會計核算形式的特點以及它們的區別。學習第十二章時主要是掌握我國會計規范體系的內容以及了解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之間的內在聯系。